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124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本质的探究。初中物理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门槛,教学活动自然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而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一、在提问中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既能组织好教学活动,又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按照教学目的要求,设置一些颇具趣味性的提问,师生共同探究。例如,熟透的果实和枯萎的树叶为什么总要落回地面?用鸡蛋打石头,挨打的是石头,为什么打破的是鸡蛋?又如,在讲“动能”一节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时,教师提问: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科学解释却有一定困难。这样,教师把学生熟悉的一些现象作为一个个问题提出来,使他们急于了解为什么,在学习探究中自然诱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试验教学中抓住契机,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物理的质量最关键的一环。新编九义教材,每节都设置有学生实验,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及小实验、小制作等。利用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得天独厚的条件,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增加一些简单的、十分有趣的演示实验;还可以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设计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这样能很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浮力》一节,安排两人一组实验(配弹簧秤、盛水大烧杯、金属块各一),让学生把金属块挂在弹簧秤观察示数,然后用手稍向上用力托金属块,观察这时的示数变化。再把挂在弹簧秤下的金屬慢慢浸入水中,观察示数的变化。启发学生分析各次观察到的结果记录,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大小和方向,并探究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之一的重量差法:F浮=G空-G液(G空——物体在空气中的称重。G液——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称重)。为了突破重点难点,消除学生对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深度越深受到浮力越大的错误认识,在课堂实验归纳时设置如下问题:把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当正方体上表面跟水面的距离增加5厘米时,则正方体受到浮力有没有变化?问题一提出,堂上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有的学生马上计算,有的认真思索,有的不加思考回答“变大”。针对这一模糊认识,让学生用上述有关《浮力》一节的实验器材动手实验,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浮力不变”结果。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体会到,单凭日常生活经验下结论是不科学的,物理的许多概念、公式、规律都是通过科学实验加以推究出来的。通过课堂实验,既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学生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
  随着社会信息量日益增大,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中学物理学科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因图、文、声、像集于一体,使教学更加彰显出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特点,也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完成的内容,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探究其结论和规律。如两球碰撞时先压缩,后恢复过程中两球速度、加速度的变化以及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可以通过对网络资源整合,将变化过程在课件上演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我们通过现代化教學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教《浮力》这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万吨货轮在大海中航行,潜水艇在水中潜行,热气球腾空而起,飞艇在空中遨游等动画,色彩鲜艳,图文并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并适时提出问题:物体为什么会浮沉?它的条件是什么?问题一经提出,学生思维就被激活,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活跃。接着又以潜水艇为例,把上浮、下潜、悬浮、漂浮四种情况用慢动作展示给学生观察。通过认真观察、分析讨论得出: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就下沉;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就上浮;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万吨巨轮、潜水艇、热气球、飞艇等就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具体应用。这种创设的教学新情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诱发、培养和激发,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一定会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每个人都得学数学。数学是什么?数学源于古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 课题。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 法,培养学生学
期刊
一、听力解题技巧  1.争取时间 提前审题  领到试卷后应迅速浏览听力部分,尽快根据题干和选项预测可能出现的录音内容,努力寻求三个选项之间的差别,提高捕捉信息的准确度。  2.沉着答题 遇难不慌  听力测试的时间是预先设定的,通常为30分钟左右。因此,要培养抢记内容的能力,如人名、地名、时间、数字等。特别是对那些一时拿不准、写不出的词要学会用音标或缩写词作快速记录,以便在录音结束后为自己创造追忆的
期刊
自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线老师的教育理念已逐步更新,课堂上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近年来,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也纷纷进行探究,何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它是怎样界定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它里面的几大要素与我们的课程目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我们尝试着探究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它的支撑点在哪里?这种探究对于课堂教学有何价值?如果这种探究有用,这将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一、对
期刊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英语教学不仅可以利用口语或者文字方式传递知识,还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呈现内容。这符合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借助可视化信息工具进行
期刊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从一二年级起便开始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教师教学公式化导致。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初步接触系统数学,难
期刊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一堂小学生喜爱的英语课,应该是新旧知识之间的重组,应该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应该是教与学之间的融合。笔者认为,这需要英语教师对小学英语课堂进行“整合”。  什么是“整合”呢?从辞典上说,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使彼此连接,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
期刊
自从数学情境与问题这个课题推行到初中数学教学以来,我等均作无数次的尝试,有诸多问题呈现出来了。当前,摆在数学情境与问题教学中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就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难,学生提出问题更难。前者是铺垫,后者是证明,这两者的成功,自然就预示着一堂课的成功。我们的很多教师尝试过情境教学的课堂,其中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都要大费周折,结果在施展的过程中往往会事与愿违。在评课上,大家众说纷纭,弄得不知所措,很难
期刊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难记,遗忘率高困扰着广大小学生。实际上单词和单词之间是有联系的,某些字母的固定组合有其内在的含义,某些单词之间有相近的意思和相似的拼写结构。思维导图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能够直观展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起点与基础,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中,能发挥其趣味性、灵活性、直观性与关联性的作用。使学生更爱更容易记好单词。  一、思维
期刊
探究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填鸭式的消极被动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情境是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是智慧、情感、理念相互碰撞所激发的“教学情意场”,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一种有形与无形的意境。根据探究式教学情境的特征,我认为,探究式教学情境主要有五种类型,即问题情境,迁移情境,真实情境,兴趣情境和操作情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就探究式教学情景
期刊
“新课标”倡导了“健康第一”的理念,重要的是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体育教学活动通常是师生之间密切协作活动, 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频繁,教学只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作才能更好的进行。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选择适当的组织形式,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特别注意全班学生的不同体能、运动技能、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