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开发及其应用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eng89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资源,加强对其保护、开发以及利用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数字化保护技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开发和应用问题,最后对数字化保护技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希望可以为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开发;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上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应用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从世界范围来讲,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潮流,“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来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应用数字化技术的研究时间较短,应用的水平较低,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理论方面的帮助。
  一 数字化技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技术中的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数字化采集技术以及存储技术可以提高资源采集的效率和完整性,并且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安全长久的进行保存。2.数字化技术中的复原和再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复原技术和再现技术可以将抽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的呈现出来,从而使人们更好的进行理解。3.数字化展示和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共享提供了平台。
  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开发和应用问题分析
  (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非常多,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资源数字化体系,所以说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至关重要,这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被共享和利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标准
  要想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水平,使其更好的被传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标准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规划,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承,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存在技术目标、标准、管理等方面不一致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技术目标、技术标准以及管理手段,从而更好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整合[1]。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表达向可视化方向发展
  和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技术有所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更多的是指知識的可视化,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的水平还比较低,但是这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有关方面的长期努力。
  (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技术综合运用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风土人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化表现形式以及文化空间这两个方面,要想很好的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表现出来,仅仅依靠文本、图像、视频等形式是难以实现的,它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构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技术综合应用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比较重要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数字化技术、资源管理和服务技术、情景建模以及行为控制技术、可视化技术等。
  (五)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
  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为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以及发展瓶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首先,在构建这个平台时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模型数据,然后再利用高精度地形构建和文化元素等交互式搭建的方法来构建这个平台。其次,利用相关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物制作出真实的人物模型。最后,利用多种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传播。
  (六)构建有效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技术体系
  和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比较难以保存,而且保存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同时这种特性也是制约我国开展相关工作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技术体系至关重要,这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在这个技术体系中需要纳入以下几种技术:数字化技术、资源入库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情景构建技术等。
  三 数字化保护技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应用中的问题思考
  (一)数字化保护技术与生态平衡之间的问题
  虽然说数字化保护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度依赖数字化技术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使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生态的平衡遭到破坏,这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方面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在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一定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保证文化的多样性、鲜活性以及文化生态平衡得到保护。
  (二)数字化保护技术与多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问题
  和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呈现文化,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涉及到的学科范围非常广,包括信息工程学、人文地理学、自然科学、传播学等,因此,想要更好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应用方面还不是特别成熟,仍然需要以开放的视野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多种有关学科之间的融合,从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新学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2]。   (三)数字化保护技术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到的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相应的就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缺乏具有高素质的数字化技术专家,从而导致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具有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要想土洞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必须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才不仅具有传统学科研究所要求的专业学科素养,而且还具有其他相关学科素养。首先,提高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将培养复合型高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我国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其次,根据我国相关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培养的内容要包括民族、人文、艺术、信息技术等方面,从而创建高素质的人才团队[3]。
  (四)数字化保护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是当今社会两个重要的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两者又存在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國应该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产品,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推动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国家的重要资源,加强对其保护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利用数字化保护技术可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水平,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国家有关方面应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问题的重视程度,努力提高数字化技术水平,并将其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上,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49-55.
  [2]谭必勇,徐拥军,张莹等.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模式及实现策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2):69-74.
  [3]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2):83-87.
其他文献
摘要:财务报表在财务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财务成果的展示。财务报表及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等信息,但是,由于其分析的滞后性,报表本身的真实性以及报表本身包含内容的有限性,会计方法的局限性都会导致财务分析的结果并不理想,因此,这就不仅需要我们会计人员从理论上的不断完善,也需要在会计实务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关键词:财务报表真实性改进建议  一、财务报表及
期刊
【摘 要】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的乐山市罗城古镇,时至今日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的老四川的人文风貌,传承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近几年国家不断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古镇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目前普遍存在古镇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落后于古镇经济发展的现象。对此,本文以罗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认识,以及对待当地资源和文化的态度,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提
期刊
摘要:正如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生活的反映一样,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以“创世”过程为中心线索,以艺术概括的形式叙述了天地形成、人类起源及其发展的主要历史过程。尽管这种叙述在一定程度上离开了真实的历史事实,但却艺术地再现了原始社会傣族人民生活最本质的面貌,为我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它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本文从该史诗中关于傣族房屋的起源和建造加以追根溯源。  关键字:巴塔麻嘎捧尚罗 桑木底 狗
期刊
[提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谋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宏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意义重大、经验宝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独特本质和时代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跨越。  [关键词]十九届五中全会;两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  [作者简介]颜晓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
期刊
[提 要]巴黎公社革命爆发至今,已经过去150周年。巴黎公社革命虽然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但恩格斯与马克思一道,以极大的精力关注了整个革命进程。在革命失败后,他们及时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从多方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思想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巴黎公社革命结束20年后,恩格斯在为《法兰西内战》再版所撰写的《导言》中对巴黎公社革命精神进行了再探索
期刊
[提 要]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又一个闪光点,伟大抗疫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展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风骨和气概,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成长,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在弘扬践行中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巍然屹立的精神长城。  [关键词]抗疫精神;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沈壮海:武汉大学党委
期刊
一、继续教育及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含义  继续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后进行的一种教育,不断获得与本岗位有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增长对相邻专业的了解和掌握;也可以看做是对已获得大学毕业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更新知识、提高能力、适应社会和科技进步的教育。总之,继续教育是以知识的更新、补充和能力的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一种终身、高层次的教育。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实施者,其工作是教育培养大学生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确立广泛参与的群众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一切工作的核心基础。  关键词:临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群众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对于构建和諧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
期刊
2014年2月14日,国务院同意广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黄埔区与萝岗区合并。当前,区划调整正蹄疾步稳推进中,新黄埔步入新征程。  新的黄埔区组建,不仅仅是区域范围的扩大,更重要的是深度整合萝岗区和原黄埔区的各自功能优势,发展格局纵横延伸,竞争后劲显著增强,在全市中的排头兵地位进一步凸显。面对新挑战、新使命,全区上下唯有只争朝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主动赢得发展先机,以实干突
期刊
摘要:东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连绵不断,而《太平经》被农民起义所利用,一直以来,普遍认为《太平经》是代表了农民的意愿,是农民起义的思想纲领,然而笔者通过阅读大量书籍,认为《太平经》其实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言论,在此进行浅要分析论述。  关键字:《太平经》 性质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深受阴阳家、道家、黄老思想、儒家等思想的影响,《太平经》在宫崇献给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