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剧场中历史叙事的多重时间性——以韦尔南和维达尔-纳凯的悲剧理论为中心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hipa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韦尔南和维达尔-纳凯提出一种新的悲剧理论,借助对古希腊剧场的社会、审美与心理三个功能领域的考察,凸显古希腊悲剧开展历史叙事的独特时间结构:多重时间性.多重时间性起初是悲剧创制应对城邦政治干预的结果,通过不同时代的社会观念、伦理意识的交叠共存,一种批判性、问题化的视域得以呈现.当代剧场研究者从中看到艺术介入社会现实的方法论潜力,开始将剧场表演视作一种新型历史书写,希望调用多重时间性展演主体意识与历史现实之间建立关联的多重方式,呈现社会结构与伦理观念中本然存在的多重历史逻辑,进而抵制线性历史叙事对社会矛盾的虚假和解.
其他文献
在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民族国家和民族语文的兴起,西方美学体系中英、德、法三种语言的美学理论彼消此长,构成三足鼎立之势.作为现代美学源头之一的不列颠美学,与大陆美学处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之中.18世纪是趣味世纪,"趣味""无功利性""美""崇高""如画"等概念在英伦的出现,不但先于德法美学,且对后者产生了相当的影响.19世纪德国古典美学一枝独秀,但英伦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等思潮在相当程度上绘就了西方美学的版图.20世纪,随着美国崛起和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尤其在语言学转向和语言分析哲学的主导下,英语美学
期刊
《诗大序》通常被视为我国诗歌创作理论由"诗言志"向"诗缘情"转化的重要开端.但如若联系先秦礼乐文化语境审视,就会发现,此说是对《尚书·尧典》及《诗大序》"诗言志"理论的断章取义与主观附会.实际上,《诗大序》直接继承了《尚书·尧典》的"诗"学观念,其所言"诗",指宫廷礼仪活动中雅乐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抒发性情的文学之诗.《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情",指的是伦理道德情感而非自然情感,它是"诗"乐礼仪活动的表现动因,而非诗文本的创作动因.《诗大序》虽也涉及源于人之自然情感的诗文本,但其与"诗"是两个完
期刊
萨伏那洛拉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多明我会的一位布道者,也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盛期社会和文化的改革者甚至颠覆者.萨伏那洛拉对文艺复兴盛期的图像艺术持激进的批判立场,但这并没有影响那个时代的许多艺术家成为他的追随者.1498年萨伏那洛拉被处死后,16世纪初的佛罗伦萨绘画出现了一种令后世艺术史家难以理解的图像神秘主义.这一看似"错时论"的风格回转虽然历经的时间不长,却暗示了文艺复兴艺术的某种图像转向,尤其画家对图像惯例的解域化重置预示了贝尔廷意义上的"图像时代"的终结.透过这种图像神秘主义,可以探寻到萨伏那洛拉主义
期刊
既有文学史的研究多从"时间维度"展开,这使文学史的本来面貌未能得到完整的呈现,文学史作为情感表达历史的情感温度被系统知识所替代,文学史作为精神史、心灵史的生命情趣被淹没,文学史应有的丰富性和立体感难免被遮蔽.注重从"空间维度"展开文学史的研究,能够还原出更为丰富和立体的文学史场景,呈现特定时间和空间中作家的情感,感知作为文人阶层的作家的生命情趣,促使文学史研究和思想史、心灵史、生活史、情感史等相互衔接,让文学史的研究回归"文学史"的本质.
期刊
中国当代文学的前三十年,人们在处理西方古典文艺时态度复杂.一方面,西方20世纪以前文艺作品的翻译、研究得到很大推进,另一方面,在阐释上则表现出审慎和极高的警惕性:坚持以阶级论和社会历史批评的方式指认作品中时代、阶级的"局限",以防备其"消极因素"可能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和新文艺的障碍.1964年是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世界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在冷战时代,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方式纪念莎士比亚,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批评家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截然不同的阐释,显示出这一世界性文化行为与国际国内时局、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之
期刊
赵园,1945年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河南尉氏.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主要著作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想象与叙述》等,另有散文随笔集《独语》《红之羽》《世事苍茫》《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等.本刊特委托中国社会
期刊
文学阐释是关于文学文本的隐含意义及其与外部社会文化因素之关系的言说,其合法性常常遭到来自"审美中心主义"的质疑."反对阐释"的观点始终存在着.无论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阐释学的角度来看,文学阐释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学研究存在着两大基本路向:一是对文学审美特性,即风格、修辞、语言、结构等因素的分析,二是对文本隐含意义,即它表征了什么、意味着什么的探寻.前者被称为诗学批评或美学批评,后者则被称为文学阐释.文学阐释有效性的判断标准来自阐释共同体的"常识"和"共识".由于阐释共同体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具有历史性,
期刊
作为记录何其芳延安时期思想轨迹的关键文本,写于1940年的系列诗歌《夜歌》是一部看似明朗实则包含丰富层次的作品.其中洋溢的"快乐"情绪、交流与对话的展开结构、反复处理的"同志爱"主题,都基于共同体内部亲密舒放的感受,突破了诗人自己乃至新诗固有的抒情方式,"活化"了个我与自然、社会、群体之间习焉不察的稳定对峙,甚至可以看作一种"新的抒情".回到特定的工作与生活现场,重新讨论这一"新的抒情"的生成,分析其内在层次及与"事务工作"的关系,不仅可以重置"何其芳现象"这一命题,也有助于思考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战争与
期刊
"十七年"电影中的"英雄母亲"保留着旧式发髻造型,与剪发放足的女性形象存在差异.这一形象并非在新中国横空出世,而是在20世纪传统家国叙事渐趋边缘化、新家国叙事建构起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女性剪发和发髻之争、家庭改良的论争以及女性-家庭-现代国家的设想与论争,"母亲"被凸显出来.母亲既是历史的贯穿者,又在事实上替代了父亲,标记断裂的发生.伴随着母亲的凸显,传统家国之间不稳定的关系,逐渐向家国一体的想象方式转变."十七年"电影中的英雄母亲继续沿此推进,以母亲为代表的残缺家庭进一步与国家"直接",逐渐建立了
期刊
波提切利《春》的图解文献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瓦尔堡和贡布里希的观点之外,《斐洛罗吉雅和墨丘利的婚礼》第2卷的婚礼主题也可视为《春》画面右侧的图解.语文学的托寓、凡女斐洛罗吉雅升天与墨丘利成婚的故事,经过历代注疏家沿着新柏拉图主义路径的阐发,成为波提切利创作的底稿.此外,波提切利还曾与兰迪诺合作注疏《神曲》,《春》的绘制受到《神曲》注疏的启发,以春日橘园再现了《神曲·炼狱篇》的地上乐园,寓意从享乐生活经由积极生活向沉思生活的上升.这一上升路径与《神凡配》中凡女飞升的主题完全吻合.最后,春和景明的橘园寓意文化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