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宣誓:等级观念的灌输与强化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宣誓就像火上浇油,把分数、把考重点大学、把竞争,渲染至极致。
  前些天恰逢离今年高考一百天的日子。我的外甥女告诉我,她们学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高考宣誓仪式。学校领导讲话,任课老师宣誓,学习成绩全年级一、二名的学生在宣誓大会上表态,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庄严宣誓。场面很是热闹,也让她感到压力如山。翻阅网上新闻和本地新闻,我才发现几乎所有的高中,尤其是名牌高中,都举行了类似的高考宣誓大会。宣誓仪式的程序基本差不多,无非是领导鼓励,任课老师宣誓,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表态。至于高考的宣传标语,更是乱花迷人眼:
  “苦战一百天,坚决上北大。”
  “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
  “没有高考,你拼不过富二代。”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谈道论经。”
  这些轰轰烈烈的场面,表面看是给参加高考的学生加油鼓劲。可是,仔细一想,我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其实,高考宣誓就像火上浇油,把分数、把考重点大学、把竞争,渲染至极致。而任何一所高中,是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上北大清华的,哪怕它再有名,也会有相对失意者。那么,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甚至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在出席此类宣誓大会时,当是何种心态?
  有一所高中的高考宣誓大会会场更是匪夷所思。成绩最优秀的十来个学生,坐在学生队伍的最前面。他们的身后,是一小块学习成绩中上的学生。再后面,是一大堆成绩一般的高三学生。这样的排序,是不是在人为地用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高考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秀”场。秀什么啊?秀高分。每年高考成绩一出来,学校前面的大红榜上,就秀出了这些学生还显稚嫩的标准相,标准相下,他(她)考了多少分数,被哪所著名大学录取,甚至他(她)的所谓“格言”,一一被秀了出来,供过往行人瞻仰。如果得以折挂,成了“状元”,被北大、清华、人大、复旦、港大录取,则报上、网上有文,电视台、电台有声,其形状犹如范进中举,仿佛文曲星下凡。学校当局、地方大员,多有走进该考生或许显得寒碜的家门予以祝贺,嘉言美语,外加奖励红包。这些行为让这学生觉得高中金榜,不仅让个人“一朝成名天下知”,还更是地方的荣光,是领导的政绩。从此之后,自己便成了“高等级”的人。
  与之相反的,却是落榜考生的落寞。不仅落榜考生,就是只考了二本以下的考生,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当他们打好行囊,去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上学,或就此与学校别过,走上打工挣钱的道路。他们心中对人生的失意,就恰如烈日当空,毒辣辣地无边漫延开来。
  因此,高考最本质的意义就是通过一场考试,将人分为几等。一等的,上北大、上清华,上不多的培养社会精英的学校;二等的,上985、上211,上一本大学;三等的,上二本;四等以下,不入流。
  面对上层与下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面对国家大力培育公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核心社会价值观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界不去有意识地弥补高考造成的等级裂痕,却用所谓的“高考宣誓”来强化这一裂痕。教育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了?
  我理解学校的苦衷。高考上线的人数,尤其是考上名校的人数,决定着政府投资的数额,决定着社会赞助的数额,也决定着学校、教师的名望。但是,作为学校当局,是不是可以在高考政绩与学生人格培养方面,做一个平衡?
  犹记当年高考,老师们在督促学生紧张复习的同时,更多的时候,却在疏导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看得更开阔些、更长远些。当年的时髦话,叫“一颗红心,两种打算”,考上大学当然好,没考上大学,也不是没出息,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建设新农村。而老师在班会上强调更多的,则是同学之间的情谊。对老师此举,回忆起来,尤为感谢。因为我们那一班的同学,甚至那一届的同学,在业务上、仕途上取得一些成就的人,并不因此在同学面前沾沾自喜,留在农村的也不会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
  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健全人格的人。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在我看来,于古代,是忠、孝、仁、义、礼、智、信,于今天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教育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则是对教育本质意义的偏离。恕我直言,极端应试教育思维作怪的高考宣誓,就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主管部门应立即叫停這种活动。
其他文献
基于2016年校长的办学业绩,以及学校的影响力和品牌辐射力,依照《学校品牌管理》的标准,在一定范围内遴选出20名入围校长,并联合业界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公平公正地决出5名2016年度校长(排名不分先后)。公布如下:  刘 艳,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人民北路小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委会理事、全国阅读教育先进个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金牛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金牛区先锋校长。在学校管
期刊
张宝君,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高级美术教师。东北人氏,客居广州。主要作品有:《林青霞今昔》《原色舒淇》《酒井法子傳》等明星传记二十四部;企管纪实《健力宝风云》《创维解码》《情人伊力健》等书三部;长篇小说《远东的钟声》《天地萨满》《官灾》《黑土地 红土地》等书五部;电影剧本《老虎》一部;零散发表于全国报刊杂志小说、故事、纪实文章约二百余万字。
期刊
你以前认识的可能是一个假的范美忠。  “范美忠是谁?”  “就是2008年的那个‘范跑跑’!”  提起范美忠,不少人一时之间还想不起来,但提到“范跑跑”,随之有种恍然大悟之感——这便是范美忠留给大众的品牌印象。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36岁的中学教师范美忠从教室中抛下学生夺命而出。10天后,他撰写了一篇离经叛道的文章来为自己辩解,说自己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哪怕母亲也不会管,
期刊
生态校园是什么样的?我认为首先是绿色的校园、健康的校园。就校园环境而言,也应是绿色的、健康的,并保证园区优雅、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质安全、温湿适宜等条件。但有一项很容易被人忽略,也是我想在此展开阐述的——“声音环境”。在生态校园建设中,它极为重要,甚至是学生们获取知识、凝练思想、促进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校园应具备什么样的声音环境呢?  第一,校园应是安静的,应避免校内外的噪声干扰,让学生们
期刊
一个安静、舒适、幽雅的校园离不开错落有致的绿色植物。它们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有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并有益于全体师生的身心成长。  我校是广水市绿色学校,校内种植了百余种花草树木,一年四季,各有风景。去年3月,学校发起了校树评选活动,确定了柳树、梧桐、铁树等8种树为候选对象。紧接着,学校在宣传栏、校门处张贴了海报,介绍校树评选办法和候选对象的基本情况。为了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校树候选对象的图文展
期刊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辞职,一种个人行为,应该安静,在周围不留涟漪,方是境界和美德。而近年,有一个现象是最应该安静的教师辞职,闹的动静却越来越大。从早期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最近的苏州名师因网络有偿授课被批而一气出走,皆成为社会现象级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但却对辞职者所在学校的声誉与品牌造成巨大冲击,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  作为校长,想必谁也不愿自己的学校
期刊
春回大地,万紫千红。2017年3月3日,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联合《学校品牌管理》杂志在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举办了一场学校特色建设现场交流会(第一期),旨在帮助广大中小学校管理者开创新的经验交流平台,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借鉴,促进学校共同进步。本次会议共有50多位校长参与,有20多位校长于现场踊跃发言,碰撞思维,是一场交流学校特色及有关建设经验的精神盛宴。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有何精彩
期刊
红墙灰瓦、蓝天绿树,春日的太阳下,三三两两的穿着白色校服的学生结伴而过,原本宁静而温馨的校园显得愈发雅致,古朴之中处处散发着现代气息。这就是中山市桂山中学,一所有着261年历史的老校。  这所位于中山市南部的三乡镇桂山中学是中山市重点高级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一系列的荣誉组成了桂山中学的光辉印迹。再往前追寻,其前身是桂山书院于1905年改设“桂山公立小学堂”,而桂山书院的来源,
期刊
不想当教育家的校长,不是好校长。  那么,作为校长,你离成为一名教育家还有多远?  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何为教育家。只有对照教育家的内涵,才能找到自身与标准间的差距,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  关于何为教育家,以及校长如何成为教育家,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指点、一线教师的心声,以及校长自身的反省。  山东省沂南县辛集中学教师何召军:  陶行知先生说:“一个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一所
期刊
秭归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我工作的学校——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就坐落于此,多年来,学校立足屈原精神,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端午庆典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深入人心。  诗词“读”端午  为了打造更富有文化气息的端午庆典,学校成立了“桔圃文学社”,每周开展诗歌讲座,每学期举办诗歌朗诵会,每学年出版社刊。  同时,学校精心选取了屈原的部分作品,收集整理了历代文人墨客颂扬屈原的诗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