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字看晚商时期商王朝对山东沿海食盐的经营

来源 :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日常烹饪所需物品,盐卤在中国经济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盐业考古的兴起,商周盐业遗址不断被发掘,研究者不仅能够借助陶器形制的相似性建立都城遗址与制盐遗址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还可以进一步判定商王朝曾直接参与到渤海沿岸海盐业生产的控制与管理中[1]。方辉从宏观层面关注商王朝与鲁北方国在盐业上的互动,并根据海盐产地山东滨州出土的“卤”族铜器判定滨海地区有商王朝派遣的盐业官员[2],为认识商王朝管理盐业生产提供了直接证据。
其他文献
中七汲墓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上三汲乡中七汲村与中山王■墓之间西高东低的岗坡地带,东距中山国灵寿城遗址约1.6公里(图一)。1998年5~6月,为配合朔黄铁路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平山县中山国古城遗址管理所的配合下,对中七汲墓地铁路沿线进行了发掘,共发掘战国时期中、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65座。这些墓葬分布在四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由东北向西南依次编为Ⅰ~Ⅳ区,其中Ⅰ区4座、Ⅱ区18座、Ⅲ区31座、Ⅳ区12座。现将此次发掘的M11、M37简报如下。
回归的曾伯克父甘娄青铜器[1]有鼎1、甗1、簋1、■2、壶2、■1,共8件,保存较好,器上均有器主名及“甗”“■”“■”等器物的自名,十分珍贵。现介绍如下。鼎〓1件。直口微敛,平折沿,方唇,两方形立耳微外撇,深腹球形,下腹弧收,圜底,三蹄形足。上腹部饰重环纹,其下有一周凸棱,下腹部素面无纹(图一∶1、二)。
徐达,明朝开国元勋,封魏国公,死后赠中山王,谥武宁。徐达墓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花园路交汇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南京市考古部门在徐达墓周边陆续发掘了十余座徐达家族墓葬[1]。2011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原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在徐达墓北侧、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东南部的南大山南坡清理了徐达六世孙徐世礼夫妇合葬墓、徐达五世孙徐伯宽夫妇合葬墓[2]。
2019年3月,曾伯克父青铜器一组共8件出现在日本东京中央拍卖市场。一时间,从考古学界到社会公众无不愕然。因为这8件青铜器作器者相同、年代特征一致,无疑是同一座墓葬出土。青铜器锈色新鲜,相关器物和铭文也未见于旧有著录,显然不是像拍卖公司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私人旧藏,而应该为新近被盗出境的曾国青铜器。成批被盗文物在境外拍卖,大家的震惊之情可以理解。
2019年10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安排,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从日本回归的8件“曾伯克父”铭文青铜器进行了科技分析,分析方法包括使用便携式XRF分析合金组成,使用X光照相拍摄其内部结构从而分析铸造工艺。一合金组成分析使用Niton XL3t600型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对8件青铜器进行了合金组成分析。
即将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辑有一篇拟名作《四时》的天文术数类文献,详细列举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星象和云、雨、风等物候,对研究战国时期的天文星象和天文思想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其中包含的天文星象作初步介绍。本篇共43支简,三道编绳,正面简尾有编号。无篇题,内容基本完整,篇尾有篇章符号。
即将刊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辑中收有一篇时令类文献,简文以“凡行称之道,月六称,岁四合”开宗,其后分别记述了“六称”的具体日期、行事的利弊及其成效。所记称行之事均属布政的内容,应专为执国柄者而作。其内容专记一个月内之事,在时令类文献中尚属首见。简文原无题记,今依摘字命篇的原则,暂题为《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