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美术写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1-01
  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与调查或多或少地了解到:目前农村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现状不容乐观!学校作为民间艺术传播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参与当地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新课程要求并没有得到积极践行。分析归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力度不够,效果不佳,特别是山村学校;2.美术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专职教师少之又少,正规美术院校毕业的教师更少; 3.学校领导或美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 4.学校或美术教师缺乏开发利用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策略。从主观原因剖析,最主要是美术教师没有开发民间艺术资源的意识和形成有效策略。笔者试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进行美术创作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从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中窥探乡土美术文化,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火眼金睛”。
  诸暨斯宅的古建筑群已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潜藏于会稽山脉西麓,地处诸暨、东阳、嵊县三市接壤处,这里的民居最典型的要算“千柱屋”了。是由八个四合院组合在一起,有十个大天井,三十六个小天井,共有121间房间,有1200多根柱子。因此,称为“千柱屋”。不像私宅,倒像一个村子。斯宅古建筑里砖雕、石雕、木雕随处可见,而且工艺高超,艺术价值很高。这千柱屋正厅照墙上有砖雕《百马图》,用宽30公分,长34公分共21块青砖浮雕拼幅而成,总长7.20米。这些马坐卧行奔,或安闲或长嘶、或嬉戏或翻滚,千姿百态,无一雷同;连上面的牧马人也是刷马的刷马,歇着的歇着,吸烟的吸烟,睡觉的睡觉,神态各异。背景衬以飞禽走兽、林木山水,蔚为大观。像这样在二三千平方米的宅子还有十余处,小的也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可是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斯宅村口的华国公别墅,始建于清道光庚子年,实为后人追念先人斯继荣而设的家庙学塾混合院落。这种集家庙与学塾于一体的古建筑,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整个建筑有三开间,三进,占地面积1800余平方米,门厅前有一半月形池塘,名泮池。历来池塘或圆或方,半月形不但少见,而且不经恩准是不能建的。宅内有几块大型石雕花窗嵌于墙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曾有不少文物贩子,出价数十万元一块,被斯宅人拒绝。厢房天井内有一惜字亭,当时凡写过字的纸,要在惜字亭烧毁,不可将写过字的纸到处乱丢,可见其尊重知识,尊重为知识付出的努力。斯宅古建筑群蕴藏着深深的文化底蕴,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去探索。
  二、以人文景观为素材,开展“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乡土美术教学。
  笔者通过在斯宅一年的支教,有一种体会很深刻,农村学校其实有很多美的东西可以吸收到美术课程中来,教材中许多弹性的教学空间恰恰是城区学生无法开展的。而相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却是一片广阔天地。我在美术教学中,采用两条线交互进行,一条以班级为群体集中、集体制作活动,灵活完成教材内容,掌握必要的教学基础知识,技能技法和审美导向。另一条以兴趣小组为主,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采用调查、写生、摄影、写体会文章,以点带面,开展乡土美术教育。
  1.城区学生首当其冲的“安全问题”是个难以逾越的瓶颈,教师根本不敢带学生去校外,而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学生因没有车辆袭扰等因素,反而利于课外教学。
  2.城区学生最大的优势在于教学条件优裕。学校都配有多媒体(但不是公开课未必用),学生家里基本有电脑,便利的商店可以买到很多好的学习材料,而这些恰恰是农村学生最感自卑的地方,总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没有那个,这也是许多农村美术教师没办法开展美术教学最大的原因,理由是因为没有美术工具。其实,殊不知,田垄边、山野中、小溪畔到处是美的素材,四季不同的树、草、叶的造型、色彩,小溪边随处可见的奇形怪状的卵石;田垄、屋前房后各种时令蔬菜、瓜果;村子里的石榴、杏子开花结果了,地里的玉米熟了,都带给我和孩子们一阵雀跃;收获的季节,割稻机或是炒茶叶的工具都可成为学生描绘的景物;花开的季节一大棒红艳艳的杜鹃花或一束不知名的山花或是孩子们自己捕捉的小虾、石蟹都给了我很多课堂教学的素材。孩子们说:“原来,美的东西很多。”是的,只要我们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中平凡而普通的美,生活中处处是美的教育,亲近大自然,创作出美好的、有生命力的作品,获得身心的愉快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三、以人文景观为线索,开展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的整合。
  美术学科的改革,是学校整体课程结构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而改革的载体又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通过校园文化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作用是“润物细无声”。而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往往能引起观者很强的视觉震撼力,从而引起心灵上的共鸣,达到心智的愉快,感觉生活的美好。因此,我充分利用当地的树根、粟子壳等材料雕塑小型的工艺美术品;用卵石、树皮、树叶制作装饰画,只要天气条件许可,不管春、夏、秋、冬,积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室外进行人物和风景写生,引导学生描绘美丽的校园,家乡的自然风景。组织各种展览活动,如开展“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古镇摄影作品展”、“家乡美书画展”、在各个楼梯设立“艺术走廊”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乡土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它的学科跨度大,题材广,操作性强,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由于多元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向学生开展地方乡土美术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接触不同地域、社区的美术文化,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多元化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责任与一份追求。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16-01  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比其它教育重要许多,首先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他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其次,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一看到美的东西,就会称赞它们,并会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会变得高尚、优美。”由此可见音乐的审美教育能实现人
【摘要】学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才能逐步掌握音乐双基,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在循序渐进的音乐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好习惯;精心设问,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习惯;科学引导,培养学生注重体验的好习惯。  【关键词】音乐 学习习惯 课堂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1
出口管制是一国或者多个国家为达到特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利用行政和法律的强制手段,以限制和禁止某些物质、技术出口流向和规模的行为。中国一直认为,有效的出口管制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19-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国家抓住了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源,为了落实《纲要》规定的目标,体育中考必须进行,重视程度必须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2-01  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这也是体育新课程的要求之一。体育课堂教学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产生共鸣,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
【摘要】把竞赛活动引入课堂,把教学活动变为竞赛辅导,是对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优化,适合在中职学生中开展。  【关键词】竞赛活动 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7-02  以竞赛活动为抓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竞赛活动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中职学生中开展以竞赛辅导形式融入教学,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
电力通信网的组网,简而言之就是配置适当的网元设备,选用相应的网络拓扑结构,组成可靠、高效的通信网络,实现电力系统各种业务接入和管理.
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必然会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迅速
本文研究了赖氨酸席夫碱的体外抑菌活性,添喂赖氨酸、赖氨酸席夫碱对到达绵羊小肠蛋白和游离氨基酸流量及对绵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采用赖氨酸和水杨醛合成了赖氨酸席夫碱,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3-01  体育新课程标准没有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教材内容都是由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我省教学研究室本着这一理念,也编制了适合于当地的教材内容,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体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当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做出明确的体育教学学期、水平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更好地指导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