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盟软件黄武:内培外引,擦亮吸才新名片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60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蓉贝”软件人才计划正逐渐被成都乃至全国的高端人才所注意,这对提升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注重奖励有贡献人才的形象起到巨大的宣传作用。不少外地同行对于成都给予软件人才如此高的奖励表示惊讶和赞许。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必然推动成都软件产业整体实力跃升。
  以“蓉贝”之力兴人才之势
  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武是2020年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技术领衔人之一,在他看来,不同于其他城市,“蓉贝”软件人才计划有其独特优势和特点,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给予在蓉优秀软件从业人员的一种莫大荣誉,对于在蓉软件人才而言是一种安定力,而对于非在蓉软件人才而言则是一种吸引力。其次,“蓉贝”软件人才计划是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成都软件行业实力和竞争力的有力举措。虽然它奖励的是个人,但辐射的却是个人背后优秀的软件企业。由于“蓉贝”获奖人往往是这些软件企业的核心骨干,必然激发他们带领企业为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黄武补充道,“蓉贝”软件人才计划既是对软件产业领域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也是对成都优秀软件企业的全面奖励。从产业领域看:该计划涵盖了网络信息安全、数字文创、工业软件等九个产业领域。从奖励的企业看,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覆盖面广,可信度高。“我相信,从长远来看,这一政策必然会增强成都对全国软件人才的吸引力,最终提升成都软件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据黄武介绍,在“蓉贝”政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目前,成都软件人才发展情况在国内态势良好。首先,包括BAT在内的很多大型软件公司在成都都设有分部,其次成都高新区软件产业园聚集了大量的软件企业,这些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成都对软件人才的吸引力和人才市场容量。另外,成都的人文氛围、自然环境以及相对超一线城市较低的房价都容易吸引并留住软件人才。相对而言,成都在软件行业缺乏像BAT、美团、京东、字节跳动等大型软件公司的总部落户,其软件人才的发展落后于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而在新一线城市中则处于领先地位。
  与产业融合并进
  人才在进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产业的融合并进。在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仪器设备软件研发深耕20余年时间的黄武,致力于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相关软件。他认为,软件与生物医学产业高度融合,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首先,我们使用到的各类常用医疗器械,比如心电监护仪、B超、CT等都依赖于其背后强大的软件支撑。其次,生物信息学的巨大发展高度依赖于使用软件对DNA等生物大数据进行分析。最后,人工智能技术逐渐与医疗诊断技术相结合,成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黄武所在的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盟软件)则是这样一家公司,其从2004年成立之初就一直专注于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从2015年开始,规划了BL-42XI八个系列的信息化、集成化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目前,有三个系列产品已经上市销售,剩余五个系列产品在2021年年底前要完成研发工作。
  据黄武分享,泰盟软件的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以及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中山大学等医学院广泛使用,占据了中国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80%以上市场,几乎中国所有著名的医学院校都采用泰盟软件研制的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进行医学生机能实验教学。
  目前,泰盟软件有大量的新产品研发计划,包括人体生理实验系统,多种行为学分析系统、多种药理学分析系统以及大量的医学虚拟实验仿真软件系统,公司200多名研发人员正全力以赴开发这些产品。
  未來,又该如何推动“蓉贝”软件人才计划及成都市软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黄武建议,可以将“蓉贝”软件人才计划作为一张成都市大力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对外,在北、上、广、深等软件产业一流城市软件产业园区宣传“蓉贝”计划等成都市软件产业优惠政策,吸引软件人才来成都发展。对内,到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东软学院等一大批软件人才重点培养高校,向计算机、软件学院学生介绍成都对于软件产业的支持,将更多软件行业的新鲜血液留在成都。“有大量的软件人才聚集在成都,成都的软件产业必然会持续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海西西部经济区发展势头强劲  新世纪头两年,海西州西部经济区工业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17.8%的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去年本州一市(格尔木市)三行委(大柴旦、冷湖、茫崖)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1亿元,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的84.4%。今年一季度,西部经济区已实现工业增加值15.7亿元。
期刊
5月初,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现有14个产业生态圈基础上,成都计划通过发展低碳农业、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制造业升级、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绿色建筑等,构建第15个低碳产业圈,为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而努力。  “双碳”目标怎样落地,地域特色需要怎样的考量?如何现实回应低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考验着政策制定者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需集结企业的行动力和专家的智慧。  马军 公众环境研
期刊
5月13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担当公园城市首提地和示范区责任使命,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坚持标本兼治,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努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
期刊
5月6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专题研究天府实验室建设工作。他强调,规划建设天府实验室是强国惠企利民的大事,是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大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载体,加快推进天府实验室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  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部
期刊
5月18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我国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核心舱在发射升空后,已经完成单舱飞行阶段的在轨测试,后续飞船、舱段的发射将正常按计划实行。  “核心舱是整个空间站最重要、最关键的舱段,建造空间站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到现在已经进入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时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道,“空间站建造分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建造两个阶段,从今年到明年,完成这两个阶段
期刊
近期成都正積极谋划,在现有14个产业生态圈基础上构建第15个低碳产业圈,为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而努力。据了解,成都正对成都市低碳产业进行整体梳理摸底、调研论证,抓紧时间制定碳中和产业生态圈的工作方案,目前已形成初稿,争取近期能够出台。  按照初步计划,未来的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生产等产业,加快打造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多元应用场景,为碳达
期刊
“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成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三次产业齐头并进,经济持续恢复,随着各大城市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成都继续稳居全国前十。  2021年一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2.84亿元,同比增长17.3%;较2019年同期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6.7%——经济“首季报”,成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2021年一季度,不仅是今年开局、“十四五”开局,也是新发展阶段的开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期刊
构建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的人才生态,成都2019年起发起“蓉贝”计划,多层次、多维度给予软件人才政策支持。4月14日,依据《成都市软件产业“蓉贝”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成经信发〔2019〕11号)《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评选办法》(成经信发〔2020〕4号)等文件精神,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评估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蓉贝”软件人
期刊
日前,成都发布《成都市智慧园区(工业和信息化类)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旨在提升成都市产业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以及园区企业数字化水平。  据了解,成都智慧园区建设原则是“政府引导、园区主体”“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聚焦重点、整体推进”。其中特别强调,突出政府对智慧园区建设的引导作用,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园区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等多方力
期刊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2亿灵活就业人员送出系列大礼包,包括研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措施,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探索用工企业购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适当让利、政府加大支持的机制等。  有关部门也在加快行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