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谢海

来源 :首席ELIT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春涛】1965年生于上海崇明岛,1984年至1986年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美术专业班,现为上海书画院副院长,《美术天地》杂志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谢海曾经告诉我,熟人的文章难写,非常熟悉的人更难写,一个年轻的“老评论家”如是说,我呢?
  “重出江湖”十年多,海兄为我做了不少事,我的画他倒是老鼓励,甚至赞美,可就是看不上眼,还是以文还文吧!说实话,一个人身处异地静下来就会想起好多人和事,尤其是亲人朋友。谢海与我常“吵架”,而又属于越“吵”越亲近的那种哥儿们的关系。
  与谢海相识是十一年前在周庄,记得当时和同学董希源(山水画家),在那儿约了《美术》杂志的李伟碰面,李伟是晚上九十点钟从南京赶来的,同来的便是谢海。初见谢海感觉是一个蛮精干的小伙子,与我一样的矮,与我不一样的是我胖他瘦。之后我们有了一点接触,当时我已基本不画画,而谢海在美术界已颇有名声,据说想与他拉关系的人还挺多的。当然,我没有,也因为我无所谓,已不再是个画画的人,所以谢海也就没在我面前“摆谱”。于是他来上海看看我,我去杭州看看他,多少聊聊一些美术界与绘画上的事,也就使我重新与美术的话题联系在了一起。最开始是一起策划办一个江浙沪水墨画家联展,这样我俩就从“理论”上的搭档慢慢转化为实践上的搭档,以至今天有人称之为“黄金搭档”。
  谢海的主观意识可以说非常强,反应当然也是少有的敏锐,虽然身上还时时散发着某种“酸味”(毕竟是一个小文人么),但和在艺术圈我后来所接触到的,无论是腕级的、一般的、资深的人物相比,谢海对当下的学术动态,诸如人文关怀以及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等的综合把握能力极强,并同时能捕捉某一个“敏感”点,有推波助澜的创意思维,是我很少见过的。也许有人可能在某一个学科、某一个点、某一个其他方面都有着比谢海更深入、更专业,甚至有着更好的见地,可往往掐在一起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谢海的主观意识常常出现于我们的具体工作上,一般很难说服他。因为他有着更多的理由说服你。这是他的优点,当然最好别成为缺点,好在我长他几岁,有时还挺给面子的,很多决策性的思路上会有我一点点浅见隐在其中。当然,坦率地说谢海也有他的不足,归纳起这些不足,除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多地了解、学习、充实并借鉴一切可以借鉴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外,主要因为他太年轻就功成名就而得宠,缺乏一种逆境中“生存”的素质与气魄。年轻、热血澎湃的性格与他平实、简朴的艺术追求时常产生碰撞,就看海兄是如何调节了。
  谢海的评论文章被誉为谢氏白话文,我对美术评论的正宗脉络了解不多,而谢海的文章的确与其他评论家有很多不同之处。他很少寻根问究,也很少为评论一个艺术家的创作而追溯几代人甚至几个世纪来相互对比,他的文章基本上单刀直入、精干简约,有一点李小龙截拳道的意思,文风也比较时尚,琅琅上口,言语间废话甚少。更可贵的是他比一般人更能敏锐地挖掘某一个人的艺术特点,哪怕是隐藏于色彩与笔墨,或者是形象之外的个性语言,当然这主要在于谢海的内功及眼力,同时还要有敢于直言的勇气。对于一个批评家而言,观点及论点的直言是要富有极大勇气的,谢海无疑是具备了作为一个当代批评家的良好素质,这种素质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关注当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一切艺术和艺术之外的社会关系。
  由于谢海一贯关注国内或国外的艺术、文化甚至商业方面的一切新鲜事物,所以在策划一系列学术活动时往往点子很多,而且很奇特,而正是这一个个奇特的点子,让他所主持策划的活动,总能影响一时,因为他能把艺术与非艺术的经典融会贯通。谢海在策划主持某一个活动过程中,对每个细节都非常认真,轻重把握得体,包括工作人员的组合也同样讲究。跳跃而敏锐的思维,加上严谨的运作,是谢海的策展风格。
  至于谢海的水墨画,我就不知如何评价,因为他的水墨画,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玩票”,他的笔墨、情趣乃至笔法,都曾有过相当时间的专业“训练”,只是他一直作为美术批评及策展人的身份活跃于美术界,所以我们往往忽视了他的绘画专业性。我曾多次看过谢海作画过程,他对笔墨的要求甚高,极其讲究每一笔的来龙去脉,讲究画面的气韵,尤其注重运笔及线条的节奏感,哪怕是每一个墨点墨色的变化,浓淡枯湿都一样讲究,总之传统的六法无时不影响着他的每幅作品。作为批评家他鼓励、推崇艺术的创新,特别关注艺术家对当下视觉审美的重新梳理,而若说他的水墨画作品所表现的与他的文章所表达的艺术思想与观点相吻合,让人感到有一丝牵强,或许他是想把根基进一步打扎实的同时等待一种契机。
  我与谢海目前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虽然他年轻我近十岁,但是对都处于盛年的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如何寻找和把握面前的契机,我想除了看更多的书、阅历更多的人生、观察更多的事物之外,唯有认真地画好自己的画。
  
其他文献
我们都知道鲁迅、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儿时的鲁迅对《山海经》渴慕已久、心心念念,当女佣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他却懒得答理。不料一个月后,阿长告假回来,拿出被她称为“三哼经”的一包书。鲁迅当时的反应是“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他赶紧打开纸包,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还有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不仅鲁迅小时候爱读《
期刊
中国资本走出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邓宁“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描述的阶段特征。相比“引进来”,中国资本“走出去”起步更晚,但步伐更快。两者有显著的结构差异,且存在时变特征。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存量就已经超过外商直接投资(FDI)。但是,中國ODI仍面临政治和法律等风险的挑战,民营企业同样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短板不是硬实力,而是软实力,服务业发展水平至关重
期刊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就像有“智慧”的生命系统,由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和自然系统相互连接而成,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来构建、汇集、整合和连接存在于任何地方的各类资源。  IBM构想为整个世界带来更高的智能化-让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组织和机构更好、更高效地沟通,构建“智慧的地球”。智慧地球可以理解为将物联网和互联网融合,把商业系统和社会系统,与物理系统融合起来,形成新的、智慧的全面系统
期刊
Montegrappa is the oldest Italian manufacturer of fine writing instruments. Their products are still manufactured in their original factory by the shores of the river Brenta, in one of the most charmi
期刊
珐琅是在苛刻标准下淬炼的极端技艺,更是色彩在高温中引爆的探险游戏。珐琅与钟表的结合由来已久,珐琅表不仅是古代的珍贵遗产,直到今天,人们依旧执着迷恋珐琅表方寸间的精妙,它绝对堪称腕表界的“高级定制”……     追寻珐琅表的演变     珐琅,英文名为“enamel”,最初出现于东罗马帝国的佛区,被音译为“佛郎”、“法郎”。由于珐琅看起来兼有珠宝与玉的润泽,人们就加上了“王”字旁,便成了今天的“珐琅
期刊
线条上刻录着生命的舞动,色彩中记载着岁月的印痕。经历了变革、悸动和痛苦,心中仍然高悬一轮明月,有着世事阅尽的超脱淡然,有着追求至美的不羁探索。画面中,始终飘扬着人性的光辉。方增先,代表了一个年代的艺术故事。        童年印象  方增先的家乡在浙江浦江阳江畔,是鱼米之乡,更是文人之乡。宋濂、李鱼都从这条江边走向全国。虽然出身浙西农家,但是务农的父亲却也是个闲来手不释卷的“读书人”。  方增先母
期刊
时光凝固在1555     如果说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摇篮,那么锡耶纳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精品。这座环抱在恬美的南托斯卡纳乡村之中的中世纪古城,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有着女性般的妖娆和娇媚。虽比不上佛罗伦萨的富丽、奢华和比萨的凝练、矜持,但历经千年的洗礼仍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处处凝聚着锡耶纳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拥有古老历史的小城锡耶纳距离佛罗伦萨大约50公里,位于阿尔西亚和阿尔瑟河河谷之间基安蒂山三座小
期刊
即被冠以魔术师这一头衔,Jean-Claude Biver的音容笑貌些许被神化了,但他已年过62岁,中国古话中六十而耳顺,在这个永远不觉得累的法国男人身上无法印证,是什么力量和灵感让他愿意一生一世献身制表业,并成为其挚爱的伴侣。  2004 年 5 月,Jean-Claude Biver走马上任成为宇舶新一届的CEO,同时进入董事会并持有少数股份。在位期间,这位 CEO脑海里充满了令人惊异的想法,
期刊
【白桦】知名作家,代表作有叙事长诗《孔雀》、《山涧铃响马帮来》、电影文学剧本《今夜星光灿烂》、《苦恋》、话剧《曙光》等。     热芭人     我在尼西第一次看到热芭人。他们不是另外一个民族,仍然是藏族,信仰喇嘛教,只不过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一般藏族人不同罢了。通常是一个小家庭,一对配偶或一对情人。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一座黑色的牛毛帐蓬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唯一的求生手段就是用闲熟的歌舞向村民乞讨。一头
期刊
【周加华】知名画家,《首席ELITE》杂志艺术顾问,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生活记事》、画册《周加华作品集》、《我的图画故事》等。     倘用“茫然与畸形”的词汇来形容概括今日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窘境及其精神气象,特别是针对社会大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片面与盲从认识,应该是最为恰当的表述。  回望“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流行,这不得不追溯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