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牛粪生物炭与氮肥复施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降解效果及生物有效性影响,该研究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以牛粪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与氮肥复施,进行土壤中PAEs降解的应用条件及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牛粪生物炭与氮肥复施比例为2.5,土壤初始pH为8,土壤温度为30℃,降解时间为150 d时,土壤中DMP和DEP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分别为87.84%和90.63%。牛粪生物炭与氮肥复施能够抑制土壤中PAEs的迁移转化,抑制小麦根部中P
【机 构】
:
沈阳大学环境学院,辽宁万益职业卫生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157108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牛粪生物炭与氮肥复施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降解效果及生物有效性影响,该研究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以牛粪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与氮肥复施,进行土壤中PAEs降解的应用条件及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牛粪生物炭与氮肥复施比例为2.5,土壤初始pH为8,土壤温度为30℃,降解时间为150 d时,土壤中DMP和DEP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分别为87.84%和90.63%。牛粪生物炭与氮肥复施能够抑制土壤中PAEs的迁移转化,抑制小麦根部中P
其他文献
新时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保利集团下属企业,是国防军工投资项目科学决策的重要咨询服务单位,是中央军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单位科学决策定点咨询单位,提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估、工程审价及其他价格服务、招标服务等,是致力于促进资本、技术与智力服务融合的高端智库。
在民国时期的新安画派中有这样一位画家,他曾位居高官,最后却挂印返乡;他寄情山水丹青,却又致力民生教育;他曾经是新安画派的领军人,却在壮年溘然长逝。他在当时名望甚高,后世却鲜有人知。这位画家便是新安画派名宿张翰飞。
尊敬的谢冕老师、尊敬的曹文轩老师,非常感谢你们,因为三十七年前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的时候听过你们讲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我获得很大的教益。在座的各位老师,也非常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在努力培养着许许多多像我们当年一样的热血青年。也感谢在座的同学们,未来,你们中可能有的是作家、有的是诗人,总之都是跟文学沾边的人。
高丽朝中后期至朝鲜朝初期,诗坛以崇尚宋诗为主。随着中朝文人的广泛交流,朝鲜文人在反思宋诗之弊的同时,积极接受明朝前后七子“诗必盛唐”理论,加上唐诗选本及中国诗学典籍在朝鲜的流传,诗风逐渐向宗唐转变。至朝鲜朝中期,“唐宋诗之争”正式形成。文人通过论证唐诗正宗地位、宋诗变唐之罪、唐风自然而宋诗雕琢及文人尚唐的审美取向,确立了以学唐为主的诗坛格局。但纵观朝鲜朝中期诗作,无论在用韵、拟作、诗风还是取法对象等方面,都表现出不专学一家的特点。究其原因,朝鲜作为域外国家其“唐宋诗之争”的核心是学唐与学宋的选
2021年3月5日“惟象生境——李立新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象”与“境”是本次展览的关键词,它能引导观众从作品突出的形式感中,去感受和解读李立新作品中的精神性因素。本文以迷宫作喻,试图展现李立新作品线条与块面、笔墨与光影等元素的碰撞与融合,并试图揭示出其作品中融会贯通的中西方艺术技法与艺术理论。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东北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呈现出融合发展态势,促进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以及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为小南河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小南河村结合本村落特色,积极探索推出乡村民俗旅游项目,探索我国东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途径。
婺商传承600年,为八婺大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弘扬婺商精神,培育婺商新人,对于加快“浙中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婺商精神的特色化淬炼和创新性传承,凝练出“信义、坚毅、包容、开放”的“现代婺商精神”,通过营造婺商人文环境、构建婺商课程体系、搭建婺商实践平台三条主线,把婺商精神全方位多维度地纳入学校婺商教育生态链,为浙中经济培养具有现代婺商特质、人文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商贸人才。
被中外旅游者誉为网红打卡地的北京雍和宫,除了一年一度的打鬼日,每年还有两天是最热闹的日子,一天是农历腊月初八——舍粥日,另一天就是农历大年初一——磕头烧香日。人们纷纷用喝粥、烧头香的形式,祈福来年的好运、家人的安康、事业的兴旺、财运的到来,但真正的佛教文化内涵却大都被人们所忽略。
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2003—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并绘制相关图谱,提出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研究应该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加强实证研究,同时提升研究质量。
冈仓天心的弟子早崎稉吉熟习摄影术、中文,于1893年随同冈仓在华进行考察后,二十年间多次访问、滞留中国,对当时中国古迹保存之情况多有记录,观览、收藏并参与交易了大量艺术品。但其活动多为其师的声名所掩,学界对其较少注意。本文梳理早崎在华的活动经历,阐述其所代表的“日本眼光”对20世纪初世界性的中国艺术品收藏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希望可以为20世纪海外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建立补上一块曾被忽视的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