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a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不合理的农地征收、补偿等制度缺陷造成失地农民的权益严重失衡,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如何使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基本生活保障。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改革完善征地制度,增加土地征收的安置方式,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指导制度,探索建立征地纠纷裁决机制,建立失地农民法律援助制度。
  
  关键词:失地农民;权益;保障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大量被征用,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迅速扩大。由于不合理的农地征收、补偿等制度缺陷造成失地农民的权益严重失衡,失地农民权益失衡问题以及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农民维权重心已经从税费负担转到土地纠纷引发的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矛盾中来。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一项以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3%的被调查农户完全丧失了耕地;20%的劳动力赋闲在家;46%的失地农户收人水平下降。近年来,泰安市高新区积极探索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模式,通过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水平、扩大失地农民保障面、加强农民再就业培训等措施,使失地农民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如何使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基本生活保障,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方面还有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
   1、征地补偿制度不完善、方式单一、补偿水平偏低
   我国现行与土地有关的法律,均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现行的征地办法是行政占用为主,具有强制性、垄断性,把农民排斥在土地利益分配体系之外,失地农民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农民对征地用途、补偿标准、安置等缺少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现有的补偿标准是按土地的农业产值来计算,没有考虑到土地的农业产值严重偏低的事实,从而造成补偿标准过低。而且,农民的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等都是依附在土地上的,而补偿标准只以年收益的固定倍数为限,没有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各种社会保障。而且,单纯的金钱补偿无法使失地农民真正安置就业。因此,“货币安置等于不安置”。 调查中发现,在农民认为最好的征地补偿方式中,选择安排就业的占32%,一次性付给适当而足够的钱占24%,提供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险占21%,预留土地入股分红占20%。征地补偿方面调查表明,被调查者中认为补偿费太低的占36%,反映补偿费被任意截留的占30%,认为低征高卖占13%,补偿费分配不透明占20%。这些数据表明,合理的经济补偿、解决社会保障与就业问题是失地农民最主耍的要求。
   2、社会保障不到位,保障水平明显偏低
   土地征用后,农民原来的生活方式、收入来源被打破,而各项应有的社会保障措施却滞后。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的生活底线,养老、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后并没有被很好地纳入城市居民的管理范畴,他们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失业、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从典型调查资料看,高新区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为41.3 % ,无任何社会保障的比例达58.7 %。失地农民在拿到征地补偿费后,除少部分能参加养老保险外,绝大部分农民将征地补偿费转为消费资金。村提留部分也只有少数的村能将其用作开发性生产,大部分都用于日常管理开支费用。失地农民在就业遭遇困难,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得到的补偿、补助费又花光之后,他们的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就得不到保障,不可避免地沦为近无经济来源、远无生存保障的边缘化群体,成为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
   3、农民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根据对失地农民的典型调查看, 40%的失地农民年人均收入水平在当地平均线以下,55 %的家庭收入减少, 30%的家庭持平, 只有15 %的家庭增加。大多数失地农民家庭收入下降的原因:一是农民实际获得的征地补偿小于该土地带来的农业收益。二是农民失地前可以“多种经营”、开办手工作坊、发展“庭院经济”。失地后,多数村庄 “撤村建居”,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但大大缩小了农民“庭院经济”发展空间。失地农民收入水平下降,必然带来生活状况的窘迫。不少失地农民认为,目前征地补偿费还能维持几年的开销,若干年后尤其是当房屋拆迁后可能出现日常生活难以维持、大病无钱医治、付不起子女教育费等困难。
   征地以后,失地农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从传统的自给自足型转变为市场商品消费型,生活的总体质量和舒适度有明显的提高,但同时生活开销也明显增加。原先日常生活中的自给部分必须从市场购买,加上原本沉重的教育支出、医疗费用支出使农民手中的征地补偿费不堪敷用。在失地农民生活消费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日常的生活负担增加,占45%。
   4、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难度大
   失地后绝大多数没有工作经验或者是年龄偏大的农民根本无法找到工作,因此他们在失地后就容易坐吃山空,未来的生活极不稳定。部分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往往会遇到信息不畅通、资金匮乏、审批手续繁杂、各类规费名目繁多等问题,使之望而却步。失地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收入低的体力劳动。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素质较低的失地农民的就业就显得更为艰难。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对失地后就业相关情况的评价和感受比较悲观。60%以上的农户对家庭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存在担忧,担忧的问题主要有:工作待遇无法保证(33.3%)、文化水平不高或职业技能不够(36.7%)、年龄大了打不了工(26.7%)。对于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效果的评价,参加过培训的农民超过6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或没用,表明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就业培训方面欠缺针对性和实效性。
   5、救济机制缺失,司法保护乏力
   在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征收,农民的土地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虽然《农业法》第78条规定:“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农民权益的,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但在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下,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就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法院也将此类纠纷的起诉拒之门外。所谓“无救济,无权利”,救济机制缺失,使失地农民丧失了权利保护的最后防线。
  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失衡问题的建议
   1、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改革完善征地制度
   明晰农村土地产权,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各级政府要尊重农民土地产权主体的地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土地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上;要规范集体(乡、镇、村)对农村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明确农民土地产权的范围,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让农户享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继承权、收益权、流转权、抵押权,使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收益物权。
   完善征地政策,限制政府征地的无限权利。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动用征地权。为了防止滥用公共目的征地,对政府强制性取得土地的目的和范围要有严格的界定。我国应借鉴征用制度比较成熟国家的经验,明确公共利益的概念、范围。应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中的土地征收审批制度;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征收目的合法性的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并强化征收权过程中的监督。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制定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国外土地征用补偿的内容,包括地价补偿、地上物补偿及其他补偿。为保证被征地者原有的生活水准不至于降低,在很多国家,法律都要求政府必须给予被征地者公平合理的赔偿。我国是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不利于保护耕地。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给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应当包括对生产资料的补偿和对生活保障的补偿。
   建立严格、透明的土地征收程序。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程序必须规范透明,让被征地农民参与征地过程,使他们对土地的使用权、处置权等得到充分尊重,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2、增加土地征收的安置方式,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
   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在保障资金筹集方面,应坚持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原则。要改变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的做法。征地地价一部分发放给失地农民,保障其当前的生活需要,一部分要作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土地非农转用后增值收益巨大,政府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注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这是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也应从本集体的积累资金或土地补偿费用中抽调一定的资金注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一要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征地瓦解了农村传统的“土地对农民具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家庭养老模式,需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养老保障制度。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
   二要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因不享有城市居民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而成为弱势群体,所以,必须对月收入不足低保标准的失地农民实行补足到低保标准的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重要措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应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市、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核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用款计划后,定期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划入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支出户,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
   三要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农民面临着养老、疾病和贫困的巨大风险,在医疗保障方面,很多失地农民常常因病致贫。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以农民大病统筹为主,政府推动、个人参与的新农合医疗制度。同时加强农村医疗保险。 
   3、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指导制度 ,广开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构建失地农民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各地应建立以市、县、区劳动力市场为中心,以街道、乡镇为网点的就业服务网络,帮助失地农民获得就业信息和择业指导。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组织失地劳动力进行转岗职业培训,培训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各级政府拿出一部分土地出让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定期再就业培训。政府在贷款、税收等方面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应提供优惠政策。金融部门应适当放宽信贷条件,降低贷款门槛,鼓励和扶持失地农民发展生产。
   建立留地安置制度。由村民组织自主开发和经营,对土地征用面积超过一定数量的村,可以在征地以后给农民留下一定面积的居住地、经营地,由村集体按照统一规划,鼓励农民用留下的土地建设自有厂房或开发其他经营项目,使农民有长期稳定的收入。依托失地劳动力所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助征地补偿中村集体留存部分和城郊结合部位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和服务行业,尽量吸纳失地劳动力就近就业。
   4、探索建立征地纠纷裁决机制,建立失地农民法律援助制度
   要建立正常的征地纠纷处理机制。要继续推进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引导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通过法定渠道解决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将解决征地纠纷前移到规划制定过程。二是建立税收调节机制,防止土地收益分配的畸高或畸低。三是建立体现征地矛盾复杂性、技术性特点的裁决机制。
   法律援助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性。实施法律援助可以法制化地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当前我国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纠纷较多,所以建立农村土地纠纷法律援助机制,有助于确保失地农民在其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增强通过法律手段寻求保护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被装是广大官兵的生活必需品,是军人训练、执勤、作战的重要装备物资,是军队的仪表,是军威和国威的外在标志,是军队后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装管理是指被装工作者为了实现“保障有力”的目的,对被装保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协调、控制等活动的总称。对被装管理工作进行效益评价是不断提高被装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评价被装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但是被装管理不能完全进行定量分析评价,需要多角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对女性的思想、心理、文化和技能带来挑战和机遇。随着我国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到来,为企业女职工施展才能、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平台,同时也给企业女职工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认清并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加大女职工知识化进程,优化知识和文化结构,提高专业技能,调整心态,以新风貌迎接新挑战,这是摆在各级女职工组织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
期刊
摘 要:我国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顽疾。它不仅严重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农民工工资支付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国外先进之经验,探究农民工工资歧视这一顽疾背后的更好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法律对策   现阶段,在建筑行业的诸多问题中,农民工工资问题已成为一个核心问题。要想全
期刊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能有效地提高组织效能,而工作满意度又是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推断统计的方法对加油员组织公民行为和员工满意度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满意度问卷中的考评与激励和工作与培训两方面因素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最终针对以上两方面提高其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和规划。更好的保障员工的利益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加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建国初期中国实际国情为基础,结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这一重要文献资料,对《文稿》中反映毛泽东政策策略思想的相关手稿、讲话、谈话的记录稿等做一个系统、深入的阅读、学习、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总结建国初期毛泽东政策策略思想的相关内容,具体从毛泽东追求政策的稳健及工作的有序、追求政策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相结合、鼓励地方创新,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以期
期刊
摘 要:我国证券市场成立20年多来,上市公司中出现了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的造假,从而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本文结合几个上市公司的实例,从其造假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审计应对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学习和和培训、完善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质量控制、坚持独立性、重视沟通、重视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保持高度的执业谨慎性等。    关键词:上市公司造假;审计应对;审计监督 
期刊
摘 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国金融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两者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关系这一话题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了简单汇集,并简单分析了在我国现有体制下两者难以建立的原因。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中小商业银行;内在逻辑  一、引言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经营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按既定费率向法定的专门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当投保金融机构出现
期刊
如今,全球信息化浪潮正在引领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地迎接新形势下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武警部队后勤建设也应大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   一、加快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军队资产的概念,武警部队资产可定义为:由国家所有的,武警部队各级机关、部队和事
期刊
摘 要:  2010年12月31日,武警部队出台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物资采购管理规定》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物资采购操作规则》,对武警部队物资采购工作的正规化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采购方式的多样性以及采购流程中潜在人为因素,在采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问题,尤其是采购部门在与供应商接触的过程中,对供应商信息掌握不完全,导致武警部队在供应商选择中“被误导”以及供应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独立学院有必要展开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探索。本文以金融学课程为例,剖析了金融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对此建设性地提出了“成立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步式试点双语教学、施行实验班制度推进双语教学”等诸多构想。然后,切实地分析了实践构想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金融学;双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