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策略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ar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通过继续教育,造就大量适应转型升级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着力实施办学市场化、课程本土化、师资多元化、教学基地化等策略,在继续教育的大市场中大有作为,为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策略
  经济的转型升级表现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从资源消耗型升级为资源节约型,从粗放式增长升级为集约式增长,从产业发展来看,具体表现为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污染大、能耗高向污染小、能耗低转变。人力资源是最根本的生产力,要想使这些转变成为现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高其生产技能和业务素质,重点解决基层一线劳动力素质不高以及高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使产业发展完成从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向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支撑转变。对企业员工进行继续教育,造就大量适应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着力实施办学市场化、课程本土化、师资多元化、教学基地化等策略,在继续教育的大市场中大有作为,为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办学市场化
  依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市场化,就是在开放的市场中,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完成资源的合理配制,使效率达到最大化的机制。
  本文所说的办学市场化,是指高职院校能够积极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根据继续教育市场化的特点进行科学分析,主动满足市场的需求,融入市场竞争,并发挥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
  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其重点也不是正规的学历教育,它的需求是由市场确定的。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企业需要大批适应产品升级、管理转型的理念先进、技能优良的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这就产生了继续教育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只有适应这一需求,根据市场需要来开展继续教育,安排项目,设置课程,组织教学,才能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有所作为。
  在办学市场化策略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应着重提高四种意识:
  一是提高竞争意识。市场化的一大特性就是竞争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中积极主动地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融入市场,自觉地遵循市场规律,全方位地了解市场需求,主动获取市场信息,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通过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牢牢占据市场的有利地位并取得收获。
  二是提高效率意识。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对于开展或参加继续教育,其目的性都很明确。从企业来说,就是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从员工来说,是为了在转型升级条件下提升技能,以适应、胜任或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企业的员工大多数是职业经历较为丰富的成年人,他们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通常比较重视,将继续教育作为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接受继续教育过程中,由于自身对金钱、精力、时间有一定的投入,他们自然要追求回报,所以对接受教育后是否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比较关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给企业和员工提供继续教育服务时,充分注重教育的效果和效率,让企业和员工充分感受或享受到教育的成效,在知识技能更新、提升中取得明显的效果。同时,对高职院校来说,还要强化办学的成本意识和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是提高品牌意识。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高职院校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优势,就必须要像经营企业那样,通过树立品牌来占领市场。要通过调研对市场有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分析人们接受继续教育的心理预期和个性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与项目设计,将继续教育视为产品,使产品的推出受到企业与员工的欢迎。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对弱势产品要随时调整结构,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并努力打造继续教育的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占领更多的市场。
  四是提高管理意识。高职院校应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壁垒,不要让教育周期和制度约束成为限制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最关键的是不能与市场需求脱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教育要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在更新知识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缩短教育周期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因此,高职院校要强化管理意识,实行企业化管理,使继续教育工作与时代同步,与市场接轨。
  二、课程本土化
  所谓课程本土化,是指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深入分析地方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之间的相关性,以地方产业发展为导向开设继续教育的课程,对接企业预期的能力与岗位要求,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自己的贡献,赢得自己的地位。
  高职院校只有在专业布局上,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进行科学动态的调整,才能在提供人力资源、技能技术和智力支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换言之,就是要在课程设计等方面体现继续教育的地方特色,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较高的依存度,这样才能让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有根基、有底气。
  为此,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是低与高关系。无论是企业的产业发展水平还是员工的技术水平,都有一定的差别,也就是参差不齐,有低有高。因此,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因企制宜,因人制宜,对课程的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也要有所区分,这样才能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
  二是少与多的关系。多数企业为了在经济转型升级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一般都对员工的继续教育比较重视,想让员工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但对于每一个行业、每一家企业来说,他们的需求都各不相同。有些行业需要培训的员工数量比较多,而有的行业由于当地企业少,从业人员少,需要培训的人员也比较少,高职院校毫无疑问会注重需求多的产业和企业,抓住主要群体,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小群体,所谓“聚沙成塔,聚水成涓”,许多小群体的积累,也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所以,开展继续教育要做到抓多不放少,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近与远的关系。这里所说的远与近,是就当前来说。有的产业企业和员工众多,是当前的“主体”,是“大众”, 但可能其已处于产业发展的衰退期、技术上没有升级换代的可能性,不久的将来就可能变为“小众”甚至“无众”。而有的企业和员工在当前是“小众”,但它是处于上升发展期的朝阳产业、国家或地方重点扶持产业,不久将会成为“大众”。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继续教育课程时,既要立足当前,紧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专业布局上与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相匹配,同时又要有预见性,尽可能走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在未来的继续教育竞争中赢得先机。
  四是内与外的关系。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强调课程本土化,也源于当地社会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生存之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并不排斥高职院校为外区域的企业和员工提供服务。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外区域也是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完全可以通过打造品牌,做出特色,在继续教育中为外区域的企业和员工作出自己的服务和贡献,获得自己的利益,扩大自己的实力。
  三、师资多元化
  就一所高职院校来说,要想凭自身能力开展所有产业的企业和员工的继续教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师资不足是最大的制约。因此,高职院校要着力充实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运用多元化的策略来补充师资,最大限度地占领继续教育的大市场,从而开展更多、更广的继续教育。
  所谓师资多元化,就是高职院校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除运用自身的师资力量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多种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为我所用。
  就这一命题,张敏在《关于高职院校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构想》一文中提出了“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为师资多元化策略提供了思路。其模式是将师资分为校内稳定师资、长期聘用师资和临时补充师资三类,不同的师资滚动使用,每个类别的师资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
  在“三三制”型师资队伍中,不同类别的师资分别具有不同特点:第一部分是由校内在编教师组成的主体师资队伍,这是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基础,是开展教学的基本保障;第二部分由长期聘用教师组成的骨干师资队伍,主要由教辅人员、短线专业师资以及专业背景较深、受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影响较大的师资组成;第三部分则是变化较大的、最不稳定的师资,主要由临时聘用人员组成,这部分师资只有作为补充,这类师资的特点也比较明显,如社会储备充分,需要适时动态调整等。
  实施师资多元化策略,要着力抓好三项举措。
  一是要“以师为生”。这里讲的“以师为生”,是指让教师当学生,也就是要提升师资水平。一方面,要根据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市场变化需要,组织专业教师接受再教育,可以采取以全日制中短期培训的方式,让他们分期分批到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学习充电,或者选派主要师资到国内外研修;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参加一些高级职业资格考试和评审,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可建立教师定期下企业交流和锻炼的工作机制,通过轮流顶岗挂职、参与技术开发和推广等,使教师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方向,了解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促使教师更新知识体系和优化能力结构;也可指派专业教师中的主力到企业做兼职,加入到产学研项目开发团队中去;有条件的还可以选派教师到跨国企业和财团中挂职培训,使专业教师了解全球市场走势并有针对性地掌握继续教育的知识技能。
  二是要“以生为师”。 所谓“以生为师”就是要让学生来充当老师,把学生充实到师资队伍当中。本文在“课程本土化”部分曾说到,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其也说明了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是有高低之分的。以生为师,就是通过一定程序的选拔与培训,让技术水平高一级的企业员工为低一级的员工当教师。其好处是,不仅使继续教育有了大量的专业教师,缓解师资不足之压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还在于他们大多是从不懂到懂、不熟到熟、初级到高级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对技能水平的上升情况有亲身经历,对技能水平不高这部分员工的成长进度比较了解。而且,同事之间有亲近感,让他们来授课比较有针对性,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三是要“师师为师”。这里所说的“师师为师”,就是校内在编师资与外聘补充师资相互结对,通过相互指导和交流,促进共同提高。通常校内在编教资理论水平相对较高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而从企业外聘的补充师资恰恰相反,让他们相互交流学习,能让专业教师多掌握一些实践技能,让企业聘任教师多掌握一些理论知识,使从事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素质得以整体提升。
  四、教学基地化
  教学基地化,是指在开展继续教育过程中建立教学基地,在基地中开展教学,让教学与工作的场景更逼真,与学员的实际更贴近,使学员所学的知识、技能更有用。
  基地包括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
  校内基地即在学校内建设的教学基地。基地一般按照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而难以进行工厂化改造的专业实训基地,如化工、制药类专业等,则可考虑采用一些现代技术手段,建设虚拟化的车间,运用虚拟化的工艺,使用高度仿真的软件,从而达到使基地工厂化运行、车间化运作的效果。
  校外基地就是在企业建设的教学基地。一般可根据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的需要,综合考量校外基地的现状,重点建设有教学场所和讨论场所,既能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又能批量安排实训,且企业实训设备、产品模型、工艺流程齐备的教学化校外基地。
  实现教学基地化,必须把握好三大主题:
  一是 “逼真”主题。所谓“逼真”,就是所建的基地,无论是校内基地还是校外基地的车间结构、设备型号等,都要尽可能与对应的产业或是学员所在企业一致。即便不能达到“全真”,也应尽量“逼真”,从而使企业学员感觉这样的学习就是在上班,从而减少环境的陌生感,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是 “贴近”主题。所谓“贴近”,就是在基地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和方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学员的需求、习惯等。让他们学得进去、跟得上去,激发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学习,学有所成。当然,所有学员不可能是同一层次的,这就要尽可能地贴近主要群体,同时也要兼顾到其他少数群体。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员,要适当给他们增加内容;同时,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后进学员,也要多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消化。
  三是 “实用”主题。继续教育在增加实用知识、提高实用能力方面的功利性明显,因此,开展继续教育就必须要对员工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事业发展有帮助。所以,在进行基地化教学过程中,要非常关注教学的实用性。不用花架子,而要真功夫;不要花拳绣腿,而要真才实学。要通过基地化教学,让学员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要让企业看到真真切切的效果:继续教育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创业,推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袁涌波.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J].当代社科视野, 2011(2).
  [2]王振洪.嵌入区域经济发展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0(9).
  [3]张敏.关于高职院校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构想[J].职教论坛,2011(2).
  责任编辑 蓝光喜
其他文献
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综合基础积累和实践训练,通过对文本的细心感悟和阅读背诵,通过语言重组、情景模拟、迁
[摘 要]新课程“问题教学法”除了需要教师精心设置相关问题,使学生步步深入课文主旨外,更需要教师将部分问题的设计权下放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构建,这样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精髓。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学生答问;自主设问    最近听了一堂历史课。从课堂实施过程可以看出,上课的教师确实花了不少精力放在教学设计上,甚至近乎于“螺蛳壳里做道场”。整个课堂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教学流程环环相扣,
蚁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却在理论界遇冷。很多人学者认为蚁族是自身缺陷造成的,不是第四大弱势群体,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公民的平等权与自由权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导致现实中出
[摘 要]小学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更应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此,小学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更要让学生自主理解知识,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构建主义原理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一、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种新式思潮的冲击都对现代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目前小学教师的授
研究了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加入硫酸钠、氯化钠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硫酸钠可以有效促进钾长石的热分解。当硫酸钠添加量为4.76%时,反应温度可降至1050℃,表观活
由于缺乏合适的理论视角,红色基因传承的存续问题及其社会互动基础长期被普遍的功能分析所遮蔽,而红色基因传承既是文化记忆塑造的过程,也是交往记忆实现的过程。因此,在分析
当今的中国,短期内房地产开发的巨大利润促使开发商们形成了强烈的"拿来主义"思想.因此建筑师在做房地产项目时经常会面临着一种仅为画图工具的尴尬.杭州萧山天辰国际广场项
热闹的课改背后,其实隐藏着语文本性的缺失.课改要还语文以本性,不能一味追求“新奇”.课改任重道远.
园林中的植物运用是对地域和气候的直接表征。西班牙古典园林中的植物运用,不仅是适应气候的产物,也强烈昭示出是对西班牙多元文化、生产活动与生活方式的适应结果本文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