要扎扎实实上好“梳理探究”课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100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第19题是一道考查对联的题目(4分),要求将所给的8个短语(兰芝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组成两副七字对联,一副新春对联,一副教师办公室对联,并明确写出每副对联的上下联(答案分别是“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和“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这道题,从语文能力角度上看,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其中主要是得体,答题要注意贴合“新春”和“教师办公室”这两个语境;从语文知识的角度上看,考查的是关于对联的知识,其中主要是对仗和平仄的知识。按理说,学生有十多年的语文学习经历,学过不少古诗词,做对此题应该不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笔者在高考之后与不同学校师生接触后的了解看,确有很多考生答错了。有的考生虽然做对了,但也仅仅是凭语感,缺乏理性的依据。导致学生答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道哪两句可组合成一副对联,但不知道这副对联中哪一句是上联哪一句是下联。
  通过进一步追问笔者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很多教师从没有进行过关于对联知识的讲解,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时提到过但没有认真训练过!换言之,教师没有将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落实到教学上。
  2009年是安徽省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安徽全省应届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是“人教课标版”教材,该教材的5册必修本均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构成;而必修1的“梳理探究”板块中就有《奇妙的对联》专题。该专题较全面地介绍了“对联常识”,如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等等。不仅介绍了对联知识,而且还举了一二十副名联例子,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十多道欣赏和写作对联的训练题。学生如能在教师带领下,扎扎实实地进行这一专题的习练,那么,做对这道高考题决不用费大劲儿!
  然而遗憾的是,有的老师认为教材上的“梳理探究”内容不重要,上不上无所谓。于是在教学时“大胆”地删砍,造成学生考场上的失分(有的考生就因这几分之差名落孙山),有的考生甚至不知道书上有这么一个重要内容!
  其实,忽视“梳理探究”课的教学,其影响远不止能造成学生损失考分这一点。
  梳理探究课是实践性、开放性都极强的活动课。在梳理探究教学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及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不仅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更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基于以上阐述,笔者在此郑重呼吁,使用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同行,请本着对学生、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上好“梳理探究”课!
  [作者通联:安徽宿州市祁县中学]
其他文献
《礼记》中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所谓“离经”,也就是给文言文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古人读书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近几年,有几省市高考命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或单独选文要求考生断句,如2004—2007年北京卷、2006年福建卷、2007年浙江卷
【评议论文】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的层次类型》,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9期  【原文提要】  在语文教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上把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这种简单化的分类忽略了语文教育研究的类型特征和层次关系。语文教学研究应该首先确认自己的研究处在哪一个层次上,这样才能理清理论来源和发展方向。作者根据自己对语文教育科研的独特思考,提出了六种语文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我们研究语文教育,有较大的启发
在《阿Q正传》第三章里有一处描写阿Q挨打的场面:“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似乎”和“确凿”在意义上很明显是有矛盾的。“似乎”含有一种不肯定的意味,而“确凿”却是十分肯定的。两个相互矛盾的词语用在一起,就耐人寻味了。  首先,我们来看“似乎打在
把写作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即通过写作以带动语文课程的学习(以写促学)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学,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困矣。写作中的疑惑如何解决?从所学课文中寻找答案。以写作教学为主导的文章分析,既有学习的指向性又有目标的集中性,既提高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又节省了时间,将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    一、以写促学可以打开语文学习的情感通道    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学习
半命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就是对半命题作文生动恰当的评价。半命题形式既便于考生放飞个性的风筝,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分,近两年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据笔者初步统计,2006年中考作文半命题占26.7%,其占比超过全命题和材料作文,紧随话题作文(占比36.9%)之
苏教版(2006年第3版)必修1-4册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编校的问题虽不是很多,但仍有改进的必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细节。    一、“错字”、“误音”    (1)《教科书》必修一91页《像山那样思考》有这样一句:“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竟使我们无法描准。当我们的来复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句中的“描准”
散文是初中阅读教学主导文类体系中最重要体系之一,由于散文“形散”的特点,导致学生在散文阅读时,往往理不清头绪,抓不住要领,难以精准把握作者笔下写作对象特点,难以揣摩作者写作意图等,削弱了散文文体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中的效应。引入还原思维,旨在通过寻根溯源的方式,将散文文本还原到其原初系统中,还原到原初状态,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使学生能够透过形式之“散”,在还原散文之“神”,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解读
授课时间:2008年12月  授课地点:湖北仙桃一中礼堂   授课班级:九年级(8)班     师: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活水”就是活色生香的素材,有了丰厚的素材,我们笔下就有了汩汩流淌的清泉。其实啊,这“清泉”到处有,关键是看我们是否善于挖掘运用。古典诗歌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宝藏,这节课我们就从它入手,探讨如何从中挖掘素材并为我所用。  首先,古典诗歌
台湾作家王鼎钧的散文《那树》,以平静的语气讲述了一棵城市里的树的生命历程。从很久很久就立在那里,到最终获罪被砍,树的一生,折射出了人类文明前进的速度,也揭示了发展所带来的人性的扭曲。借鉴孙绍振教授对文本分析所用的“还原”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我对《那树》作了以下解读。    一、佝偻老迈的树貌与真诚和善的敬意    文章开篇就描述了那树的生长环境和外形。它立在那条路边很久很久了,从泥泞的小路到驶
每每仔细端详大树时,我会情不自禁地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有意识地追寻人的神韵。我想,树姿态优美,千姿百态,出神入化,会不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呢?树靠它的沧桑阅历、顽强的生命力、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永远比不过树的。种树人在若干年前栽下树苗,岁月更迭,种树人会与时俱“焚”,而树却与时俱壮, 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