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音”葛兰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p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时间……”伴随着《歌唱祖国》的音乐,收音机里传来一个庄重、悦耳的声音,这个声音曾经陪伴多少中国家庭迎来每一个清晨。
  她的名字当年红遍全国,几乎家喻户晓;她的声音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瞬间便能勾起人们的无数回忆;她60余年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中国播音史。她就是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国第一代播音员葛兰。
  如今已85岁高龄的葛兰离休后回到了她的母校—中华女子学校(当时叫河北女子职业学校),成立了“葛兰工作室”,培养更多的播音人才。她说,把一辈子献给播音,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阴差阳错做了播音员
  1951年,当时18岁的葛兰还叫王静蓉,从女子职业学校毕业不久,是一名小学教师。教师一直是她的理想职业,那时她绝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全国皆知的“葛兰”。然而,一次意外受伤改变了葛兰的命运:她和同学去颐和园玩的时候摔伤右手导致骨折,差点儿截肢,从此不能写板书、做不成老师了。她的心情很郁闷,在家复习准备高考。
  这时,同学给她带来了一个消息,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招播音员。她被同学拉着去报名,竟然面试、口试、笔试都顺利通过。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葛兰还曾犹豫不决,最初很不情愿去做播音员:“不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什么地方,更不知道播音员是怎么回事,甚至以为是1949年前电台里那種说话嗲声嗲气的小姐,觉得不是正经人做的事。”家人对此也并不支持。
  幸好她找到一位非常信任的老师征求意见,在老师的鼓励下,王静蓉忐忑地走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了一生挚爱的播音事业。从此,她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葛兰。
  说起葛兰这个名字的由来,却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含义。“台里每个播音员都会起一个播音用的名字,因为会有听众给我们写信,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区分私人信件和听众来信,没想到后来真名倒渐渐被人忘了。”当时,有人起播音用的名字颇费心思,寓意很深,比如葛兰的爱人夏青的名字,就是“华夏青年”之意,葛兰的名字却是一位老师随口起的,因为她母亲姓葛。她没想到,这个名字此后会跟随她60多年。
  葛兰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播“记录新闻”。很多人也许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通信十分不发达,当时有大量的记录新闻,要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去。记录新闻占了台里播出内容的很大一部分,每天上午4个小时、夜里6个小时,由两三个人轮着来,一个人播,另一个负责监听,有错误立刻就要改过来。
  刚工作的时候,葛兰很羡慕上晚班的同志,觉得晚上灯火辉煌的很有意思。可是真排到她上晚班的时候,第一次还感到新鲜,第二次不到夜里12点她就已经坚持不住了。困得没办法,她就使劲掐自己的腿,要不就用冷水擦一把脸。
  葛兰记得,当时台里的条件很差,冬天监听室里很冷,需要自己生炉子取暖,夜里还要时不时地给炉子里加煤块,经常弄得满手都是煤灰,然后又去洗脸揉眼睛。“下夜班回家的时候家里人吓一跳,因为脸上蹭了很多煤灰,成了大花脸。”
  那时候葛兰很怕听众给她寄信,因为有不少是挑错的。当时的听众非常认真,尤其是各地负责记录电台新闻的抄录员。“那真是一个字、一个标点都不能错。”
  葛兰还记得,当时台里对普通话的标准读音非常重视,墙上贴着一个大表格,如果播音时读错了,就在名字后边画一个小黑旗。“你想想,谁愿意一个大表格上,看到自己那一栏,一天到晚都是小黑旗?我们每天拿着标准读音表,就像背书一样死背。”
  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之后,葛兰才逐渐掌握了上夜班倒生物钟的一些窍门,适应了夜间的工作。“到现在都是,说睡倒下立刻就能睡着,说什么时候起立刻就能起来,这个工作要求人就得这样。”此后的大半生,这个职业习惯一直伴随着葛兰,成为播音生涯留给她的一个烙印。
  播得了新闻,讲得了童话
  半个多世纪的播音生涯中,葛兰的声音可谓“百变”:既可以播严肃的新闻节目,也能播浪漫的文艺节目,还能在儿童节目里给孩子们讲童话故事。无数辉煌的时刻葛兰不愿意多说,她记忆最深刻的反而是自己闹笑话、出“事故”的经历。
  播音的间隙通常会放音乐,这对当时的播音员来说是个技术活。“现在都是数字的了,操作简单。当年台里只有老唱片,上边贴着红字,写着谁谁唱的。晚上我们报的新闻少些,能休息几次,就找几张唱片播一下。两张大唱片,一边一张。最难的是给唱片翻面,要眼疾手快。一次我翻唱片时一不小心,唱片竟然飞出去了,我赶紧捡回来接着放,搞得狼狈不堪。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却要求播音员一心多用。”
  还有一次,葛兰播放音乐的时候报出乐曲的名称,叫《夜月花江春》。有位老编辑就纳闷了:这是首什么曲子啊?没听过。拿过唱片一看,老编辑乐得直接蹲在了地上,原来唱片上的字葛兰给读反了,应该是《春江花月夜》。“那种老版唱片书写的顺序不一样,我没注意就读错了,幸好后来没有听众写信过来挑错。”为了这事,葛兰忐忑了好一段时间。
  经过几年的磨炼,葛兰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台柱”之一。1956年,葛兰开始播报全国人民非常熟悉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都是直播,非常考验人。稿子是越急越看不了,越看不了越怕出错,在话筒前就像打仗一样,没有其他想法。”葛兰深感自豪的是,播报这个节目多年,她从未出过错。
  那些年,几乎在各个频道都可以听到葛兰的声音,在严肃和活泼之间,她竟然能做到无缝切换。“大概是因为我的声音可塑性比较强,什么节目都能驾驭。”葛兰表示,当时她最喜欢的是转播文艺节目,因为可以在剧场看不同大师的表演。“经常晚上坐公交车赶到剧院,往乐池中间一坐,一播就是一晚上,直到12点才结束。很累,但很幸福。”   亲密的“爱人同志”
  葛兰的播音生涯是和另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个人就是被称为中国播音大师的夏青。夏青和葛兰是传奇般的“播音双璧”,他们是同事,是师友,更是相伴一生的爱人。
  葛兰家的墙上挂着很多夏青的照片和两人的合影。斯人已逝,却音容宛在,葛兰凝视那些照片的时候,眼神格外温柔。
  认识夏青的时候,葛兰18岁。那时她一心想把工作做好,从没想过谈恋爱的事,身边这个比她年长5岁的大哥一样的同事一直默默关心着她,她竟然也没有留意。没想到,深夜的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最终把这个年轻女孩打动了。
  夏青本名耿绍光,所以葛兰一直称呼他“老耿”,她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別老成”。当时单位里就他们两个人是单身,两人经常一起读书、看电影、聊天,不知不觉关系就亲密起来。一年冬天,葛兰经常值夜班,夏青就跑到西单给葛兰买她爱吃的馄饨。“他拿一个小锅给我端来馄饨,放在火上热着,我一下班就能吃到。”那个寒冬,她觉得特别温暖。
  1953年,葛兰和夏青结婚。她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温柔坚强的妻子,用默默的付出和一生的操劳兑现了对爱人的承诺。
  看葛兰的那双手,完全不像一个做案头工作的知识女性。她的手指关节格外粗大,显得突兀而嶙峋,这是年轻时常年用冷水洗衣服导致的。“冬天洗被单最费劲了,一洗就得半天。”但她说起来丝毫不以为苦。夏青身体不好,一生被严重的关节炎所困,经常要一天吃10多片药才能坚持工作,葛兰就心甘情愿地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
  由于工作家务两头忙,葛兰养成了做什么都快的习惯。夫妻俩的生活模式是这样的:她和夏青一起下班,夏青慢慢地走回家,葛兰则骑着自行车飞速往家赶。“路上顺便买点肉馅儿,回家就动手包饺子,等老耿溜达回来的时候,我包的饺子也煮好了,直接上桌吃饭。”
  葛兰不让夏青在家干一点活、受一点累,让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用现在的话说,她对夏青真是“宠溺”到了极点。她甚至亲自给夏青理发,说:“老耿的头发又软又细,别人总剪不好。”
  1998年6月底,因类风湿病住院的夏青突发癫痫,昏迷不醒,医生下了断言:“抢救过来将来也会成为植物人。”葛兰说:“植物人我也要,只要他有这口气。”夏青昏迷了两个多月,葛兰终日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他放录音、唱歌、朗诵诗歌,还不断地跟他说:“好了,咱们回家啊,回家啊……”最终,夏青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恢复了意识,手也能抬起来了。
  然而,由于切开了气管,夏青那充满磁性的、全国闻名的声音从这世间永远消失了,他甚至无法对妻子说出心里的话。“我到医院去,人家都说他看老伴儿的眼神不一样,嘴巴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样子。我问:‘想我了吗?’他就使劲眨眼睛。”
  在葛兰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夏青的生命又延续了6年。2004年,夏青病逝,火化之前,葛兰抚摸着夏青的头,轻轻呼唤:“老耿……”生活艰辛而劳累,葛兰却说:“我跟他一辈子感觉很幸福。”
其他文献
西红柿的画法  1.用中号羊毫提笔蘸曙红并加少许朱磦,调成软浓基本色,然后笔肚饱蘸经稀释而变淡的基本色,笔尖再蘸少许未经稀释的朱磦与曙红,略调后,先画中间的一笔。下笔时笔尖向上,按下笔根,略向左右扩展。  2.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左右两笔,注意用笔方向左右呼应。  3.画出基本形状后略加修饰,再加画两小笔,以表现西红柿上部隆起的部分。注意留出空白以便画蒂。  4.以深绿色或重墨画出西红柿的蒂,注意用笔
期刊
最近几年,我们时不时会看到某地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新闻。世界遗产究竟是怎么选出来的?世界遗产的评选最终谁说了算?  广义上的“世界遗产”,指的是三类项目的统称,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它们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下的项目。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历史最长,可上溯到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后两项世界遗产都是在前者取得成功的背景下,为保护更多类型的世界遗产而设立的。
期刊
我坐在京都一座古老的寺院里,静静地看一位老人整理白石铺就的庭院。  老人须发皆白,穿着忍者一样的黑色布衣,手里拿着一支八爪的铁耙子。  庭院内铺满白石,白石的中央是一棵苍劲的黑松,黑松的右侧是一块巨大的可以供人平躺的巨石。  老人细心地、沉静地,用铁耙子沿着黑松与巨石画着曲线。  曲线慢慢形成海浪,海浪一波一波地涌向我,我坐着的石椅也随之落入“海”中。  和黑松、巨石一起落入白石之海,这是多么的神
期刊
上海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日复一日地在一枚枚蛋壳上作画,《西游记》《封神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可谓画遍了京剧里的各种人物形象。10余年间,近3000枚蛋壳在他手中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脸谱画。2008年,他的京剧脸谱作品被央视戏曲频道展示;2016年,他又入选上海市市民文化节百名手工达人。  老有所乐的费永泉在接受采访时,用一口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道出了自己的心愿:“我在蛋壳上作画,就是想借此弘扬我
期刊
中国人对瓜子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看电视时打发时间、聊天时随手抓一把,哪里都能看到瓜子的身影,可谓“国民第一零食”。然而世界上似乎只有中国人喜欢嗑瓜子。在很多国家,人们认為瓜子是鸟吃的,不是人的食物;在另一些国家的超市,可以看见剥好的瓜子,却看不见带壳瓜子。  中国人喜欢嗑瓜子,可能一开始是由于节俭,后来才深入到饮食文化的层面。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在历史上第一次记载了“瓜子”。之后,在吴越广
期刊
自1966年开始,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组委会每年都会选出一位职业童话插画师,授予其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1992年,插画家奖颁给了一位女性插画家—来自捷克的柯薇塔·巴克维斯基。  在半个多世纪的插画家奖获奖名单中,女性原本就是少数,更让人吃惊的是,柯薇塔还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获奖时她已经64岁了。但柯薇塔笔下的世界很年轻,各种拼贴、明亮的色彩和夸张的线条充满欢乐,正如组委会的评奖词所说:她的画有
期刊
土耳其一家肿瘤医院的病房里,墙上挂着一面奇怪的镜子:第一眼看上去,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玻璃,但当你对着这块“玻璃”露齿一笑时,它竟会变成一面明亮的镜子!这种被称为“微笑魔镜”的神奇镜子,是医院刚刚引进的,旨在通过情绪疗法来帮助癌症患者积极对抗病魔。  发明这种镜子的人叫布洛克,是土耳其一名从事视觉艺术工作的工业设计师。  3年前,布洛克的父亲被诊断出肝癌。一向好强的父亲听闻这个噩耗后,焦虑得整夜睡不着
期刊
在G20汉堡峰会领导人合影中,美国总统特朗普被安排在前排靠边的位置,被媒体戏称为“特朗普靠边站”。  调侃归调侃,G20领导人合影的站位到底有何讲究?特朗普真的是被边缘化了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表示,G20不是国际组织,没有宪章和常设秘书处,对领导人合影时的站位并无成文的规定,实践中大体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既遵循国际会议合影的惯例,又根据峰会的不同主
期刊
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当然也对。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憂。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担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期刊
芋叶十分入画,比荷叶还要入画,两笔便可完善,墨里加点藤黄,有枯叶的感觉。废名说芋叶“好像许许多多的孩子赤脚站在水里”,真是有童心。那些“孩子”长大后都走散了,但一叶一叶,一定在一个人的记忆里站着。  芋叶还有个名字叫芋荷,但芋叶的轮廓不够浑圆,像一面面绿盾。它是一味中药,有止泻、消肿、解毒之功效。  这些“绿盾”不抵抗秋风和时间。芋叶只是点缀,在生活中有意义的主要是下面的芋头。芋头形成小的球茎,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