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剧创作的“五个一”实践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微广播剧的兴起和发展,给地方电台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结合浙江省余姚市在微剧创作方面的“五个一”探索实践(建立一套日趋完善的激励机制,培养一支相对优秀的创作团队,打造一个欣欣向荣的微剧研发基地 ,引导一个喜爱微剧的受众群体,探索一种多渠道的融媒体运作),明确提出微剧发展应着力在“四化”上下功夫,即题材的本土化、播出的栏目化、创作的精品化和运作的市场化。
  【关键词】 微剧创作 本土化 栏目化 精品化 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微剧作为广播剧的“特种兵”,近几年可谓异军突起。余姚作为县级市,与微剧十分有缘,在微剧界风生水起:2013年,余姚市委宣传部与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浙江广电集团合作,共同举办了“河姆渡杯”第二届中国微广播剧大赛。2014年6月,余姚承办了中国微广播剧发展论坛。同年12月,在余姚举办了第三届微剧大赛颁奖典礼暨微剧融媒体高端论坛和中国首届微剧节,成立了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微剧分会。2015年冠名举办了“欢乐余姚杯”第四届微广播剧大赛。余姚还建立了全国首个微剧研发基地,作品多次在中国微剧大赛中获奖,通过微剧这个平台,传播和弘扬了余姚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效提升了“幸福余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下面,结合余姚的探索实践,来总结思考微剧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五个一”实践
  (一)建立一套日趋完善的激勵机制
  余姚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微广播剧融入新媒体的探索与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正能量。市委宣传部和市广播电视台连续冠名支持三届微剧大赛,彰显了前瞻眼光。对于微剧精品创作,余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创新激励引导机制。市委宣传部对微剧重点选题给予关注和扶持,列入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扶持。余姚市广播电视台(下面简称余姚台)高度重视,从选题立项、创作生产、经费使用、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和重点扶持,并出台了《精品创新奖励办法》,对获奖作品的作者予以重奖。余姚台近年来策划、制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主旋律,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微剧精品,这与当地领先的激励机制和创优氛围是分不开的。
  (二)培养一支相对优秀的创作团队
  余姚台的微剧之所以能屡屡斩获大奖,离不开一支精益求精、不懈追求的创作团队。从确定选题、收集素材、剧本创作到演播室录制、合成,每一个环节都全力以赴。通过几年来的培训学习和传帮带,形成了以余姚电台节目部主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微剧分会副秘书长周凌宏为代表的优秀创作团队,团结并带动了一大批微剧追随者,他们中既有专业播音员主持人,也有社会上的广播剧爱好者。每个月推出一部原创微剧,通过实现微剧生产播出常态化,使队伍得到更好的实践和锻炼。
  (三)打造一个欣欣向荣的微剧研发基地
  余姚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微剧研发基地,进一步提高了余姚广电人及社会团体制作微剧的积极性,促进精品创作和人才培养。依托这个基地,余姚台添加专业制作设备成立了工作室,2014年和2015年成功举办了两期微剧创作培训班,吸引了众多业内高手,也培养了不少微剧新秀,这些“种子”渐成星火燎原之势,他们将是微剧的希望所在。对于微剧发展,余姚台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全力打造中国微广播剧领域首家研发基地,这个基地既可以作为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录制交换微剧的平台,又可以作为研究会培训微剧制作人材的基地,共同促进微剧事业的发展。
  (四)引导一个喜爱微剧的受众群体
  微剧充分适应了现代人碎片化、自主性阅读和收听的习惯,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欢迎。微剧要叫好又能叫座,既要培养优秀的制作团队,更要培养忠实的听众。余姚电台在节目中做了播出尝试,每个整点后面都安排一部微剧播出,根据收听率调查情况来看,效果非常不错,经常有听众要求重播。微剧顺应了求新求变的时代潮流,同时具有“草根艺术”的特征,吸引了非专业人士的参与。为了进一步扩大微剧影响,精准培养目标人群,余姚台组建了966幸福微剧社,面向社会招募社员,让微剧走近民众。虽然这个微剧演播社成立时间不长,在当地已经颇具影响,报名参加者踊跃,他们分别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正是因为微剧的低成本低门槛,为它走市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五)探索一种多渠道的融媒体运作
  借助两届微剧大赛冠名主办的先发优势,结合余姚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积极探索微剧的产业途径,微剧正成为余姚广电在全国广播界的一个标志性亮点。树立微剧传播的融媒体意识,在电台播送的同时,通过余姚人民广播电台FM966公众微信平台和微博、余姚手机台、余姚视听网等方式推送,用微信、用手机台见证广播剧人的努力,检验微剧的影响,感知微剧的魅力,打通了微剧与受众之间的“最后一厘米”,使微剧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化。如余姚台的获奖作品《爸爸》,这部微剧的在线分享曾经达到300多万人次,这还是在未作推广、自然点击浏览的情况下获得的数据。这说明贴近用户、做看得见的广播,是微剧走进移动人群生活并从而扩大影响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关于微剧发展的思考
  (一)题材的本土化
  作为地方台,微剧创作的最大优势就是坚持地方特色,弘扬地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抓热点,挖掘本土资源找亮点,在题材的选取上更“接地气”,这是地方台节目本土化、特色化的根基所在,也是精品创作的源头活水。例如: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电集团联合制作播出了百部微剧《最美浙江人》,在浙江电台交通之声微信公众号上一个月的平均点听量为8.4万人次;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百部微剧《安徽好人》等,都获得了较好反响。这些微剧立足本土,着眼现实,关注的都是真人真事,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核心价值观,形式活泼,富有内涵,好评如潮。①
  (二)播出的栏目化
  广播剧的生产和播出,当前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开设专门的栏目,需要足够数量的微剧来保证;缺乏栏目的保证,影响日常播出,微剧的作用和效能又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这需要整合各地电台的力量,建立更广泛的跨区域的微剧交换机制,实现多赢。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推出的“中国广播剧场”可谓及时雨,为精品广播剧交流展播提供了一个优质平台,展示了规模效应和抱团出击的力量。以栏目化带动微剧创作,以日播化扩大微剧影响,这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台加强微剧创作与传播的主要手段,如沈阳广播电台已经实现了微剧的日播化,这对于打造品牌、固化栏目、固定受众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创作的精品化
  加强精品创作对于培养人才、提高整体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顾问、专家组成员孙以森指出,微剧的精品创作,应当抓好三个环节,即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录制要精。实施精品化战略是提高微剧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和扩大微剧影响力的突破口。我们要通过实施精品战略,进一步完善微剧创作机制。科学规划选题,建立对重点作品的立项、投入和效益评估机制,实施扶优、扶强政策,提高微剧创作的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精品创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拿奖多少,关键是通过创新创优的过程培养和锻炼队伍。尤其是那些“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电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合作,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自己的创作团队,绝不仅仅是出点钱买个作品评个奖而已。
  (四)运作的市场化
  借助新媒体的多渠道传播,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成为微剧的创作者、体验者和参与者,最终成为忠实的收听者。我们要增强微剧产品的市场运营探索,做好推广和提升工作,力争推出有效的市场运营模式,把微剧这一品牌做大做强做精。一手抓精品创作,一手抓市场拓展。要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广播剧政府奖等评奖、评析活动给微剧发展带来的机遇,在创作精品的同时,也要努力生产足够数量的日播微剧,满足听众和市场的需求。微剧也要走向市场,注重商业化运作,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当前最迫切的是积极生产、推广那些既叫好又叫座的微剧作品,尤其要通过新媒体赢得听众,培育市场。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借助手机客户端喜马拉雅FM“中国微剧”板块,力推精品微缩广播剧,“中国微广播剧”微信公众号通过对微剧作品的大力推送,借助融媒体的优势让精品广播剧真正与社会、与市场接轨。目前,全国已有的微剧作品网络点击总量累计达亿次量级。作为最早实现融媒体传播的广播产品之一,微剧拥有市场开拓的无限可能。宁夏台通过广播剧日播实现了年创收百万元,这给微剧人以美好遐想。在余姚台,通过栏目冠名、FM966公众微信平台链接,微剧节目吸引了部分广告客户,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益和回报。
  三、结语
  作为融媒体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广播剧新品种,微剧充分适应了人们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碎片化、自主性阅读和视听的习惯,通过电台播送、微博微信转发、网站推送分享、手机移动端收听等方式,大大拓宽了微剧的传播途径和覆盖人群,使每一个作品的影响力达到了最大化。余姚台的實践表明,在微剧创作上,小台同样大有可为,小台也能做好大文章!微剧需要扶持引导,更需要推广普及,余姚台的做法和经验并非不可复制,关键在于立足本土,着眼现实,坚持目标,不懈追求。其实,无论广播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怎么千变万化,为听众服务的目的永远不会改变。最后,借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张海涛2014年12月在浙江余姚举行的微剧融媒体高端论坛上的一段话作为结尾:“用户是永远的上帝,需求是不变的方向,创新是微剧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永远在路上。”
  注释
  ①刘晓龙《锐意创新,共谋发展——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15年会上的工作报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网站,http://www.cnr.cn/gbyj/wj/20151117/t20151117_520525940.html.
  参考文献
  1.周雅《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广播剧的嬗变》,《中国广播》,2015年第5期。
  2.殷满仓《融媒体时代微广播剧发展探究》,《今传媒》,2015年第10期。
  3.高坦《微剧论坛——微剧是时代的产物,市场是微剧的广阔舞台》,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网站 , http://www.cnr.cn/gbyj/dt/201407/t20140715_515849819.html.
  4.万科达《微剧论坛——新媒体时代的微广播剧发展》,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网站 , http://www.cnr.cn/gbyj/dt/20140724/t20140724_516029251.html.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林玉明)
其他文献
【摘要】媒体融合下的广播电台运营需要创新营销模式,丰富产品。要有灵活多变的软性植入,有计划的燃爆宣传和广告代理公司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高效配合,建立广告档案,不断分析研判,加强视频在广播营销中的运用,等等,这些都是广播营销的新策略,值得广播人尝试探索。  【关键词】媒体融合 广播营销 软性植入 宣传 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增速换档的新常态下,传统媒体市场需求
期刊
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  3月1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名单。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共588家。其中,电台、电视台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包括:中国新闻社、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社、检察日报社等;视频网站有爱奇艺、乐视网、搜狐、风行网、合一等;影视制
期刊
2016年美国传统新闻业强劲复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印刷版和数字版订户均出现多年未见的显著增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更是创下歷史新高。传统主流媒体市场逆势上扬,表明公众对高品质新闻的需求以及为此付费的意愿并未消退,也预示着传统主流媒体“信息把关人”和“公众守望者”角色的回归。  传统媒体重振雄风并非沿袭过去的老路,从社交媒体借鉴新技术手段和传播理念,是实现新闻生产全链条再造
期刊
【摘要】用声音的艺术,集聚社会正能量,传播核心价值观。“最美人物”系列微广播剧运用受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展现大量凡人善举,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用好人群体点亮了“道德星空”。“最美人物”系列微剧的探索,进一步拓展了微广播剧传播正能量的价值空间。  【关键词】微剧 核心价值观 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构建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向心力。在培育、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期刊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和自媒体凭借自身的娱乐性、互动性及年轻态俘获大量受众,“中国广播”客户端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它一方面体现出央广为顺应时代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它也在引导舆论、促进文化传承、播送实时热点信息等方面履行着自身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中国广播”客户端 引导舆论 传承文化 热点信息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广播与电视、报纸
期刊
所谓增强现实(AR)技术,就是在展示真实世界的同时,将虚拟信息同时显示出来,通过将虚实世界的结合,彻底改变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效率。AR技术提供了人与场景新的互动方式,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家居、智能旅游等领域都有用武之地。  AR应用跳出了二维码的限制,产生了更多信息流,让手机真正成为从线上到线下的连接器,为商业化带来了新探索方向——虚实世界结合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信息。传统线下展示无论是
期刊
智库即发展的思想库与智囊团。媒体投身智库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打造媒体型智库,是促进传统媒体提质转型、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强化媒体的智库功能,以思想力壮大传播力便成为摆在媒体面前的最优选择。  第一,应將智库建设和媒体内容生产、融合发展并举共进,避免智库功能和媒体核心业务“两张皮”。  第二,应切实提升研究成果的咨政性、厚重
期刊
对外传播都面临着一个应该如何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等各种差异化的沟壑限制,参与国际话语权竞争的问题。国内有学者提出了“全球新闻”的概念,用以替代“对外新闻”。这一思路主要表现在:新闻生产要致力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自由沟通与交流,传播主体是多元的,传播对象可能是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个人,传播的议题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  如果從全球受众的利益出发来传播内容,本国的国际形象在这种责任担当的践行中自然能够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是涉及世界上距离最长的经济走廊和跨度最大的文化工程。由于各国与中国的关系状态不同,对中国的认知、感受不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也不同,难免出现认知落差、对接困惑、现实忧虑等问题,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一些国家被误读、曲解,而在另一些国家获得积极响应的原因。因此,对于包括媒体在内的中国对外传播主体而言,释疑解惑是当务之急。  应树立两种意识:第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报道应避
期刊
【摘要】“潮起珠江 不忘初心——珠江经济台开播30周年”研讨活动2016年12月15日在广东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广播电视业界同行和学界专家300多人共同探讨“珠江模式”的渊源,以及互联网时代“珠江模式”的转化和创新发展模式。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和首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同期举行,学界及业界的100多名代表,就“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进行了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