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教学是解决当前大学生英语交流能力不足的有效路径。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思维的教学从认知开始,实行稳步的教学方法,通过持续的练习最终形成符合交际要求的英语思维模式。
【关键词】交际能力 英语思维 知识体系
从当前的教育实践分析,学生在英语交流时,更多地依靠本能的反应,或者按照所学直接表达,或者按照中国的逻辑思维模式展开,很少以英语的思维模式来交流[1]。这种现象限制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经常出现语意与思想不符,阻碍了正常的交流活动。究其原因,尚没有形成符合交际行为的英语思维模式。改变这种现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教学模式。
交际能力英语思维的内涵
交流能力的英语思维指的是用英语的逻辑结构分析信息、组织语言,交流者的思维结构设定母语为英语国家人的模式,将表达的信息以合乎英语语法、逻辑结构传递出去[2]。英语交际能力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英语交际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而思维通过分析信息,感知交流的走向,根据已有的结构作出判断,向表达器官——舌头和手,发出语音,撰写文字。英语的思维反映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者的能力水平,能够较好地以英语思维书写、语言交流的通常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反之,则说明英语掌握程度尚浅,远未达到熟练的程度。
英语思维教学的意义
英语思维的学习是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掌握,由单纯的语言学习转向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拓宽眼界,以更为客观的角度正视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生活习惯、语言形成的历史背景、未来的发展动向等,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英语思维的教学模式
1.认知为先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异同,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付出实践,并在实践中保持长久的练习。英语文化更看重逻辑的完整性,答案要求准确、客观。而汉语的习惯则是语句表现平和,看重对方的感受,讲究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句型构成上,汉语轻形式,重视内存含义的表达,先客体,再主体,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相对松散。结构的习惯导致汉语的文章先得出结论,再列举原因。而英语正好截然相反,经常从小处着手,逐步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交际的过程通常是上下衔接的。英语的思维方式是把结论提出在每段话的首句,然后逐步分析,结局再加以强调性的总结。而汉语文章的结论会放置在文章的中部,或者依靠读者的总结才能得出。英语的这些特点在讲解中,教师要重点指出,详细解释给学生。做到学生对于英语的思维结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足够的认知后,学生自然会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在随后的学习中也有的放矢,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破除汉语的思维定式。长期的在汉语文化的熏陶下,缺乏英语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潜意识存在着固定的汉语思维,在英语交流时,习惯用汉语的思维来引导英语语言的构成,结果就是“汉语式英语”,交流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以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思维发展,减少汉语思维对于英语思维的负面影响。教学伊始就用英语的思维教学,形成条件反射,一遇到英语就下意识用英语的思维来分析、组织和表达。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于英语思维培养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愿。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形成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意愿的增加有利保持英语学习的热度,保持学习的稳定性。在培养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尤其是思路的混乱,汉英思维的冲突,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给予学生信心,明晰英语思维对于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个体的不同,认知的程度深浅不一,即使有同一方向,也因理解导致偏差。在英语思维培养过程中,要重视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允许在具体的学习策略上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在开始阶段,或偏重于听力,或偏重于写作,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建立符合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模式。以上的教学构想需要制度的保证。
2.稳步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思维培养的初始阶段,宜以简单、常用的生活用语为主。既符合交际的普遍使用,又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建立初步的思维习惯[3]。再选择几个主要突破点,加深思维的复杂程度,集中解决,以点带面。
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正处于青春的激情时期,活力强,上进心强,更喜欢符合年龄特点的感性认识。初期偏向熟练度,当基础性思维稳定后,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平稳过渡,避免不必要的迷茫。交际需要思考,思维的形成同样需要思考才会逐渐形成。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分析、自我思考、自我解决的逻辑习惯,当遇到逻辑思维问题时,学生的潜意识产生主观能动性,独自面对并加以解决。
采用对比教学法。英语的语法结构有着与中国思维截然不同的方式。例如,英语国家的人讲话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常见的书信格式按照从个人到城市的顺序,与中国的习惯正好相反。英语的词汇、语法复杂,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时态,反应出细致的特点。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分析英语的思维,一方面是加强学校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则是形成良好的习惯,长期受益。
注重写作练习,相对于语言表达,写作容易被忽视。而英语的写作是现代交际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电子邮件是写作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写作也更能锻炼和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利于教师的评判,对于典型的错误、学生易于混淆的语法能更为直观地分析并指导改正。同时,采用阶段性的练习,每一阶段逐步提高难度,写作的最初阶段为模仿,随着水平的提高,可加入学生自己的思维理解。
3.持续练习
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反复练习,不断地纠正遇到的错误,解决出现的知识难点,才能逐步形成、巩固,并最终形成思维的定式。在进行交际能力的思维教学时,尤其要重视练习的环节。在练习当中,教师充分解释出现的语言点,亲自示范,还可以邀请英语能力突出的同学上台,扮演不同的角色,主观客观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主观的想象分析。丰富表达方式,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腔语调、板书等形式,形象化抽象的概念。现代的教学手段样式多种,结合PPT、教学视频、音乐、影像等优点,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表达语意的习惯。
设定合适的语意场景,增强练习中的代入感,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况。抽出教学时间,让学生扮演角色,尝试着用英语的思维交流信息,教师以指导者和分析者的身份出现。练习后开展讨论式的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发言、点评。提高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思维的形成是漫长的。某种意义上看,只有不断地重复性练习才能保证学习的稳固,形成条件反射,交流时下意识地产生正确的思维模式。教师要保证学生的练习量,从基本的发音,词汇背诵,常用句型做起,持续练习,刺激神经中枢的记忆单元。
练习的范围要扩大到课外,场景既可由教师指导,也可根据学生的喜好自行选择。但学生间的练习应避免盲目性,必须由一名或者多名初步具有英语思维的同学主导。核心同学必须在课外练习当中起到教师的作用,并经常性与教师沟通,掌握练习的动态,将课堂课外联为一体,让课外练习更有针对性,成为真正意义上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练习提倡协作发展,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指点。协作练习利于问题的解决,多角度分析产生的根源。学生的视角虽然稚嫩,但相似的学习起点,问题产生的相似性,形成有效的群体效应,把课堂的重点教学普遍化,持续化。
英语思维的培养是艰苦的过程,与汉语差异明显的语言构成、学生长期缺乏英语实践的客观现实,为交际英语思维的培养带来了困难。英语教师要有职业的恒心,认真对待每一个教育环节,将思维的培养融入平常的语言教学当中,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学习英语的思维模式,探索出适合培养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麻珍玉:《跨文化交际教学本族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30期,第189-190页。
[2]马生虎、唐丽玲:《思维差异对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影响》,《学术探索》2013年第5期,第94-98页。
[3]段红燕:《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思维习惯的策略》,《现代交际》2014年第2期,第256-258页。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语系 陕西西安
【关键词】交际能力 英语思维 知识体系
从当前的教育实践分析,学生在英语交流时,更多地依靠本能的反应,或者按照所学直接表达,或者按照中国的逻辑思维模式展开,很少以英语的思维模式来交流[1]。这种现象限制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经常出现语意与思想不符,阻碍了正常的交流活动。究其原因,尚没有形成符合交际行为的英语思维模式。改变这种现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教学模式。
交际能力英语思维的内涵
交流能力的英语思维指的是用英语的逻辑结构分析信息、组织语言,交流者的思维结构设定母语为英语国家人的模式,将表达的信息以合乎英语语法、逻辑结构传递出去[2]。英语交际能力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英语交际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而思维通过分析信息,感知交流的走向,根据已有的结构作出判断,向表达器官——舌头和手,发出语音,撰写文字。英语的思维反映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者的能力水平,能够较好地以英语思维书写、语言交流的通常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反之,则说明英语掌握程度尚浅,远未达到熟练的程度。
英语思维教学的意义
英语思维的学习是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掌握,由单纯的语言学习转向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拓宽眼界,以更为客观的角度正视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生活习惯、语言形成的历史背景、未来的发展动向等,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英语思维的教学模式
1.认知为先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异同,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付出实践,并在实践中保持长久的练习。英语文化更看重逻辑的完整性,答案要求准确、客观。而汉语的习惯则是语句表现平和,看重对方的感受,讲究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句型构成上,汉语轻形式,重视内存含义的表达,先客体,再主体,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相对松散。结构的习惯导致汉语的文章先得出结论,再列举原因。而英语正好截然相反,经常从小处着手,逐步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交际的过程通常是上下衔接的。英语的思维方式是把结论提出在每段话的首句,然后逐步分析,结局再加以强调性的总结。而汉语文章的结论会放置在文章的中部,或者依靠读者的总结才能得出。英语的这些特点在讲解中,教师要重点指出,详细解释给学生。做到学生对于英语的思维结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足够的认知后,学生自然会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在随后的学习中也有的放矢,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破除汉语的思维定式。长期的在汉语文化的熏陶下,缺乏英语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潜意识存在着固定的汉语思维,在英语交流时,习惯用汉语的思维来引导英语语言的构成,结果就是“汉语式英语”,交流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以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思维发展,减少汉语思维对于英语思维的负面影响。教学伊始就用英语的思维教学,形成条件反射,一遇到英语就下意识用英语的思维来分析、组织和表达。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于英语思维培养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愿。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形成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意愿的增加有利保持英语学习的热度,保持学习的稳定性。在培养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尤其是思路的混乱,汉英思维的冲突,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给予学生信心,明晰英语思维对于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个体的不同,认知的程度深浅不一,即使有同一方向,也因理解导致偏差。在英语思维培养过程中,要重视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允许在具体的学习策略上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在开始阶段,或偏重于听力,或偏重于写作,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建立符合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模式。以上的教学构想需要制度的保证。
2.稳步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思维培养的初始阶段,宜以简单、常用的生活用语为主。既符合交际的普遍使用,又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建立初步的思维习惯[3]。再选择几个主要突破点,加深思维的复杂程度,集中解决,以点带面。
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正处于青春的激情时期,活力强,上进心强,更喜欢符合年龄特点的感性认识。初期偏向熟练度,当基础性思维稳定后,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平稳过渡,避免不必要的迷茫。交际需要思考,思维的形成同样需要思考才会逐渐形成。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分析、自我思考、自我解决的逻辑习惯,当遇到逻辑思维问题时,学生的潜意识产生主观能动性,独自面对并加以解决。
采用对比教学法。英语的语法结构有着与中国思维截然不同的方式。例如,英语国家的人讲话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常见的书信格式按照从个人到城市的顺序,与中国的习惯正好相反。英语的词汇、语法复杂,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时态,反应出细致的特点。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分析英语的思维,一方面是加强学校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则是形成良好的习惯,长期受益。
注重写作练习,相对于语言表达,写作容易被忽视。而英语的写作是现代交际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电子邮件是写作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写作也更能锻炼和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利于教师的评判,对于典型的错误、学生易于混淆的语法能更为直观地分析并指导改正。同时,采用阶段性的练习,每一阶段逐步提高难度,写作的最初阶段为模仿,随着水平的提高,可加入学生自己的思维理解。
3.持续练习
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反复练习,不断地纠正遇到的错误,解决出现的知识难点,才能逐步形成、巩固,并最终形成思维的定式。在进行交际能力的思维教学时,尤其要重视练习的环节。在练习当中,教师充分解释出现的语言点,亲自示范,还可以邀请英语能力突出的同学上台,扮演不同的角色,主观客观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主观的想象分析。丰富表达方式,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腔语调、板书等形式,形象化抽象的概念。现代的教学手段样式多种,结合PPT、教学视频、音乐、影像等优点,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表达语意的习惯。
设定合适的语意场景,增强练习中的代入感,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况。抽出教学时间,让学生扮演角色,尝试着用英语的思维交流信息,教师以指导者和分析者的身份出现。练习后开展讨论式的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发言、点评。提高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思维的形成是漫长的。某种意义上看,只有不断地重复性练习才能保证学习的稳固,形成条件反射,交流时下意识地产生正确的思维模式。教师要保证学生的练习量,从基本的发音,词汇背诵,常用句型做起,持续练习,刺激神经中枢的记忆单元。
练习的范围要扩大到课外,场景既可由教师指导,也可根据学生的喜好自行选择。但学生间的练习应避免盲目性,必须由一名或者多名初步具有英语思维的同学主导。核心同学必须在课外练习当中起到教师的作用,并经常性与教师沟通,掌握练习的动态,将课堂课外联为一体,让课外练习更有针对性,成为真正意义上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练习提倡协作发展,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指点。协作练习利于问题的解决,多角度分析产生的根源。学生的视角虽然稚嫩,但相似的学习起点,问题产生的相似性,形成有效的群体效应,把课堂的重点教学普遍化,持续化。
英语思维的培养是艰苦的过程,与汉语差异明显的语言构成、学生长期缺乏英语实践的客观现实,为交际英语思维的培养带来了困难。英语教师要有职业的恒心,认真对待每一个教育环节,将思维的培养融入平常的语言教学当中,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学习英语的思维模式,探索出适合培养交际能力的英语思维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麻珍玉:《跨文化交际教学本族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30期,第189-190页。
[2]马生虎、唐丽玲:《思维差异对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影响》,《学术探索》2013年第5期,第94-98页。
[3]段红燕:《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思维习惯的策略》,《现代交际》2014年第2期,第256-258页。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语系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