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断舍离》的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下英子,“断舍离”概念创始人,杂物管理咨询师。可以说山下的童年是黑暗的,在父母关系不和与紧张的家庭气氛中度过。小时候的山下,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总因为家庭紧张的气氛而感到难受和害怕。她的记忆中,家里的环境也一直乱七八糟的,仿佛所有的物件都在这种氛围中变得很受伤,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可能也包括她自己)。山下说:“不管从心理上、还是从空间上来讲,小时候的家,都不能让我感觉舒适。”到了少年时代,敏感的山下,又因为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而感到疲惫,无法和人正常的交往。不得不说,在这种黑暗的童年中成长的山下,对周围的环境于一般人而言是更为敏感的,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她对空间的管理会如此专注。
  【关键词】:山下英子;空间;自我
  提笔时,就打算先对山下英子做个介绍,因为看本书的疑惑太多,才导致读了一小半,就迫切的先去了解山下的背景资料。知道她的童年经历,确实对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影響,至少从心灵的角度而言,一半理性,一半極端。
  人是否要以自我为中心
  山下认为“断+舍=离”,并对此做了如下解释:“断”,在购物时三思而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添置必需的物品;“舍”,收拾没用的破烂儿、卖掉或赠送物品、缩小喜好的范围;“离”,脱离执念、了解并爱上自己、心情愉快。
  山下这个观点风靡于整个亚洲,确实很了不起,但对此笔者不免提出几个小疑惑。首先,就“断、舍、离”三个字的定义,“断(断绝想要进入家的不需要的东西)”为行动(doing);“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为行动(doing);“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为状态(being)。其中“断绝”是动词,是一种行动,这固然是没有疑义,但对于后两个字的定义笔者就有了异议,“舍弃”与“脱离”应该先为情感上的纠纷,在人的感情观中出现了抉择后才有了之后的脱离。一般情况下,人是先有了纠结的状态,不断的思考、挣扎后,得出了决定,之后再有行动的。所以仅个人主观认为“舍”应定义为状态(being);“离”应定义为行动(doing)。
  其次,山下在书中曾不止一次的指出,“人要以自己为中心”,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是使笔者不解的是,既然人应当以自我为中心,那为何山下对“舍”的解释中,认为人应当缩小喜好的范围?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做学术研究,专注固然重要,但是专注就要缩小喜好的范围?为求达到所谓的精神层次,而变得精神单调?人没有广泛的兴趣,何来好奇心促使人研究更多未解之谜,人没有广泛的兴趣,何来知识的渊博。人要以自我为中心,那就应该遵循自我的情绪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想做就去实现,而不是压制自己,缩小自己的喜好。至少笔者认为有无穷的喜好,才有无尽的想象力。
  更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人以自我为中心是否该有一个度。人生来就是独立存在的,但人生在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社会,我们能否做到不管不顾?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相信大家都有注意到,在《断舍离》书中记录了这样几则案例:因感情的纠纷或者觉得在婚姻中失去了自我而寻求山下的帮助的女性,最终大家都找回了自我,而这几则婚姻也都是以离婚为结局。婚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也都会拥有的。笔者还未步入婚姻,不懂是否真如大家所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众所周知一个家庭的存在,是靠所有家庭成员的付出。人都是有差异存在的,不论生活习性还是为人处世,试想,一个家庭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只会分歧不断、争吵不断,并不适合婚姻的角色,所以经山下所开导后,这些女性也确实是以离婚为结局而找到了自我。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不得而知,可能只有当事人才明了,但这确实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不负责任而自私的行为。
  那么,人是否要以自我为中心?这并不能一概而论,哲学中量变到质变中间还有一个度,所以在这里,人以自我为中心也是该有一个度,找到自我固然重要,可并不是随时随地的,至少以自“我”为主语之前要先学会“责任”二字。
  极致与极端
  看了山下的观点,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位伟大的建筑家——密斯·凡德罗。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并且其设计理念影响着全世界,说密斯是神一般的存在也不为过。但是,当密斯将他的设计理念发挥到极致又是什么结果呢?
  1954-1958年建于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有人说它精致,有人说它简约,达成共识的是都认为它是简单到不能再改动的地步了。那么,对于这样标志性的成功建筑,它是否一定也是合理的呢?从功能上来说,笔者认为使用者并不一定感到方便与舒适。大厦的窗户采用的是全开、全关、半开的统一闭合的方式,靠窗的办公桌也要与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再窗户与桌上摆放和工作无关的东西。当然,有人说,这是工作的地方,无需考虑到舒适,大家只需工作即可。那么,在密斯的另一个未成形的规划中,曾经将这一风格运用到了整个城市规划。同一座城市,在差别各异的建筑中,有几座西格拉姆大厦可以说是新颖,也很有辨识度,但是试想下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那这将是一座冰冷的玻璃城市,走在其中都会迷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密斯当时设计的城市规划图没有实施的原因。密斯的钢铁和玻璃幕墙被人们广而用之,但都是改良后的玻璃幕墙加钢筋材料,可添加各种装饰以满足人性的差异性。
  大家也都熟悉德国与日本,对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严谨、理性。但是为什么残酷的法西斯战争都是由那么理智的两个国家发起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极致”与“极端”,一字之差,但其导致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在这种充满了物质文化的世界,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理念是值得人去学习,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运用到极端,虽然其反复说到要自己感到舒适,但却冰冷的可怕,与她黑暗的童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环境会让她直接联想到童年的悲伤,所以山下才迫切的想要拥有一个自己认为很舒适的环境。
  小结
  山下的观点之所以在日本是非常的受欢迎,这与日本是一个岛国有很大的关系,日本地方小,十分拥挤,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迫切的对空旷环境的向往。而山下本人对空间的要求是想忘记童年的不愉快。
  在文中,山下多次提及“掌控、奴隶、主人、垃圾、废物”等具有阶级、歧视等字眼,可以看得出山下对未知因素的恐惧与害怕,她想要身边的事物都可以在自己的掌控中,当身边的事物多时,她反而会担心、害怕,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因为感觉事物会失去自己掌控,可能会想到童年父母争吵的悲伤气氛。童年对山下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导致了山下缺少冒险的精神,及对物质掌控的强烈欲望。
  《断舍离》这本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也有让人误导的地方,每一件物品对不同的人来说都有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要为了生活在别人标榜的舒适生活中而刻意的去追求,最后反倒会失去自己。
  参考文献:
  [1][日] 山下英子著,吴倩译:《断舍离》,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7月版
  [2][英] 罗宾·埃文斯著; 钟文凯; 刘宏伟译:《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J],时代建筑,2009-07-18.
其他文献
【摘要】:台词是话剧中刻画一个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演员在舞台上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演员对话剧台词的处理就是把毫无生命的文字,通过自己的声音、语气以及说话的速度来给予台词生命,为戏剧增添色彩和生命力。本文主要对台词在话剧表演中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台词;话剧表演;重要性  前言  话剧在我国深受人们的喜爱,话剧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台词在话剧表演中占据一定的重要性和作用,属于话剧
期刊
【摘要】:被挤至画种的边缘岩彩画已经逐渐拾回,并在各地的艺术展览中熠熠闪光,让人流连于它绚烂而不失质朴的矿石色彩中。岩彩画的界定一直众说纷纭,有些院校将它归于壁画的门下,有些则把它纳入工艺美术的范畴。而绘画语言的变革和材料息息相关,岩彩画所用材料对创新的影响不容小觑。  【关键词】:岩彩画;岩彩画创新;岩彩画材料  遗失到找回  岩彩用料特殊,包括矿物性颜料、植物性颜料等,其运用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
期刊
【摘要】:长期生存在热带雨林中的印第安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通有无,不断的丰富着印第安传统民族音乐,后来的殖民入侵和黑奴贩卖等一系列活动使印第安传统音乐融合了来自于西、葡、法、英、非等不同地区的音乐元素,使印第安传统音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经过时间的流逝通过不同音乐元素之间的相互融合,印第安民族获得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音乐个性。但与此同时,印第安民族音乐
期刊
【摘要】:公示语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进行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但目前国内一些公示语的翻译存在着语气不当的问题。本文以面子理论为基础,分析公示语的语气意义,探讨其翻译策略,旨在提升公示语的翻译水平。  [关键词] 面子理论;公示语;翻译  公示语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是一种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同时它也是城市语言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示语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对公
期刊
【摘要】:《陶庵梦忆》记录了作者张岱早年经历的浪漫生活,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审美情趣。本文从个体情感内蕴出发,分析张岱“深情痴癖”、“风雅脱俗”、“悲慨忧愁”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张岱;《陶庵梦忆》;美学思想  《陶庵梦忆》本身并不是美学著作,但却体现出张岱的审美情趣,其中更是饱含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庄子·人间世》里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期刊
【摘要】: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系统,缩写为VIS,其是CIS品牌管理体系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其作用在与统一整合品牌形象,将抽象的企业理念与非可视内容转化为可视的视觉符号。是传递企业文化理念、推广企业知名度、快速打造企业良好形象的迅疾途径。VI 设计中包含着三个主要部分,标准字、基本图形和标准色彩,三者构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视觉抽象符号。被企业、行业、市场、消
期刊
【摘要】:我国现代的声乐演唱艺术源于上世纪初,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中国形成了美声、民族、原生态等为主的多种演唱风格。中国的声乐作品亦是风格多样,以民族音乐元素创作的新民歌声乐作品,以西洋创作技法创作的声乐作品,还有以戏曲元素为素材创作的声乐作品,声乐作品风格的不同也就注定演唱风格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以正确的把握与之对应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声乐作品;演唱风格;民
期刊
【摘要】:印象派诞生于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印象派的出现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印象派不仅改变了人們对西方传统绘画的审美感受,更是以一种崭新的方式使西方绘画进入了一个以主观印象为主的世界。在用色方面,黄宾虹以笔墨代替色彩,不断地挖掘笔墨的表现力,使得中国山水中笔墨的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同时在他的山水画中,他刻意的减弱客观物象的轮廓线,使视觉的整体感得到了加强
期刊
【摘要】:中国绘画在具有其画面本身传达的形式美感外,更加强调画中所体现出的画家的文学修养和哲学思想。题款在中国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份它不仅是起到注释作者信息、平衡画面、完善沟通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导欣赏者的画外联想和作品的意境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浅析题款在中国绘画中的意义:一、题款的发展过程。二、题款的形式。三、题款的作用。四、题款的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绘画大师博斯绘画中的动物形象是其作品独具特色的鲜明标志。他作品中的怪物形象在刻画时采用了不同物種之间的拆分重组、动物形象生存环境的“错置”以及半人半兽的组合及其怪异行为的方式。使得其画风充满了神秘、荒诞的意味,同时也是其进行社会劝谕的隐性表达。  【关键词】:博斯;动物形象;荒诞;劝谕  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绘画大师西罗尼姆斯.博斯(H.Bosch 1450--15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