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的评价方法不仅仅是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是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评价方法必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造力的形成。这就决定了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评价类型是过程性评价;实际上,最终评价也可以依靠过程性评价来积累。
  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与热情都是老师评价的目标。学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的结果、学习态度、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个性发展的差异,都是老师需要留意和及時评价的。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多方式评价
  小学生科学学习质量评价方法选择,是评价是否有效的首要条件。根据小学科学的教学要求和小学生科学学习质量的评价目标,在评测中,主要可通过几个“结合”予以实施。
  (一)笔试与动手操作测试相结合。
  科学兴趣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相辅佐,这是小学科学素养的要义。传统的小学生科学学习质量评价,重书面考试轻实践考试,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学生的许多科学能力通过书面考试是检验不出的。比如:1.利用图书馆查找文字资料。2.使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检索。3.利用卡片摘记资料。4.能够制定实验计划并完整、安全地完成实验……这些能力只有在实践操作中才能得以体现。
  (二)最终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最终评价:用来评价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性评价:是用来评价孩子在课堂中的学习状况和参与度,同时可以帮助老师顺应孩子的反应做出对教学活动的临时改进。传统的语数英教学很重视最终评价,重视知识的获得,而我觉得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过程性评价更为重要。过程性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技能的掌握,对教师素养及教学活动也是极好的反馈。例如:在教学《种子发芽实验》时,如果只是用测试的方法了解学生对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的掌握情况,就会让一些学生只记住结果,而忽视如何进行对比实验的这项科学技能,只有对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实验后进行终结性评价,学生才能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条件下,真正学会科学学习技能。因此必须使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并重。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评价的时间跨度可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评价时有些问题可以在课内解决,有些问题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访问、收集数据和分析,才能得到结果。例如:在教学《茎越长越高》一课时,课上布置学生测量植物茎的长度,但是茎的生长变化是一个过程,所以课后学生必须追踪这棵植物的生长,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才能发现茎长高时的变化规律,并填写观察记录等。科学课的评价信息来源广、渠道多。教师必须通过学生课内课外不同的时间跨度,收集学生丰富的素质发展信息,才能做出更为多方面和完善的评价。
  (四)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一般都能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不过有时候也会有失误,因此,使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机制会使评价变得更为准确。例如:在《蚯蚓》这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蚯蚓的品种、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科学知识进行评价。但是对于实验时活动,如:蚯蚓是靠身体的哪一部分运动的、蚯蚓是如何呼吸的等等这些需要孩子们亲自去实验,亲自去观察的活动,老师是不能全面地看到他们在实验时的表现的。于是,老师在这些方面就不能做到对每个孩子都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时候自评和互评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能让老师在本课中对学生学习的整体状况做出最合适的评价。
  二、多手段评价
  为了使“动手做”能够真正得到落实,科学教材已突破了狭隘的教科书和教学具的概念,而是一个包含所有教学材料——教科书、实验材料、实验记录手册、课件等在内的广义教材概念。在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一栏里罗列了许多实践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查、实验、专题研究、科学小制作、参观访问等,这就要求评价手段的多样性。例如: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中,可以让学生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蚕卵,以及自己准备的养蚕材料等,进行养蚕能力的考核,学生将通过观察养蚕的全过程,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的有关知识。又如:《蚯蚓》《蚂蚁》《金鱼》等,此类可灵活与“信息发布会”结合,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写出相关科学小新闻、科学报道等。
  此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设定评价表(即分值、等级)等也可以把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轨迹。
  三、多领域评价
  科学课程致力于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其中探究型课程更是重中之重。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也不局限孩子本身,更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基础型课程学习的评价,可以采用书面考试为主,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拓展型课程学习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进行科学小知识的查询,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科学现象,可以设计“凤仙花的一生”和“物品的回收再利用”等活动,还可以以“我爱我家——蔚蓝星球”这一主题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进行交流,评价可采用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而探究型课程是需要孩子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看待事情的角度,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如三年级时学生种植的凤仙花在九月的校园里开得异常灿烂,学生对它们充满了好奇,我就让孩子们以“凤仙花”为题,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凤仙花的花色、凤仙花的株高、凤仙花的养殖、凤仙花和蜂鸟等等方面开始自己的调查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予每个孩子适当的评价,也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自评伴随整个学习的过程,辅以他人评价,让他们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情况做出主动和客观的评价,听取他人的经验,有针对地做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
  总之,小学科学课评价方法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结果、学习技能等。作为老师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对自己的素养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评价。只有以学生评价促教师发展,这才是小学科学课评价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江苏】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缺乏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若采用数学化语言,很难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形式不适用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从生活化的角度展开教学,借助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充满积极性。本文主要基于知识源于生活这一理念,对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点科目,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随着素质教育
加法器几乎在各种电路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论文提出的循环式加法器在保证较高的工作速度的同时,又能使系统所耗用的资源较少。笔者现已成功地设计了1024位循环式加法器,并应用到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千百年来潜移默化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家庭道德伦理思想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
2006/2007年,埃及柑桔产量增幅较大,其中,甜橙产量预计可达180万t,占柑桔总产量的50%左右;宽皮柑桔产量为49.7万t,高于上年度的48.4万t。产量大幅增长的原因是柑桔种植面积增至9.3万hm^
—、品种名称,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二、品种来源亲本原产地为中国,来自于广东汕头南澳养殖群体中的金黄色个体,其贝壳、闭壳肌、外套膜均为金黄色。
三年级习作教学,是在一二年级写话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一段完整的话,同时为高年级作文教学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三年级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在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多创设情境,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同时要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注重学生的习作与生活相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作。  新课标提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由于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系统、电力系统以厦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均对矿产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导致了我国经济领域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的不断升温,煤炭资源目前仍然
目前新课改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各种课堂的主要形式,以至于有了这样的看法:一节课中如果没有了小组合作学习,似乎这节课的理念和价值都会受到质疑。但是反观这种的小组合作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课上的小组合作中总有一些闲人,也就是“闲暇看客”,在表面热闹的合作学习背后,我们不能不反思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一、任务的适切性:要强化小组成员的责任  目前的合作小组大多由4—6人组成,多以学习成绩分层
在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课堂上只热衷于肢解、分析课文而忽视情感元素的渗透,或借助课文中隐含的某种思想教育因素大肆发挥,以挖掘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对学生进行生硬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本该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语文课堂变得呆板、枯燥而生硬,没有了应有的情感体验,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学科特点,在潜移默化中有效达成对学生的人文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