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在声乐学习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364199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艺术是靠想象存在的,没有想象,一切艺术都是苍白而单薄的。而在声乐学习中,想象无疑占据重要地位,把歌唱方法本身的想象与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想象结合起来,完美地表现音乐的思想感情,会使自己的歌唱富于生命力与表现力。
  关键词: 想象 声乐学习 运用
  在声乐训练过程中,摆在教师面前的是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广泛性问题。因为很多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状态是我们摸不到也看不到的,这就给声乐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不同歌手的生理结构与嗓音器官功能的多样性,使得教师不能用统一标准对待所有歌唱学习者,常常因自己不能准确地对声音要求加以描绘,使学生不知所云。美国德路卡说:“唱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用嗓子,而是用耳朵和大脑。”在声乐学习中,理论性阐述往往会使初学者无所适从,难以理出个头绪,若能使学习者迅速展开想象力,巧妙找到位置,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日常声乐教学及训练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呼吸和歌唱的开发和强化训练。
  1.呼吸训练的想象
  根据呼吸的自然生理机能,训练时首先强调学生掌握吸气的方法。正如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代表人物兰培尔蒂所说的:“歌唱的学问,就是呼吸的学问。”我国民族传统唱法常讲“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和基础。训练气息下沉时,用闻花的动作、双手提水的感觉体会就不至于把气吸到胸上。当训练声音靠前唱时,教师可以说:“让你的声音先向后划圈再抛向前方”,“张开嘴并放松,像吃惊那样吸一口气”,“唱高音时要像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脚先向下蹬,身体再向上抛”,“声音要始终向前滚动,气才不会重”,“声音的高位置像雨伞的伞蓬,气像伞的把”,“声音像风筝在空中自由飘荡,气息要像线轴始终在下面拖着”,等等。呼吸对歌唱的支持,就像拉琴的弓子和琴弦的关系,二者要对上劲,弓子好比呼吸,琴弦好比声带,二者配合得合适,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吹管乐也要呼吸的支持力,有支持力吹出来的声音圆润、饱满,没有支持力连一个整句都吹不全。有人曾说:吹管乐是人练了深呼吸来吹管乐器,唱歌是人用深呼吸来吹自己。因此,在歌唱中,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学习体会,结合意念与想象,逐渐认识腰、横隔膜与小腹对气息起到的重要支持作用。通过大量练习及反复揣摩体会,学生逐步完善歌唱过程中气息运作与发声部位的协调统一,从而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确切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想象的力量,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2.共鸣训练中的想象
  喉咙自然打开才能使气息通畅,从而将胸腔、口腔和头腔有机联系起来,使歌唱获得最佳共鸣效果。正如《全国声乐教师学会学报》所述:“起音的定义是‘音的起始……脑海里一出现想唱或要唱的音,气息就会遇到来自声带的阻力,声带便立即开始震动’。”戴喻想到“打开喉咙时,你会觉得好像耳朵前面的下颌关节将下巴放了下来,使它能够轻轻向下并向后放”。另外,后咽壁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不仅有效地塑造我们的歌唱管道,而且它的直立像一块挡音板,使声音在板上反射而进入头腔,声乐大师沈湘谈到“先用‘后半扇唱’的感觉想着后脖颈梗,在后颈的位置找咽壁,好像这里有个歌唱家的‘嘴’,从后头张嘴想着贴着咽壁吸着唱,当声音向后碰响咽壁时,‘看’着声音沿着咽壁轨道向上通过鼻咽口进入鼻咽腔,在这里形成‘涡流’并听到一团圆亮的声音在鼻咽腔里震动,向下通过咽腔这跟管子让声音落下来”,沈先生的提示,就是说通过想象,我们建立形状相似的歌唱空间。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情的感觉,“嗯”得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如果气息好,则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色不少。
  3.运用想象建立音乐形象
  进入完整演绎歌曲的阶段,教师则需使学生头脑中通过对歌曲内涵、旋律的分析,运用合理的艺术想象建立起具体的音乐形象指导自身歌唱。
  歌曲音乐因为其非语义性,所以我们仅能通过各种音乐因素(如音高、节奏、旋律、和声、力度等)的综合作用,并借助音乐运动形式本身客观拥有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形式想象、联想与之对应的情感色彩,引发情感体验,从而初步把握作品的内涵及情感运动的规律,使音乐不再是机械的运动和没有灵魂的一堆音。罗特莱曼说:“我讨厌在音乐厅看到演员的动作手势,更讨厌僵硬的身体、木呆呆的眼神和毫无表情的手。”戴喻认为,歌唱的首要目的是将歌曲的意义和情感传达出去。在演唱《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时,可以通过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等音乐形式及对歌词大意的理解,想象作为部落头领的嘎达梅林在失去土地和家园之后的自我倾诉,想象金戈铁马、纵横厮杀的战争背景及那种回肠荡气、大气磅礴的情感。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作品中,设身处地地体验与作品类似的情感,从而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达到情感的共鸣。通过想象,可以对音乐形象进行新的开掘,增添新的意境,可以提高学生演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想象作为声乐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没有生动的想象力就无法获得好的、正确的声音,没有生动的想象力无法真正触及作品的内涵,获得听众的认可。给看似抽象又困难的声乐学习插上创造性的合理艺术想象的翅膀,运用想象解决在歌唱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才能够使自己的歌唱富于生命力与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邹长海.歌唱心理学[M].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李洁.论“想象”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行业的管理技术不断向现代化发展,这对单位的财会业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适应现代化市场的要求。中职校财会专业教师——未来的财会人员的培养者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要求其必须不断改进教育观念,提高教学素质,培养出适合市场要求的财会人员。中职院校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针对中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现状,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应该落实基础
1855年法国画家库尔贝提出“现实主义”。由于当时的国家展览会拒绝了他的许多描绘现实的作品,他便在国家展览会的入场处以大帐篷展出了自己的作品,并冠以“现实主义———库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都是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翻开师范毕业时的留言薄,篇篇注满了老师、同学的深情祝福,而“策马扬鞭赶斯霞”的祝愿更是牢记心间。自从我登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开始我的讲台人生,就立下了当一名优秀教师的志愿,一定要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教师。  在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要想留住教师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地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中的一些科学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问题为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探索
摘 要: 中职机电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分组、合理分层,让合作与互动发挥效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机电教学 分层 分组 合作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课堂教学,尤其在中职机电教学中,与社会接轨,是当前中职机电教学的核心理念。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
陵县农业外资办在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指导下,于1988年引进了原产北美洲的“饲草之王”——串叶松香草。经过多点试验证明,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产优质新型饲料作物。该
摘 要: 欣赏教学是高中音乐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通过欣赏教育,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音乐才能。作者主要阐述欣赏教学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高中音乐教育中欣赏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旨在强化欣赏教学、提高高中音乐教育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育 欣赏教学 教学措施  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是
一、前言 目前,国内在测定煤体坚固性系数f值韵方法上广泛采用的是落锤法,其测定时规定落锤下落1~5次,根据其小于0.5毫米的筛下物在直径为定值的量筒内的高度计算煤的坚固性系
长期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新课改面前越来越不适用,它的特点是老师讲学生学,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实行题海战术,讲究熟能生巧,老师编导,学生跳舞,一招一式均按老师示范完成。结果是老师忙、学生累。  新课改的实行,素质教育的普及,高考的改革,新教学方法的冲击,使教育面临全新局面。新形势面前,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导体,发挥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
摘 要: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树立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探究式学习 科学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被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实践。我国政府在2001年7月颁布试行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