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不少家长和教师感到头痛的是:孩子们不好管,不知道学习,不愿意学习。调查其原因,大多数小学生回答是这样的:“上课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听了这样的回答,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感到很震惊。学习本应是快乐的,可课堂却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如此大的压抑感,他们是在被迫学习呀!长期如此,那怎么了得?大多数教师对自己在工作中认真备课、努力教学、从不懈怠,却造成这样的结果不可理解,甚至有的老教师开始怀疑起自己多年的教学水平来。然而可不管怎样,学生的这种现状已成事实,而且情况相当普遍。这一点,不可否认。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对学生快乐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如何营造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呢?笔者以为这要从转变教师的学生观做起。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尊重学生,是师生交往的必要前提,教育学生就要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磁性”。
一、还学生以自尊,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现代教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和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和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思考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现代教学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提升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例如,在一次课堂留作业时,我要求每个学生按规定的题型拟一份考卷,然后互相对调试卷答题。这时,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为他人出卷,我想把自己平时爱马虎、爱出错的题集合起来,出一份自己的卷,可以吗?”我稍加犹豫后立刻答复:“有道理,那么大家就为自己出一份考卷吧!”“噢!”教室里响起一片欢乐声,学生们个个喜形于色,立即行动起来。事后我反思:虽然这个同学的话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但他有自己的思想,我没有批评他反而充分尊重他并采纳他的意见,这就是把学生看成了有人格尊严的完整的人。因为给了学生一份尊重,于是学生体验到了可贵的自尊。
二、还学生以自信,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
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各方面还不完善这是极其正常的,而期望学生十全十美则是不正常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引导其正视错误,认识不足,并把纠正错误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途径,引导学生自己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责任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因为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信的时候,课堂对学生才有一种亲和力。例如,我在教学“把‘女大学生、大学生、优秀女大学生’按一定顺序排列”时,有一位学生甲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
大学生:——————
优秀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
显然,他画错了。但我觉得这个三年级的孩子的理解方法很有创意。于是,我让他把结果画到了实物投影仪上。下面是我接下去的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看,甲同学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这三个词的,我们请他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好吗?
生甲:能成为大学生都是比较优秀的,所以“优秀女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多,线段画长一些;“大学生”比“优秀女大学生”更长一些,因为,“大学生”里还包括“优秀男大学生”,“优秀女大学生”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我这样画了。(学生乙举手)
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乙:老师,他用画线段图来理解是一种好方法。但我发现他把“女大学生”和“优秀女大学生”的画颠倒了。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乙:我觉得“优秀女大学生”是从众多“女大学生”中挑出来的,人数比“女大学生”少一些,线段应画短一点。
师:(问画错的同学)你同意吗?
生甲:(恍然大悟)老师,是我画错了,刚才乙同学说得对。
师:甲同学的线段图虽然画的有不正确的地方,但是他能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很了不起,值得表扬!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说错了不要紧,有了其他同学的热情帮助,他就更加会积极思考了。从这一点看,说错的同学立了大功呢!他的想法启发了大家,让我们给他掌声!
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我没有冷眼对视,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利用适当的时机正面引导,使他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过来。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的却是无形的动力。首先教师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使学生感到教师在关注他,从而增强了自信。再次,因他的线段图很有创意,而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也感觉到了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另外,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可以把知识学得更牢,这样做还给学生创设了一种不怕犯错误的心理氛围。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大都是整齐划一的,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尺度衡量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不能硬把道理灌输给学生,而是对学生不同的理解给予充分的尊重,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做到因人而异。例如对性格内向的,要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使他们变苦学为巧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我注意引导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制定目标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对学习勤奋的学生,我则教给他们如何扩大知识面,使其变“学满”为“学而知不足”;对性情活泼的,则开展课堂抢答、“小老师”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有成就感,获得学习的乐趣。为了帮助学困生,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地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逐步培养了学生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
心中爱学生,才能营造有“磁性”的课堂;心中爱学生,才能让课堂成为发挥个性的天地,也才能让教学体现出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
一、还学生以自尊,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现代教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和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和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思考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现代教学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提升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例如,在一次课堂留作业时,我要求每个学生按规定的题型拟一份考卷,然后互相对调试卷答题。这时,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为他人出卷,我想把自己平时爱马虎、爱出错的题集合起来,出一份自己的卷,可以吗?”我稍加犹豫后立刻答复:“有道理,那么大家就为自己出一份考卷吧!”“噢!”教室里响起一片欢乐声,学生们个个喜形于色,立即行动起来。事后我反思:虽然这个同学的话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但他有自己的思想,我没有批评他反而充分尊重他并采纳他的意见,这就是把学生看成了有人格尊严的完整的人。因为给了学生一份尊重,于是学生体验到了可贵的自尊。
二、还学生以自信,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
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各方面还不完善这是极其正常的,而期望学生十全十美则是不正常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引导其正视错误,认识不足,并把纠正错误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途径,引导学生自己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责任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因为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信的时候,课堂对学生才有一种亲和力。例如,我在教学“把‘女大学生、大学生、优秀女大学生’按一定顺序排列”时,有一位学生甲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
大学生:——————
优秀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
显然,他画错了。但我觉得这个三年级的孩子的理解方法很有创意。于是,我让他把结果画到了实物投影仪上。下面是我接下去的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看,甲同学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这三个词的,我们请他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好吗?
生甲:能成为大学生都是比较优秀的,所以“优秀女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多,线段画长一些;“大学生”比“优秀女大学生”更长一些,因为,“大学生”里还包括“优秀男大学生”,“优秀女大学生”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我这样画了。(学生乙举手)
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乙:老师,他用画线段图来理解是一种好方法。但我发现他把“女大学生”和“优秀女大学生”的画颠倒了。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乙:我觉得“优秀女大学生”是从众多“女大学生”中挑出来的,人数比“女大学生”少一些,线段应画短一点。
师:(问画错的同学)你同意吗?
生甲:(恍然大悟)老师,是我画错了,刚才乙同学说得对。
师:甲同学的线段图虽然画的有不正确的地方,但是他能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很了不起,值得表扬!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说错了不要紧,有了其他同学的热情帮助,他就更加会积极思考了。从这一点看,说错的同学立了大功呢!他的想法启发了大家,让我们给他掌声!
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我没有冷眼对视,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利用适当的时机正面引导,使他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过来。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的却是无形的动力。首先教师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使学生感到教师在关注他,从而增强了自信。再次,因他的线段图很有创意,而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也感觉到了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另外,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可以把知识学得更牢,这样做还给学生创设了一种不怕犯错误的心理氛围。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大都是整齐划一的,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尺度衡量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不能硬把道理灌输给学生,而是对学生不同的理解给予充分的尊重,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做到因人而异。例如对性格内向的,要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使他们变苦学为巧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我注意引导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制定目标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对学习勤奋的学生,我则教给他们如何扩大知识面,使其变“学满”为“学而知不足”;对性情活泼的,则开展课堂抢答、“小老师”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有成就感,获得学习的乐趣。为了帮助学困生,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地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逐步培养了学生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
心中爱学生,才能营造有“磁性”的课堂;心中爱学生,才能让课堂成为发挥个性的天地,也才能让教学体现出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