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题教学是落实“选修模块”课程教学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阅读整本书、选择和确定专题,自主研读、合作学习,选题写作、深度体验,能够让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选修课程的目标。文章以《论语选读》为例,介绍专题教学的途径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模块;论语选读;专题学习
《论语》以专著选读的形式入选高中语文选修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之列。《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它包含人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为人处事等方面。文化批评家叶匡正先生认为,当代中国人纷纷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危机。因此,我们需要阅读承载着文化密码的经典著作,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了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现代中国人,同时也为了解决精神和身份认同上的困惑,我们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整合文本材料,实施专题学习策略,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道德修养。
一、实施专题学习的必要性
《先秦诸子选读》中的《论语选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它涵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精髓,也承担着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客观地说,《先秦诸子选读》这一系列选修课的开设,使传统的语文课堂面貌焕发了新的神采,取得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但与此同时,由于长时间以来选修课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设不稳定,不少老师依然把《先秦诸子选读》视为必修课,按照一般性的文言文程序来讲解,专注于重点字、词、句的分析和文章内容的把握。学生对选取《论语》其中章节略有所知,但又知之不多、不深、不透,开设完这门选修课程后,学生的脑海仍是空荡荡的。教师如何使用《论语选读》教材?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选修课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高效地完成选修内容的教学?这都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标提出:“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引导专题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语文专题学习围绕一个或数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实施学习和探究,主题依托教材和学生问题形成。学习内容不仅涵盖文本材料,还要包括与主题相关联的拓展内容。因此,專题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能力,使他们更持久地专注于问题探究。以“言语与精神共生,阅读经典、成就自我,点亮人生,关注生活,尊重个性,陶冶心灵”为理念的专题学习与中学生的特点相一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合《论语选读》的学习需要。
二、《论语选读》专题学习的实施
(一)整本阅读,选择和确定专题
阅读能力是高考文言文考察的重点,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阅读速度、语感培养,让学生掌握泛读、精读的技巧,懂得从大量的文言文材料中找到可利用的材料。可以文本材料及备课组所共议的主题为蓝本,打破文本所固有框架的局限,以一个专题带一个系列,以一篇带数篇,学生通过大量专题阅读和学习,提高阅读速度,扩大知识面,增强感悟力。这样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受文本材料篇幅的束缚。
文本材料编排多依照《论语选读》的主题安排,老师首先反复精读《论语》512章,同时研究各版本对《论语选读》的研究范围,如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教材选录了252章,教材内容按主题编排,全书共15课,各课围绕一个主题编排,大体分为政治主张及实践、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方面;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分为“人生篇”“情操篇”“伦理篇”“治学篇”;江苏出版社的《〈论语〉〈孟子〉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的《〈论语〉〈孟子〉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先秦诸子选读》。这五种版本的选修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
认真分析和比较各版本对《论语》内容的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确定专题性教学。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曾说:“现在,我们的看法,不但是二十篇《论语》,每篇都条理井然,脉络一贯。而且二十篇的编排,都是首尾呼应,等于一篇天衣无缝的好文章。”但受教学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将《论语》的所有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对《论语》确定了四个专题。
专题一:孔子的研究。主题:孔子的品性。推荐阅读: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李木生的《人味孔子》、钱穆的《孔子传》、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
专题二:论语的思想。主题:仁、义、礼、孝、中庸。推荐阅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傅佩荣的《论语之美》、李里的《论语讲义》、辜鸿铭的《论语讲义》。
专题三:论语的智慧。主题:学习之道、交友之道、修身之道、君子之道。推荐阅读:任明新的《和学生一起读〈论语〉》、周良华的《周老师教〈论语〉》。
专题四:孔子的弟子。主题:孔子的监督员——子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特别厉害的外交家——子贡。推荐阅读:石渝智的《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确定好专题后,认真挑选《论语》中每一个专题的内容,然后主要采用“主问题形式”“建构主义教学”“情景教学”这几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二)专题精读,合作学习
选修课的专题研究要有科学规范的流程。一般说来,不同的专题具体的流程是不一样的,但整体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专题研读导学,教师印发专题学习指导案,明确整个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印发的专题学习指导案,明确学习内容;自主地研读文本,查找资料;充分地思考学习指导案中提出的问题;同时根据自主研读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并将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到笔记本上。小组合作探究(包括组内合作探究和组间课堂合作探究),首先是各学习小组组内的研讨,其次是组间成果共享,师生点拨提高。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疑难问题,把握学生自学的情况,抓取学生存在的问题,提交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设计的问题应是一个主题下的若干个章节,例如“学习之道”“交友之道”,每一个专题下都精选了十几个章节,所以思考每个问题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读。每一个专题笔者都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认真地分析,反復研读作品,为学生接下来的写作打下基础。在“君子人格”专题学习时,就是将孔子关于“君子人格”的篇章集中起来,并按照君子“求道、乐道”的人格特点,君子“名利观”、君子“求学观”、君子“言行观”这三个小主题将“君子人格”的论述再进行分类研读探讨。这样,通过每组材料的阅读,就可直观、深刻地感受孔子关于某个问题的集中、深入的认识。如: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②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通过主题分类,可以直观地看出这几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强调君子应该是能够安于贫穷的人。
专题学习内容的研读与思考,是一个阅读、研究、感悟、升华的学习过程,是将文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心智提升与成熟的过程。但需要学生根据对原文的阅读和梳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读角度和方向,并阅读和补充不同角度、具有思维挑战的学习材料,做出理解、辨析和思考。最后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要交流各自的研读成果,分享各自的思考与体验,并将这些思考或困惑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形成新的小组学习成果。
(三)选题写作,深度体验
专题教学,经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思考以及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之后的,其写作应该是学生思维最好的强化与呈现。《论语选读》专题论文写作,从定向、选题到写作、修改完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因为它是学生专题学习体验以及师生思维碰撞的研究成果。如果学生无法及时将本专题的思考、感悟记录下来,也就无法及时强化认识、促进思维的拓展,学习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借鉴,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想法及写作角度。同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写作技巧知识,提供一些同类专题的优秀习作或者文章,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上的畏难情绪。如学习“孔子的研究”和“孔子弟子”这两个专题时,可以布置这样的写作任务:
1. 片段写作,如给孔子(或者其弟子)写颁奖词或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2. 随笔写作,就“君子”“学习之道”“交友之道”“孝”等方面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3. 材料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就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
笔者还印发了一些名家关于《论语》的解读文章,以供学生借鉴参考。一周后学生作品中不乏优秀之作,把学生的优秀文章编辑成册,人手一本,用它为此次专题学习画个完美的句号。
对学生体验较深且有浓厚兴趣的专题,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进行深度体验,强化认识与思考,比如举办辩论会、阅读分享交流会、成语积累、《论语》背诵比赛、演讲等活动。
三、专题学习实施的效果
专题学习方法的实施,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获益匪浅。
(一)宏观把握文本,优化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材,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面对《论语选读》,如果教师在教之前对《论语》内容缺少一个整体的认识,仅按照教参教下来,则颇有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因此,通读《论语》自不待言,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阅读、去感悟,走进《论语》,走近孔子。阅读相关的资料也很有必要,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研究深入;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中西结合;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深入浅出;钱穆的《论语新解》释义稳妥,评点中肯。另外,如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柏拉图的《对话录》、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以及东西方的哲学通读精选本。读读这些书,做些摘记,于教学大有裨益。教师在教之前对《论语》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在教学中方可高瞻远瞩,游刃有余。教师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在学科组、备课组内加强研讨交流,做到资源共享。这样,教师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整体意识都能得到强化。
(二)改变教学方式,有效落实选修课教学
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主问题形式教学策略、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情景教学策略;从现有选修教材中开发、确立供学生选择的学习专题,让学生在现有教材内实现“专题选修”;让学生主动阅读、独立思考;联系生活,设计情景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还原生活本来状态,促使学生深入领悟精深的文化内涵。在专题选修的基础上,再去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选修课程,从文化的角度实现对教材的宏观把握,促使学生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来理解文本《论语选读》,最终实现“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的目标。
专题学习重新整合文本,拓展阅读材料,为学生展示了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采用专题精读、合作学习,选题写作、深度体验,构建交流平台,为选修课的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学中,只要教师集思广益、勇于探索,就会使专题学习在选修课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行霈.先秦诸子选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李泽厚.论语今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李步敏.《论语》中君子人格对现代教育的启迪[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8]刘宇新,亓东军.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03).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模块;论语选读;专题学习
《论语》以专著选读的形式入选高中语文选修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之列。《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它包含人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为人处事等方面。文化批评家叶匡正先生认为,当代中国人纷纷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危机。因此,我们需要阅读承载着文化密码的经典著作,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了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现代中国人,同时也为了解决精神和身份认同上的困惑,我们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整合文本材料,实施专题学习策略,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道德修养。
一、实施专题学习的必要性
《先秦诸子选读》中的《论语选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它涵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精髓,也承担着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客观地说,《先秦诸子选读》这一系列选修课的开设,使传统的语文课堂面貌焕发了新的神采,取得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但与此同时,由于长时间以来选修课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设不稳定,不少老师依然把《先秦诸子选读》视为必修课,按照一般性的文言文程序来讲解,专注于重点字、词、句的分析和文章内容的把握。学生对选取《论语》其中章节略有所知,但又知之不多、不深、不透,开设完这门选修课程后,学生的脑海仍是空荡荡的。教师如何使用《论语选读》教材?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选修课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高效地完成选修内容的教学?这都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标提出:“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引导专题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语文专题学习围绕一个或数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实施学习和探究,主题依托教材和学生问题形成。学习内容不仅涵盖文本材料,还要包括与主题相关联的拓展内容。因此,專题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能力,使他们更持久地专注于问题探究。以“言语与精神共生,阅读经典、成就自我,点亮人生,关注生活,尊重个性,陶冶心灵”为理念的专题学习与中学生的特点相一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合《论语选读》的学习需要。
二、《论语选读》专题学习的实施
(一)整本阅读,选择和确定专题
阅读能力是高考文言文考察的重点,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阅读速度、语感培养,让学生掌握泛读、精读的技巧,懂得从大量的文言文材料中找到可利用的材料。可以文本材料及备课组所共议的主题为蓝本,打破文本所固有框架的局限,以一个专题带一个系列,以一篇带数篇,学生通过大量专题阅读和学习,提高阅读速度,扩大知识面,增强感悟力。这样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受文本材料篇幅的束缚。
文本材料编排多依照《论语选读》的主题安排,老师首先反复精读《论语》512章,同时研究各版本对《论语选读》的研究范围,如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教材选录了252章,教材内容按主题编排,全书共15课,各课围绕一个主题编排,大体分为政治主张及实践、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方面;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分为“人生篇”“情操篇”“伦理篇”“治学篇”;江苏出版社的《〈论语〉〈孟子〉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的《〈论语〉〈孟子〉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先秦诸子选读》。这五种版本的选修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
认真分析和比较各版本对《论语》内容的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确定专题性教学。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曾说:“现在,我们的看法,不但是二十篇《论语》,每篇都条理井然,脉络一贯。而且二十篇的编排,都是首尾呼应,等于一篇天衣无缝的好文章。”但受教学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将《论语》的所有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对《论语》确定了四个专题。
专题一:孔子的研究。主题:孔子的品性。推荐阅读: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李木生的《人味孔子》、钱穆的《孔子传》、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
专题二:论语的思想。主题:仁、义、礼、孝、中庸。推荐阅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傅佩荣的《论语之美》、李里的《论语讲义》、辜鸿铭的《论语讲义》。
专题三:论语的智慧。主题:学习之道、交友之道、修身之道、君子之道。推荐阅读:任明新的《和学生一起读〈论语〉》、周良华的《周老师教〈论语〉》。
专题四:孔子的弟子。主题:孔子的监督员——子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特别厉害的外交家——子贡。推荐阅读:石渝智的《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确定好专题后,认真挑选《论语》中每一个专题的内容,然后主要采用“主问题形式”“建构主义教学”“情景教学”这几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二)专题精读,合作学习
选修课的专题研究要有科学规范的流程。一般说来,不同的专题具体的流程是不一样的,但整体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专题研读导学,教师印发专题学习指导案,明确整个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印发的专题学习指导案,明确学习内容;自主地研读文本,查找资料;充分地思考学习指导案中提出的问题;同时根据自主研读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并将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到笔记本上。小组合作探究(包括组内合作探究和组间课堂合作探究),首先是各学习小组组内的研讨,其次是组间成果共享,师生点拨提高。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疑难问题,把握学生自学的情况,抓取学生存在的问题,提交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设计的问题应是一个主题下的若干个章节,例如“学习之道”“交友之道”,每一个专题下都精选了十几个章节,所以思考每个问题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读。每一个专题笔者都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认真地分析,反復研读作品,为学生接下来的写作打下基础。在“君子人格”专题学习时,就是将孔子关于“君子人格”的篇章集中起来,并按照君子“求道、乐道”的人格特点,君子“名利观”、君子“求学观”、君子“言行观”这三个小主题将“君子人格”的论述再进行分类研读探讨。这样,通过每组材料的阅读,就可直观、深刻地感受孔子关于某个问题的集中、深入的认识。如: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②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通过主题分类,可以直观地看出这几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强调君子应该是能够安于贫穷的人。
专题学习内容的研读与思考,是一个阅读、研究、感悟、升华的学习过程,是将文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心智提升与成熟的过程。但需要学生根据对原文的阅读和梳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读角度和方向,并阅读和补充不同角度、具有思维挑战的学习材料,做出理解、辨析和思考。最后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要交流各自的研读成果,分享各自的思考与体验,并将这些思考或困惑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形成新的小组学习成果。
(三)选题写作,深度体验
专题教学,经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思考以及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之后的,其写作应该是学生思维最好的强化与呈现。《论语选读》专题论文写作,从定向、选题到写作、修改完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因为它是学生专题学习体验以及师生思维碰撞的研究成果。如果学生无法及时将本专题的思考、感悟记录下来,也就无法及时强化认识、促进思维的拓展,学习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借鉴,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想法及写作角度。同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写作技巧知识,提供一些同类专题的优秀习作或者文章,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上的畏难情绪。如学习“孔子的研究”和“孔子弟子”这两个专题时,可以布置这样的写作任务:
1. 片段写作,如给孔子(或者其弟子)写颁奖词或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2. 随笔写作,就“君子”“学习之道”“交友之道”“孝”等方面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3. 材料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就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
笔者还印发了一些名家关于《论语》的解读文章,以供学生借鉴参考。一周后学生作品中不乏优秀之作,把学生的优秀文章编辑成册,人手一本,用它为此次专题学习画个完美的句号。
对学生体验较深且有浓厚兴趣的专题,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进行深度体验,强化认识与思考,比如举办辩论会、阅读分享交流会、成语积累、《论语》背诵比赛、演讲等活动。
三、专题学习实施的效果
专题学习方法的实施,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获益匪浅。
(一)宏观把握文本,优化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材,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面对《论语选读》,如果教师在教之前对《论语》内容缺少一个整体的认识,仅按照教参教下来,则颇有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因此,通读《论语》自不待言,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阅读、去感悟,走进《论语》,走近孔子。阅读相关的资料也很有必要,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研究深入;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中西结合;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深入浅出;钱穆的《论语新解》释义稳妥,评点中肯。另外,如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柏拉图的《对话录》、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以及东西方的哲学通读精选本。读读这些书,做些摘记,于教学大有裨益。教师在教之前对《论语》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在教学中方可高瞻远瞩,游刃有余。教师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在学科组、备课组内加强研讨交流,做到资源共享。这样,教师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整体意识都能得到强化。
(二)改变教学方式,有效落实选修课教学
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主问题形式教学策略、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情景教学策略;从现有选修教材中开发、确立供学生选择的学习专题,让学生在现有教材内实现“专题选修”;让学生主动阅读、独立思考;联系生活,设计情景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还原生活本来状态,促使学生深入领悟精深的文化内涵。在专题选修的基础上,再去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选修课程,从文化的角度实现对教材的宏观把握,促使学生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来理解文本《论语选读》,最终实现“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的目标。
专题学习重新整合文本,拓展阅读材料,为学生展示了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采用专题精读、合作学习,选题写作、深度体验,构建交流平台,为选修课的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学中,只要教师集思广益、勇于探索,就会使专题学习在选修课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行霈.先秦诸子选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李泽厚.论语今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李步敏.《论语》中君子人格对现代教育的启迪[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8]刘宇新,亓东军.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