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情干预策略探讨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思想活跃、关心时事,对网络上的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随着新生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与大学生群体相关的网络舆情时有发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分析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特点,通过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引导其合理表达、理性发声,健全学校舆情干预机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建设,形成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建设之所以能够不断创新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坚持战略思维、明确制度价值导向、坚持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新时代背景下,要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内在动力,完善评价机制,实现内涵式发展.
大学生创新精神是一种积极思维模式和精神状态,其生成机理和过程遵循人类精神活动规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受多重因素影响,可以从优化环境、健全机制和激发活力等几个方面着手构建良性的培育体系.
红色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我国红色资源承载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斗争史,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文章基于红色资源和红色研学的内涵探讨,在对武汉地区部分大学生红色研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分析红色研学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从加强顶层设计、依托红色资源、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资源整合、建设网络载体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学生成长获得感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效果的重要标准.解决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成为趋势与现有评价制度不匹配之间的矛盾、学生成长发展要求提升与教育培养训练不足之间的矛盾、学生对校园生活幸福感的追求与保障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是提升学生成长获得感的现实逻辑;厘清学生成长获得感的内涵、生成机制、评价维度和评价主体是提升学生成长获得感的理论逻辑;通过资源整合、人员整合、体系同构等方式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体系是提升学生成长获得感的实践逻辑.
美育既肩负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育人使命,同时拥有着独特的育人优势.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高校育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其内在机理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以美育人的价值,以美育激发以美育德的活力,以美育人与以美育德相互促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运用美育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健全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加强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改革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式.
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发挥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文章从系统动力学理论出发,分析高校思政课在育人过程中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和反馈机制,提出“溯源根本—聚焦重点—提升动力—系统谋划”四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育人对策建议.
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在建党百年之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必然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以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实践三重逻辑.党史学习教育是应对当今复杂多变国际形势和国内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在理论层面,党史学习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相统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相统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在实践层面,通过课程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
增强高校网络空间价值引领,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价值引领的新场域,为高校价值引领提供了新样态,同时也是高校价值引领的新向标.但在其现实性上,仍存在网络空间削弱了价值引领主体的权威性、提升了价值引领客体的难度、增加了价值引领内容的复杂性等难题.因此,高校要加强网络空间价值引领,明晰高校学子的使命担当,同时防范化解隐性危机,探索价值引领的有效路径.
叙事教学具有主体交互性、内容聚焦性、方法艺术性、环境协同性、目标层次性的要素结构.党史叙事教学中,教师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构境手法,能够营造理想的教学场域,化晦涩的党史及其背后潜隐的抽象价值观念为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实现党史教学“党史认知—情感认同—理想信念—外化践行—反思反馈”的运行过程.高校通过党史叙事教学,讲好党史故事,有助于党史学习教育大众化,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党史观,有助于党的良好形象塑造.
在媒介技术全域性介入与前沿科技深度互嵌的态势下,高校网络舆论场逐渐成为高校网民的信息共享场、意见流通场以及民主权利场.建设高校网络舆论场主导权是培育高校网民公共理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阶的必然路径,亦是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场主导权建设正面临着意见结构分化、内容生态失衡、话语权力稀释、价值取向错位等多重挑战.为此,高校应着力于聚合主导力量、整合主导思想、耦合主导方法与融合主导媒介,营造一个同大于异、通优于堵的高校网络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