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包容的王允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卓专权,祸乱宫廷,王允巧设美人计,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可是王允主导政权后,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或是由于偏执的政治洁癖,没能团结改造董卓部属旧臣,结果葬送大好局面,招致杀身之祸。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记述了两件事,很值得今人深思:一是董卓死后,西北军群龙无首,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大头领一时惊慌失措,逃往陕西,曾派人至长安上表要求赦罪。主政的王允却说:“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拒绝给任何出路。既然李傕等没有了退路,反叛则成了必然。李傕按照董卓谋士賈诩的建议,煽动西北军士,说“王允欲洗荡北方之人”,于是聚众十万杀奔长安,城内董卓余党与城外叛军呼应,当时首都没有一支强大的御林军由王允、吕布掌控,长安失守。
  另一件是董卓死后尸首暴晒市衢。孰料暴尸之日,蔡邕却伏其尸而哭,王允大怒,认为董卓伏诛,乃国家幸事,蔡邕不但不为国庆,反而哭贼,实属大逆不道,下令处死。蔡邕辩解说他“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蔡邕为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汉灵帝时,蔡邕为中常侍程璜及其女婿阳球、五原太守王智先后陷害,被流放远边,为避追杀,又亡命江海十几年。董卓专权后,闻蔡邕名征召入朝。蔡邕初称病拒绝,董卓以灭九族相胁,蔡不得不接受任命。董卓确也重视蔡邕,不但委以重任,许多重大问题多向他请教。但蔡邕并非是董卓一党,在其任职期间,并不迎合董卓,没有同他沆瀣一气。
  蔡邕“伏尸大哭”,也是出于“一时知遇之感”,够不上叛国的罪行,不应夸大问题的性质。本来众官惜蔡邕之才,力救之,太傅马日磾更明确指出“若遽杀之,恐失民望”,但王允执意要杀,马愤而预言王允“岂能久乎”。
  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像王允这种政治极端者,常唯我是尊,不懂得团结、包容、宽厚,非此即彼,非是即非,讲不得半点妥协让步,到头来必然陷入无休止的内斗中,办不成大事。
其他文献
一年中适于出行的好时节到了?当您或走在田间阡陌?流连忘返?或驰骋于高速?风驰电掣时?心中是否冒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千百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甲地到乙地的?我们脚下的这条路?可是先人曾走过的路呢?本期专题就来梳理一下道路的历史?让我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来發一发思古的幽情?最后?近来交通事故频繁?小编不禁想到一个关于路的熟语︱︱一路平安?将此祝福送给所有的读者?
期刊
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来源于姜夔。而姜夔的清空、骚雅分别源于苏轼、辛弃疾。苏辛都是无意为词的,他们的清空、骚雅都是通过诗歌化的途径实现的。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南宋江湖词派理论和创作就是阐释和普及这种清空骚雅词风的。   清空是宋词的一种创作风格。张炎《词源》中谈
期刊
自秦始皇创立大一统帝国确立了专制集权政体,官僚政治一直是中国社会主体架构。皇帝通过官僚行政系统达到“经理宇内”、“远迩同度”(《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统治目的。官吏离开治所出差公干,无疑是帝国日常的、重复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昔为烟霞侣,今为泥途吏”(白居易《感秋怀微之》),在官吏的公务生涯中,公务旅行通常占了很大一部分。  官员因公出差,以及调任迁转,必然面临如何解决饮食、住宿和交通工具(车、马
期刊
“事去心止”。看上去简单的四个字,做起来却难。本来很有希望成功的一件事,突然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消失了,那种心痛,不是每个人都能“事去心止”的。惋惜是必然的,叹息命运不公,叹息造物弄人。可是,当一切都归于平静之后,除了“心止”,我们还能怎样呢?毕竟,人不能生活在无休止的哀怨之中。   “事来心应”是做事的又一种境界。无论好事坏事,与其慌乱不堪,不如坦然面对,用微笑迎接。不管成败得失,我们的好风度会
期刊
?笥 海外汉学家小传   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英国历史学家,因其十二卷的皇皇巨著《历史研究》而成为公认的、当之无愧的学界巨擘。汤因比治史,一反国家至上的观念,主张文明才是历史的单位。他将人类文明归纳为26种,研究其兴衰治乱的规律,总结出了其著名的“挑战—应对”模式,对后来者解释历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   池田大作(1928— ),日本宗
期刊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他的词多爱国伤时及复国之作,充满济世爱国的热情,洋溢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之思想。《摸鱼儿》中“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归去”,如今已是暮春天气,哪里还能经得起几次风雨的吹打淋湿啊!眼看着春天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离去。本是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这里却用“更能消”三字,正话反说,很有笔力。结合作者的身世,不难理解,这里作者显然并不是单纯地惋惜春天的流逝,而应该另有所指
期刊
作为湖南人,我为曾国藩骄傲。晚清重臣曾国藩不但在军事上是个难得的人才,在治家上,也让后人赞赏,此外,他在养生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着与众不同的经验。总而言之,曾国藩的养生可以归纳为“三戒”与“三练”:  一、戒贪。作为晚清重臣的曾国藩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手握重权的曾国藩有许多贪污的机会,但曾国藩严
期刊
李克相人很有一套。   吳起因为杀妻为将而不被鲁国所容,狼狈逃向魏国。魏文侯问李克,吴起这个人怎么样?李克说,吴起贪而好色,然而用兵打仗,即使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这就是李克。他相人的眼光,犀利而独到。   有一天,魏文侯问李克相人之术,李克说了五条,即: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人,看他富贵或通达的时候做什么,困厄
期刊
俗语云:“药补不如食补。”说明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在古代养生家看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是说,药物的作用只在“攻邪”,而人的机体要得到补益,精气要获得充实,必须服用“五谷”(粳米、麦、小豆、大豆、黄黍)、“五果”(桃、李、杏、栗、枣)“五畜”(牛、羊、豕、鸡、犬)、“五菜”(葵、藿、薤、葱、韭)。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李东垣认为,人的健
期刊
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太容易得到就不会珍惜。对下属的奖掖和提拔也是如此,好处要一点点地给,如此才能持续地提高下属的幸福感。   在南宋初年,金人大举入侵,面对大敌,当时号称名将的刘光世、张浚等人,只是一味地避敌逃跑,都不敢奋起反击。这一方面因为他们天生患有软骨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官已高,位已尊,自认为即使立了大功,也没有更大的升迁空间。没有了前面的那把“青草”,他们便很安于现状,什么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