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唱是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学生乐感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合唱热情,优选合唱曲目提高合唱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排练方法提高合唱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和基本合唱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 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优化
随着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合唱教学也越发重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合唱可以让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他们有一个更广的音乐视野。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声乐形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教师都害怕教合唱,大多应付了事。在“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善于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优化。
一、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是优化高中合唱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合唱缺乏兴趣,那么他们的合唱学习肯定是低效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基于学生本位,培养他们的合唱兴趣。
(一)基于学生特点培养合唱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能感知音乐的表面旋律,而无法对音乐的内涵有深入的理解。而一堂好的音乐课,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懂”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懂”音乐。在高中合唱教学中,要让学生变成主角,让合唱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育课堂。
教师首先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合唱兴趣,可以将一些符合学生发展的如《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祖国》等歌曲的合唱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学生对这些歌曲都非常熟悉,而且这些歌曲特别经典,能够鼓舞人心,让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激发,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其次,教师要充分理解合唱的特点:合唱需要有统一的单一声部音,同时声部之间旋律需要和谐;在合唱中,要将音乐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让听者产生共鸣,体现独特性;对于声部数量,并不存在特有规定,但是一般情况下声部有四个;合唱一般分为男高音区、男中低音区、女高音区、女中低音区。
教师只有深入理解合唱,才能够对学生合唱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唱训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
(二)基于学生情感提高合唱热情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目标便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培养,从而使他们的音乐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只有让学生富有感情地进行合唱,实现情感和音乐的融合,才能使他们的合唱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曲目背后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这一课的背景,进而让学生对曲目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让他们产生对曲目的情感,同时使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发展。又如,在教学《踏雪寻梅》时,教师可以将该歌曲创作背景介绍给学生:“这首歌曲是黄自先生专门为了儿童而创作的。”此外,《踏雪寻梅》具有主题鲜明、旋律轻快的特点,被众人传唱。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合唱《踏雪寻梅》,让学生深入领略歌曲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使他们的合唱能力得到提高。
在对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行培养时,学校可以采用适当增加音乐课时的方式来实现。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相对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做到对音乐知识的全面掌握。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将课外知识引进来,从而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让学生领略到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而能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产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
二、优选曲目提升合唱效果
合唱所选的曲目会对合唱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假如选用了不合适的曲目,就无法让合唱的其他要素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优选曲目,才能切实提高合唱教学效果。
(一)基于声域特点优选曲目
很多教师仅仅为了好的合唱比赛成绩,就会选择难度非常大的曲目如《祖国颂》等让学生合唱,但这类作品属于适合成人的混声作品,难度非常大。这样的作品会让高中生在演唱时感觉到特别困难,甚至会损坏他们的嗓子。所以,教师在选择合唱曲目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如此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合唱积极性。
(二)紧扣合唱主题优选曲目
教师一定要围绕主题选择适合学生和特定场合的合唱曲目。比如,在举行和国庆相关的合唱比赛时,教师就要选取歌颂祖国和党的作品,如《祖国你好》等;而如果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的合唱比赛,就可以选择《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样的曲目。如此一来,才可以让学生在合唱中受到更深的情感熏陶。
(三)根据成员特长优选曲目
合唱队的成员有着各自的短处和长处,因此教师在选择合唱曲目时,要充分考虑到合唱队员的个人特点,扬长避短,以让合唱团的集体力量得到体现。比如合唱队中一个队员音準不好,那就要选择那些有伴奏的合唱曲目。
三、优化合唱排练的方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合唱演出效果,教师就要让学生多进行合唱排练,只有合唱排练到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过,合唱排练不是让学生自由地练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唱排练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如此才可以让排练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突出语音训练
完美的合唱一定要具有清晰动人的音乐语言,以完成音乐艺术的表现。而在对包含地方特点的歌曲进行合唱时,可以在某些关键字音上嵌入地方语言特点,不过整个曲目的基本语音要建立在标准普通话基础上,教师在进行合唱训练时要对成员的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平舌音进行严格要求。
例如,在进行《半个月亮爬上来》这一曲目的合唱训练时,为了将作品中包含的朦胧意境表现出来,教师要让学生在演唱“轻轻地扔下来”这一句时,哼唱“扔”这一字,进而形成一个延续鼻音,形成“扔恩……下来”这样的唱法。这样虽然和发音规范是相悖的,但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意境,更受听众的欢迎。
可见,在合唱中突出语音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合唱训练。
(二)提升合唱技能
合唱成员的精神面貌会对表演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合唱时,要关注他们的姿势与呼吸,要激发他们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合唱技能。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合唱姿势有正确的把握:身体要保持自然直立,有一个放松的状态,然后两脚分开少许;眼睛平视,面部保持积极状态,避免出现眯眼的现象;胸膛挺起,腹部保持收缩,两手臂自然下垂。在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情感做相关的动作,但是要避免夸张的情况。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对呼吸方式有正确的把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唱时的呼吸训练时,首先让学生保持站立,同时把手放置于腰部,所有人一起吸气;完成吸气后停留稍许,接着在“嘶”声中将气缓慢呼出。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呼吸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合唱时正确的呼吸方法。
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所以运用节奏作为合唱教学的开端让学生感觉音乐是最容易的方式,真正符合“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声势训练是当代音乐教学中一种运用较广、影响较大的先进的节奏教学方法之一,它集动作、节奏、演奏、演唱、朗诵于一体,能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效果。因此在高中合唱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入声势训练,以提高合唱效果。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和基本技能,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长青.浅谈优化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J]. 黄河之声,2018,(15).
[2]程智.优化普通高中合唱教学的策略[J]. 当代音乐,2017,(10).
责任编辑 万永勇
[关键词] 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优化
随着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合唱教学也越发重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合唱可以让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他们有一个更广的音乐视野。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声乐形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教师都害怕教合唱,大多应付了事。在“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善于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优化。
一、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是优化高中合唱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合唱缺乏兴趣,那么他们的合唱学习肯定是低效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基于学生本位,培养他们的合唱兴趣。
(一)基于学生特点培养合唱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能感知音乐的表面旋律,而无法对音乐的内涵有深入的理解。而一堂好的音乐课,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懂”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懂”音乐。在高中合唱教学中,要让学生变成主角,让合唱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育课堂。
教师首先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合唱兴趣,可以将一些符合学生发展的如《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祖国》等歌曲的合唱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学生对这些歌曲都非常熟悉,而且这些歌曲特别经典,能够鼓舞人心,让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激发,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其次,教师要充分理解合唱的特点:合唱需要有统一的单一声部音,同时声部之间旋律需要和谐;在合唱中,要将音乐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让听者产生共鸣,体现独特性;对于声部数量,并不存在特有规定,但是一般情况下声部有四个;合唱一般分为男高音区、男中低音区、女高音区、女中低音区。
教师只有深入理解合唱,才能够对学生合唱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唱训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
(二)基于学生情感提高合唱热情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目标便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培养,从而使他们的音乐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只有让学生富有感情地进行合唱,实现情感和音乐的融合,才能使他们的合唱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曲目背后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这一课的背景,进而让学生对曲目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让他们产生对曲目的情感,同时使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发展。又如,在教学《踏雪寻梅》时,教师可以将该歌曲创作背景介绍给学生:“这首歌曲是黄自先生专门为了儿童而创作的。”此外,《踏雪寻梅》具有主题鲜明、旋律轻快的特点,被众人传唱。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合唱《踏雪寻梅》,让学生深入领略歌曲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使他们的合唱能力得到提高。
在对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行培养时,学校可以采用适当增加音乐课时的方式来实现。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相对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做到对音乐知识的全面掌握。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将课外知识引进来,从而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让学生领略到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而能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产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
二、优选曲目提升合唱效果
合唱所选的曲目会对合唱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假如选用了不合适的曲目,就无法让合唱的其他要素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优选曲目,才能切实提高合唱教学效果。
(一)基于声域特点优选曲目
很多教师仅仅为了好的合唱比赛成绩,就会选择难度非常大的曲目如《祖国颂》等让学生合唱,但这类作品属于适合成人的混声作品,难度非常大。这样的作品会让高中生在演唱时感觉到特别困难,甚至会损坏他们的嗓子。所以,教师在选择合唱曲目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如此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合唱积极性。
(二)紧扣合唱主题优选曲目
教师一定要围绕主题选择适合学生和特定场合的合唱曲目。比如,在举行和国庆相关的合唱比赛时,教师就要选取歌颂祖国和党的作品,如《祖国你好》等;而如果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的合唱比赛,就可以选择《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样的曲目。如此一来,才可以让学生在合唱中受到更深的情感熏陶。
(三)根据成员特长优选曲目
合唱队的成员有着各自的短处和长处,因此教师在选择合唱曲目时,要充分考虑到合唱队员的个人特点,扬长避短,以让合唱团的集体力量得到体现。比如合唱队中一个队员音準不好,那就要选择那些有伴奏的合唱曲目。
三、优化合唱排练的方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合唱演出效果,教师就要让学生多进行合唱排练,只有合唱排练到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过,合唱排练不是让学生自由地练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唱排练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如此才可以让排练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突出语音训练
完美的合唱一定要具有清晰动人的音乐语言,以完成音乐艺术的表现。而在对包含地方特点的歌曲进行合唱时,可以在某些关键字音上嵌入地方语言特点,不过整个曲目的基本语音要建立在标准普通话基础上,教师在进行合唱训练时要对成员的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平舌音进行严格要求。
例如,在进行《半个月亮爬上来》这一曲目的合唱训练时,为了将作品中包含的朦胧意境表现出来,教师要让学生在演唱“轻轻地扔下来”这一句时,哼唱“扔”这一字,进而形成一个延续鼻音,形成“扔恩……下来”这样的唱法。这样虽然和发音规范是相悖的,但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意境,更受听众的欢迎。
可见,在合唱中突出语音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合唱训练。
(二)提升合唱技能
合唱成员的精神面貌会对表演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合唱时,要关注他们的姿势与呼吸,要激发他们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合唱技能。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合唱姿势有正确的把握:身体要保持自然直立,有一个放松的状态,然后两脚分开少许;眼睛平视,面部保持积极状态,避免出现眯眼的现象;胸膛挺起,腹部保持收缩,两手臂自然下垂。在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情感做相关的动作,但是要避免夸张的情况。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对呼吸方式有正确的把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唱时的呼吸训练时,首先让学生保持站立,同时把手放置于腰部,所有人一起吸气;完成吸气后停留稍许,接着在“嘶”声中将气缓慢呼出。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呼吸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合唱时正确的呼吸方法。
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所以运用节奏作为合唱教学的开端让学生感觉音乐是最容易的方式,真正符合“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声势训练是当代音乐教学中一种运用较广、影响较大的先进的节奏教学方法之一,它集动作、节奏、演奏、演唱、朗诵于一体,能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效果。因此在高中合唱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入声势训练,以提高合唱效果。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和基本技能,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长青.浅谈优化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J]. 黄河之声,2018,(15).
[2]程智.优化普通高中合唱教学的策略[J]. 当代音乐,2017,(10).
责任编辑 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