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中国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ING0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住宅,在生活中已成了和教育、医疗一样的“头等大事”,房地产业也一直身踞热门话题之列。透过喧嚣的表面,或许只有引入历史性的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年来的房地产热,其背后在发生着怎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而且是一名八旗子弟,那你就不愁没地方住,因为你家族的住房是受到朝廷保障的。不过如果你兄弟太多,等到长大成家时想再搞到一处普通宅子(更别说豪华四合院了),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政府不允许你购买。你不得不与兄弟们分享父母留下来的院子。等到那一天,清帝宣布逊位,你所享受的一切住房福利都没了,你或许最终会同意,把家里的老宅子卖给一个有钱的汉族朋友,以便去另行购置住所。
  在清末民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场景。从民国开始,中国正式进入了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自来水、电这些公共产品开始在城市普及。在北京,四合院的改造开始流行,浴室和车位逐渐兴起,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四合院,处处体现着一个家族内部的权力结构、长幼和尊卑,时刻不能乱套。而新的户型设计,则以功能和舒适度为主,不经意间就改变了家族内部的“权力关系”。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城市住房进入了新局面。很多无房者分到了房产。但这种福利分房的方式,在80年代面临着困局: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本无法靠分配来解决城市的住房问题。最终,国家宣告实行住房商品化——房地产,这个庞大的行业开始兴起,并成为每一个家庭生活的“重头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家属院,很多都面临着拆迁。在重新审视这种居住方式时,人们发现了家属院的迷人之处:作为工作单位的延续,它构建了新的熟人社会。小孩子在社区奔跑,所有的邻居都认识这是谁家的孩子,这种“熟人社会”提供的安全感,在新的商业楼盘中很难实现。新的小区,本质上是陌生人的社会,业主实现了对房屋的商业权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身份、职业完全不同的业主之间,人际间亲密来往的可能性也在变小。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今年政府提倡的“拆除围墙、开放社区”的主张,这不仅是一个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案,更是一个新的“开放”尝试。在世界范围内,有关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好的,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曾经有很多高大上的社区,最后莫名其妙地衰落了,而有些社区,却一直保持活力,这其中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一个开放的社区,是会更安全,还是更让人不安?
  居住,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有关空间的问题。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方式,它和人们的观念变革息息相关,有时候,它也是一种政治实践。从传统到现代,住房的变化是“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深入的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建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是时候进入历史,思考一下“静悄悄的革命”了。
其他文献
复查这一似乎早有定论的罪案,是想借此说明,鉴史之时要把相关证据搜集齐全,分析透彻,才有可能看到“庐山真面目”。  马谡的罪案,《三国志·诸葛亮传》说是“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即违背诸葛亮的指令,应变的举措失当,这是抽象的罪名定性。至于具体的犯罪行为,《王平传》说是“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即舍弃水源跑上山坡,指挥举措繁杂扰乱。两者合在一起,似乎罪名、罪行都齐全了,死刑就算定案了。《三国演义》据此进行
期刊
宵 禁  悄悄就没有了  唐代的中国城市,太阳一落山,鼓楼就敲响“闭门鼓”(暮鼓),六百下闭门鼓敲完,大街上就不许走人走车了,一旦被抓到就是“犯夜”,就要笞打五十下。除非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被抓到才不会受罚。没有要事但想要夜行?那就只能等每天早上五更三点敲响的四百下“开门鼓”。这,便是传说中的宵禁了。  到了宋朝,城市中仍有宵禁。宋太祖诏令颁行全国的《宋
期刊
假期与穷游  现代社会,人们的休闲时光大大增加。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每周休息一天,而到了90年代,则实行了双休制。进入21世纪,不但有国庆、五一假期,工薪阶层的带薪休假也提上了日程。  那宋代人民的节日都有哪些呢?宋代的法定节日还真不少,国家在这些节日都要放假,其中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5个大节各休息5天,合计35天。天圣节、夏至等7个节日各放3天假,合计21天,立春、人日等21个节日
期刊
漫步在大学校园,碰到一位年龄稍长者,他可能是一位教师,如果问及他的学历,多半是博士。如今很多高校,在录用老师的时候,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必须是博士。在此基础上,会有一些附加条件:是不是海归?本科是不是985院校?  这多少说明,“博士”这一头衔,已经相当普遍,吸引力也因此下降了。但是,在中国,曾经几十年都没有培养一个博士。上世纪50年代,识字率极低,国家最初的教育,还是以扫盲为主,在此基础上培养国家建
期刊
法国的军事地理颇为糟糕,煤钢工业区都在东北部边境地带,一战时期就被德国人的炮火犁了一遍。按照常理,马奇诺防线应该优先保护这块地区,令人费解的是,马奇诺防线偏偏就没有修到这里来。原来此地与比利时、荷兰接壤,它们属于所谓的低地国家,长期为英国所重视,且与法国关系不错。法国不在此地修筑防线,一来是示好于比利时等国,二来是诱使不敢正面攻打马奇诺防线的德国, 转而进攻低地国家,以此入侵法国,那样英国必然参战
期刊
夏布,历史悠久的古老面料,直白地说,就是苎麻织造出的麻布,因为其透气、吸汗、散热快的布料特性,在古时常用来制作夏天的衣服,所以有了夏布的美称。夏布在中国历史上尽展作为布料的功用,比如制衣、制帽、制包装布,都是作用于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上。现在,它又承载了人类生活更高层次的含义——用于作画,由此诞生的夏布画有着独特的魅力。  夏布:曾是生活的基本需要  麻布的出现可能要追溯到神农的农牧时代,据传神农氏教
期刊
提起慈善,我们大抵都不陌生。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兴起,离不开西方文明的推动。在西方,囊括了医疗、教育、灾害救助等领域在内的慈善事业,是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它的组织和运行,依靠公众的力量,同时也服务于超越具体血缘、地缘的社区大众。那么,问题在于,与西方相比,传统中国是否有类似的慈善传统呢?  对于这一问题,过去已有不少学者都做过相关的研究,而近期翻译出版的韩德林所著的《行善的艺术:晚
期刊
赚钱的精神  市场资本主义是一个集态度、信仰、建制于一身的复合体,是一个寓经济和技术于其中的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最核心的则是让经济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  市场资本主义的表征之一,是对财产权的态度。英国在亨利二世(1154-1189在位)时期,就确立了“私有财产”的原则。财产权具有私有化的、个人的性质。在英格兰,财产均为个人所有,如某一个人拥有一匹马,一件衣服,一栋房屋,一块田地。其他如钓
期刊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它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分为东西两段。它的前身是“派克弄”,1865年正式命名为南京路。  1908年,南京路开通有轨电车,路面采用铁藜木铺设,其后的二三十年,南京路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即由原来的小商摊、小商店转向大型百货商厦,相继建成了和平饭店、四大公司、国际饭店等建筑。1945年,南京路从列强手上被收回后改名为南京东路,静安寺路改名南京西路。这里
期刊
广东肇庆,古称端州,此地所产砚台便称“端砚”。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中期风行全国,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了。作为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因“发墨不损毫,书写流利生辉”而闻名天下,最为文人珍爱,因此历代文人墨客以拥有一块端砚为荣。  北宋时,曾有一桩关于端砚的反贪之事。反贪主角是周敦颐。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理学开山鼻祖。他写的《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