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两年,国内纪录片创作进入高峰期,围绕自然地理、人文风情等主题制作的纪录片密集涌现,并广受欢迎。从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走红,到涉藏纪录片《第三级》的热播;从自然纪录片《航拍中国》的亮相,再到现实题材《我们这五年》的演绎,一大批制作精良的作品跃入屏幕,形成一次又一次的现象级传播。然而,在人员、经费、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地市级电视台要创作这样的大型纪录片,可谓艰难重重。如何克服资源短板,发挥自身优势,在纪录片创作中突出重围?笔者将以作品《执守》为例,从选题、策划、采编等多个环节,谈谈市级台应当如何在实践中发挥“四力”,创作出优质的纪录片。
关键词:纪录片;市级媒体;四力
一、把脚印留在基层
鸡山中心小学,是台州玉环市目前仅存的一所海岛学校。短纪录片《执守》讲述的,正是学校唯一的驻校老师林渔秋和唯一的留岛学生蔡庆杰之间的故事。
选题和立意在纪录片创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选题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与央级、省级媒体相比,地市级媒体很难完成大题材、大制作的“大片”,因为拍摄周期长、投资大,形成规模化的纪录片生产难度很大。但实践证明,地市级媒体却是最接近一线的,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名人,还掌握着大量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可以说,作为基层媒体,地市台往往最容易接触到有本土特色的好题材,受到的时空限制也最少。
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我们得知鸡山岛的故事,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座岛上,有一所硬件设施非常不错的小学——鸡山中心小学,学校只剩下了一名学生——年仅11岁的蔡庆杰。教育部门为了保证孩子的正常学习,在撤离了学校所有的任课老师以后,从玉环市区抽调了一名老师到鸡山岛给蔡庆杰上课,这名老师就是故事的另一名主人公——林渔秋。他们的故事,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當今社会,具有深刻质朴的教育意义。经过讨论,最终我们确立了拍摄主题——“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并且说服两人参与拍摄。
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也曾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还不够近”。无论是进行新闻采写,还是纪录片创作,首先都要把脚印留在基层。作为地方媒体,更要敢于直面现场,把目光和镜头伸到一线去。《执守》全片长度16分钟,但短短16分钟的背后,是从选题、策划、走访、拍摄到播出,三个多月的漫长打磨。摄制组先后7次上岛跟拍,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素材,其中最久的一次在岛上“蹲”了一个多星期。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基层带给纪录片创作者的不仅仅是线索,更是灵感和动力,把脚印留在基层,留在人迹罕至处,把行走变成一种职业习惯,才能真正创作出沾泥带土,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用眼力感悟细节
纪录片观察社会、记录时代。好故事、好作品,不仅需要创作者俯下身、沉下心,更需要一双具有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预见力的“眼睛”。
新闻讲求“真实性”,纪录片也是如此。一个纪录片,最珍贵的部分,就是最能打动人、最能触及内心、最能引发共鸣的“真实”。为了寻找“真实”,我们尝试尽可能地走进蔡庆杰的内心世界。在一次闲聊中,我问蔡庆杰,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他说他的第一个梦想是司机,他要在岛上开面包车,接送爷爷奶奶,这样他们再也不用每天走那么多路;第二个梦想是厨师,他要给爷爷奶奶做饭吃,分担家务。在我的眼里,蔡庆杰的梦想很真实,也很温暖,这是一个海岛留守儿童才会做的梦,是最简单、最质朴的梦。
新闻工作者要有眼力,眼力是发现力也是理解力,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聆听,我理解了蔡庆杰的抵触,更发现了他的善良。正是这些细节的补充,让这部纪录片变得更加真实,更具有感染力。
三、凭脑力提炼内涵
当然,一部好的作品,光靠创作者脚力、眼力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拍摄的深入,我把思考渐渐转向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背后。
我们拍摄的过程,其实也是林渔秋的心态变化的过程。他常常和我讲生活的困难、教书的不易,觉得自己好像和世界脱节了,家也被一分为二。他每天都盼着有人能来替换他,不止一次想离开。然而事实上,他和蔡庆杰的感情越来越好,他意识到这个孩子需要他,如果连自己也离开了,还有谁愿意来呢?最后一次采访的时候,林渔秋老师坦然了许多,他说,只要蔡庆杰在这里一天,他就愿意留下来陪伴他。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林渔秋,他会纠结、会后悔,有无助、也有彷徨。在许多纪录片中,创作者会更倾向于展现人物伟大的品格、高尚的情操,而尽可能地避免将镜头对准主人公“不足”的一面。但我们认为,衡量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不仅要从表达方式、画面构图、拍摄技巧、行文风格等方面判定,还要看它能否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能否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从受众角度出发,是一个纯粹的“好人”,还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带来的冲击力更大?遗憾、欠缺也是艺术的一部分。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推敲,我们决定把林渔秋复杂的心路历程也呈现到片子中,这比单纯的歌功颂德,更能打动人心,也更有温度,更值得推敲。
纪录片编导的采访和发现,是要通过脑力加工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作品要拥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更需要不断的脑力激荡,只有不断地靠近、探求事件核心,提炼出真正的内核,才能传递好正能量。
四、以笔力回归真实
无论是脚力、眼力,还是脑力,最终都要落在笔力上,通过恰到好处的同期声与解说词为创作加分。相比新闻报道,纪录片创作需要注意的更多。
首先,现场声和同期声要运用准确。纪录片《执守》采访拍摄完成以后,带回的现场同期声长达5个多小时。通过反复的观看、梳理,我们找到其中最精华的部分,运用到了片子的各个段落。
在一些长纪录片中,创作者们喜欢用大量的自然声像来表达关键问题,调节叙事节奏,全片没有解说词或者仅仅用字幕来替代解说词。但短纪录片长度有限,为了实现明确的表达,让起承转合更为流畅,通过解说词来完成补充说明、延伸叙事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纪录片的解说词也要区别于一般的新闻和专题报道,要与画面配合,要真实、亲近、质朴。这不仅需要撰稿人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求创作者将笔触伸到泥土里,用有温度的文风引发观众的共鸣。在《执守》中,我们就特别强调字斟句酌,根据故事进度适时调整叙事风格,讲究“度”的把握。譬如,全片开头用简介的语言、细节的描述,娓娓道出了林渔秋这份工作的奔波与艰辛。总之,在短纪录片中,解说词既不能单纯仿照长纪录片创作,处处“隐身”,也不能像新闻报道那样客观、具体、冷静,或者全程“霸屏”。解说词既要出现得适当,也要出现得适度,语言风格生动、鲜活而不乏人情味,关键段落还要具备艺术性和思辨力。
五、结尾
本领能力绝非天生,也无法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而是在持之以恒的知识更新、实践锻炼中炼就的。不运动脚力,就永远不知道真实的鸡山岛是怎么样的;不发动眼力,就无法体会到主人公的苦乐酸甜;不开动脑力,就不能呈现出完整立体、有血有肉的人物;不调动笔力,就无法将平凡人物不平凡的精神力量传递出去。作为地市级媒体记者,不能因客观因素而束手束脚,只有沉入一线去采访报道,多走、多看、多想、多写,焦点才能更加集中,报道才能更有厚度和张力。
综上所述,纪录片创作者,亦或者是新闻记者,都要不断增强“四力”,在磨砺中锤炼自己的本领,做出有温度、有厚度、有力量的作品,做好时代的记录者。
关键词:纪录片;市级媒体;四力
一、把脚印留在基层
鸡山中心小学,是台州玉环市目前仅存的一所海岛学校。短纪录片《执守》讲述的,正是学校唯一的驻校老师林渔秋和唯一的留岛学生蔡庆杰之间的故事。
选题和立意在纪录片创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选题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与央级、省级媒体相比,地市级媒体很难完成大题材、大制作的“大片”,因为拍摄周期长、投资大,形成规模化的纪录片生产难度很大。但实践证明,地市级媒体却是最接近一线的,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名人,还掌握着大量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可以说,作为基层媒体,地市台往往最容易接触到有本土特色的好题材,受到的时空限制也最少。
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我们得知鸡山岛的故事,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座岛上,有一所硬件设施非常不错的小学——鸡山中心小学,学校只剩下了一名学生——年仅11岁的蔡庆杰。教育部门为了保证孩子的正常学习,在撤离了学校所有的任课老师以后,从玉环市区抽调了一名老师到鸡山岛给蔡庆杰上课,这名老师就是故事的另一名主人公——林渔秋。他们的故事,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當今社会,具有深刻质朴的教育意义。经过讨论,最终我们确立了拍摄主题——“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并且说服两人参与拍摄。
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也曾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还不够近”。无论是进行新闻采写,还是纪录片创作,首先都要把脚印留在基层。作为地方媒体,更要敢于直面现场,把目光和镜头伸到一线去。《执守》全片长度16分钟,但短短16分钟的背后,是从选题、策划、走访、拍摄到播出,三个多月的漫长打磨。摄制组先后7次上岛跟拍,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素材,其中最久的一次在岛上“蹲”了一个多星期。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基层带给纪录片创作者的不仅仅是线索,更是灵感和动力,把脚印留在基层,留在人迹罕至处,把行走变成一种职业习惯,才能真正创作出沾泥带土,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用眼力感悟细节
纪录片观察社会、记录时代。好故事、好作品,不仅需要创作者俯下身、沉下心,更需要一双具有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预见力的“眼睛”。
新闻讲求“真实性”,纪录片也是如此。一个纪录片,最珍贵的部分,就是最能打动人、最能触及内心、最能引发共鸣的“真实”。为了寻找“真实”,我们尝试尽可能地走进蔡庆杰的内心世界。在一次闲聊中,我问蔡庆杰,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他说他的第一个梦想是司机,他要在岛上开面包车,接送爷爷奶奶,这样他们再也不用每天走那么多路;第二个梦想是厨师,他要给爷爷奶奶做饭吃,分担家务。在我的眼里,蔡庆杰的梦想很真实,也很温暖,这是一个海岛留守儿童才会做的梦,是最简单、最质朴的梦。
新闻工作者要有眼力,眼力是发现力也是理解力,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聆听,我理解了蔡庆杰的抵触,更发现了他的善良。正是这些细节的补充,让这部纪录片变得更加真实,更具有感染力。
三、凭脑力提炼内涵
当然,一部好的作品,光靠创作者脚力、眼力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拍摄的深入,我把思考渐渐转向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背后。
我们拍摄的过程,其实也是林渔秋的心态变化的过程。他常常和我讲生活的困难、教书的不易,觉得自己好像和世界脱节了,家也被一分为二。他每天都盼着有人能来替换他,不止一次想离开。然而事实上,他和蔡庆杰的感情越来越好,他意识到这个孩子需要他,如果连自己也离开了,还有谁愿意来呢?最后一次采访的时候,林渔秋老师坦然了许多,他说,只要蔡庆杰在这里一天,他就愿意留下来陪伴他。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林渔秋,他会纠结、会后悔,有无助、也有彷徨。在许多纪录片中,创作者会更倾向于展现人物伟大的品格、高尚的情操,而尽可能地避免将镜头对准主人公“不足”的一面。但我们认为,衡量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不仅要从表达方式、画面构图、拍摄技巧、行文风格等方面判定,还要看它能否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能否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从受众角度出发,是一个纯粹的“好人”,还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带来的冲击力更大?遗憾、欠缺也是艺术的一部分。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推敲,我们决定把林渔秋复杂的心路历程也呈现到片子中,这比单纯的歌功颂德,更能打动人心,也更有温度,更值得推敲。
纪录片编导的采访和发现,是要通过脑力加工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作品要拥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更需要不断的脑力激荡,只有不断地靠近、探求事件核心,提炼出真正的内核,才能传递好正能量。
四、以笔力回归真实
无论是脚力、眼力,还是脑力,最终都要落在笔力上,通过恰到好处的同期声与解说词为创作加分。相比新闻报道,纪录片创作需要注意的更多。
首先,现场声和同期声要运用准确。纪录片《执守》采访拍摄完成以后,带回的现场同期声长达5个多小时。通过反复的观看、梳理,我们找到其中最精华的部分,运用到了片子的各个段落。
在一些长纪录片中,创作者们喜欢用大量的自然声像来表达关键问题,调节叙事节奏,全片没有解说词或者仅仅用字幕来替代解说词。但短纪录片长度有限,为了实现明确的表达,让起承转合更为流畅,通过解说词来完成补充说明、延伸叙事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纪录片的解说词也要区别于一般的新闻和专题报道,要与画面配合,要真实、亲近、质朴。这不仅需要撰稿人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求创作者将笔触伸到泥土里,用有温度的文风引发观众的共鸣。在《执守》中,我们就特别强调字斟句酌,根据故事进度适时调整叙事风格,讲究“度”的把握。譬如,全片开头用简介的语言、细节的描述,娓娓道出了林渔秋这份工作的奔波与艰辛。总之,在短纪录片中,解说词既不能单纯仿照长纪录片创作,处处“隐身”,也不能像新闻报道那样客观、具体、冷静,或者全程“霸屏”。解说词既要出现得适当,也要出现得适度,语言风格生动、鲜活而不乏人情味,关键段落还要具备艺术性和思辨力。
五、结尾
本领能力绝非天生,也无法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而是在持之以恒的知识更新、实践锻炼中炼就的。不运动脚力,就永远不知道真实的鸡山岛是怎么样的;不发动眼力,就无法体会到主人公的苦乐酸甜;不开动脑力,就不能呈现出完整立体、有血有肉的人物;不调动笔力,就无法将平凡人物不平凡的精神力量传递出去。作为地市级媒体记者,不能因客观因素而束手束脚,只有沉入一线去采访报道,多走、多看、多想、多写,焦点才能更加集中,报道才能更有厚度和张力。
综上所述,纪录片创作者,亦或者是新闻记者,都要不断增强“四力”,在磨砺中锤炼自己的本领,做出有温度、有厚度、有力量的作品,做好时代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