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村庄黑蝶飞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木龙村位于永德县乌木龙乡人民政府驻地附近,全村辖10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82户,有乡村总人口3561人,其中:俐侎人616户2348人,经济收入主要以茶叶、核桃为主,畜牧业养殖和劳务输出为辅。2016年未,全村经济总收入2729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4元,比2015年末4446元,增加1608元,增长36%。
  乌木龙村共排查出128户378人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经“回头看” 之后,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66人录入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进行精准管理、实施精准帮扶,2016年末实现精准脱贫21户86人,目前尚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310人。
  在扶贫工作中,乌木龙村一是精准识别找“穷人”。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和“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的工作程序,全村共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贫困人口366人,分别由永德县人民政府、永德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和乌木龙彝族乡人民政府3个单位共78名干部进行挂钩联系,确保了结对帮扶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二是夯实基础治“穷窝”。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的指标要求,以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合自身经济实力进行安居房改造,在建房中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农户自建、群众互帮的群众主体作用,严格按照人均不低于13平方米、抗震设防、人畜分院、厨卫入户的要求建房。截止目前,全村1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启动建房96户,共兑付无偿补助资金58户113.5万元,为建房贫困户协调到信用社贷款29户。
  三是整合资源拔“穷根”。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势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发展,科学合理进行产业规划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劳动技能培训1期620人次,发放种植高价值经济林木1240株,发放节能灶124个,组建1个专业合作社,组织124户贫困户入股永德正兴牧业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共发放分红资金8.658万元,春节慰问困难群众124户,发放慰问金3.72万元,发放食用植物油620公斤,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71万元,切实加快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步伐,为根本上拔出“穷根”奠定了基础。截止2016年底,实现脱贫出列21户86人。


  四是党建引领解“穷困”。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积极推行“理论联学、阵地联建、发展联抓、技能联培、服务联做”的“五联”模式和“党组织+合作社+农投公司+企业+贫困户”的“五加”模式,实施“互联网+党建”行动计划,着力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为全村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乌龙木村是彝族支系俐侎人的聚居地,这是一个神秘民族。他们崇尚黑色,服饰呈现出简洁大方、古朴厚重、端庄典雅之美,制作工序、颜色、刺绣工艺透露着神奇和美丽,在创意云南2015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评选活动中,永德县乌木龙村荣获“云南十大刺绣名村”提名奖。


  在乌木龙村,随处可见俐侎女子围坐一起做些针线活,俐侎女子擅长织布、刺绣,几乎家家户户的女子都会飞针走线,她们的服饰都是自己手工织布、染色、缝制的,俐侎男子服装在颜色、形式设计上相对单一,而女子服装则是品种繁多,从女童装到成年妇女装,从头上戴的到脚上穿的,绣工精美,色彩艳丽。在乌木龙乡,刺绣产业和刺绣从业者均具有一定规模,她们大约从八九岁就开始学习纺线、织布,村村寨寨都有年轻人向长辈学习古老的纺织技艺和手工制作传统服饰,成为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永德县党委、政府在俐侎文化传承保护上高度重视,成立俐侎文化传习所和民俗文化展館,使各类传习培训工作得到了正常的开展,民族传统生活习俗、传统民族节庆等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广大群众保护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的增强,俐侎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2014年,由著名音乐人陈哲发起的“土风计划”项目正式进入乌木龙乡,更对保护和传承濒危的、原生态的、传统的俐侎文化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目前,全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七人,俐侎服饰也已经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名录,在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俐侎人仍然能够把俐侎人歌舞、祭祀、服装、饮食等传统民风、民俗完整的传承保留下来。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乌木龙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村庄变美了,群众变富了,尤其是素有大地上行走的黑色灵魂和“黑衣部落”美誉的彝族支系俐侎人,家家户户建房忙。勤劳善良且保持活化石般的民风民俗的俐侎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美丽村庄黑蝶飞,欢歌声声感党恩。
其他文献
迪庆的各民族几乎个个能歌善舞,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每逢节日庆典,或是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见青年男女,老人小孩,拉着手,踢起腿,翩翩起舞。有时,甚至闔家而出,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锅庄与热巴  锅庄舞是藏区最常见的一种舞蹈。每逢重大节日,或遇喜庆佳节、收割完毕,包括乔迁之喜,人们跳起锅庄舞,围着篝火,男女分列,且歌且舞,既歌唱生活,也歌唱自然,歌唱家
期刊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26个民族,加上各民族众多的支系,形成了云南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丰富多样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多民族共居的云南,无论是在语言、民居、服饰方面,还是在生活习俗、婚丧嫁娶、民族节庆中,都會使你感受到神秘、清纯、朴实,云南这种多民族的人文景观和立体多变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民族风情旅游成
期刊
去过很多次西双版纳,但每年泼水节期间,还是会像着魔一样,忍不住再去一次。不为别的,只为一年一度的“湿身”活动,实在刺激得让人无法拒绝。  泼水节的正规名称其实是“傣历新年节”,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过大年的好日子。西双版纳的季节和云南内地都不太一样,它分旱季、雨季和凉季。地处中南半岛北缘的西双版纳从4月份就开始变得炎热,泼水节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节日。对傣族人来说,意味着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每
期刊
云南的西北部是一个大江与大山并行的世界,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并流”,由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山和奔腾的江河构成的深切峡谷形成了地球上最为壮观的自然景观。而在这些相对封闭的大峡谷中,多民族、多文化组成的人文景观又为地理抹上了浓墨重彩,就像峡谷中的迷雾一样,使“三江并流”区域益发显得神秘莫测。作为中国地理中最为偏僻的空间,似乎没有受到外界过多的干扰,如果没有现代的交通,很难想象怎样进入这个独特的世界,
期刊
充分發挥我省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旅游节庆活动组织方式,高起点、高水平策划举办中国(云南)国际民族赛装文化节,巩固提升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白族三月街等一批民族节庆活动,加快培育罗平油菜花节等旅游文化节事活动,增强旅游文化节事活动的国际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市场吸引力、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文化节事活动品牌。  ——《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期刊
端午前后,是藏族民众的农闲时间,青稞已经种下,草原上的春天已经来临,几场春雨之后,草原和远山都被染得绿油油的,明澈的湖泊缓缓浸润了草地,一冬的严寒之后,是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香格里拉原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当地的藏族有着骑马的传统,自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节是当地藏族民众的传统节日,相传是沿袭藏族民族英雄格萨尔王时代的赛马盛会而形成的,藏族人民在此期间充分展示他们擅长骑射、勇敢剽悍的豪
期刊
叮铃铃,山脚一串碎响,彝人们按礼制排列,双脚在青石板地上挪移,正向心中的神灵缓步靠近。  他们心中敬畏天、地、山和水,而火,使人类不再受到饥饿和寒冷的力量,则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在彝人自己的传说中,火是天上掉下来的救命草,让他们获得了生命和食物。传承千年,如今彝人仍认为火能促进庄稼生长,烧死作祟害人的巫蛊。  没有人能比彝人更爱火,在这个雨水最丰富的季节,他们选择祭火。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
期刊
云南诸多“神奇”节日当中,花脸节又是“很神”的一个。  众所周知,丘北有著名的普者黑景区。普者黑的名气,可能还超过丘北县本身。相比之下,神奇的花脸节就显得相当低调了。  低调的节日,往往更传统更有特色。在丘北,花脸节是地道的传统节日。其主要节日形式是:几万人集中在一起,载歌载舞,然后互相用锅烟把脸部抹黑,以图驱魔除害,传递吉祥如意。  这似乎和云南临沧的“摸你黑”有几分相似?确实如此。但是,花脸节
期刊
一千多年来,三月街就年复一年地坚持了下来,被称为“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成为云南众多的集市中,持续时间最长、交易商品最多、规模最宏大、影响最广远、发展最成熟的集市盛会。  很多年以前,一部叫《五朵金花》的电影放映以后,人们都知道了在中国西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大理,也知道了大理最美丽的时候是她的三月,因为在那曼妙的歌声里唱道:“大理三月好风光”。农历三月,春回大地,阳光普照,万物萌发,花开满山。
期刊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的节庆都集中在四月举行,特别是拥有拉祜族、佤族、傣族等13个世居民族的普洱,在四月已经成为欢乐的海洋,古朴的民风、神秘的民族庆典、热烈的歌舞氛围,无不让人心驰神往。趁着四月春光正好,到普洱来,跟着少数民族去“赶节”吧!  澜沧县拉祜族葫芦节  葫芦节,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龙尼”,是澜沧县拉祜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拉祜族把葫芦看成是祖先的化身,并把葫芦作为图腾加以崇拜,象征拉祜族从葫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