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流沙里的世界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u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畔,赏朝霞夕岚,听潮涨潮落,感天高云淡。忽逢一粒流沙,望沧海之无垠,遂悟人生之哲思,生命之真谛。
  我静静地凝视着那粒金色的流沙,思绪渐渐飘远。它是万千生命中一个卑微而渺小的过客,亦是光阴的使者,从永久以前流向永久,见证着万物的生消,国家的兴亡。这不由得使我忆起了威廉·布莱克的一句话:“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刹那,一个熟悉而亲切的词,承载着许多人易逝的美好,亦会成为人们痛苦的开端;永恒,一个闪烁着神秘色彩的词,一个无数人渴望拥有的词,亦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词。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永恒与短暂等同看待是妄造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轻视。而正如尼采所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人生,需要珍视生命,让活着的每一天,都充满意义,故而,这两个词,总是在人们的价值观里对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李商隐对美景易逝的叹惋,亦是对自身仕途坎坷的感伤。
  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一个故事,蓦然惊艳了时光,却永远未完待续。
  在《伶官传序》里,庄宗了却先父遗愿,手刃仇敌,平定天下,开创太平盛世,其人生可谓雄浑壮丽,却难以逃脱漫长岁月的审判,耽于享乐,不问朝事。一夜之间,广厦皆倾,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墙,阻挡不了来自神州大地的怒火。而曾经尊贵的他,竟死于伶人之手,为天下笑柄。繁华易逝,永恒无望。
  而唐明皇与杨贵妃凄婉的爱情,似彼岸花,花叶难以相见;亦似彩蝶,翩然而舞,转身的一刹那带走繁花如梦,空余一地枯叶成殇。繁华落幕,曲终人散。
  纵横寰宇,曾经再辉煌,也不过沦为史书上寥寥几笔,成为亿万星辰中的一颗,散发着黯淡的光芒,尘封于历史深处。沧海一粟,云天一埃。因此,冷眼旁观的人将刹那之绚丽与永恒之难求对立,认为永恒不过是天方夜谭。
  而古往今来,为君者皆信奉永恒,渴望长生不老,万寿无疆,皇权永驻。无论是一生戎马、功勋卓著的汉武帝,还是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都痴迷于求仙炼丹,最终汉武帝引发牵连数十万人的“巫蛊之祸”,亲手逼死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唐太宗则因体内重金属超标而去世。与其说这是对永恒的渴求,倒不如认为这是对刹那的恐惧。权力欲望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使其丧失了对事物的理性认知。而对一件事物过度的痴迷,会使其更加害怕失去它,从而导致刚愎自用、掌控欲日渐增长,最终背离正道,酿成大祸。
  但细想之下,则发现二者不应被完全对立。所谓矛盾,即对立统一,只承认对立,未免过于片面。尽管它们在时间维度上存在极大的差异,但二者还是存在诸多联系的。
  珍视生命,其目的在于实现自我价值,而若想实现自我价值,必须理清刹那与永恒的关系。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做的贡献,历史当然会记住那些长寿的人,但是那些为了国家献出生命的人,才会被历史铭记,永垂不朽,拥有更深刻的价值。
  “若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诚然,美景易逝,但正是日月的更迭,使每天的夕阳都犹如寒木与春华,各有千秋,亦使夕阳美景永存。
  《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其格局之大,早已超出了一个故事的范畴,纵然未完,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历久弥新;因为未完,所以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可以有多种理解,并不断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与价值,而这正顺应了当今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时代潮流。
  纵观庄宗波澜曲折的一生,光辉岁月为后人所称道,亡国之失则警醒后人切莫耽于一物,因小失大,并以存活于后人脑海里的方式获得精神的永生。
  回想玄宗与杨贵妃,虽生不逢时,有缘无分,却让“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哀歌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希冀从悠远的古代流淌至今,使今人为之流连驻足,哀惋长叹而又满怀憧憬,期待爱情。
  而汉武帝和唐太宗的故事,则告诫后人不可盲目追寻永恒,否则会适得其反;而应把握当下的机遇,让人生每一幅短暂的画卷泼上浓墨重彩,从而抵达不朽的永恒。
  由此观之,刹那与永恒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千千万万个刹那,构成了永恒;而正是无限的永恒,展现出有限的珍贵美丽。“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纵然生命短暂,我们却不应浮于表面,囿于刹那与永恒的对立,而应冷静处理二者的关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寻求二者的平衡,促进事物的发展,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与永恒不期而遇。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刹那和永恒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由此可知,自己的生命与其他事物相比,或许较长,或许较短,但是,生命的质量并不全通过长短来衡量的,而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所展现出的精彩。而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就是人生最美的色彩。永恒和刹那的长度取决于人们心中的信念——信念长存,亘古不朽,刹那即为永恒;信念崩塌,如坠深渊,永恒亦为刹那。
  “沧海桑田易改,风月星河长存。”人们如是说。犹记一代商都朝歌,辉耀一时,却在朝代更迭中渐渐被遗忘于历史的一角,远离人们的视线,可它并未毁灭。
  商亡后,周天子分封诸侯,魏国被封于此地,延续着它的历史。既有世界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决然赋《载驰》以表忧国之情,一句“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尽显巾帼不让须眉之勇,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勇往直前,为国效力,视死如归。又有一代勇士荆轲生长于此,读书击剑;一朝刺秦王,青史留芳泽;在刺杀秦王失败后,又被后人迁墓于此,可谓叶落归根。
  淇水汤汤,卫风依旧。朝歌文化,源远流长。卫国尚勇,“勇者敢为天下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一点在许穆夫人和荆轲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商朝的灭亡,不是朝歌的终结,而是它新的起点,使朝歌这座古城的文化重焕光彩,使其历史长存于每一个朝歌人的心中。文化未灭,信仰长存,朝歌永生。
  “凋谢是真实的,盛开只是一种过去。”花开荼蘼,芬芳难再,不过一刹芳华,转瞬皆空;但同时,鲜花的凋零,是基于其盛放的事实,她曾以惊艳的姿态走进人们的心间,纵然花落,其盛放的美丽却永驻心田。只因昙花一现,便续永世芳华。由此可见,永恒,并非遥不可及。
  鲜花如此,人亦如此。王勃一生仅25年,仕宦沉浮,荣辱升沉,亦曾平步青云,亦曾沉沦下僚,可谓跌宕起伏。但他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却能淡然处之,积极乐观,为了表达求仕报国的愿望,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声名煊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深厚的情谊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绚丽的画面仍在我们眼前浮现。不会因为其作者的早逝而迷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反而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他长存于美景与诗篇里,更是镌刻于人们心间,生生不息。
  在永恒与刹那的辩证统一中,我们应该看到生机与希冀,而非麻木与绝望。因为,美丽是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長存的,她存活于我们的血液里,构筑我们坚实的信仰,充盈我们柔软的心灵,让我们用灵魂的高贵对抗现实的浅薄。
  我们应辩证看待二者,既要对刹那和永恒的对立有着清醒的认知,理性制定前行的目标,又要对刹那和永恒的联系有着深刻的理解,感性行驶人生的道路;如此,方可谓“不负如来不负卿”,让梦想之光照进现实,让坚实的信仰与丰富的情感共存,也让生命鲜活而厚重。
  沙,以其微小而流动,其流动的刹那是短暂的,而流动的状态则永不停息,趋于永恒,穿梭于刹那与永恒之间,从而构建世界。花,以其易谢而鲜艳,其盛放与凋零皆在一刹那,而其根恒在,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世人,轮回之间绽放天国的色彩。
  以上,就是这粒流沙所带给我的全部启示。
  (作者介绍:彭诗琪,武汉大学附属中学高二(9)班学生)
其他文献
对糖尿病足早期患者及早进行足部护理指导,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早期症状,合理的护理及治疗,可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少截肢率.本文通过阐述糖尿病足早期实施相应的护理和健
随着经济科技水平和社会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工业生产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制造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整体制造业发展的整体要求,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弹性成像与X线钼靶检查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76例参与研究,利用乳腺超声弹性成
燃气轮机在与循环发电设备的联合应用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成为现代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中的一种先进技术,并且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提高低压缸的使用性能,节省生产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严明党的纪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三转”的持续深化,“纪律审查”的提法逐步取代了“查办案件”.这意味着纪检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领头羊,其成功振兴与否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战略意义。企业创新是振兴发展的关键,而成功的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是企业改革创新的基石。观念文化,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是其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延伸、深化和完善.建筑装饰工程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具有较强周期性的边缘化学科,根据
伴随着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在电气施工质量控制中愈加广泛使用低压配电技术,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问题层出不穷,制约着电气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源于这一点,本文阐述了
摘 要:本文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涵与兴起背景开始分析,探讨其在现实中的发展现状及限制性因素,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管理模式建言献策。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运动;官僚制;非政府组织;法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且持续至今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使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也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管理模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