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育家说过:“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语文新课程理念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授课质量,影响着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的设疑提问,既要紧扣教学的文本内容,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又要富于情趣,能够激起学生大脑风暴,使学生乐于回答且能够回答,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应有艺术性、创造性,注意提问设疑的策略。
  一、提问要以文本为出发点,紧扣教材内容。
  一堂阅读课总有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文本的主要内容及作者写作意图。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考虑能针对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起直接作用,紧扣教材重难点,贯穿整课学习始终的提纲挈领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可以从提示文章线索,总结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物形象,提示文章中心思想等方面提问。
  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草塘的可爱,具体表现在哪里?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的提问主要是针对课文主要内容来提出的,学生带问阅读,目标明确,效率自然很高。
  又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觉得小珊迪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是针对人物形象提问。学生在阅读时针对表现人物品质的几个方面去探究学习,自然会有的放矢。
  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可针对中心思想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书,达到感悟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
  二、提问要以年段训练重点为标准,紧扣训练重点。
  义务教育各年段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教师的提问设计应紧扣“新课标”中的年段训练重点设计自己的课堂提问。
  第一段(1—2年级)阅读教学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关心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同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在第一段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从1—2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提问内容不能空泛。
  第二段(3—4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第二段主要针对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提问。
  第三段(5—6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提出文章的线索结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
  第四段(7—9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这一阶段,主张学生针对文章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提问,教师的提问就应有一定的深度了。
  三、提问要从学情出发,把握好问题梯度。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问要符合学情,不能只找发言踊跃的学生,也不能提问没无边际,随意性太大。教学中难度、要求过高的问题,学生难于回答,会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没劲。教师提问题时应找准学生“就近发展区”,提问质疑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难度较大一点的问题问优生,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复述;难度小一点的基础性问题问普通学生;综合性问题要分层次提问,避免教学出现“死角”,一问三不知。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同学,不搞“情绪定人”。提问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切忌让学生“仓促上阵”。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情,敏锐地发现、灵活地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解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提问内容注重目标性,排除无关问题的干扰。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问要带有目标性。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属无关提问,而过多的无关提问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显得主次不分,以致时间仓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从提问的内容角度看,要做到四问四忌: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重点问题点拨,忌不痛不痒;难点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散乱无序;巩固性知识提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五、提问要以一问带多问,突出问题教学。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老师的讲解占据了几乎整个课堂,教师采用逐段串讲串问、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出可供学生深读的一两个能够贯穿全文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学习。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理论强调以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和手段。”宁鸿彬老师的观点也主张阅读教学要以“一问抵千问”的问题导引学生深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时,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哪些地方突出了小珊迪饱受饥寒?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珊迪具有美好品质?”然后学生带问题到课文中的“卖火柴”和“探望”两部分深读。通过学生带问探究学习,汇报交流,读中悟情的方式,学生读懂文意,领悟真情,被小珊迪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提问的策略和技巧,提高提问质疑的有效性。在阅读教学中应营造良好问题氛围,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复习活动是对已学内容的再回顾,再组织,再应用,再反思,复习课的设计既不能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打转,也不能使学生因内容难以理解而一头雾水。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更大范围的系统化和对数学思想方法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集中的提炼,从而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进一步感悟数学。  关键词:提高 高中数学 复习效率  随着每学期考试日期的临近,作为一位站在高中数学教
前不久,学生的语文试卷上出现了这样一道作文题:生活中处处有爱,有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爱……请用一件事写出你的感受。  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作文,主题应突出一个“爱”字。要具体写一件事,在叙事的过程中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从学生写的作文看,不少同学都能认真审题,围绕作文要求进行选材。我发现了不少优秀的作文,这些作文能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爱”的主题,有的写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有的写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1597--1670年)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几项基本要求,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教学观
期刊
上海美术馆主办的2011“学院新方阵”展于2011年8月27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览由美术批评家、策展人杨维民策划、主持,著名画家、上海美术馆李磊馆长致开幕词并剪彩。上海、
古代诗歌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增进语文素养,养成健康、高雅的情趣和情操。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融入音乐、录音、录像、动画等,营造出与古诗词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气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品读的兴趣,使他们的身心沉浸于古诗词的美好境界,达到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可以说
期刊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能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体验、知识基础的语言技巧等水平。由此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提到作文,大有“谈虎色变”之感。学生完成作文总是咬着笔杆,绞尽脑汁,却无从下手,身心负担很重。这不是现在素质教育所需要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期刊
学校德育工作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它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下,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位,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联合社会与家庭,齐抓共管,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狠抓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爱国主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内聚力,是全国人民和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狠抓爱国主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有数量繁多的文献资料留存于世,其中地方志是不能被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志除了记载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等内容外,还保存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科技资料,需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