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竹荪后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熵的动态变化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竹林下种植竹荪会对林地微生物活动产生影响,明确种植竹荪对毛竹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熵及其化学计量不平衡性的影响,揭示竹荪种植后毛竹林地土壤质量的变化,为竹-菌复合生态系统的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未种植竹荪(CK)和竹荪收获完成时立即取样(T0),以及收获后1 a(T1)、2 a(T2)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熵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不平衡性间的耦合关系。【结果】与未种植竹荪林地相比,竹荪种植后林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MBC、MBN、MBP)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熵碳、氮、磷(qMBC、qMBN、qMBP)总体上均明显升高,而土壤全磷(TP)含量显著降低。随竹荪收获后间隔时间的延长,土壤MBC含量和qMBC呈降低趋势;土壤MBN含量和qMBN均呈先明显降低后略升高趋势,而土壤SOC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显著升高趋势;土壤TN、TP、MBP含量及qMBP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T1土壤TN、TP、MBP含量及qMBP显著高于T0和T2。土壤-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不平衡性(记为Cimb/Nimb)、碳磷化学计量不平衡性(记为Cimb/Pimb)和氮磷化学计量不平衡性(记为Nimb/Pimb)均以竹荪收获当年(T0)处理较低。MBC与MBN呈显著正相关,MBC、MBN与Cimb/Nimb、Cimb/Pimb均呈负相关,MBP与Cimb/Pimb、Nimb/Pimb呈正相关。【结论】种植竹荪后林地土壤质量短期内较未种植林地土壤有明显提升,种植竹荪可以改善毛竹林地土壤质量;竹荪刚收获后毛竹林地土壤质量最优,随着竹荪收获后间隔年份的增加,林地土壤质量呈现劣变趋势,且较未种植竹荪林地土壤质量差。
其他文献
本文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并技术应用处出发,在了解施工中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同时,结合案例,保证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质量。并对基坑支护全流程施工中CFG桩技术、局部土钉锚复合支护展开研究,分析建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保证建筑施工的稳定性,为之后的城市建筑施工提供参考与建议,防止施工中对于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正>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数据要素配置效率。当下,数据正在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其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正处于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推进数据确权、畅通数据交易流动、合理分配数据要素收益等成为亟待探索实践的现实课题。2021年9月和11月,
期刊
本研究以贵州栽培的箭叶淫羊藿为研究对象,对23个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和测定,进行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探讨农艺性状多样性并进行稳定性评价。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数(72.82%)、三叶主茎数(75.82%)、主茎数(71.49%)、芽头数(61.80%)等性状变化丰富,选择范围较大,对提高产量有促进作用,可作为箭叶淫羊藿高产种源的首选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三个主成分基本
“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学生作业的减量提质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发展智慧作业的基本思路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作业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形成一种数据驱动的作业设计优化与反馈机制,从而提升作业效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发展。该文介绍了智慧作业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过程,从参与者、支撑平台和实践活动三个角度论述了智慧作业的基本构成,阐释了人工智能支持下学生作业的认知负荷调节、学习效果增强、作业设计
乡村振兴视域下,国家开始重视“数字农业”的创新实践,该项工作的开展,在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同时,还能弥补三农问题的短板,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基于此,该文主要对滨州市区域概况进行介绍,说明“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农业”的创新实践途径,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绿色低碳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更是塑造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宁波市是制造强市,是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低碳发展条件。截止2021年末,宁波市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全国第五,在长三角高居首位。把握双碳目标的历史机遇,践行“六大变革”提出的“发展动能转换”“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宁波应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品认定为契机,构建四个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课程教学形态正在使课程结构从单一转向多元。基于教学形态的内涵,分析“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形态的新特征,并以农业机器人课程为例,探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形态重构策略,以期提高现代高职课程教学水平,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才。
为推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发展和社会价值的提升,探索一种基于感性工学和符号推演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文章提出了感性工学与符号推演结合的设计模型,并以此得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流程。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采用“策略量化—策略可视化—策略落实”的研究思路,进行用户感性调研,提取量化数据,继而借助意象尺度图,将设计原则进行可视化处理。最终以符号推演开展实践,锁定承载文物、符号化文物特征,优化
公共数据开放制度在实践中遭遇困境,面临开放数据可用性低、开放利用效果不佳、开放政策不可持续、数据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为解决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困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作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新机制被提出,但亟需厘清其与公共数据开放的关系。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与公共数据完全开放不矛盾,与公共数据有条件开放不重合,三者共同属于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主要机制。授权运营应被定位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主渠道,由被授权运营主体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手段。教师应多角度整合阅读教学,发掘学生的大脑学习潜能,营造学习的思维场,提升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学生掌握整合阅读的规律性后,就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就能有意识地进行整合阅读,从而有效地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