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学生的语文试卷上出现了这样一道作文题:生活中处处有爱,有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爱……请用一件事写出你的感受。
  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作文,主题应突出一个“爱”字。要具体写一件事,在叙事的过程中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从学生写的作文看,不少同学都能认真审题,围绕作文要求进行选材。我发现了不少优秀的作文,这些作文能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爱”的主题,有的写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有的写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疼爱,有的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有的写同学之间的友爱……这些作文语言朴实,能注意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
  记得有一位学生写了一次下雪天,妈妈到学校给她送棉袄的事。大意是:冬天的一个早晨,我走得匆忙,没有多穿衣服,刚出门上路,就感到北风像刀子一样刺在我的身上。刚上第一节课,大片大片的雪花就飘落下来。我在教室里埋头考试,隐约感到一个身影在门前晃过,当时也没来得及望一眼。考试刚结束,我就听到了熟悉的呼唤声,我跑出教室,妈妈就一边把棉袄往我身上套,一边不住地说:“真是冻坏了,快穿上。”紧接着,她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打开左一层又一层的塑料小袋,露出一块还冒着热气的鸡蛋饼,说:“这是我刚来时煎的,快趁热吃了,吃了不冷。”母亲一边微笑着看我吃鸡蛋饼,一边把双手捂在嘴上哈热气,接着又不停地搓手,不住地跺脚。原来,妈妈为了给我送棉袄,在刺骨的寒风中足足站了一个多小时。
  这篇作文中,小作者善于选择生活中一件平凡的小事,来表现文章的主题,语言不加雕琢,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母爱。“左一层又一层的塑料袋”“哈热气”“搓手”“跺脚”,这些细节描写,为文章增色许多,不失为一篇佳作。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审题不清。
  具体表现为:
  1、习作要求写一件事,而不少同学是写两件事,甚至三件、四件事。
  2、有的只是把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一个故事照搬下来,未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3、有的表现的是大爱的主题。如写四川大地震中一些感人的事。潭千秋、发短信的母亲、幼儿园的老师、温家宝总理赴灾区、各路明星慷慨解囊等。对每个人、每件事只是三言两语地泛泛而谈。其实写大地震中能表现“爱”的感人的事,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但必须具体写一件事。
  二、选材的范围狭窄。
  有很多同学写夜里“我”突然发高烧,妈妈送“我”去医院挂吊水一事,还有很多同学写雨中妈妈或老师把雨伞给“我”用,自己遭雨淋,第二天妈妈或老师病到了的事,学生就不容易想起写别的,这是他们平时疏于观察的结果。其实可写的事有很多,如:
  △没考好,老师安慰我;
  △我做作业到深夜,母亲一直陪着我;
  △一向爱吃肉的妈妈,吃饭时总是把红烧肉往我碗里夹,我让她吃,她总是说怕发胖,坚决不吃;
  △母亲出差几天,不断地往家里打电话,一时叮嘱我这样,一时叮嘱我那样;
  △母亲教育我要学会宽容,命令我向小伙伴道歉。
  …………
  把一件小事写具体,写生动,往往会收到平中见奇的效果,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不难选择到好的材料。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同学所选材料不能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服务。如一位同学写自己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爷爷奶奶知道后,立即拉着“我”向老师兴师问罪,这位同学在文章的结尾写道:“奶奶的爱真伟大!”选择这样的材料不能为表现“爱”的中心服务。因此,我在试卷边上随手写下了这样一句批语:这是一种糊涂的“爱”!
  三、空洞、口号式的语言太多。
  有的作文用了很多优美动听的词语,大段大段地甚至全文都是罗列一些赞扬母爱的句子,却没写一件具体的事,内容显得空洞,也不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如一位同学在开头就写道:母爱如大地,母爱如天空,母爱如大海,母爱如阳光……文章的主体部分仍然写的是类似的语言,还全部引用了孟郊的《游子吟》,通篇都是在喊口号,却未写一件具体的事,缺乏说服力,实在不足取,因为这不是写诗歌,而是写记叙文。
  但有一位同学就不是这样的,她写了寒假前的最后一次考试,自己没考好,心里特别难受,吃不下饭,母亲如何安慰、鼓励她的事。文章的最后一节只有一句话:我感到春天的阳光已暖暖地照在了我的身上。这样的结尾凝练、含蓄,是对母爱的集中赞扬,真不敢相信这隽永的文字是出自儿童之笔。这比起那些直白的排比句,效果要好得多。
  四、不注意首尾呼应、点明题目。
  有的作文在叙事结束后就突然收尾,不能做到与前文相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不够完整。有的同学题目定得也不错,但在行文中从头至尾都没有点题。
  这次批改作文我受益匪浅,因为从中我知道了学生作文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一定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指导。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核心就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语文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就此谈谈自己认识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教育理论也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取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在动手中,提高学习兴
期刊
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是“曹冲称象”,一个是“司马光砸缸”,千百年来,这两个主人公一直被人们当做神童,并且成为我们教育儿童,开发智力的典范。其实他们两个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创新思维。现代社会,一个人拥有创新能力更突显他的重要。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数,而是能力,最值钱的不是学历而是创造力。其实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
期刊
一随着中国经济的逐年增长,大众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消费时尚类电视节目广受电视观众的关注。时尚已经成为最能体现城市活力的靓丽风景线。顺应潮流,消费时尚类电视节目在
当前,受城乡“二元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其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儿童。即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因此又称为“留守子女”、“留守孩”、“留守儿”、“留
期刊
日前,英国2011年年度野生生物摄影师奖评选结束。经过紧张评选,评委会从来自95个国家的4.1万幅参赛摄影作品中评选出了108张优秀摄影作品。威立雅环境集团年度野生生物摄影师
《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归纳为“欣赏评述”部分。其要求指出: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用语言、文字等表达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从中不难看出,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欣赏作为一项基本的美术教学活动,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教学中都存在着,是学习美术不可缺少的
期刊
摘要: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研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关键词:朗读 作用 要求 技巧 训练形式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个比较流行的词“语文味”,然而这
  艾滋病其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攻击人体免疫细胞后,被感染者
摘要:数学复习活动是对已学内容的再回顾,再组织,再应用,再反思,复习课的设计既不能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打转,也不能使学生因内容难以理解而一头雾水。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更大范围的系统化和对数学思想方法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集中的提炼,从而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进一步感悟数学。  关键词:提高 高中数学 复习效率  随着每学期考试日期的临近,作为一位站在高中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