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优秀女子马拉松选手白雪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马拉松比赛中,以2小时25分15秒 的成绩摘得金牌。本研究主要针对白雪在柏林世锦赛赛前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训练负荷 安排进行研究。力图探寻马拉松项目赛前训练安排特征,并为我国马拉松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安排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相关的数据与理论支撑,进而促进我国女子马拉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白雪;马拉松;赛前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0.731/20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9-0110-03
A Research on Bai Xue’s Training before 2009 World Marathon Cha mpionship
WANG Lin,WU Xueli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Bai Xue, China’s elite female marathon runner, won the gold medal in 2009 WorldMarathon Championship, Berlin, with 2 hours 25 minutes 15 seconds. This studymainly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Bai Xue before the WorldChampionship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athon training arran gement to provide supportive experience and data to China’s athletes so as to p 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emale marathon.
Key words: Bai Xue; Marathon;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女子马拉松跑是我国田径项目中的潜优势项目,相继出现周春秀、白雪等优秀运动员。 在2009年第12届田径世锦赛女子马拉松比赛中,21岁的小将白雪以2小时25分15秒摘得了中 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唯一一枚金牌。为了更好的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加强对项目规律进 行 深入的研究,以给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相应的参考。本文从现代训练学理论的角度,对 白雪赛前中周期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学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白雪,女,1988年12月出生,身高158 cm,体重50 kg,黑龙江人,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马 拉松比赛中摘得金牌并在随后的2009年亚洲田径锦标赛获得女子10 000 m冠军,表现了极佳 的竞技状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1)文献资料法 ;2)访问调查法;3)数理统计法4)个案研究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雪赛前训练的状态评述 赛前训练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目前文献资料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赛前训练定义。有的将 赛前训练定义为“赛前直接准备阶段”(前民主德国《训练学》哈雷),有的定义是“赛前 中短期集训阶段(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和全国体院《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过家 兴等人从训练学意义上对赛前训练定义为“是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为创造优异运动成 绩所做的专门性训练过程”。无论哪一种定义,其定义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即为了在某场比 赛中获得最佳竞技能力而进行的一个训练周期。在本文中“赛前训练”是指为了在柏林世锦 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教练员为白雪专门安排的一个赛前训练中周期,调整出最佳竞技状态完 成比赛任务。
2.2 白雪赛前10周训练的时间安排特征
2.2.1 赛前训练的阶段划分 白雪赛前训练时间安排为10周。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高原训练前的平原阶段、高原训练阶段 、下高原后的平原训练阶段以及赛前一周的训练阶段。
任务加强有氧耐力训练,提高耐力水平利用高原环境,改善有氧代谢系统,巩固专 项竞技能力适应平原条件,促进专项能力转化强化竞技能力,调整竞技状态
训练天数28天(4周)28天(4周)6天(1周)9天(1周)
强度变化小—中中—大—极限大—极限大—中
从总体上来看,各阶段训练安排呈现以下特征:1)训练时间长:总的赛前训练时间安排为7 2 d,共10周,与传统大赛所需时间安排基本一致。2)训练的各阶段安排紧密合理,训练的 系统性较强:高原训练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安排层次清楚,互为衔接。高原训练前的平原 训练阶段时间相对较长,一是为前一个竞技状态高峰进行调整,再者为2009年全国田 径大奖赛10 000 m比赛做准备。
2.2.2 赛前训练课次的时间安排 上高原前的平原训练阶段的训练课基本都安排在早操和上午。而高原训练阶段课次安排 比较均匀,早晨、上午、下午都有安排。比赛周的训练课次安排是根据比赛时间进行的,比 赛时间是北京时间下午五点进行,故而专项训练时间基本安排在下午。
2.3 白雪赛前10周的训练内容安排 赛前中周期的主要特点是将已有专项竞技潜能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合理的负荷节奏适时的 在本阶段最后的重大比赛中,将最佳竞技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训练内容的选择 是赛前训练的关键。根据以往的训练学研究,马拉松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赛前 训练内容主要是以提高专项速度耐力的专项小周期和非专项小周期有节奏的交替安排为主, 而非专项小周期中全面发展的训练内容比例较大,积极性休息的内容也有所加强。白雪赛前 10周训练内容基本围绕这一训练特征进行(表2)。
身体训练手段1)跳绳+综合力量练习(单腿跳等跳跃练习、跳绳等+俯卧撑等);
2)行进间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跨步跳等);
3)原地垫上素质练习(仰卧起坐等腹肌练习、俯卧两头起等腰背肌练习);
4)上下坡跳跃练习(上坡跳跃练习,如单腿跳等,下坡慢跑)
恢复训练手段
1)泡冷泉:在零上4~5度的冷泉里,水深80~90公分,全身泡进去20 min左右,后再到被 太阳晒热的石板上晒出汗后结束,当时感到浑身放松,体力恢复;
2)小树林放松跑,放松柔韧伸展练习30 min;
3)慢跑30~40 min,放松柔韧伸展练习30 min;
4)人工按摩等物理手段恢复。有氧无氧的混合练习是当前长距离项目的主要训练手段,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白雪训练内容 主要是以专项跑和速度耐力跑为主,基本是有氧无氧混合练习。
从表2中可以看出,白雪的身体素质练习主要是以下肢支撑力量肌群和核心力量肌群展开的 ,有效发展了运动员的专项力量。
恢复与训练的同等重要性在现代运动训练理念中已经引起重视,每一堂课后的积极性放 松是必需的,白雪上高原前的训练地点选择在黑龙江五大连池,五大连池是第四纪火山活动 给人类留下的珍贵遗产,那里的山水气候是最适合保健康疗的胜地,白雪训练后的泡冷泉, 不仅保证了机体矿物质的恢复,冷泉后的热石板上晒太阳,这种冷热交替给予机体身心的放 松,保证了肌肉疲劳的恢复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表2)。
2.4 白雪赛前的负荷及阶段安排
2.4.1 白雪赛前负荷的整体安排 通过白雪赛前10周的训练,每天的负荷量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波动范围不是很 大,但是周负荷量呈现出明显的“小、中、小、大”特点(详见图1、2),每次训练课的负 荷量都不是很大,但是每日训练次数达到2-3次,这种多课次训练保证了总体负荷量。
有研究表明,耐力项目训练中负荷强度的提高比提高训练量对训练效果更重要,因此在 保证训练量的同时,强度的安排也必须科学合理,且要保证超量恢复,白雪的赛前训练强度 安排主要是以大强度训练课为主,以中小负荷训练课为辅的方式进行。
训练强度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反映在专项跑的速度,在训练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专项训练 的前半程。白雪赛前10周强度是逐渐增强的。在上高原前的平原训练阶段,其专项强度一般 控制在290 m/min左右,后程的冲刺强度控制在325 m/min及以上。高原训练阶段的强度变化 为 高原期间的前低后高,上高原后两周属于适应周,无论是在训练量和强度上都相对较低,专 项训练强度控制在270 m/min以下,上高原后的第三周开始高强度训练(300 m/min及以上)次 数逐渐增加,一周有四次训练课达到300 m/min,与低强度(225~244 m/min)交替进行。下 高原后平原训练周的专项训练强度出现的频率达到赛前训练阶段最高,并且一天内连续两次 训练课保持高强度,每次训练课专项强度基本都控制在300 m/min及以上。而赛前一周在柏 林的训练强度则保持有规律的一紧一松,强度都在290 m/min及以上。
2.4.2 白雪高原训练前平原训练阶段的负荷安排(6月8日—7月2日共28天)
白雪在此阶段共完成总负荷量591.2 km;日平均负荷量为21.1k m;身体素质训练11次; 训练课59次;课平均负荷量10 km。专项耐力节奏课9次;专项速度耐力课6次。日负荷量和 负荷强度详见图3和图4所示。
图3 白雪高原训练前平原训练阶段负荷量变化
2.4.3 白雪高原训练阶段的负荷安排(7月6日-8月4日 共30天) 高原训练是通过高原低氧刺激,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一系列特殊的应激反应,这对提 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都有极大地好处。上高原初期运动员需要进行一周的适应性调整,其 运动量变化平稳推进,仅有一个波浪周期,从第二周开始负荷变化属于波浪式安排,负荷有 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并且整体属于上升趋势,日负荷量基本都大于20 km(图5)。
2.4.4 白雪下高原后训练阶段的负荷安排(8月5日-8月9日 共5天) 白雪下高原后的平原训练阶段所采用的负荷安排是隔天进行专项强度训练,训练强度 较 大(每分钟300 m以上),但训练量有所减少。练一天调整一天的方式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超 量恢复,保证比赛需要的强度。白雪的下高原训练强度明显高于高原强度,达到了二者的衔接。
2.4.5 白雪赛前周的负荷安排(8月10日-8月18日 共9天)(表3)
赛前一周一般为模拟正式比赛日程的模式训练,其训练安排基本与比赛特点接近,以 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充分的准备。例如根据比赛的时间、场地以及比赛的强度等 要求安排模拟训练。比赛时间为下午且在场地进行,故其速度耐力训练时间安排在下午的场 地中进行,且其强度变化也体现出与比赛相似的多样性节奏,如8月17号下午的训练内容安 排,先是一定强度的场地速度耐力跑4 000 m(12 min24 s),但后续强度逐渐加大,同样 的距离上要求每组完成的时间逐次缩小,以适应最后的冲刺。日程安排上也是隔天进行的波 浪式模式,以确保恢复和超量恢复。一周内的训练内容没有太大变化,以保证运动员对训练 内容的适应。 表3 比赛周(8月10-18日共9天) 赴柏林比赛
日期 时间训练内容负荷(km)
8.10 周一早晨场地节奏跑16 000 m53 min20 s+300 m×3全力跑,放松练习 。16.9
下午场地速度耐力跑4 000 m13 min3 s+1 000 m+300 m×3全力跑,放松练习 。6
8.11-8.12 周二、三全天调整,一般活动。
8.13 周四早晨公园跑30 km 103 min,放松练习。30
上午公园跑30 km,105 min,放松练习。30
下午场地速度跑4 000 m 13 min5 s +1 200 m+400 m×3+200 m×3全力跑,7
8.14 周五全天调整,一般活动。
8.15 周六早晨场地节奏跑20 000 m67分 +300 m×3全力跑,放松练习。20.9
下午场地速度耐力跑4 000 m12 min59 s +1 200 m+300 m×3全力跑,6.1
8.16 周日全天调整,一般活动。
8.17 周一早晨场地节奏跑16 000 m 55 min20 s+300 m×3全力跑,放松练习 。16.9
下午场地速度耐力跑4 000 m 12 min24 s+3×1 000 m 3 min13 s、3 min10 s、2min51 s+400 m×3 72 s、69 s、62 s,放松练习。8.2
8.18 周二下午北京时间下午5点:柏林世锦赛冠军 成绩:2 h25 min15 s 42
专项训练课7+3次总负荷116.9+67 km
3 结 论
1) 白雪在备战2009年世锦赛的训练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其年轻易恢复、伤病较少的优势,合 理有效的安排了适合个人特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较好的控制了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之间相互 联系而又彼此依存的关系。通过增大混合代谢负荷比例来提高训练负荷强度,促进专项成绩 的提高。
2) 从比赛结果来看白雪的训练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值得我们广大教练员认真总结学习 ,并将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运用到我们平时的训练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 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551.
[2] 陆宗芳.长跑、马拉松有氧与混氧训练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
[3] 孙晓东,谭智平.现代中长跑运动科学训练方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 8,1.
[4] 林祖明.对充分利用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优势进一步提高女子田径耐力项目竞技水平的 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
[5] 李老民.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
[6] 翟丰,张艳平.现代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趋势——以“赛”代“练”,以“调”带 “训”[J].辽宁体育科技,2003(1).
[7]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
关键词:白雪;马拉松;赛前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0.731/20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9-0110-03
A Research on Bai Xue’s Training before 2009 World Marathon Cha mpionship
WANG Lin,WU Xueli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Bai Xue, China’s elite female marathon runner, won the gold medal in 2009 WorldMarathon Championship, Berlin, with 2 hours 25 minutes 15 seconds. This studymainly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Bai Xue before the WorldChampionship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athon training arran gement to provide supportive experience and data to China’s athletes so as to p 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emale marathon.
Key words: Bai Xue; Marathon;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女子马拉松跑是我国田径项目中的潜优势项目,相继出现周春秀、白雪等优秀运动员。 在2009年第12届田径世锦赛女子马拉松比赛中,21岁的小将白雪以2小时25分15秒摘得了中 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唯一一枚金牌。为了更好的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加强对项目规律进 行 深入的研究,以给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相应的参考。本文从现代训练学理论的角度,对 白雪赛前中周期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学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白雪,女,1988年12月出生,身高158 cm,体重50 kg,黑龙江人,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马 拉松比赛中摘得金牌并在随后的2009年亚洲田径锦标赛获得女子10 000 m冠军,表现了极佳 的竞技状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1)文献资料法 ;2)访问调查法;3)数理统计法4)个案研究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雪赛前训练的状态评述 赛前训练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目前文献资料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赛前训练定义。有的将 赛前训练定义为“赛前直接准备阶段”(前民主德国《训练学》哈雷),有的定义是“赛前 中短期集训阶段(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和全国体院《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过家 兴等人从训练学意义上对赛前训练定义为“是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为创造优异运动成 绩所做的专门性训练过程”。无论哪一种定义,其定义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即为了在某场比 赛中获得最佳竞技能力而进行的一个训练周期。在本文中“赛前训练”是指为了在柏林世锦 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教练员为白雪专门安排的一个赛前训练中周期,调整出最佳竞技状态完 成比赛任务。
2.2 白雪赛前10周训练的时间安排特征
2.2.1 赛前训练的阶段划分 白雪赛前训练时间安排为10周。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高原训练前的平原阶段、高原训练阶段 、下高原后的平原训练阶段以及赛前一周的训练阶段。
任务加强有氧耐力训练,提高耐力水平利用高原环境,改善有氧代谢系统,巩固专 项竞技能力适应平原条件,促进专项能力转化强化竞技能力,调整竞技状态
训练天数28天(4周)28天(4周)6天(1周)9天(1周)
强度变化小—中中—大—极限大—极限大—中
从总体上来看,各阶段训练安排呈现以下特征:1)训练时间长:总的赛前训练时间安排为7 2 d,共10周,与传统大赛所需时间安排基本一致。2)训练的各阶段安排紧密合理,训练的 系统性较强:高原训练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安排层次清楚,互为衔接。高原训练前的平原 训练阶段时间相对较长,一是为前一个竞技状态高峰进行调整,再者为2009年全国田 径大奖赛10 000 m比赛做准备。
2.2.2 赛前训练课次的时间安排 上高原前的平原训练阶段的训练课基本都安排在早操和上午。而高原训练阶段课次安排 比较均匀,早晨、上午、下午都有安排。比赛周的训练课次安排是根据比赛时间进行的,比 赛时间是北京时间下午五点进行,故而专项训练时间基本安排在下午。
2.3 白雪赛前10周的训练内容安排 赛前中周期的主要特点是将已有专项竞技潜能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合理的负荷节奏适时的 在本阶段最后的重大比赛中,将最佳竞技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训练内容的选择 是赛前训练的关键。根据以往的训练学研究,马拉松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赛前 训练内容主要是以提高专项速度耐力的专项小周期和非专项小周期有节奏的交替安排为主, 而非专项小周期中全面发展的训练内容比例较大,积极性休息的内容也有所加强。白雪赛前 10周训练内容基本围绕这一训练特征进行(表2)。
身体训练手段1)跳绳+综合力量练习(单腿跳等跳跃练习、跳绳等+俯卧撑等);
2)行进间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跨步跳等);
3)原地垫上素质练习(仰卧起坐等腹肌练习、俯卧两头起等腰背肌练习);
4)上下坡跳跃练习(上坡跳跃练习,如单腿跳等,下坡慢跑)
恢复训练手段
1)泡冷泉:在零上4~5度的冷泉里,水深80~90公分,全身泡进去20 min左右,后再到被 太阳晒热的石板上晒出汗后结束,当时感到浑身放松,体力恢复;
2)小树林放松跑,放松柔韧伸展练习30 min;
3)慢跑30~40 min,放松柔韧伸展练习30 min;
4)人工按摩等物理手段恢复。有氧无氧的混合练习是当前长距离项目的主要训练手段,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白雪训练内容 主要是以专项跑和速度耐力跑为主,基本是有氧无氧混合练习。
从表2中可以看出,白雪的身体素质练习主要是以下肢支撑力量肌群和核心力量肌群展开的 ,有效发展了运动员的专项力量。
恢复与训练的同等重要性在现代运动训练理念中已经引起重视,每一堂课后的积极性放 松是必需的,白雪上高原前的训练地点选择在黑龙江五大连池,五大连池是第四纪火山活动 给人类留下的珍贵遗产,那里的山水气候是最适合保健康疗的胜地,白雪训练后的泡冷泉, 不仅保证了机体矿物质的恢复,冷泉后的热石板上晒太阳,这种冷热交替给予机体身心的放 松,保证了肌肉疲劳的恢复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表2)。
2.4 白雪赛前的负荷及阶段安排
2.4.1 白雪赛前负荷的整体安排 通过白雪赛前10周的训练,每天的负荷量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波动范围不是很 大,但是周负荷量呈现出明显的“小、中、小、大”特点(详见图1、2),每次训练课的负 荷量都不是很大,但是每日训练次数达到2-3次,这种多课次训练保证了总体负荷量。
有研究表明,耐力项目训练中负荷强度的提高比提高训练量对训练效果更重要,因此在 保证训练量的同时,强度的安排也必须科学合理,且要保证超量恢复,白雪的赛前训练强度 安排主要是以大强度训练课为主,以中小负荷训练课为辅的方式进行。
训练强度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反映在专项跑的速度,在训练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专项训练 的前半程。白雪赛前10周强度是逐渐增强的。在上高原前的平原训练阶段,其专项强度一般 控制在290 m/min左右,后程的冲刺强度控制在325 m/min及以上。高原训练阶段的强度变化 为 高原期间的前低后高,上高原后两周属于适应周,无论是在训练量和强度上都相对较低,专 项训练强度控制在270 m/min以下,上高原后的第三周开始高强度训练(300 m/min及以上)次 数逐渐增加,一周有四次训练课达到300 m/min,与低强度(225~244 m/min)交替进行。下 高原后平原训练周的专项训练强度出现的频率达到赛前训练阶段最高,并且一天内连续两次 训练课保持高强度,每次训练课专项强度基本都控制在300 m/min及以上。而赛前一周在柏 林的训练强度则保持有规律的一紧一松,强度都在290 m/min及以上。
2.4.2 白雪高原训练前平原训练阶段的负荷安排(6月8日—7月2日共28天)
白雪在此阶段共完成总负荷量591.2 km;日平均负荷量为21.1k m;身体素质训练11次; 训练课59次;课平均负荷量10 km。专项耐力节奏课9次;专项速度耐力课6次。日负荷量和 负荷强度详见图3和图4所示。
图3 白雪高原训练前平原训练阶段负荷量变化
2.4.3 白雪高原训练阶段的负荷安排(7月6日-8月4日 共30天) 高原训练是通过高原低氧刺激,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一系列特殊的应激反应,这对提 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都有极大地好处。上高原初期运动员需要进行一周的适应性调整,其 运动量变化平稳推进,仅有一个波浪周期,从第二周开始负荷变化属于波浪式安排,负荷有 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并且整体属于上升趋势,日负荷量基本都大于20 km(图5)。
2.4.4 白雪下高原后训练阶段的负荷安排(8月5日-8月9日 共5天) 白雪下高原后的平原训练阶段所采用的负荷安排是隔天进行专项强度训练,训练强度 较 大(每分钟300 m以上),但训练量有所减少。练一天调整一天的方式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超 量恢复,保证比赛需要的强度。白雪的下高原训练强度明显高于高原强度,达到了二者的衔接。
2.4.5 白雪赛前周的负荷安排(8月10日-8月18日 共9天)(表3)
赛前一周一般为模拟正式比赛日程的模式训练,其训练安排基本与比赛特点接近,以 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充分的准备。例如根据比赛的时间、场地以及比赛的强度等 要求安排模拟训练。比赛时间为下午且在场地进行,故其速度耐力训练时间安排在下午的场 地中进行,且其强度变化也体现出与比赛相似的多样性节奏,如8月17号下午的训练内容安 排,先是一定强度的场地速度耐力跑4 000 m(12 min24 s),但后续强度逐渐加大,同样 的距离上要求每组完成的时间逐次缩小,以适应最后的冲刺。日程安排上也是隔天进行的波 浪式模式,以确保恢复和超量恢复。一周内的训练内容没有太大变化,以保证运动员对训练 内容的适应。 表3 比赛周(8月10-18日共9天) 赴柏林比赛
日期 时间训练内容负荷(km)
8.10 周一早晨场地节奏跑16 000 m53 min20 s+300 m×3全力跑,放松练习 。16.9
下午场地速度耐力跑4 000 m13 min3 s+1 000 m+300 m×3全力跑,放松练习 。6
8.11-8.12 周二、三全天调整,一般活动。
8.13 周四早晨公园跑30 km 103 min,放松练习。30
上午公园跑30 km,105 min,放松练习。30
下午场地速度跑4 000 m 13 min5 s +1 200 m+400 m×3+200 m×3全力跑,7
8.14 周五全天调整,一般活动。
8.15 周六早晨场地节奏跑20 000 m67分 +300 m×3全力跑,放松练习。20.9
下午场地速度耐力跑4 000 m12 min59 s +1 200 m+300 m×3全力跑,6.1
8.16 周日全天调整,一般活动。
8.17 周一早晨场地节奏跑16 000 m 55 min20 s+300 m×3全力跑,放松练习 。16.9
下午场地速度耐力跑4 000 m 12 min24 s+3×1 000 m 3 min13 s、3 min10 s、2min51 s+400 m×3 72 s、69 s、62 s,放松练习。8.2
8.18 周二下午北京时间下午5点:柏林世锦赛冠军 成绩:2 h25 min15 s 42
专项训练课7+3次总负荷116.9+67 km
3 结 论
1) 白雪在备战2009年世锦赛的训练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其年轻易恢复、伤病较少的优势,合 理有效的安排了适合个人特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较好的控制了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之间相互 联系而又彼此依存的关系。通过增大混合代谢负荷比例来提高训练负荷强度,促进专项成绩 的提高。
2) 从比赛结果来看白雪的训练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值得我们广大教练员认真总结学习 ,并将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运用到我们平时的训练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 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551.
[2] 陆宗芳.长跑、马拉松有氧与混氧训练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
[3] 孙晓东,谭智平.现代中长跑运动科学训练方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 8,1.
[4] 林祖明.对充分利用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优势进一步提高女子田径耐力项目竞技水平的 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
[5] 李老民.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
[6] 翟丰,张艳平.现代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趋势——以“赛”代“练”,以“调”带 “训”[J].辽宁体育科技,2003(1).
[7]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