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别看谁的笑话

来源 :教师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民族发展前景如何,要看这个民族的青年理想是什么。
  理想最好是多元的。有人想当明星,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种水稻,有人愿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理想多元的好处是,在社会分工上,谁都很重要,然后,彼此尊重,又彼此成全。如此,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
  一个社会,不怕有很多的信仰,就怕没有真正的信仰。
  一心为己的信仰,无论有多虔诚,都不会是真正的信仰。伟大的信仰必然呈现的是一种宇宙意识,因为它首先是利他的,最后才回到自己身上。
  有的人烧香拜佛,祈求自己升官发财;有的人开设道场,最终是为了敛聚香火钱。这不是信仰,这是在利用信仰。
  谁也别看谁的笑话。否则,有一天自己也成了笑话,从别人那里,才体会到做一个笑话别人的人有多丑陋,被人笑话又有多寒凉。
  人生的路很漫長,谁也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所以不要把话说绝,也不要把路走绝。
  得势的时候别太张扬,这样落魄的时候就会少被人奚落。富贵的日子里,不要太显摆,这样一旦贫穷了,兴许还有人借给你一斗粮。
  这都是低调救了你。那些想笑话你的人张不开嘴,而那些善良的人,觉得应该帮你。
  由盛看到衰,方有未雨绸缪之念;由喧嚣回归寂静,方可生修心养性之明。常予人笑脸,就是积德;少笑人不足,便是慈悲。
  人世间,真正让生命感觉到美好的是什么呢?
  不是富贵,不是功名。富可敌国不过一时,权倾一方无非须臾。也就是说,这些外在的繁盛都会流转,今天是你的,明天可能就不是你的了。
  富人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富下去,当官的以为自己会当一辈子的官,那些过来人都笑了。
  因为,这个世界最强大的,不是你,也不是你拥有的一切,而是明天。在明天面前,一切都显得脆弱。换一个说法就是,一瞬间,你可能什么都没了。所以,不要仰仗靠不住的东西,也不要想得那么远,一辈子太虚无太漫长,最要紧的,是活好当下。
  有人说,闭门阅佛书,开门迎佳客,出门寻山水,是人生三乐。它强调的是人要在时空上,打通三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我觉得,人活到最后,其实需要的东西很少,就八个字:能吃能喝,倒头能睡。
  唯此时,生命才回到了最初始的幸福。你看看这个世界,有些人痛苦,不是他们拥有的不够多,而是连这样最简单的事也做不到了。
  沉默是一种极高的智慧。或者说,一个人的沉默,会让自身的智慧雍容华贵。
  这差不多成了一种气质。一个一天到晚夸夸其谈的人,无论有多大的智慧,最后也都会沦落成小聪明。人,说得少就会显得厚重,说得多难免让人觉得肤浅。
  公众人物挨骂的时候居多。有的人天天在挨骂,有的人骂着骂着就不骂了。前者是公鸡中的战斗机,一副宁折不弯的样子;后者呢,不是沉默,就是示弱。骂的人觉得对方噤了声就是服了软,再骂下去也就没意思了。
  如果对方讲道理,你不必与他理论,因为理性和智慧终会呈现真相。如果对方不讲道理,你也不必与他理论。因为讲理没意义,他疯了,你总不能也傻了吧。
  在这个谁也不愿服谁的世界,能退一步,是一种沉稳和大气:不必刀光剑影,不必你死我活,血性收敛,钓台独坐。宁折不弯固然刚勇,问题是,一旦折了,连弯的机会也没有了。
  有时候,即便你真的错了,选择沉默和示弱,也容易获得他人的原谅。是的,如果不好意思直接认错,这是个可以一试的办法,毕竟每个人都需要台阶下。
  (作者单位:河北省蠡县中学)
其他文献
做了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我发现孩子的心理困扰往往缘于其父母。许多父母缺少生育、养育、教育的学习与训练,不懂得怎样做父亲和母亲,甚至反问:“这还用得着学吗?”于是,他们就在不经意间,掉入教育黑洞、文化黑洞、情感黑洞,难以自拔。当然,也有例外。我遇见一位妈妈,把自己用心学习做母亲的故事与感受写了下来,厚厚三大本,挺有意思的。她愿意与我分享。  出嫁之女,一旦怀孕,既兴奋,又紧张,还害怕,更痛苦。十月怀
期刊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是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对宏观的生态系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而且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比较松散的,这种结构是通过食物链连接起来的,其功能也是与之相关联的。理解这一点,对后期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节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在做到“生态系统的功能”这部分练习题的时候,反馈出的信息却不
期刊
“三野”是一个别称,与三个女子有关。这个称号来自一次笑谈。2019年夏天,我赴苏州参加“第五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活动间隙,大家闲聊,一位熟悉的师长说,香香身上有一股野性。这种形容很特别、有诗意,的确很符合香香生命自由自在生长的特质。香香也觉得不错。明霞赶紧接话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像野生植物一样,‘野生’这词属于我!”大家笑着看我,问:“那你是‘野……’”?我被十多双眼睛一盯,大脑快速搜
期刊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即老师是传授真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我们都明白,“传道”,即通过言传身教,逐渐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普遍运行规律,拥有独立看待事物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授业”,是指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样的,“解惑”,在很多老师的眼里,就是解答学生的疑惑、问题,让学生带着明白离开教室。  然而,“解惑”,
期刊
街巷间秋色迷人,红绿树间疏黄点点。在这美景如画的仲秋时节,拜读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李志欣校长的《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的力量》,紧随灵动的文字,顿感金秋绚烂,丰厚浓郁,如同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让人心旷神怡。我惊叹且发自内心地敬佩这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思想、特别有情怀、特别有思考、特别有开阔学术视野的优秀校长。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爱。”李志欣校长就是一
期刊
最近,本地一学校为两位即将退休的教师举行“荣退仪式”。仪式上,校长90度的鞠躬致谢,退休教师感人肺腑的发言,全体教师的起立含泪鼓掌,无不让人动容。40年的教书生涯就此画上一个句号,40年风风雨雨过去,从此风轻云淡,开启安享晚年的人生。  看完这个仪式的视频,作为从教36年、再过4年也将告别讲台的我,不免心有戚戚,感慨良多。  两年前,我曾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过朱华贤老师的《别让教师成为吃青春饭一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此重视之下,学校教育百花齐放,孩子们的发展理应有很大的变化。可综观学校内外,越来越多的孩子少年老成,缺失了一份孩童般的天真烂漫。带着一份教育者的思考,我觉得教育应该有很多种可能,教师要于日常点点滴滴中,去滋养孩子的成长。  一、课堂自由,让孩子思维多元发展  “教学的生命力是什么,是学生成绩的稳步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减少生源的流失
期刊
1   “教育学是人学”,这在业界已成共识。人学,或者称之为“人文学”,是一个大家族,是一个学科群。关注并探索人的成长、发展路径与策略,都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因为每个人都有成长、发展的问题,也几乎所有人都会见证甚至参与别人的成长、发展,所以,大家都可以对教育发声;但真正有价值的观点只可能从深谙人性、自我发展有一定高度的人的嚴肃思考中生发出来。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就是要集“智慧之见”之大成,劝导、感
期刊
游牧阅读,是一种以开放、自由、多元化的阅读心态为基础,以师生共同在阅读中游历语言、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能力和精神生活品质为目标的阅读教学样态。当我们的阅读教学开放游牧空间、归还个体自由,开启精神游牧、实现平等对话,开发旅游游牧、包容多元生成,就瓦解了封闭而固定的教学层级化空间,逃离了被模式规训的“阅读定居”生活,复归充满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自由与流动。  为改变固有的精耕细作的“圈养”阅读
期刊
我做教师几十年,接触和交往的人也以教师居多。但我发现,许多教师只关心职业内部的事情,活在职业身份之中,和他们谈职业外部的世界,没有多少话题。不少教师对一些重要事情的判断,价值水准也很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关心一个人的精神格局。虽然每个人基本都是职业化生存,笔者在他人眼里也只不过是个教书匠,但一个人不能仅仅活在职业中,视野、胸怀应该大一点。不管职业身份如何,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持续成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