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外国文学》2019年(总第155—158期)目录
【出 处】
:
当代外国文学
【发表日期】
:
2020年1期
其他文献
“空白”构成莫迪亚诺大屠杀创伤书写的一大特色,它不仅是创伤人物的显著特质,也是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其叙事结构与表现手法均是对大屠杀创伤的一种映射。叙事空白以“不写之写”再现幸存者的危机,空间空白以“不在之在”展现创伤的代际延续,记忆空白以“不忆之忆”书写被遗忘的遇难者。同时,“空白”召唤读者参与文本空间建构,引导读者凝视大屠杀的伤口,使小说具有意味无穷的审美效果与伦理关怀。
“共通体”是布朗肖后期的重要概念,同时在其思想体系中也有重要意义。共通体将布朗肖的众多思想命题串联在了一起。共通体建构在主体本质的孤独与主体和他者的中性关系之上。共通体的实现开始于主体向着死亡的迈进,而死亡又将主体与他者联系在了一起。但是以死亡为纽带的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也最终将走向陌异,而共通体也最终走向了不可能。虽然对于布朗肖而言,不可能成为了共通体的本质,但是对共通体的讨论会将把我们重新引向他者,并使我们对纯粹的主体与纯粹的理性进行反思。
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中的不可靠叙述一直以来是批评关注的焦点。但少数提到三个克隆人之间关系的评论均聚焦于主人翁凯茜在克隆人小团体中被排斥的受害者处境,而忽视了其对三人关系回忆的不可靠性。本文结合罗兰·巴特的媒介理论解析凯茜带有记忆影像特点的不可靠叙述,这具体体现为凯茜用一种给人明晰印象的语言来模糊并掩盖原本复杂的事实。通过分析小说中被叙述者的记忆媒介所模糊的文本细节,本文揭露了凯茜爱情的臆想性实质,以及构成其悲剧的来自克隆人内部的重要原因。
本文以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奈保尔的两部作品《模仿者》和《在自由的国度》为研究文本,探讨作家如何再现并反思民族悖论的历史经验,以及他在写作中如何与殖民帝国和现代民族国家都保持一种伦理距离。文章指出,奈保尔的写作伦理建立在对后殖民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与欲望的真实再现的基础上,它挑战了殖民帝国和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文化。
逃离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常见母题,易卜生、福楼拜等都曾予以涉猎,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斯·门罗更是将其当成了几乎贯穿所有作品的主题。纵观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种种逃离现象,不难发现其表面形态虽各不相同,内在本质却是同一的,即主人公逐渐察觉到了对生活的幻想与生活的本来面目之间的矛盾与龃龉,因此意欲通过出走或逃离来加以克服。从这里可以看出,逃离之所以会成为一种常见的主题,是因为作家们将其视为生活中的一种重大存在性事件。因此,本文拟从西方当代思想中的事件理论出发,对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进行探析,还
马奇家的四个女儿性格迥异,构筑着各自的“空中楼阁”:稳重端庄,梦想成为贤妻良母的梅格,热爱艺术,独立自由的乔,娴静乖巧,喜爱弹琴的贝思,甜美开朗,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艾美。女孩们会争吵,会嫉妒,会有负气的泪水;有各自的小秘密,却也是彼此亲密的同谋。
1990年代既见证了所谓“理论的终结”,又见证了白人性研究的迅速崛起。“白人性”是指以白人肤色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套种族制度或神话。它无处不在却又隐而不见,被视为种族主义问题的根结所在。白人性研究从1960年代以来的批评理论中借鉴批评方法和话语资源,把批判的武器对准自认为没有问题的白人一方,去反思和批判以白人性为中心的诸多问题,包括白人性的社会建构、白人特权与霸权以及无知作为种族主义同谋的方式等。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不公正的等级制度被制造、维系和再生的深层机制,为实现真正的种族正义和平等创造条件。同时,白
法国理论家罗兰·巴尔特始终致力于对片段式书写的实践与研究。他在日本文化当中发现了一种逼近语言零度的书写形式即俳句并将其确立为写作幻想式。俳句因其以瞬间呈现一种确信而被巴尔特视为接近于摄影意识对象的“这个曾经是”。为了超越零度造成的纯文学的死亡困境,巴尔特融合西方术语中的“圣显”与东方禅道哲学的“顿悟”重新阐释瞬间诗学的可能性。他受列维纳斯伦理学的启发将俳句对真实瞬间的触动命名为“真实时刻”,并借助绘画理论与戏剧理论在一种建基于与他者的社会关系从而超越现在的时间观中设想写作。巴尔特通过“真实时刻”的叠加构想
认知叙事学关注读者的阐释过程,读者通过“叙事判断”对某一文类所遵循的叙事规约做出辨认,进而提出相应的认知策略。本文以此框架来探讨回忆录的认知模式,归纳了回忆录遵循的两种文类规约语境:“史化规约”语境强调叙事的客观性,使叙事在最大程度近于历史原貌;“忆化规约”语境则关注作者的主观体验,蕴含作者的价值判断。回忆录作者对两种规约的不同选择,影响读者叙事判断的结果,使读者决定采取何种阅读模式。本文选取普利莫·莱维的《这是不是个人》以及里戈贝尔塔·门楚的《我,里戈贝尔塔·门楚:一个圭地马拉的印第安女人》两部回忆录,
本文将分析伊恩·麦克尤恩的《只爱陌生人》中由于注视的物化作用而导致的一场虐杀悲剧,考察注视这一微小动作如何催化并异化两位具有双性同体特质的男性人物的内心欲望,并最终导致本应如柏拉图《会饮篇》中双性同体般顺利“合体”的两者以虐杀告终。通过分析视线下的“合体”悲剧,本文认为麦克尤恩借这一极端案例剖析了人类内心深处可能只因某一细节而变质的欲望,进而探测了人类的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