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藏韵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28日,“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暨李巍先生佛像捐赠仪式”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博物院隆重举行。
  吉林博物院成立于1951年,是一个与新中国几乎同龄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此次《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暨李巍先生佛像捐赠仪式》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佛造像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承办,为吉林博物院六十五周年院庆带来一个重量级的高规格展览。
  这批金铜佛像以散失在青海、甘肃等安多藏区的各类藏传佛像为主,这些佛像大多是元、明、清中央政府颁赐给藏区领袖的,是古代中国中央和西藏之间往来沟通的重要纽带和历史见证。这些金铜佛像汇集在吉林博物院,全方位向公众展示中国元、明、清时期宫廷佛造像艺术的魅力。《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展出的102尊金铜佛像,无论从工艺等级、年代跨度、艺术高度都堪称这一领域中集大成的一次艺术盛宴。
  《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示金铜佛像的艺术魅力,本次展出的金铜佛像大部分出自收藏家李巍先生的收藏。
  李巍,上世纪60年代参军入伍,在条件极艰苦的大西北服兵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金铜佛像结缘,从此便走上了保护和收藏金铜佛像之路。然而,收藏金铜佛像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他转业到地方后历经艰难困苦,经营企业和文化产业,在40多年的寒来暑往中,有时为收藏一尊佛像,数十次往返雪域戈壁,风餐露宿、受冻挨饿。
  从第一尊佛像,到后来的几十尊,上百尊,李巍往返于青藏高原的收藏历程,成就了数不清的传奇经历,而那些最终得到抢救和保护的精美金铜佛像,也用它们蕴藏的美,成为李巍收藏经历中最闪光的注脚。
  李巍先生收藏的金铜佛像,数量大,等级高,品相好,一直是中国文博界、收藏界所关注的焦点。
  李巍所藏金铜佛像以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鎏金佛像的工艺最为精湛,其数量之大,藏品品质之精,超过许多国家级博物馆的收藏。其中不少镌有“大明永乐年施”、“大明宣德年施”的楷书款识,是永乐、宣德时期皇家金铜佛像精品。这些佛像对于研究西域文化、藏传佛教与河西走廊各民族的交融、藏汉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本次吉林博物院举办的《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李巍从他的藏品中甄选出99尊代表元、明、清不同时期造像工艺和风格的金铜佛像。公众通过展览能够感知到古代宫廷顶级工艺的美,以及蕴藏在金铜佛像中的汉风藏韵。
  几十年的艰辛收藏和保护,李巍的金铜佛像藏品颇具规模。收藏界、文博界和一些艺术品机构开始关注李巍的藏品。面对收藏和艺术品市场的热度,李巍希望让这些标志着人类文化历史的灿烂明珠再现辉煌。他希望通过展览、捐赠,传达金铜佛像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能够实现把这批藏品变成展品,把文物变成文化收藏的夙愿。
  2009年,李巍将自己收藏的22尊金铜造像,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5年,李巍捐赠500件金铜佛像及佛饰法器给普陀山佛教协会。
  本次吉林博物院《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中,李巍先生再次从自己的收藏中,精选三尊金铜佛像,捐赠给吉林博物院,永久入藏。
  本次捐赠的三尊佛像分别是一尊药师佛、一尊弥勒佛和一尊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各具神态,工艺精湛,代表了元、明、清时期的顶级宫廷造像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
  《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中102尊金铜佛像,集合了汉藏两种文化区域中多元的佛教艺术,并融合了中国传统铸造工艺和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把汉藏交融的历史脉络传达给公众,对于公众了解西藏与甘青地区的汉藏佛像艺术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金铜佛像,作为中国明代最强盛时期造像艺术的工艺代表,其至美神韵中难以掩藏中国顶级艺术的高度和大国风范。
  《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作为这批文物的一次盛大亮相,也开启了李巍收藏金铜佛像的巡展之路。据悉,未来李巍藏元、明、清金铜佛像将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轮番亮相,届时,一场又一场关于汉风藏韵的艺术盛宴,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为满足广大读者先睹为快的要求,并对元明清时期金铜佛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刊从第六期开始,分三期刊登《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展出的部分金铜佛像,供读者赏析。
  一、多元艺术造像风格
  元明清三代共六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传佛教艺术最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中国的版图不断延伸,汉藏文化相互交融,衍生出大量诸如壁画、佛像、唐卡等多元的佛教艺术种类。尤其是金铜佛像,集合了汉藏两种文化区域中,多元的佛教艺术,并结合中国传统铸造工艺,和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为我们了解西藏与甘青地区的汉藏佛像艺术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弥勒菩萨
  黄铜 高115厘米 12~13世纪
  弥勒佛身形挺拔伟岸,高扁发髻,辫发垂肩,发髻前雕塔,圆塔瓶,塔刹细高。弥勒细眉长目,眼睛嵌银,高鼻梁,厚唇嵌红铜,明目红唇面带微笑,刻画精致,形象英俊祥和,带有印度人面容特点。两腿直立略显僵硬。右手抬起作说法印,左手下垂,手形似应握净瓶,指甲嵌红铜。上身袒露,左肩披仁兽皮,下着贴体长裙,裙面浅刻花朵图案,装饰简约,只有一道长圣线从左肩垂下盘绕右侧身后。扁圆莲座雕云头形莲瓣,下呈中空的方台座,上刻简洁的阴线花纹(底座可能是后配),具有11-12世纪尼泊尔佛像特点。座面刻有四方印,外边框长4.5厘米,印文为四个双沟的兰扎体梵文字母:ratnasi ha 排列成汉字方印样式。汉文译为宝狮子。此印文与《西藏历代藏印》所著录西藏文管会所藏的一方元代梵文象牙印的印文相同,此印的用途尚不明。
  莲花手观音菩萨
  黄铜 高98.5厘米 12~13世纪
  莲花手观音身材壮硕,双腿直立于莲座上。头戴宝冠,双目嵌银,面相庄严,双耳佩戴长长的耳饰拖至双肩。莲花手观音袒上身,一根长念珠自左肩悬挂至腰腹,腰带上嵌红铜,双臂饰臂钏、手钏。下身着印度式的缠腿斜裙,短裙上雕花错银。右手于胸前作说法印,左手牵莲花花茎。背光呈葫芦形,雕刻花朵外沿为火焰纹。此像为克什米尔艺术风格鲜明的藏西佛像。   文殊菩萨
  黄铜 高52.7厘米 约13世纪
  佛座、佛身、背光分三部分组合而成。文殊菩萨游戏坐姿,右手抚膝,左手轻按台面,手心握莲茎,粗壮的莲花头上置经箧,端坐在椭圆莲花座上,莲座下呈多层迭涩的方台座。文殊菩萨大眼睛,厚嘴唇,印度人特征明显。胸前斜披宽帛,戴项链、手镯、臂钏,装饰简约。舟形大背光,顶部立圆伞盖,头光部位雕圆莲花。背光上刻四座小塔,塔刹细高为覆钵式藏式佛塔,是元代开始流行的藏式佛塔式样。从文殊形象、佛座、背光的式样及细部特征看,是典型的11-13世纪东北印度波罗风格佛像。台座后面刻八思巴文方印,内容为“统领释教大元国师”。此像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金刚亥母
  黄铜鎏金 高81厘米 15世纪
  金刚亥母舞立姿,左脚独立踏裸体人。戴骷髅冠,袒上身,胸佩十字交叉珠链,腰部垂饰网状璎珞,身挂人头项蔓。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曲起的右腿下立莲花茎支撑,使佛像重心平衡稳固。一条宽大的飘带从发髻后蜿蜒曲折垂下,飘带下部为缠枝莲形,镶嵌绿松石、珊瑚。飘逸优美,工艺精湛,别具匠心。西藏博物馆收藏有一尊与此相同式样的金刚亥母。
  黄财神
  黄铜 高77厘米 15世纪
  黄财神亦称黄布禄金刚,是多闻子的化身之一,在密宗四部中,他被置于事续部的世间部,充当有财部、药叉部和其余世间部的护法神。此像身材肥硕,大腹便便,双目圆睁,眼珠错银,怒气冲冲,高发髻,头戴五叶冠,右手持海螺,左手握吐宝兽。黄财神右足踏宝瓶,右舒式坐仰莲圆座,莲座下是凸字形方台座,座前面雕双狮、法轮,台角刻金刚杵。
  无量寿佛
  黄铜鎏金 高21厘米 16~17世纪
  无量寿佛亦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梵文原意是“无量光”和“无寿佛”两种意思,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亦为莲花部之主尊。无量寿佛、尊胜佛母和白度母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合称“长寿三尊”,是藏区诸多寺庙中常见的佛像组合形式。无量寿佛表情庄严,双目俯视,白毫突显,大耳垂肩。身着宽松长袍,双手托宝钵结禅定印,全跏趺坐于圆形台座之上,造像颇具汉地风格。
  除诸障菩萨
  黄铜鎏金 高43厘米 15世纪
  除诸障菩萨身材壮硕,四肢圆实饱满。头戴五叶冠,发髻顶雕金刚杵。面形方圆,弯眉长目,眉间饰毫相。鼻梁挺直,双唇轻闭,蕴含笑意,目光柔和慈悦。全跏趺坐,双手抬起作说法印,手大而指掌圆厚。上身袒露佩戴项链、臂钏、手镯,嵌松石、珊瑚。下身长裙,不刻衣纹褶皱,在膝头线刻大团花图案,形制独特,工艺精湛。身两侧粗壮长茎莲花,花心雕日月。此尊造像工艺精湛,做工考究,是一尊不可多得的藏地铸造的佛像。
  四臂菩萨
  黄铜 高49厘米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
  此尊菩萨四臂分上下排列,形制比较少见,身份待考。菩萨上部双手捻莲花茎作说法印,右肩花上托海螺,左肩花上托宝瓶。下部双手做禅定印。全跏趺坐,裙面刻平行的璎珞珠线做裙褶装饰。眼睛嵌红铜,瞳仁嵌银,珠宝璎珞等部位大量镶嵌红铜、白银,特别是裙面上镶嵌凸起的菱形、花瓣形银片,红铜片,是突出的装饰工艺特点。莲座前沿刻汉字款识“大明洪武一十三年”单线阴刻楷书,自右向左书。
  预告:第七期(二)明代宫廷艺术风格造像,敬请关注。
  (责编:高功)
其他文献
青花瓷是中国主要的瓷器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是用含氧化钴的原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经1300℃高温一次性烧成的瓷器。烧成后,钴料呈蓝色,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青花瓷器创烧于唐,成熟于元,明代大量应用,成为主流,涌现出永宣青花等精品瓷器。清代康熙年间,政通人和,国运昌盛,青花瓷器经历了晚明至清初短暂的萧条后迅速崛起,产品质量精,数量大,行销范围广,达到清代制瓷业的顶峰,成
期刊
清初花乌画沿袭了宋、元、明中期院体画审美的一些特征,但又独树一帜,呈现出一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清初恽格的花乌,以“没骨”写生,开创“常州画派”,以淡雅清丽之色墨闻名于清初画坛。同时又有王武,画作风神盎然,无画院习气,颇有画名。清初花乌画坛还有一特别之人,他既是花乌画家,也是重要的股肱之臣,他就是蒋廷锡。由于兼具画家与侍臣两个角色,所以很多人把其定位于“词臣作家”,但综合其卓越的政绩与超群的艺术成就
期刊
三门峡虢国墓地自发现以来,一直倍受关注。关于虢国历史及出土器物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在虢国墓地出土的众多珍贵文物中,大量精美绝伦的玉器,也是虢国文化中的一大亮点,令许多专家学者惊叹不已。  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玉质之良、工艺之精、价值之高在周代考古中实属罕见,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珍品。虢国墓地出土玉器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用途大致可分为礼玉、佩玉、殓玉、用具、饰件、棺饰等几
期刊
(接4期)  《史记·赵世家》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283年),秦国欲联合赵国攻打齐国,苏秦的弟弟苏厉给赵惠文王写了一封信说,一旦秦人越雁门关夺险而守,那么代马、胡犬、昆山之玉这“三宝”将被阻隔,赵惠文王就什么都得不到了。昆山之玉以往是通过“玉石之路”来到晋北,交通要冲雁门关也可以看作“玉石之路”“草原道”的终点,穿过雁门关便进入晋、冀、豫、鲁中原腹地。  玉璜(图10),白玉,战国,长5.4厘米
期刊
中国玉器产生于远古人类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在古人心目中,玉是“山川之灵”,可通灵天地,除邪晦、知祸福。自古中国人就有浓厚的崇玉传统,古人给玉赋予了很多精神内涵,因此玉文化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精巧别致的图案和精湛娴熟的制作技艺,形成了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世界艺术的百花
期刊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由于打通了新疆和内地的运输通道,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地,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技术特色的“南玉”,“北玉”制玉中心。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就是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期。  清代宫廷用玉做工严谨,一丝不苟,有的碾琢细致,如雕似画;有的在抛光上不惜工本,以显示其温润晶莹之玉质美。清代重白玉,尤其崇尚羊脂白玉,黄玉
期刊
偶得瓷壶一把,壶身高12厘米,壶身直径13厘米,白瓷温润,制作良正,完整无残。正面为手工画粉彩山水,背面偏右四个大字:万里青山。偏左小字:子欣鉴赏小弟叶恭绰于江西。壶底红圈款字三行:江西省景德镇五□□ (二字不清)工艺生产合作社出品。  叶恭绰(1880-1968年),广东番禺人,字誉虎、玉甫等。毕业于京师大学仕学馆,历任湖北农学堂教习、两湖总师范学堂教习。中华民国成立后,曾任交通部次长、总长兼交
期刊
明代嘉靖年间,民窑瓷器上曾经突然流行起一种“卍”字云纹。这种云纹的画法并不复杂:其主体由四朵小云组成,小云的头部聚在一起,而它们的躯体对称地向四个方向展开,并在腰部统一地向左转折,从而巧妙地构成一个类似佛教“卍”字形的符号。嘉靖年间的瓷器工匠为什么偏爱这种“卍”字云纹?它的寓意与佛教信仰有关吗?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我们知道,嘉靖皇帝崇尚道教是出名的。在嘉靖帝之前和之后的明代诸帝,或者尊崇佛教,
期刊
陶瓷是古代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载体之一,对于中华文明在全世界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并因此被西方称之为“China”,为大众所珍视。  2019辭旧迎新之际,宜春市博物馆与江西省文物商店联合举办了“陶风瓷韵——江西省文物商店精品陶瓷文物展”。本次所展览的文物均为江西省文物商店历年来收藏的陶瓷文物精品,上溯汉唐,下至民国。展出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深藏于库房中的文物展示给广大观众,重
期刊
清代绘画,以山水、花鸟较为发达,人物画次之。安徽博物院收藏有清代诸多名家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大多为我国著名收藏家或民间收藏家的旧藏精品。如“华亭派”、“娄东派”、“扬州八怪”等画派名家作品,以及大量安徽籍画家如“黄山派”、“姑熟派”、“新安画派”的作品。下面选介一些清代山水、花鸟和人物画,与大家共赏。  清 王原祁《仿江贯道山水图》 纸本墨画 纵47.5厘米 横29.5厘米  清代的山水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