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迦诺的乡村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ao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乘车穿过了郭塔尔得山洞,便走入瑞士东南的特精省,这是意大利人种的瑞士,一切风物也是南欧的了。最惹人注意的,房屋在山北都是灰色,忽然变为耀目的粉白色─—但白色里处处透露着衰老腐旧,反不及北方的灰色那样新鲜。
  特精省的南端是罗迦诺城,临着一座爪形的湖,这座湖由意大利和瑞士两国分领。若是坐在汽船上,绕湖一周,左边一站是意大利的,右边一站是瑞士的,虽然居民都说着意大利话,可是一边热狂于法西斯主义,一边是自由和平,百余年不知干戈,对比起来,煞是有趣。
  我在湖边的一个小村落里住过一个晚夏的八月。
  脚刚踏上轻松的土地,举目一望两旁的浓绿,便深深嗅到浓郁的故乡气味。不只是气候和北平夏季的乡间很相似,就是几种违阔许久的生物,也在这里重逢了:中午是无边无际的蝉声,夜晚窗外时常有窸窸窣窣的声音,那是蝎子在墙缝里出没,更有成群成队的壁虎,灰色的,绿色的,在壁上和草间爬来爬去,有时清早起来,露水未晞,草地上常有大的壁虎,身长逾尺,绿得透明,像是碧玉一般,湖山寂静,它一动也不动,你可以轻轻地在它身旁赏玩许久,不提防有一个大的蝗虫跳出,它也飞箭般跟着窜入草的深处。
  植物方面呢,也多是故乡所有的。西瓜、蜜桃,这些暑中的鲜品,都非常肥美;更有那大芭蕉叶子,成荫地伸出矮矮的墙头。只是暗绿色,瘦而长,火焰形的遍柏,三三两两地被移种在别墅里,或是白色的圣母堂旁,给我们一些异乡之感。
  这可以说是在故乡一样的乡间,我们背山临水,租下一所小楼。房东是这村里唯一的富户,唯一的“世界人”。据说祖父曾经到非洲去经商,赚下了一些财宝,死后供给儿孙们享用,所以这一家人也无所事事,天冷了到巴黎去过冬,只有夏天才回到家乡;但在家乡也忘不了都市的繁华,晚饭后每每放开收音机,收来都市的音乐,搅得四邻不得清静。
  除此以外,远远近近却是异常清静。不但听不到瑞士以外的国家是怎样摩拳擦掌,钩心斗角;就是瑞士以内的事,也好像与他们无干。你若问一个本地人,“你是意大利人吗?”他自然回答你一个“不是”。─—再往下问,“你是瑞士人吗?”─—那么他便瞪着惊愕的大眼望着你,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说,“我是物精省人”。不必和他们谈什么罗马、伦敦,就是本国内的日内瓦,瞿里许,在他们看来也是极辽远的地方,虽说乘车几小时便到。
  可是我们在那些严肃的大都市里过过生活的人,骤然来到这里,对于这些疏散无事的“特精省人”,总有一些缺乏信任。──我们在外边飘泊不定,无论到什么地方,第一个去处便是邮局,看看有没有转来的信件,或是把新的通信处留在邮局里,但当我行装未卸,在当地邮局办了一番交涉后,走出来,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走进邮局,空旷旷的屋里,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她问我话,我不懂;我用几句临时速成的意大利话向她说,她不懂。后来似乎彼此会意,我在一个纸条上写好了通讯处,交给她,她接过来,点头笑一笑,放在抽屉里,便无事了。一瞥间我望见那抽屉里乱七八糟,甚至还放着一些针线。我很不放心,但事情已经办完了最后一阶段。紧接着只有推门出去。
  后来我才知道,那邮局里的局长,邮务员、信差,是三位一体的,这集中的“一体”正是那女孩的哥哥。这位哥哥本来就事务繁重,午饭后又要午睡,睡醒了还要在酒店里喝红酒,所以把邮务员和信差的职务都交给他的妹妹。
  两天后,那少女果然背着一个大信袋,在我们门前出现了,递给我几封初次转来的信。我接到这些信,真是高兴!这是前日交涉并没有误会的证明,但是她笑着不肯走,殷勤地问我:“Francobo11o?”我知道这字是邮票的意思,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问我。正犹疑间,她从信袋里取出一个硬纸夹子,里边都是邮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邮票是在她身边带着,问我买邮票不买。我想,这真是方便:邮票既可送上门来,那末新写完的信也可以直接交给她了,落得不出门。但我对于她还是莫大信任,邮票固然可以在门前买,可是待发的信还是不肯直接交给她。
  我们时常乘公共汽车到罗迦诺城去,沿站都有大小邮包送上来。一次,车子在一个站上停住了,石上坐着一位年老的邮差(这恐怕也是这站上邮局里“三位”集中的“一体”吧),把刚从邮筒里取出的信件一封封地在太阳底下盖邮戳。车到了,他也不慌;下车的人下完了,他也不慌;上车的人上完了他仍然不慌,开车的人耐着性儿等他,一直等到他不慌不忙,把郵戳盖完,把信件包好,放在车上,─—才将喇叭一按,加速驶去;回头看,那老邮夫却坐在那块路石上,我望着他,他望着我们的车,直到车拐了弯,两不相见。
  像这样的松缓随便,在我们过惯都市生活的人看来,有些看不下去,但同时又觉得也实在亲切可爱。每个大都市的人口动辄号称几百万,可是比起全人类来,究竟是极少的少数;至于过着像这里的生活的人们,无论什么地方,还是占人类的大多数。我们到底怎样才对呢,是要使那大多数的人跟我们一样紧张起来才对,还是叫我们这极少的少数去学一学他们的松缓?
  那少女几乎天天送我们的邮件来,一封也没有遗失,日子久了我再想起我刚来到时对于信件的那种疑神疑鬼的心,未免太小家子气了。─—在大都市住久了的人,会一天比一天地变得小家子气。─—有一天,她的哥哥送信来了。我真是惊异!穿着制服,戴着制帽,皮靴橐橐,我从来没有看见他这样严肃整齐过。我把信握在手里,不由自主地问:“令妹呢?”他的回答是,家里生了一个小牛。
  不久,小牛的诞生传遍了左邻右舍,我们都被邀请去参观小牛。我们在牛棚外看见一畦硕大的番茄,于是我们摘了一篮,付了一些代价,带回家来。从此这一家不但供我们番茄,还时常送来其他的菜蔬和作果酱的苹果。
  在这些人们中间住不上几天,大家便熟识了,自己也不知不觉把皮鞋脱去,换上家乡的布鞋,把领带抛开,换上反领的衬衫,时表也用不着,锁在箱子里,自有那日出日落给我们正确的时间——人、动物、植物,好像站在一个行列上,人人守着自己的既不能减损,也不能扩张的范围:各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这样,湖山才露出它们的雄壮。一片湖水,四周是默默无语的青山,山间的云,层出不穷地在变幻。有时远远驶来一只汽船,转个圈子,不久又不见了,与这里的世界好像不发生一点关系。
  (摘自“百度文库”)
其他文献
利科后期作品中的"证实"概念源于他早期对于直接、自明的主体思想的批评.他追溯了胡塞尔现象学由于对"自然态度"的悬置,对绝然的明见性与相即的明见性的区分,以及"生活世界"的提出,而造成我思主体的去中心化.因为直接的自我理解无法实现,利科指出一条通过语言、象征和文本而返回自身的迂回长程,但是象征等中介的模糊性使其宣告的人的存在意义处于揭蔽与隐藏的不可还原的混杂形态中,利科对此提出自身诠释学中的信任与怀疑的辩证法,利科后期的"证实"概念是对该辩证法的再阐释.不同于海德格尔以"愿有良知"所保证的此在本真能在的见证
目的:探讨大学班级管理课程对师范生问题行为管理效能感的影响,并探讨问题行为管理方法知识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学与行为管理方法问卷和问题行为管理效能感问卷,对贵州某高校3939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控制年级、专业、性别和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后,学习班级管理课程显著正向预测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方法管理知识(β=0.20,p<0.001)、行为方法管理知识(β=0.19,p<0.001)和行为管理效能感(β=0.14,p<0.001),结果表明学习了班级管理课程的师范生的教学方法管理知识、行为方
文题亮相rn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作:rn近日,一家名为“今日油条”的店铺火爆网络.它的店铺装修、logo和菜单版面等与“今日头条”极度相似.为此,“今日头条”起诉了这家刚
期刊
★命题核心解读★  就“网络短视频的利弊”进行探讨,要求考生选择一方观点并展开论证。选择四则材料,找到思辨的维度。材料一从国家社会的宏观角度给出了大数据,主要呈现当代青少年观看短视频时间之长、沉迷之深的事实。材料二从家长角度反映了青少年沉迷短视频造成的危害,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助长青少年的虚荣攀比心理,二是影响孩子的学业。材料三是中科院利用短视频传播科学知识的例子,引导辩论者(写作者)要辩证
期刊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如苏州拙政园。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期刊
虽然莱昂诺拉·卡灵顿时常被定义为一位英国超现实主义女画家、德国画家马克思·恩斯特的"缪斯",但她的绘画创作与其文学写作相融相生,并与其个人经历紧密相连.卡灵顿的文学和艺术创作经历了新月初探期、满月过渡期和残月成熟期三个重要阶段,各阶段借鉴的文化灵感和采用的审美意象各有侧重.除了超现实主义,还包括崇奉强大女性神祇的异教文明和凯尔特神话,以及墨西哥前哥伦布时期文化及民间传统等等.本文通过例证和分析不同阶段文学和绘画之间"双联画"式的互文创作,旨在揭示卡灵顿如炼金术士般对新旧大陆不同魔幻意象的融合,挑战了固有的
一、知识结构rn二、复习建议rn1.注重经历统计过程、掌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rn统计这部分内容重点是数据分析活动.因此教师可结合趣味性与实效性设计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
期刊
新批评代表人物兰色姆自称继承了康德思想,但其"诗歌本体论"却对康德美学实施了改造.从艺术自律论看,康德"美的无功利说"强调审美愉悦的主观普遍可传达性,兰色姆则认为诗歌作为独立的价值领域应重建客观的、异质的"世界肉体".从语言论看,康德"艺术美"通过感性想象力与智性概念的协同发动、在追求概念的完善性中企及"理性理念"的象征,而兰色姆以诗歌"肌质"所代表的感性话语对抗概念确定性的"构架",推崇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和含混.从认识论看,康德将审美导向主观普遍性,艺术与科学共同将人类引向超验的理性世界,而兰色姆则坚持以
批判教育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能力、批判精神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批判教育学为视角,运用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对高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互动行为、教学倾向等进行分析,发现接受批判教育学理论培训的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能采用“提问式”进行教学,教师的语言比率更高,提问数量更多,提问题指向明确,能够提出让学生批判性思考的问题,使批判能力得到锻炼和养成。
民众与戏剧的关联思考肇始于18世纪中后期,与启蒙时代社会政治思考息息相关.在早期法国民众戏剧理念的建构中,梅西耶的剧论扮演了重要角色.民众戏剧是"人民"问题的延伸,与政治美德、公民身份、自由平等、国家民族、理想政体等一系列问题密切相关.梅西耶憧憬共和理想,以戏剧为培养政治美德的教育手段,倡导与之呼应的戏剧美学革新,成为民众戏剧运动的重要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