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g795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也就是将数学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但在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现状展开分析,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供相关教育人士参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难点部分,这不仅关乎学生数学成绩的发展,同时也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息息相关,更影响着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面临着困境,难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数学教学的效用。因此,在当前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培养方法无法满足时代需求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向,更多的是以解决教材中或者考试中的问题为主,这些问题通常是经过专家学者设计出来的,虽然具有典型性与综合性,但却无法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向,更倾向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问题,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为主。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部分教师仍是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进行教学,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學生的全面发展没有帮助。
  (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刚从学前教育踏入小学教育,之前没有接触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都不是很高,且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知识的系统化与体系化,从而提高数学基础水平。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也缺乏针对性,使得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比如审题不严谨、理解能力差、找不出隐含的数量关系,等等。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较大转变。想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则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问题情境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数学学习,保持大脑的持续运转状态,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另外,创设问题情境,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如前文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数学基础水平都不是很高。想要切实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从强化数学基础知识开始,让学生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作用于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基于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比如,当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忆两个数进行计算时的不同方法有哪些,之后再对问题加以解决,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旧知识,同时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教学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切切实实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离不开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教师要通过生活中实际案例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出来,发挥数学知识的最大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平时生活中包含的数学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并将这些场景搬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情境演练的方式还原出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对教材的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掌握数学知识,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根据现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等方式,切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实验基础课程,关键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用科学的方法体验活动的过程。目前,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着正规仪器无法覆盖,学生的科学学习对书本的依赖性较强,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的科学学习更为有效。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探究,用科学的方法体验活动的过程。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小学科学教育
期刊
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最根本的基础素养,也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和总目标。它与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下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维教学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因此,科学教学四维目标的实现就是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通过在活动中建构“科学知识”、在活动中实践“科学探究”、在活动中生成“ 科学态度”、在活动中延伸“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四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的
期刊
问题驱动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技能,在小学科学教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明确了问题驱动法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驱动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问题驱动的设计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问题驱动教学法旨在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问题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本班学情
期刊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问题,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依靠教师讲、学生听,完全忽视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比仅仅给学生灌输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因此
期刊
交互式学习倡导师生共同参与,让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的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发现者。教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综合利用投影机、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一个交互式体验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在新颖、生动的素材资源下,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相对于传统教学,交互式学习建立在自学、交流、探究、体验、互动、评价的实践过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积极求知,又可以使他们在愉悦热烈的情绪体验中,展开想象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对课堂学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高品质课堂学习则成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价值追求。那么,如何体现高品质课堂学习?核心素养如何在高品质课堂中渗透?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易学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
期刊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要求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采取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关注探究过程和教给探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在小学阶段,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学习能力普遍都比较弱,所以想要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就要有非常
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主导的“思维型”教学理论强调,“教学的本质是思维”。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许多教师常常注重实验探究本身,却容易忽略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关注,重操作、重技能而轻思维。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在于多,不在于实验结果本身,而在于科学探究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思考,有没有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只有思维充分参与的课堂,才是真正快乐充实、丰富高效的科学课堂,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具有更加积极
期刊
作业批阅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础评价环节。小学数学作业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和具体,作业批阅的过程,是对教学结果有效评价的方式之一,是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在学生作业批阅中,教师指出其中的错误,并适当加以评语指正,无形之中培养了小学生的纠错意识。  学生作业批阅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生是否准确掌握课堂知识内容,最终要靠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来反馈。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的理科性特点,对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各领域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要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未来人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社会发展需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要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对课堂上的知识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要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要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