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中的“离别之痛”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chengli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离骚》作为屈原的代表作,关于对它题旨中“离别之痛”的解释自司马迁以来就众说纷纭,各家说法虽然各有其依据和道理,但是都没有在整体上对其作出比较契合的解读,本文在比较各家学说之后从文本分析出发,从整体上解读屈原《离骚》所体现出来的心有郁结,去国他乡的“离别之痛”。
  关键词:屈原 《离骚》 意旨 离别之痛
  《离骚》是屈原代表作,关于它的命篇之意,几千年来众说纷纭,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有“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离骚者,犹离忧也”之句,即《离骚》有“离忧”、“忧愁”之意,但是,各家说法虽然都有所依据,但是都没有从整体上契合《离骚》的本意,本文将考证各家学说之得失,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理解《离骚》全篇之意旨。
  一 众说纷纭
  司马迁《屈原列传》在详细分析《离骚》创作动机之后得出,“离忧”即“离骚”,他认为《离骚》是屈原的发愤之作,这就为后世研究《离骚》的各家奠定了“怨”、“忧”的感情基调。但是,司马迁只是笼统的指出《离骚》所体现的“离忧”,并没有对这种基调做更为详尽和明确的陈述,因此,后人对于“离骚”即“离忧”的解释便不尽相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类。
  1 班固“遭忧”说
  班固在《离骚赞序》中有“离,犹遭也;骚,忧也。”这种解释对于后来研究《离骚》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后的朱熹、钱澄之以及聂石樵、金开诚等大家都赞同班固的这种说法。
  清代的钱澄之有言曰“离为遭……去住不宁,故曰骚”。因为在屈原作品中,有许多将“离”解释为“遭”的,如“离殃”等,而且《离骚》确实是在屈原遭受忧愁之后所做的,所以赞同班固这种说法的人很多,但是班固这种说法也不完全与《离骚》的意旨相符合,所以他的解读也不能说是十分令人信服。
  2 王逸“别愁”说
  东汉王逸也对《离骚》的题旨有过研究,他在著名的《楚辞章句》中有云:“离,别也;骚,愁也;”这种解释与班固的“遭忧”说法是不分伯仲的,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之前提到的汪瑗就同意王逸的看法,其他如屈复、陈子展等关于《离骚》的研究多源于王逸的“别愁”的说法。汪瑗等根据《离骚》篇中“余既不难……之数化”这一句,非常赞同王逸《楚辞章句》的说法。另外,现代著名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也认为“离骚”一词有“去病”、“遣愁”之意,他认为将“离骚”解释为“别愁”是较为恰当妥帖的,所以也可以放在王逸这一类。
  但是,虽然从训诂学角度看,将“离”释义为“别”不无道理且算为正解,但是王逸有在此基础上将意义延伸到“放逐离别”上,这就有了画蛇添足的嫌疑了,对于《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在对待自己是去是留的问题上,所编出来的内心挣扎的状态,以及主动取舍的精神,王逸并没有将其完全表达出来,所以此种说法也是有些牵强的。
  3 戴震“隔骚”说
  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在《屈原赋注·音义》中有言“离,犹隔也;骚者,动扰有声之谓”现代著名文学家刘永济先生力同此说,并糅合了“遭忧”、“别愁”二说,考定《离骚》的创作时间,将戴震学说中的“遭谗放逐”改正为“遭谗间阻”。当代国学大师文怀沙也赞同“离”为“离间”,认为《离骚》写的是忧愁幽思。但是,虽然照《离骚》来看是楚怀王因被离间而疏远屈原,这也是造成屈原生存困境的因素之一,但是如果用“隔”来解释“遭谗放逐”的话实属勉强。况且“离间”是一个合成词,古人经常用“间”表示这个意思。所以,此种说法也是不尽合理的。
  4 杨柳桥“抒忧”说
  清末学者杨柳桥先生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的相关记载断定,屈原之所以作《离骚》是因为其发忧国之思,他认为“离”字是“摛”的假借,意思为“舒”,而“离骚”就是“抒忧”的意思,这种说法是杨先生的独创,与屈原《哀郢》篇当中的“聊以舒吾忧心”相呼应和。这种说法被张玉玲、李星等人发挥陈述。但是我们暂时无法考证在屈原作品当中,是不是将“离”假借为“摛”,所以这种说法也是有待商榷的。
  5 姜亮夫“牢骚”说
  当代著名楚辞家姜亮夫先生认为“离骚”是“牢骚”的声转,可以解释为“心中不平”的意思;学者詹安泰也从楚地方言出发,认为“离骚”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牢骚”。
  虽然“离骚”与“牢骚”在音理上有阴转的可能,但是从迭韵、声转等关系推出“牢骚”就是“离骚”的转变是极为繁复的,而且这种解释与说法与《离骚》原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并不十分相符合,所以此种说法有其一定的弊端。
  6 游国恩“古曲”说
  游国恩先生臆测为“离骚”即“劳商”的转音,这种说法大多数人都不认同,但是游先生“古曲”说本身却得到很多的人的信服。游先生之后的许多学者从神话、民俗、方言等各个角度对“离骚”进行了曲名定位,但是对于曲意人们却各抒己见。萧兵先生是从楚国图腾崇拜的角度出发,考证《离骚》中“离”就是《山海经》中的楚人崇拜的太阳神鸟“离朱”,由此认为《离骚》可能就是图腾神鸟的悲歌。何国治先生认为“骚”字是楚国方言里的“歌曲”的意思,因为至今苗族语言里仍旧称歌曲为“骚”。黄灵庚先生也认为“离骚”就是“离箫”,是一种图腾之歌。
  这几种说法从民俗、音乐等角度对《离骚》所作的重新解读,对其题意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从训诂学上来讲,把“骚”字解释为“歌曲”是缺乏一定的依据的,苗族语言与楚地方言之间的渊源关系也暂时没有找到较为可信的证明,所以这些证明只能被算作孤证,难以成为定论。
  综合以上几种学说,关于《离骚》的题意并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说,有些学说虽然有所依据,但是从整体上仍旧没有密合《离骚》本来的文意,从训诂学的角度出发所做出的集中研究大都意义牵强。所以,本文认为,对于《离骚》的题旨探寻必须从文本分析入手,并且结合对楚语性质的剖析证明,对“离骚”一词进行合理有据的解释证明,并以此得出对《离骚》题旨的正确解读。   二 “离骚”篇题之意
  从《离骚》的创作背景来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文化氛围自由,各家学说纵横捭阖,位于楚地的巫风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原始艺术思维,利于产生发奋以抒情的文人艺术创造。而屈原正是实践楚文化的第一人,他凭借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突出的艺术才华作出楚歌《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展现出完整而独立的人格魅力。同时,《离骚》也作为屈原的代表作显示出抒情主人公人格的清高执着,以及在遇到浑浊现实时的矛盾心理,体现了他的悲剧情怀。
  《离骚》全篇始终体现着抒情主人公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不知去留,展现给我们一种极其矛盾纠结的心理状态。文章前半部分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娓娓道来,述说了抒情主人公的显赫的家世,高洁的品行以及自己思君忧国的远大抱负,但是这样的高尚人格却被现实的种种污浊所困扰,面对着溷浊现世与理想人格之间的矛盾冲突,主人公选择了隐退,以此来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离骚》后半部分在神话漫游,以及对历史的追问中展开,抒情主人公的独立操守被世俗所责难,这使得他内心十分不平,所以他以超越时空的方式向先王和神明倾诉,并得出只有以“义”和“善”为准则进行修养人格,才能得到圣王的“服”和“用”。于此,抒情主人公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漫游。
  但是现实生活“前人不可及,今人不可与”,在如此的困顿中,抒情主人公的唯一选择只能是在飞升中远逝以自疏,尽管临睨旧乡的一瞥勾起了抒情主人公的深沉眷恋之感,但面对现实的残酷,诗篇中的主人公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彭咸而居。对于这一点,后者有不同的争论,大多数论者都认为屈原决定选择以死殉国,但也有异议认为屈原只是选择了在彭咸隐遁而已,并非殉国。在此我们可以认为,彭咸作为一种圣人的遗象已经被屈原所神话,彭咸已经作为一种超越现实苦难的象征,它是一种精神的指向。
  《离骚》作为一首奇谲宏大的心灵史诗其语境多重交错,具有丰富的戏剧性情境,因此,对于《离骚》的意旨的解读就不能单单从屈原的生平事迹方面探究其要旨。屈原作《离骚》是他被楚怀王疏远之时,面对政治生涯的重大挫折,屈原对自己的前途有过一番反省,对于进退之计有过彷徨与挣扎,这一点可以从《离骚》中的“适彼乐土”和“怀乎故宇”之间体现出来,这两者的选择正是屈原进退维谷的矛盾思想的反映。“离”并不等于消极避世,面对社会价值体系的紊乱,早期士人只是把“离”看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离骚》中所体现出来的郁结不平的心理状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彷徨与迷茫,与他们心有戚戚,所以引起了历代士大夫的长久喟叹效仿。
  从楚地方言楚语来看,战国时期的楚语方言与中原地区的雅言的确存在着差异,但是具有一定语法规范的书面楚语却与中原的雅言关系十分接近。这是因为,追溯楚人的族属渊源,据《国语》等史料记载,他们属于祝融的后代,而当今也有人考证,楚地之人曾经活动于中原一带。尽管后来楚人南迁,世居南蛮之地,但是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却从未中断,楚地文化深受中原地区的文化影响。从《国语》、《左传》等相关记载来看,当时的楚国贵族都是十分精通中原地区的雅言的。随着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逐鹿中原,楚国的势力贵胄开始逐渐扩大,这就使得楚文化流传的更广。随着楚文化圈的不断扩大,楚语与中原地区的方言也开始逐渐的加深融合。
  根据对《左传》、《孟子》等历史典籍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离骚”中的“离”与“骚”并不是一个双音词,这两个字的组合本身不具有固定的内涵,它们只是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的篇名而已。所以,从这点来说,在探求《离骚》主旨的时候,不仅要从这两个单音词本身考虑,还要联系具体的语境综合解释。对于“离”字的解释,不少学者倾向于认为“离”并不代表已经去国离乡,而是体现了一种欲去不忍的内心苦闷与挣扎的心理状态。“骚”字本义也并非是“忧”,《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骚,摩马也”,可以引申意义为骚动,“骚”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内心郁结混乱的心理状态。“离骚”中的“骚”字就可以作这样的解释。在这里,我们需要补充的一点是“骚”字可以训为“懮”,《毛传》里有“懮,于久切,舒貌。”《九章·抽思》中有“伤余心之懮懮”,在此,王逸注释为“懮,痛貌也”,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即为内心的思绪纷扰忧郁,“懮”也就有了“忧”的风貌,且“懮”与“忧”意义有所关联,所以“忧”字其实是古字“懮”的假借,刘向《九叹·远逝》中“骚”也有忧思郁结的意思,所以说司马迁《屈原列传》里“离骚者,犹离忧也”的解释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三 结语
  综合以上对于《离骚》文本的分析,同时借鉴历代学者关于“离骚”的训诂成果我们可以将“离骚”作出这样的解释,即“离”,别也,也就是远逝的意思;而“骚”,即懮也,也就是悸动。屈原《离骚》的篇名之旨我们可以描述为抒情主人公决定远逝,去国离别时的心绪忧郁,悸痛难耐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离骚”表现了作者的离别之痛。
  参考文献:
  [1] 魏永贵:《〈离骚〉诗题释疑》,《汉字文化》,2007年第5期。
  [2] 耿忠:《〈离骚〉篇名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 钮国平:《〈离骚〉题意小议》,《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4] 孙文鎏:《“离骚”题辩》,《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赵丽霞,南阳理工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吃饱吃好才有战斗力。看蓄每顿饭后战友们剩下的空盘子,我心里特别舒坦。空盘子就是对我的最大褒奖。”——邵红旗2001年3月17日,结束了绥芬河大队新训生活的小邵和4名战友
鲁迅先生认为:那些凡事能够一半为他人着想、一半为自己着想的人,就算得上是个“好人”。但是,在这群“好人”当中,至少有一部分是有野心的聪明人,他们冒充好人是为了权力和
笔者长期关注国内农机二手机市场,在近几年曾经前瞻性的发表了《中国农机的十大新机遇》、《国内农机后市场的战略机遇》、《国内二手农机孕育着千亿市场机遇》等文章呼吁和
一门综合性人文科学正在兴起——那就是“文化学”。于是,带来了社会上的文化热。一时间,楚文化、蜀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竹文化、食文化、鬼文化……纷至沓来,在这迷濛的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之一,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传奇的优秀代表作。这两部作品最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精神:借古讽今,批判黑暗现实;理想主义的意
苏轼于嘉佑六年(1061)任职凤翔府,即今陕西凤翔县,并在府衙后凿池种树,垒墙修亭。恰逢当地旱情严重,苏轼被派赴太白山求雨(可参看《凤翔太白山祈雨祝文》)。时隔不久,当地下
大坪镇法律服务所积极开展“诉前调解”活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不仅为当事人和和气气地平息了争讼、节约了成本,也为法院减轻了诉讼压力、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收到良好的
<正> 前不久,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由北京高校部分教师组成的“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课题组联合组织召开了“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首都高校和理论界的40多位同志出席了会议,季羡林、张岱年等教育、学术、出版界的知名人士到会发言。与会者就近几年来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根源、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背景《江南》杂志2014年第2期刊载了《南方周末》记者朱又可主持的《谁能靠写作养家糊口?》,有众多的著名作家参加答卷,这个话题受到了读者和中国作协的重视。本主持人就此话
有别于神学,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学,西方是从1873年麦克斯·缪勒发表《宗教学导论》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同样,尽管在清以前有关宗教的中文典籍已经浩如烟海,我们独立的宗教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