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隐自尊研究的新概述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_8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识别。本文简要介绍内隐自尊研究的基本内容,介绍目前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对个体心理行为的交叉影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在内隐自尊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内隐自尊;自尊: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9-8283(2009)10-0295-02
  
  1内隐自尊的提出
  
  在心理学领域,自尊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内隐自尊的提出既是近几十年来内隐认知研究、尤其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自尊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内隐自尊实际上是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态度。由于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不断重视和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使得近几年内隐自尊问题在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受到关注。1995年,Green-wald与Bahai发表了《内隐社会认知:态度、自尊与刻板印象》一文,正式提出了内隐自尊(Implieit self-teem)的概念,认为内隐自尊是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内隐自尊的提出使人们对自尊的理解由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
  概括起来,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内隐自尊的性质、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内隐自尊与其它社会认知结构的关系等诸多方面。
  
  2内隐自尊的研究范式
  
  对内隐自尊多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加以考察,主要有下列几种测量方法:
  
  2.1内障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测验)
  [AT是通过以反应时为指标的一种分类任务来间接测量两个概念之间的距离,继而对个体的内隐自尊进行测量。这种分类任务的基本过程是呈现四种刺激词,包括两类概念词和两类属性词。概念词包括“我”类词(self,如“我的”,“我们”等)和“他人”类词(如“她”,他们”等),属性词包括积极属性词(如“健康”,“和平”等)和消极属性词(如“失败”,“仇恨”等)。
  
  2.2句子完成测验
  先呈现与个人有关的描述(如“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要求被试做出符合性判断,作为自我认同的启动条件,然后要求被试进行残词补全。高内隐自尊的个体比低内隐自尊的个体更倾向于填成正向词而非其他词。
  
  2.3启动测验
  先呈现一个与自我有关的词(如“我”、自己”等)给被试,作为启动词。然后要求被试判断接着呈现的目标词为正向词还是负向词,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内隐自尊即为负向词的平均反应时间减去正向词的平均反应时间。这是基于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对正向词的判断应该比对负向词的判断有更大的启动效应的假设,因为正向词的判断受到了促进,而负向词的判断受到了抑制。
  
  2.4自我统觉测验
  要求被试对10个不同的人脸图片作“偏好程度”和“与自己相似程度”的排序,将二者的相关系数作为内隐自尊的指标。这是基于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应在两种排序上存在高相关的假设。
  
  3内隐自尊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3.1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相关研究
  当前西方自尊研究领域出现两种自尊结构的假设,认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否被意识到。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互独立的结构,因此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但是二者又交互影响,共同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结构性分离观点受到诸多研究的支持。我国学者的实验研究也支持了内隐自尊是独立于外显自尊而存在的观点。耿晓伟和郑全全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自尊是二维结构,包括内隐和外显两种成分。
  
  3.2内隐自尊的稳定性研究
  内隐自尊是一种自我态度效应。一般而言,态度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内隐自尊并不稳定。Koole等人发现,个体对名字中的字母偏差在四周内是稳定的。当被试受到一种下意识的方式反应时,这种偏差则被抑制。这表明。内隐自尊的稳定性与个体的认知资源及动机密切相关。内隐自尊的稳定性受到情绪体验的影响,蔡华俭对成败操纵的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接受成功反馈还是失败反馈,被试的内隐自尊水平都显著地低于操纵前。这说明。内隐自尊易受到即时的关于自我的情绪体验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当个体兴奋水平、情绪唤醒水平较高,动机较为强烈时,内隐自尊的作用将受到抑制。
  
  3.3内隐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有证据表明,大多数人都会尽力维护自尊,以保持自我概念的完整性,人们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自我提高。如当担心自已没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人们可能采取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行为。自我妨碍指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为和选择。自尊是失败感的晴雨表,能够引发自我妨碍,当自尊受到威胁时,个体就接到了退缩的信号。
  3.4内隐自尊与抑郁
  负性的自我评价是抑郁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天生的对自我的积极评价的倾向而内化成内隐自尊,是有利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的。由于内隐自尊是自动激活个体对自身评价的倾向。因此内隐自尊的高低对个体负性评价存在的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自尊和抑郁之间存在负相关。但是在蔡华俭对抑郁症状个体研究中发现,自尊并不单独对抑郁产生影响作用,而是与外显自尊共同作用的。处于抑郁的个体和正常个体其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水平有着不同的组合。正常个体的外显自尊水平高于内隐自尊水平,而处于抑郁状态的个体外显自尊水平则有低于内隐自尊水平的倾向。
  
  4小结内隐自尊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自尊作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学术界受到不重视。对其的研究也不断获得进步,特别是内隐自尊对个体的影响方面,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上都有突破。但是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4.1有关内隐自尊的稳定性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蕴涵这样一种观点:内隐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较为缓慢,需要通过大量学习和经验积累方可形成,与外显态度相比,内隐态度非常稳定且难以改变,个体的意识性努力难以抑制和超越个体的内隐心理结构,甚至会加强其自动化提取。由此可见。内隐自尊比外显自尊有更为稳定的建构。
  
  4.2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结构
  目前学术界一致公认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属于不同的结构。蔡华俭的实验研究也指出,内隐测量和外显测量间显示出较高的区分效度,这预示着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个不同的结构。因此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二者在自尊中分别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维度,都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80年代图书零售领域允许私有资本进入以来,我国的民营书业发展迅速。其中独立书店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受到欢迎,更因其日渐衰落的处境倍受关注。面对网络书店和
【摘 要】 2008年上海电信为了优化和维护好CDMA無线网络,公司新筹建了无线网络优化中心。部门组建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团队由电信转岗、社会招聘和联通转制人员3方面融合组成。初步形成由2室4中心组成的网络优化、系统支撑和全业务维护二线一面的部门架构。但如何使无线网络优化中心更好地实现“公司围绕客户转、后台围绕前台转”目标,在优化网络的同时,更有力地支撑市场,上海电信无线网络优化中心积极响应,为支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趾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件,它关系到大坝能否安全,运行是否可靠,因而坝体趾板属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部分中的关键项目。
暖通空调的设计,应当本着严格的要求,采取规范的技术手段,对各系统进行认真安装和调试,以满足预期的功能需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进行暖通空调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阐述了文化品牌营销的政府作为。本文通过分析西安这一文化资源大市对其所有的文化品牌的政府营销行为,认为在文化资源有限,城市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政府对其文化品牌有定位,营
【摘要】公共关系理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机构的政策和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用以指导组织机构改善自身与公众的关系状态。确立公关理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具有建树形象,协调关系,影响舆论,优化环境,转变作风,改进管理模式与工作机制,提升卫生系统服务水平和效率等现实意义。  【关键词】卫生系统:公共关系  中图分类号:U64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
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一般概括起来有屋面渗漏、地面起砂、混凝土构件裂缝、构造柱断条或烂根、卫生间和厨房地面渗漏等方面,文中浅析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形成原因,并
【摘 要】以罗浮金柑类胡萝卜素得率为优先工艺指标,通过单因子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罗浮金柑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为冷冻干燥的金橘粉碎至60~80目,浸提溶剂为1:1(V/V)的石油醚-丙酮混合溶液,料液比为1:20,浸提液pH值为7.5,在40℃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60 min。此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得率最高,为46.10 μg/g。  【关键词】罗浮金柑;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根据时局及时调整自己对地主阶级的政策和策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减租减息、“三三制“政权等项政策。为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地主阶级:统战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88-02    在抗战时期,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是中共统
【摘要】防御性悲观是指在过去的成就情境中取得过成功,但在面临新的相似的成就情境时仍然设置不现实的低的期望水平并反复思考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国外研究主要涉及与乐观、抑郁等研究,本论文希望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探讨防御性悲观,做到防御性悲观本土化,以利于以后的跨文化研究。  【关键词】防御性悲观;儒家学说;道家学说  中图分类号:1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009-8283(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