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站里除了每天产生的一些生活垃圾外,还有科学实验剩下的废物等需要处理。由于失重,太空中的物体都不会乖乖地落到地上,一些食物的残渣、用过的废物会趁航天员不注意躲在角落里。
在长期飞行中,保持生活舱中的卫生要靠航天员。他们除了每天的小扫除外,一星期还要来一次大扫除。一名曾长期在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员说:“每天晚餐后,我们还得收拾房间,把一天的生活垃圾堆积在一起。”
星期六,他们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拿拭布用近5个小时的时间将大约100平方米的4个房间擦拭一遍。他们的目标是保证所有的区域没有灰尘和霉菌。这项不起眼的工作在太空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微生物会无情地侵蚀太空设备,破坏光学仪器。在以往的太空实验中,就曾因为微生物大量繁殖,使得航天器内部达不到进行实验所需的洁净水平。
保持舱内卫生的设备有除尘设备、垃圾箱、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及各种替换件等。由于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在打扫卫生时不能使用长柄地板刷和水桶,只能用浸渍有消毒成分的拭布来擦控制板和仪器。在空间站上进行一次消毒清理工作会用掉约10包拭布。必要时,他们还会使用专门的吸尘器。微生物活动最剧烈的地方,航天员还要用药剂进行消毒处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采取了许多措施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其中包括对空间站的特定部位进行补充加热等。舱内通风机的过滤器也要经常更换。航天员在打扫卫生时动作特别轻,不能随意搬动舱内的物体,以免废物四处飘浮。
打扫完后,垃圾要分干、湿两类,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垃圾箱里。这些垃圾将与其他废物一起被移送到航天飞机或货运舱内,货运舱在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会在返回大气层时烧毁。在短期飞行任务中,太空舱内的垃圾由航天飞机自己带回。航天飞机上有4个垃圾箱,1个装湿垃圾,3个装干垃圾。垃圾箱中有垃圾袋。垃圾袋中装满垃圾后,航天员会用绳子把它扎好,放到中层甲板下的贮存箱里。二氧化碳吸附装置中有氢氧化锂罐,可以吸收座舱中的二氧化碳。在飞行时要将它安装到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中,并根据座舱中航天员的数目定期更换。
在“和平”号空间站运行期间,杂乱和拥挤曾是一大难题。每隔两三个月,“进步”号货运飞船会为“和平”号送来新的补给。航天员们先卸下补给品,再把生活垃圾放进已经腾空的货运飞船上。不再使用的科学仪器也需要清理出“和平”号,但由于“进步”号空间太小,许多仪器无法带走,因此空间站里显得很拥挤,以至于曾有一段时间航天员一进入空间站就会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混和着汗臭味、金属味和霉味的气味,看到舱内到处飘浮着废弃品。1997年参加“和平”号飞行的美国航天员杰里·林内格曾这样形容:“到处飘浮着垃圾,令人觉得好像在海藻间潜泳。这本是一个为天体物理学研究而建立的空间站,但当你置身其中,你会感觉这是一个垃圾站。”
国际空间站的垃圾主要靠航天飞机运回地球。俄罗斯的货运飞船虽然也可以运载一部分垃圾,但其载货量仅为美国航天飞机的三分之一,而除了航天员外,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里几乎再装不下什么东西。俄罗斯的货运飞船发射代价较高,不能经常发射,所以,清除国际空间站垃圾的工作主要依靠美国的航天飞机。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了坠毁事件,在那之后国际空间站所有运输航天员和货物的任务都由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完成。由于美国的航天飞机有两年未能将国际空间站上的垃圾运回地面,所以那时空间站里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就像一个“堆满垃圾的阁楼”。
在早期飞行中,航天员们通常将废物装在袋子里后直接扔出舱外。但是现在已经不允许这样做了,因为太空中过多的垃圾会威胁到国际空间站和其他航天器的安全。然而,2007年还是发生过一起将空间站垃圾抛向太空的事件。
2007年7月23日,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在一次太空行走中为空间站做了一次“大掃除”,清除了两项已经没用了的设备。航天员克莱顿·安德森把这两件“垃圾”徒手抛向地球,他戏称,自己宛如玩了一次“太空棒球”。
为确保这次“太空棒球”投掷成功,3名航天员全体出动。安德森负责“抛投”,队长费奥多尔·尤尔奇欣从旁协助,飞行技师奥列格·科托夫则负责控制机械手臂。打“太空棒球”时,安德森靠在空间站长17.7米的机械手臂上,尽量远离空间站。他向前晃了晃身体,大喊一声“投”,用力把一个重90多千克、长1.22米的相机支架向与空间站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抛去。第二次,他抛出的是一个质量约635千克、体积有冰箱那么大的氨罐。地面控制中心用棒球术语称赞这一投为“中路球”,而安德森回应说:“赶快打电话给棒球明星,告诉他们,我刚投出一记时速为2.8万千米的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员说,这次事件实属无奈。扔出的相机支架和氨罐不会与空间站相撞,也不会撞到太空中的卫星和其他飞行器。这些抛出的垃圾10个月左右后将飞入地球大气层烧毁,只有氨罐的一些小碎块能穿过大气层。为了确保不与垃圾相撞,空间站当天晚些时候进入了更高的飞行轨道。
在长期飞行中,保持生活舱中的卫生要靠航天员。他们除了每天的小扫除外,一星期还要来一次大扫除。一名曾长期在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员说:“每天晚餐后,我们还得收拾房间,把一天的生活垃圾堆积在一起。”
星期六,他们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拿拭布用近5个小时的时间将大约100平方米的4个房间擦拭一遍。他们的目标是保证所有的区域没有灰尘和霉菌。这项不起眼的工作在太空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微生物会无情地侵蚀太空设备,破坏光学仪器。在以往的太空实验中,就曾因为微生物大量繁殖,使得航天器内部达不到进行实验所需的洁净水平。
保持舱内卫生的设备有除尘设备、垃圾箱、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及各种替换件等。由于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在打扫卫生时不能使用长柄地板刷和水桶,只能用浸渍有消毒成分的拭布来擦控制板和仪器。在空间站上进行一次消毒清理工作会用掉约10包拭布。必要时,他们还会使用专门的吸尘器。微生物活动最剧烈的地方,航天员还要用药剂进行消毒处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采取了许多措施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其中包括对空间站的特定部位进行补充加热等。舱内通风机的过滤器也要经常更换。航天员在打扫卫生时动作特别轻,不能随意搬动舱内的物体,以免废物四处飘浮。
打扫完后,垃圾要分干、湿两类,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垃圾箱里。这些垃圾将与其他废物一起被移送到航天飞机或货运舱内,货运舱在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会在返回大气层时烧毁。在短期飞行任务中,太空舱内的垃圾由航天飞机自己带回。航天飞机上有4个垃圾箱,1个装湿垃圾,3个装干垃圾。垃圾箱中有垃圾袋。垃圾袋中装满垃圾后,航天员会用绳子把它扎好,放到中层甲板下的贮存箱里。二氧化碳吸附装置中有氢氧化锂罐,可以吸收座舱中的二氧化碳。在飞行时要将它安装到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中,并根据座舱中航天员的数目定期更换。
在“和平”号空间站运行期间,杂乱和拥挤曾是一大难题。每隔两三个月,“进步”号货运飞船会为“和平”号送来新的补给。航天员们先卸下补给品,再把生活垃圾放进已经腾空的货运飞船上。不再使用的科学仪器也需要清理出“和平”号,但由于“进步”号空间太小,许多仪器无法带走,因此空间站里显得很拥挤,以至于曾有一段时间航天员一进入空间站就会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混和着汗臭味、金属味和霉味的气味,看到舱内到处飘浮着废弃品。1997年参加“和平”号飞行的美国航天员杰里·林内格曾这样形容:“到处飘浮着垃圾,令人觉得好像在海藻间潜泳。这本是一个为天体物理学研究而建立的空间站,但当你置身其中,你会感觉这是一个垃圾站。”
国际空间站的垃圾主要靠航天飞机运回地球。俄罗斯的货运飞船虽然也可以运载一部分垃圾,但其载货量仅为美国航天飞机的三分之一,而除了航天员外,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里几乎再装不下什么东西。俄罗斯的货运飞船发射代价较高,不能经常发射,所以,清除国际空间站垃圾的工作主要依靠美国的航天飞机。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了坠毁事件,在那之后国际空间站所有运输航天员和货物的任务都由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完成。由于美国的航天飞机有两年未能将国际空间站上的垃圾运回地面,所以那时空间站里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就像一个“堆满垃圾的阁楼”。
在早期飞行中,航天员们通常将废物装在袋子里后直接扔出舱外。但是现在已经不允许这样做了,因为太空中过多的垃圾会威胁到国际空间站和其他航天器的安全。然而,2007年还是发生过一起将空间站垃圾抛向太空的事件。
2007年7月23日,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在一次太空行走中为空间站做了一次“大掃除”,清除了两项已经没用了的设备。航天员克莱顿·安德森把这两件“垃圾”徒手抛向地球,他戏称,自己宛如玩了一次“太空棒球”。
为确保这次“太空棒球”投掷成功,3名航天员全体出动。安德森负责“抛投”,队长费奥多尔·尤尔奇欣从旁协助,飞行技师奥列格·科托夫则负责控制机械手臂。打“太空棒球”时,安德森靠在空间站长17.7米的机械手臂上,尽量远离空间站。他向前晃了晃身体,大喊一声“投”,用力把一个重90多千克、长1.22米的相机支架向与空间站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抛去。第二次,他抛出的是一个质量约635千克、体积有冰箱那么大的氨罐。地面控制中心用棒球术语称赞这一投为“中路球”,而安德森回应说:“赶快打电话给棒球明星,告诉他们,我刚投出一记时速为2.8万千米的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员说,这次事件实属无奈。扔出的相机支架和氨罐不会与空间站相撞,也不会撞到太空中的卫星和其他飞行器。这些抛出的垃圾10个月左右后将飞入地球大气层烧毁,只有氨罐的一些小碎块能穿过大气层。为了确保不与垃圾相撞,空间站当天晚些时候进入了更高的飞行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