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
  教育条件。
  一、消除位差效应,營造创新环境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设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互相合作,更重要的是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消除位差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无压力、相互平等的和谐氛围,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每个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行为,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是激发与保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所有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关爱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好奇心,集中精力进入学习。
  其次是引导与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使教育水到渠成。
  再次是尊重和扶持。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二、灵活使用教材,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了。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唯教材,而是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其次是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再者是挖掘教材中孕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工教材;最后是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特点是:在一般人觉得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深入思考,通过猜测﹑设想﹑验证,带着独创性的见解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学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公式,法则,进行逆向推理,反向进行证明,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正向思维的出现,逆向思维也同时产生。逆向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训练与培养。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可以把具有互逆关系的知识联系起来。
  (2)求异思维的培养。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沿着不同的解题思路,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求异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重在新和异,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不同的解法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①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在课堂上更多地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在集体的争论中体验到思维的碰撞,感受到教学的美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自由度”,这样,既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②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识。这种思维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也是存在的,因为它没有明显的过程意识,就需要鼓励学生打破旧的框框,运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大胆进行猜想,是一种较好体现创新意识的思维形式。直觉、灵感是人在认识过程中逻辑中断的突然飞跃,这是一种还没有被认识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四、运用科学评价机制,激发自主创新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鼓励性评价,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适度的和科学的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驱力,体现出教师评价的创新。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学生,要以宽容、谅解、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允许他们再想一想,既使是重复别人正确答案,也应给予肯定,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应注重分层次评价,注重因人施评,从实际出发,分层要求,既负责评价,又负责指导,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及其小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从学生自身出发,教师应鼓励自我评价,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其体会成就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引发自主创新的探索动力。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得到足够的支持与关注,在实践操作层面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实际效果是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举例从课件选择、合理使用、时机把握、细节关注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合理利用;发挥优势;教学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已经是被实践所证实,大家所认同的[1]。通过声、图、文并茂的班班通教学系统,不经能够把高度抽象的知识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为教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的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思维进行锻炼,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发展学生的意志功能。因此,在新课程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顺应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是需要当代教师不断探究与挖掘。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步教学法”、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策略。  课堂作为学生最为主要的
期刊
摘要:篮球运动是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体能训练是篮球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弱,学生们的学习经验较少和心理抗压能力较差,往往在初中体育篮球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由于机械重复的动作加上高强度、大量的训练容易超出学生的身体负荷,学生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形成了一种学生喜爱篮球,但害怕篮球体能训练的普遍现象。许多学生出现了恐体能训练、厌体能训练和逃体能训练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会话教学不再单纯地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其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及素养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意义。本文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将古代乐学思想引入小学英语会话教学中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古代乐学思想;小学英语;会话教学  会话教学是在我国教学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素质的全面提升与体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针对学生差异的个性化、自主化的体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运动处方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不同能力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从初中体育的教学实践入手,谈一谈针对学生差异的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关键词:运动处方;体育教学;初中体育; 个体差异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的体质现状
期刊
摘要: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避免学生出现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过激行为。论文在分析农村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紧迫性的基础上,并农村小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入途径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农村小学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生命教育;农村小学;教学;路径  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追求生命的意义、强调心灵成长和协助孩子走向成熟,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既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基本要
期刊
一、教师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教师成为课堂的管理者,教师教,学生学;先教后学。教学关系就这样一成不变的进行着。教学评价也是看你是否把学生教会了。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在教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你——我”关系。在教學过程中师生应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的教学目标要逐渐地从单纯的追求学生的成绩转变成寓教于乐,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小学的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太重,学习的难度也比较小,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学种,我们教师更要注重去“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的的过程中找到相应的乐趣,尤其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觉得数学学科的学习太过于枯燥无味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将第一年的历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要想学好高中历史课程,首先要重视高一年级的历史必修课,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学习好历史知识离不开初中的历史基础和初高中历史的有效衔接,因此,无论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能脱离知识体系的掌握,只有建立完整充分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学入手,分析如何进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促进学生在高中历史学習更加游刃有余
期刊
摘要:随着“班班通”的普及和应用,教师把“班班通”与英语学科听力教学有效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班通”的优势精准教学,比应用PPT的传统课堂教学更高效,必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班班通 听力教学 有效融合 核心素养  一、引言  自从2015年9月,“班班通”这种现代教育技术开始在我们学校应用以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