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o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要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优化和强化课堂教学,拟定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明确教学思路和目标,以期圆满地实施该目标。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下功夫外,还应该配合其它措施,并且“授之以渔”,逐步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越来越突现人文性的一面,语文的世界是精彩纷呈、复杂多变的世界,很多课文文质兼美,引人入胜。但是,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却常常遭受冷遇,不少学生认为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少听几节无所谓。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我们的语文课缺乏魅力造成的。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在情景中沉思,在情景中领悟真谛,从而使学生乐学。
  二、教法灵活多样
  杜勃罗留波夫认为,当人们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实践也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灵活地采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勉为”转向“想为”。教法单一,千课一法往往是造成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重要原因。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教材制宜、因学生制宜、因需要制宜,各种教法灵活运用,交替使用,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活泼生动、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达到“想学”的效果。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灵活的处理,让学生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画一画、演一演,化静为动,从而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如学习现代诗,教师可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同时运用诵读法、范读范背法、启发比较法,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
  三、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也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过程,概括学法;举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点拨学法等。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感悟、想像、质疑问难,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学法的传授应因课文、因学生而异。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和学生特点,制定具体可行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简单明了、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
  四、激励评价,创设成功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者,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及时地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鼓励评价,以激发“好学”的情感。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其学习主动性就会不断增强;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的、斥责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例如:提问讲究艺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不可过浅,以免流于形式;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较容易的题目,可请中下层生回答;较难的问题则请优生回答。当学生在回答时遇到困难,教师应适时地、巧妙地给予启发指点,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教师对每一位回答的学生尽量表扬和鼓励,用欣赏的眼光去挖掘他的优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使之进一步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
  总之,语文课堂应是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面对新课程,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构建“乐学”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他们自觉地,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学习,使语文不再处于尴尬境地,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醉人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学校有着双重的教学任务,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许多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及日常交谈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文化课学习重要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耐心教育固然重要,但根据学校性质和专业特点,只要注意了解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并发掘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彼此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
摘 要:语文是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语文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乃至各种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每位教师都渴望在教学中创造亮点,甚至期盼着每节课都有亮点出现。亮点是什么?亮点是名优教师的招牌,亮点是一节成功课的标识,亮点是教学艺术的展示,亮点是教师与学生智慧交融的共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里所说的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说话能力。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这个要求,需要我们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说话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一、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定位   1.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说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课程标准也把教学目标延伸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可见,国家倡导我们不要把学生当成文化知识的载体,更应该意识到学生是社会的个体,是
培训和开发是指对企业员工在接受培训以后,应该达到的工作行为标准或应该具有的工作表现.首先要明确设置培训的目标,明确的方向和依循的构架,然后根据不同的人员使用不同的培
企业员工队伍中的技术老化、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要求我们必须要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加速高级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文章仅对企业高级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途径谈了些看法.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importance and motivation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gre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lish learning.
摘 要: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此论述预示着语文课堂应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倡导自主学习,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语文课堂要想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一种快乐的享受,从而使其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摘 要:历史教学方式是历史教学活动的样式,其改变是需要师生的共同创造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有教师唱独角戏,是不能真正完成历史教学方式变革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式转变    历史新课标,把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从而带动了历史课堂教学革命性的变革。作为历史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定位,才能使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