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文学理论课中坚持“立体感”教学的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88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理论教学应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平面教学的窠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践“立体感”教学原则。教学应将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的情感、理性、想象、意志等主体精神因素全方位地结合起来,师生共同遵从教学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文学理论 立体感 教学改革 创造性
  [作者简介]刘根生(1948- ),男,河北景县人,衡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美学、文学批评等文艺学教学。(河北衡水053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5-0154-02
  
  文学理论课是大学中文专业的基础课,主要讲授文学的基本规律,是较抽象的理论课程。一方面这门课涉及文学、哲学、心理学、美学、思维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有综合性交叉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在低年级开这门课,学生文学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也较差,因而,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接收都有一定困难。笔者认为,成功的教学应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践“立体感”教学原则的结果,应力求在教学中实现思维与欣赏、理性与情感的最佳结合,创造雅俗共赏的教学境界。师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创造“立体感”的教学氛围。
  
  一、更新观念,树立“立体感”教学思想
  
  我国的教育改革首要和关键的任务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少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埋头记笔记,百口一腔,千笔一卷。这种教学模式认为书本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学生是客体的客体。
  转变教学观念就要由以理性知识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把知识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将平面线形教学转变为“立体感”的多维教学。“立体感”教学是将书本置于客体位置,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主体,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而不是照搬客体。教学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师生共同参与对教材的阐释、开发和拓展。教学融现实生活、心灵感悟、理性思辨于一体,创造立体活跃的课堂空间。课上留下的是知识的结论,更是情感的奋发、智慧的启迪、情境的回味、思想的放飞。教学从逻辑原点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始有终。一切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步骤都是顺理成章、和谐有序的。
  
  二、“立体感”教学的具体做法
  
  1.吃透教材,选准重点、难点,使教学有的放矢。当下文论教材大多结构、论证繁复。其实,教材的编写应力求简要,给教师的备课、讲课留有发挥拓展的余地,现行教材实无照本宣科的必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可提纲挈领、穿针引线、作高度概括又不失知识的连贯性,把主要精力放到重点、难点的讲授上,提问题,举例证,引发分析,补充论证,甚至提出疑义,启发学生,诱发学生的逆向思维。重点、难点的突破,往往使学生的生命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层次,视野开阔,别有洞天。
  同时,教师应在有限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我在讲授“文学特性”一章时,确定文学的审美性为重点,难点是情感性。它是审美的特性,是可体验却难以言表的东西。我力争讲得详透深刻一些。如讲马克思所说的人类把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的审美,它是人类洞察社会人生的一个新的自由的窗口,这里有无限的风光、无穷的乐趣,是人生的精神家园。讲审美情感的产生和文学对情感的描写时,引申再讲德国古典美学关于人的知情意精神构成的理论。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精神世界在理性之外还有更为丰富的情感世界,艺术家就是要描写在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的。我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中对盛淑君遭团支书(又是她的恋人)大春批评后的复杂心理的描写,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艺术的审美特征,体会到人要追求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艺术审美特性的教学,引发了学生对完善人性的思索、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促进了学生从自然人到理性的人,再到审美的人的转化,正确的观点就树立起来了。
  针对当前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争论,我把审美是否淡化文学意识形态性质的意见让学生讨论,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1750年美学创立的初衷的材料和康德、席勒的美学资料。经讨论大家认识到审美淡化意识形态不一定就是坏事,当社会上思想理性过盛之时,人的精神发展是不和谐的,审美有利于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把审美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大家的认识就比较全面了。
   2.教学过程突出一个“活”字,内容讲授要深入浅出。文论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往往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其中每个教学环节处理都要注意机动灵活、不死板僵化。提出问题要醒目明确、有吸引力,还要生动活泼、不拘一格。我在教学时有时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有时又含蓄委婉地从描述艺术境界中提出问题。如讲“文学的人性描写”这一节中人的社会性时,我首先提出什么是社会属性,并和学生一块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关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然后逐层讲授有关内容。而在讲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时,先描绘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然后提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论证问题要做到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我往往采用关键词的教学方法,可使教学脉络清楚,重点突出。如讲文学审美特性时,我划出“审美”“情感”“体验”“直觉”“观照”等关键词,再对这些词进行讲解,词讲清了,教材内容也就基本明晰了,观点也就基本清楚了。
  论证问题还要注意深入浅出,教师要善于将深奥的问题通俗化、现实化,从而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致,克服理论教材太抽象的弱点。如讲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时,我首先讲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人们实践内容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变化,进而引起人们审美心理、审美观念的变化,然后才有新的文学艺术。由此及彼,顺理成章。为了增加学生的现实真实感,真切理解物质生活和审美观念的关系,我提出人们的衣服款式、色彩,甚至女同学的发型及大家对文学作品倾向爱好的变化等,其根源必须要从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中去寻找,精神变化的根源必须从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去找的观点。每堂课结束前,我总要用三言两语简要明白地对该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作出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反思。有时我又用带有感情的语言启迪学生,如在讲文学和生活的关系时,我针对学生不愿到农村、企业工作,和农民、工人感情沟通少、共同语言少的弱点,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大家到农村工厂去,那里有真正的幽默和诗情画意。”而后,同学们开心地离开了教室。
  3.注重例证在文论教学中的审美作用。理论教学离不开例证分析,但以往人们认为举例仅为说明观点。“立体感”教学还需要强调例证教学的美学作用,它更有创造美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感情和想象力的作用。如讲文学语言的特征时,我和学生共同朗诵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空寂的后花园,但在鲁迅笔下却写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恰当的文学例证,激发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地发挥文学例证的美学作用,我十分注意的是:(1)选择例证要注意美感性。作家描写的事物美学价值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作家描写情调不够高尚,缺乏正确的美感。教学要选择美感性较强的例子,当然要有不同的风格,或平易,或灿烂,或优美,或壮美,不拘一格,琳琅满目。(2)要注意例证的典型性、思想性。教学中我坚持以正面举例为主,思想性较差的例子尽量不举,注意理论教学的思想倾向性。(3)较多引用中学教材的例证,这样学生对文学理论好接受,并有利于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
  4.注意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立体感”教学的重要途径。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过直接讲授法、学生自学提示法、师生共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近距离”或“无距离”教学。另外,我认为文论教材语言书卷气太浓,讲课时教师要把教材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教学口语。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亲切有味、雅俗共赏,这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创造。
  
  三、“立体感”教学的几点体会
  
  首先,“立体感”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突出师生的主体作用,提倡教学创造性,照本宣科没有出息,教学要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学需要师生身心的全方位投入,是身心与时空的融合。在自由的气氛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判断力和思辨能力。第三,“立体感”教学的创造性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而是围绕教学内容有逻辑的自由创造。同时,教学创造和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有机地结合,吸收有生命力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也是“立体感”教学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的粉笔板书亦不应放弃,应合理搭配使用。
其他文献
【正】 黑龙江省卫生经济研究会于8月25日—29日在伊春市召开了第二届年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卫生经济研究会全体理事和各地、市卫生局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医院管理人员、医学
[摘要]大学生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能力外,还应该掌握各种求职技巧。文章针对大学生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应对技巧。  [关键词]大学生 求职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作者简介]田桂莹(1973-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师范學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法律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齐依南(1975- ),女,吉林农安人,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从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附加值的特种玉米产品——蜡质玉米的特性、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工业加工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现象。实践证明,与目前竞争日益残酷的玉米深加工行业的普通玉米
青少年面部留疤调查结果,留疤频率为70.31‰,12 ̄16岁组留疤频率最低,〈4 ̄6岁组留疤频率最高,面部留疤主要分布前额区41.76%,其次为双眉区22.75%,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追溯致疤年龄以学龄前为主67.41%,且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她是普法耶拿战役的产物;她曾孕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她至今一共培养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她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在它的辐射影响下,欧美各国大学渐渐完成了向现代大学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