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我国二十世纪的政治形势,我国政治形势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面对几十年的政治分裂、社会动荡、外国侵略以及长期内战,导致我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和欠发达的状态,从而直接造成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损失。然而在最近的几十年中,中国共产党已经做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带领广大群众努力促进国内政治的稳定。本文将简要分析有关于我国政治稳定性的形式与理论。
【关键词】政治形式;中国共产党;稳定性
长期以来,每当提及中国,伴随而来的总會是“不稳定”、“危机”、“风险”和“脆弱”等诸如此类的词汇,这是由于曾几何时我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始终难以稳定,导致了国内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社会局势动荡,国际关系一度也十分紧张,从而给国际社会留下了这一不好的印象。长期以来,中国的政治稳定问题不仅是我国政府和人民所高度重视的问题,更是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我国的发展和未来形势都始终关乎着世界上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日常生活、新闻媒介、学术讨论和官方文件中,对于中国的“政治稳定性”具有多种含义。但是简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关键政策的稳定性、政府的稳定性和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三者相辅相成且关系紧密,因为政府所出台的政策和制度会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政治的稳定,而关键政策和政治制度又会直接反映出国家政府对大众的公信力以及执行力,若要深究这三者对国内政治稳定性的影响力,政府稳定无疑更胜一筹。相对于8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已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并进行有效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保证了经济持续增长,维持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地位,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形势。所以,维护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稳定。除此之外,国内政治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国初期,中国的社会和国家尚属于浑然一体的状态,国家对于社会的把控极为严格,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城市企业改革的深化,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政府已经将权利逐渐交给社会,国家对于社会的干涉也大幅减少,市场也取代计划成为社会主要的资源分配方式,使得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愈发融洽,经济领域也基本独立,从而更进一步维持了国内政治的稳定。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提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主要是源于“参与爆炸”,即在“示范压力”的作用下,公众提出的政治参与要求远远超过了政治制度所能够满足的程度,从而导致政治的不稳定。中国当前公众参与政治的主要领域有三个方面:立法决策层面、政府管理层面和基层治理层面。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既实现了我国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合法平等的沟通,又保证了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大幅提高了中国政府在广大民众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巩固中国政府地位的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公众参与政治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维护了国内政治的稳定。
由于全球化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当今世界的文化和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在警惕外来文化信息可能造成的不稳定因素的同时,中国境外发生的各大事件也会对中国国内政治的稳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我国政府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其对维持国内政治稳定做出了一系列关键的决策和有效的举措。在政治方面,我国政府曾成功地化解了民主化危机,压住了来自西方自由化的挑战;在社会方面,中国政府极为重视不平等问题。在广大农村范围推广了《八七扶贫计划》,极大程度的减轻农民的压力,并大力部署和实施对西部的开发,为西部建设注入鲜活的动力;在经济方面,不仅维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有效控制住通货膨胀并成功化解了多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速市场化,成功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从而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在国际外交方面,中国政府打破制裁,重返国际社会,冷静应对并妥善处理了“银河号”事件、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等国际重大事件,在成功控制住台湾海峡危机的过度发展的同时还恰当合理的维持海峡两岸的良好关系。通过以上中国政府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正日渐成熟,基本实现了政治制度与经济自由、国内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维护之间的平衡,保证了国内政治的相对基本稳定。
下面将通过列举几个被世界所公认的衡量政治是否稳定的指标,将中国政治稳定性与所有其它国家进行比较,从而更客观更进一步的分析国内政治的稳定性。首先,在全球治理指标中,中国的全球治理指标分数为 29.7,虽然低于南非的 44.3 和巴西的 54.2 ,但却高于印度和俄罗斯,这表明在政治不稳定方面中国劣于巴西和南非,但优于俄罗斯和印度;在由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系统和平中心和全球政策中心的研究人员所编制国家脆弱性指数(SFI)所包含的162个国家中,中国排名为第86位,略处于中间位81以下;国家外交指数(CIFP),用于测量权威、合法性和能力三大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弱点。在该指数所涵盖的192个国家中,中国排名为第103位,排名相对靠后,说明中国目前在经济、 安全和犯罪、 人类发展和环境等众多领域中仍存在些许不足。综合以上具有国际公认性和权威性的指标和数据来看,我国政治的稳定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大致处于中间位,政治稳定性尚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现阶段,虽然中国的政治形势仍存在种种令人难以满意的因素,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也着实存在不小的差距,但目前国内的政治形势呈基本稳定的状态,而且在未来的很长时间段内也将会维持这一相对稳定的状态。考虑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往对维护国内政治稳定所作出的举措,不难认为,未来在面对来自国内社会的问题和国际社会的挑战的时候,中国将表现的愈发成熟且冷静,国内政治的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
參考文献
[1]岳世平.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6(04).
[2]余红胜.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浅探[J].理论学习月刊,1995(03).
[3]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76.
[4]格林斯坦 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5.
作者单位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关键词】政治形式;中国共产党;稳定性
长期以来,每当提及中国,伴随而来的总會是“不稳定”、“危机”、“风险”和“脆弱”等诸如此类的词汇,这是由于曾几何时我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始终难以稳定,导致了国内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社会局势动荡,国际关系一度也十分紧张,从而给国际社会留下了这一不好的印象。长期以来,中国的政治稳定问题不仅是我国政府和人民所高度重视的问题,更是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我国的发展和未来形势都始终关乎着世界上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日常生活、新闻媒介、学术讨论和官方文件中,对于中国的“政治稳定性”具有多种含义。但是简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关键政策的稳定性、政府的稳定性和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三者相辅相成且关系紧密,因为政府所出台的政策和制度会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政治的稳定,而关键政策和政治制度又会直接反映出国家政府对大众的公信力以及执行力,若要深究这三者对国内政治稳定性的影响力,政府稳定无疑更胜一筹。相对于8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已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并进行有效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保证了经济持续增长,维持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地位,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形势。所以,维护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稳定。除此之外,国内政治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国初期,中国的社会和国家尚属于浑然一体的状态,国家对于社会的把控极为严格,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城市企业改革的深化,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政府已经将权利逐渐交给社会,国家对于社会的干涉也大幅减少,市场也取代计划成为社会主要的资源分配方式,使得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愈发融洽,经济领域也基本独立,从而更进一步维持了国内政治的稳定。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提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主要是源于“参与爆炸”,即在“示范压力”的作用下,公众提出的政治参与要求远远超过了政治制度所能够满足的程度,从而导致政治的不稳定。中国当前公众参与政治的主要领域有三个方面:立法决策层面、政府管理层面和基层治理层面。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既实现了我国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合法平等的沟通,又保证了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大幅提高了中国政府在广大民众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巩固中国政府地位的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公众参与政治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维护了国内政治的稳定。
由于全球化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当今世界的文化和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在警惕外来文化信息可能造成的不稳定因素的同时,中国境外发生的各大事件也会对中国国内政治的稳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我国政府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其对维持国内政治稳定做出了一系列关键的决策和有效的举措。在政治方面,我国政府曾成功地化解了民主化危机,压住了来自西方自由化的挑战;在社会方面,中国政府极为重视不平等问题。在广大农村范围推广了《八七扶贫计划》,极大程度的减轻农民的压力,并大力部署和实施对西部的开发,为西部建设注入鲜活的动力;在经济方面,不仅维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有效控制住通货膨胀并成功化解了多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速市场化,成功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从而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在国际外交方面,中国政府打破制裁,重返国际社会,冷静应对并妥善处理了“银河号”事件、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等国际重大事件,在成功控制住台湾海峡危机的过度发展的同时还恰当合理的维持海峡两岸的良好关系。通过以上中国政府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正日渐成熟,基本实现了政治制度与经济自由、国内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维护之间的平衡,保证了国内政治的相对基本稳定。
下面将通过列举几个被世界所公认的衡量政治是否稳定的指标,将中国政治稳定性与所有其它国家进行比较,从而更客观更进一步的分析国内政治的稳定性。首先,在全球治理指标中,中国的全球治理指标分数为 29.7,虽然低于南非的 44.3 和巴西的 54.2 ,但却高于印度和俄罗斯,这表明在政治不稳定方面中国劣于巴西和南非,但优于俄罗斯和印度;在由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系统和平中心和全球政策中心的研究人员所编制国家脆弱性指数(SFI)所包含的162个国家中,中国排名为第86位,略处于中间位81以下;国家外交指数(CIFP),用于测量权威、合法性和能力三大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弱点。在该指数所涵盖的192个国家中,中国排名为第103位,排名相对靠后,说明中国目前在经济、 安全和犯罪、 人类发展和环境等众多领域中仍存在些许不足。综合以上具有国际公认性和权威性的指标和数据来看,我国政治的稳定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大致处于中间位,政治稳定性尚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现阶段,虽然中国的政治形势仍存在种种令人难以满意的因素,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也着实存在不小的差距,但目前国内的政治形势呈基本稳定的状态,而且在未来的很长时间段内也将会维持这一相对稳定的状态。考虑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往对维护国内政治稳定所作出的举措,不难认为,未来在面对来自国内社会的问题和国际社会的挑战的时候,中国将表现的愈发成熟且冷静,国内政治的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
參考文献
[1]岳世平.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6(04).
[2]余红胜.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浅探[J].理论学习月刊,1995(03).
[3]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76.
[4]格林斯坦 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5.
作者单位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