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多变的流行音乐走进了初中音乐课堂,走进了学生们心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关注并演唱流行音乐,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怎么把它引入课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有着13年教龄的“老”音乐教师,经常听到学生们在课前课后唱一些流行歌曲。看见学生们那陶醉的表情,痴迷的神态,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学生们如此迷恋流行歌曲?初中学生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唱歌也是《双截棍》《爱情买卖》《狼爱上羊》等流行歌曲。 在他们心里,这就是音乐的全部。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在学生们的心中扎根。
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多数是因为对偶像的崇拜,我曾经在年级做过这样的调查:请写出你喜爱的歌星,并说说理由。他们大多数也说不出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时,教师就要充当好领路人的角色,适时引导,精选出适合中学生演唱的优秀作品。例如:王力宏的《龙的传人》,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等等。在选择歌曲上也要尤为注意,因为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对歌曲高度的选择上要把握好,所以应选择音域不宽,较容易演唱的歌曲。如果一味的拉长脖子使劲喊唱,那既破坏了歌曲的美感,也喊坏了学生的嗓子。而对于那些比较有难度的好歌,可以让学生聆听欣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
音乐教师要使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并学会鉴赏。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就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教材中的欣赏曲目多数是艺术性比较高的民族乐曲,或者是跟学生的生活年代离得比较久远的古典曲目。这就在无形中拉开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中学生的阅历尚浅,在欣赏这些曲目的时候自然提不起兴趣,个别甚至出现了厌学现象。时代在发展,对于现代的中学生,要想走进他们的音乐世界,就要把流行音乐这股新鲜血液引进课堂。听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学生能够自主的对音乐进行分辨,就能把审美提高到另一个层面,并且感受到音乐的灵魂。
想要在音乐课堂中建立起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必须要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过去课堂上的老师是高高在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许学生有任何异议,往往就会出现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的情况,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学生也就提不起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而流行音乐走进中学课堂也就势在必行。教师可以把它当成拉近师生关系的切入点。我经常会在课前的5分钟里让学生听一两首流行歌曲或乐曲,听完后利用时间与学生沟通听过后的看法,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再指出流行音乐的优缺点,和教材上的音乐作品相比较,又有哪些可取之处。这样,在无形中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认为老师和自己没有代沟,也就更加喜欢并且钦佩老师。学生和老师走得近了,学生自然喜欢上音乐课,这样音乐课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
首先课堂上,在欣赏或者演唱之后,经常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形式上多种多样,可以是生生互动,也可是师生互动,作品内涵的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可以充实到第二课堂中来,组织舞蹈队、合唱队、乐队等活动小组,定期选出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排练,演出,使有着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课外音乐活动搞得丰富多彩,让学生陶冶在美的气氛中,从而接受美的教育。
传统教学内容大多是以民族音乐、古典音乐为主,可以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从而相互讨论,比较。这样就即加深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又促使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自主学习。《游击队之歌》是一首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采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展示了游击队员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一定能打败敌人的坚定决心。但是由于这首乐曲是纯人声演唱,没有伴奏,学生会觉得气氛比较沉闷。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我在中间穿插了表现人们爱国主义的流行歌曲——孙楠的《红旗飘飘》。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极具现代感的伴奏效果,那跌宕起伏的音调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听觉。我还曾经设计过《最炫民族风》一课,给学生欣赏具有浓厚京味的陶喆演唱的《苏三说》,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斯琴格日勒的吉他自弹自唱及电声乐队伴奏的《青春舞曲》。
学生们听了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歌曲后,无不为之惊叹,多数同学都认为,民歌经过不同的艺术处理后,既有民歌的风格,又有通俗歌曲的律動,融合之后,感觉是千变万化的,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传唱。通过学习,学生们总结出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认识。因为有民族音乐元素的加入,使作品更加的千变万化。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希望在有限的音乐课堂中提供给学生无限的能量,而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正是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且勇于尝试的。如果流行音乐能够合理运用,并且使学生们对音乐产生兴趣,那么这就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 四中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有着13年教龄的“老”音乐教师,经常听到学生们在课前课后唱一些流行歌曲。看见学生们那陶醉的表情,痴迷的神态,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学生们如此迷恋流行歌曲?初中学生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唱歌也是《双截棍》《爱情买卖》《狼爱上羊》等流行歌曲。 在他们心里,这就是音乐的全部。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在学生们的心中扎根。
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多数是因为对偶像的崇拜,我曾经在年级做过这样的调查:请写出你喜爱的歌星,并说说理由。他们大多数也说不出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时,教师就要充当好领路人的角色,适时引导,精选出适合中学生演唱的优秀作品。例如:王力宏的《龙的传人》,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等等。在选择歌曲上也要尤为注意,因为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对歌曲高度的选择上要把握好,所以应选择音域不宽,较容易演唱的歌曲。如果一味的拉长脖子使劲喊唱,那既破坏了歌曲的美感,也喊坏了学生的嗓子。而对于那些比较有难度的好歌,可以让学生聆听欣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
音乐教师要使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并学会鉴赏。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就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教材中的欣赏曲目多数是艺术性比较高的民族乐曲,或者是跟学生的生活年代离得比较久远的古典曲目。这就在无形中拉开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中学生的阅历尚浅,在欣赏这些曲目的时候自然提不起兴趣,个别甚至出现了厌学现象。时代在发展,对于现代的中学生,要想走进他们的音乐世界,就要把流行音乐这股新鲜血液引进课堂。听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学生能够自主的对音乐进行分辨,就能把审美提高到另一个层面,并且感受到音乐的灵魂。
想要在音乐课堂中建立起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必须要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过去课堂上的老师是高高在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许学生有任何异议,往往就会出现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的情况,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学生也就提不起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而流行音乐走进中学课堂也就势在必行。教师可以把它当成拉近师生关系的切入点。我经常会在课前的5分钟里让学生听一两首流行歌曲或乐曲,听完后利用时间与学生沟通听过后的看法,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再指出流行音乐的优缺点,和教材上的音乐作品相比较,又有哪些可取之处。这样,在无形中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认为老师和自己没有代沟,也就更加喜欢并且钦佩老师。学生和老师走得近了,学生自然喜欢上音乐课,这样音乐课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
首先课堂上,在欣赏或者演唱之后,经常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形式上多种多样,可以是生生互动,也可是师生互动,作品内涵的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可以充实到第二课堂中来,组织舞蹈队、合唱队、乐队等活动小组,定期选出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排练,演出,使有着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课外音乐活动搞得丰富多彩,让学生陶冶在美的气氛中,从而接受美的教育。
传统教学内容大多是以民族音乐、古典音乐为主,可以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从而相互讨论,比较。这样就即加深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又促使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自主学习。《游击队之歌》是一首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采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展示了游击队员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一定能打败敌人的坚定决心。但是由于这首乐曲是纯人声演唱,没有伴奏,学生会觉得气氛比较沉闷。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我在中间穿插了表现人们爱国主义的流行歌曲——孙楠的《红旗飘飘》。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极具现代感的伴奏效果,那跌宕起伏的音调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听觉。我还曾经设计过《最炫民族风》一课,给学生欣赏具有浓厚京味的陶喆演唱的《苏三说》,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斯琴格日勒的吉他自弹自唱及电声乐队伴奏的《青春舞曲》。
学生们听了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歌曲后,无不为之惊叹,多数同学都认为,民歌经过不同的艺术处理后,既有民歌的风格,又有通俗歌曲的律動,融合之后,感觉是千变万化的,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传唱。通过学习,学生们总结出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认识。因为有民族音乐元素的加入,使作品更加的千变万化。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希望在有限的音乐课堂中提供给学生无限的能量,而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正是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且勇于尝试的。如果流行音乐能够合理运用,并且使学生们对音乐产生兴趣,那么这就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 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