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经营之路刚刚铺展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xiaogua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中国传媒改革三十年论坛上,泉州晚报社被评为“中国地市报十大品牌”。它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种鞭策,激励着报社全体员工在品牌经营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继续探索。
  2005年底。报社提出“四个第一”的办社理念,即“以机关报职能为第一职能,以社会效益为第一效益,以队伍建设为第一建设。以品牌经营为第一经营”。
  
  采编:品牌打造的坚实基础
  
  对于媒体的主业——采编工作,报社领导层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采编作为报社最大、最重要的品牌。
  2006年,泉州晚报社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读者调查。了解读者群体,分析读者喜好,倾听读者心声,针对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需求提供相应的内容。这一次读者调查给报社的改版和版面设计提供了决策参考,也使得编辑采编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既坚守了舆论阵地,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采编注入灵魂是打造品牌的基石。记者不能只当“文字匠”,而应该有脑子、有灵魂,带着思考和积累去观照现实、采写报道、编辑新闻。这样的新闻报道才鲜活,读者才感兴趣,报社品牌才能提升。为实现这个目标,泉州晚报社把2007年定为队伍建设年,通过“每日评报”、“每周点评”、“每旬一讲”、“每月一课”等一系列的队伍建设活动提升编辑、记者的素质,使之能够编采出读者喜欢的新闻。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泉州晚报社共有187件新闻作品获得了省级以上新闻奖,位居全省地市级报纸前列。
  名牌栏目是打造采编品牌的重要方式。《泉州晚报》的《行风政风直通车》和《东南早报》的《一线通》,是报社与泉州市纠风办联合推出的纠风工作新平台,在纸质媒体中属首创。经过几年时间的精心打造,这两个栏目成为读者充分肯定的名牌栏目。2008年,报社对《行风政风直通车》进行移位,由社会新闻部移交时政新闻部负责,版位由第四版提前到第一、二、三版,实现“部室提前、版位提前”。通过“一车”带动“一栏一线”和加大接访偏远地区频率。《行风政风直通车》这一名牌栏目的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让农民群众的心声可以上版面,使党委机关报有更大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采编上的进取永无止境。2008年11月18日,在充分论证调查后,《泉州晚报》再次进行改版,将版式改变成当前国际流行的“瘦报体”,以形式的改变来带动内容的变化,强化本土新闻,将本地新闻由原来的4个版增加到9个版,加大了图片和漫画的使用。将读者引向“悦”读时代。改版后的《泉州晚报》字体纤秀,版面清新、大方,内容丰富。同一天,《东南早报》也进行改版,对版面和栏目进行重新梳理。突出闽南特色,使其定位更为准确。改版后的两份报纸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为了解读者需求,报社通过新成立的品牌推广部组建了覆盖全市各地读者的“读者库”。一方面。可通过“读者库”来了解读着对改版后报纸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依托“读者库”定期开展活动,了解读者需求,使报纸改版能够更贴近读者受众。
  把采编当成第一品牌来抓,增强了报纸的持久影响力,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为泉州晚报社的各项品牌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营:品牌提升的活力之源
  
  传媒的竞争,已经从内容的争夺转向渠道的争夺,报社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来吸引公众注意。要把报社做大。就要利用品牌这个“筐”,把一切能够创收的事情都纳入到品牌经营中,充分调动报社的社会资源、品牌资源、人才资源等一切资源,开展各类具有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的活动,强化注意力经济,在平淡之中创造新奇。
  广告的格调和品位决定着媒体品牌的高度。作为报社经营的主体,如果虚假广告和格调低下的广告过多,读者不认同,广告也会流失,“马太效应”会使媒体陷入困局之中。泉州晚报社领导多次强调,广告经营要讲效益。更要讲政治,树立科学发展观。保证报纸版面的干净和高品位。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泉州晚报》的高格调广告经营策略取得成功,汽车、房地产等高端广告成为主体广告。《东南早报》也从标题、字体、图片等方面对医疗药品广告加以限制,以美化净化版面。
  活动能够扩大影响力,提升报社品牌。2007年,报社策划了“品牌泉州公众印象奖”。让公众投选泉州市所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通过这一活动,为客户搭建促销平台,既是吸引广告投放的有效手段。也是建立品牌平台、进行特色传播、以媒体资源进行影响力营销的最佳载体。对客户品牌进行提升的过程,也是展示报社品牌、吸引公众注意的过程。如此操作,实现媒体与广告商的双赢。近几年来,泉州晚报社策划举办的“婚庆嘉年华”、“品牌泉州公众印象奖”、“茶业贡献人物暨杰出企业举荐”以及2008年推出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泉州经济杰出人物三十人评选”等活动都很好地整合了各种资源,实现品牌和效益双丰收:既从小行业中挖出了大效益。又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客户群体。还极大地提高了报社的品牌美誉度。
  多元化经营和全方位宣传以提升报社影响力。泉州晚报社与泉州实验小学联合创办的第三实验小学,是将报社品牌经营延伸的一大举措。另外,泉州晚报社报刊亭从泉州中心市区向周边县市延伸,成为泉州街头和各县市街头一景,既服务了广大读者,也提升了报社品牌。同时,泉州晚报社在高速公路、机场、国道、省道等多处场所刊登户外广告,全方位进行形象宣传。使报社品牌形象深入读者生活和内心。
  
  服务:品牌植入心田的保证
  
  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的竞争。作为媒体,受众是最大的客户,也是最大的资源。
  服务读者是泉州晚报社品牌建设的重心。多年来,报社从采编、广告和发行等各部门,策划一系列服务读者的主题活动,不惜投入资金和版面,以真诚来赢取读者的贴近。“3·15”时。组织诚信家装活动,让读者享受放心的一站式家装服务;六、七月份中招、高招前,报社花重金邀请高校招生的老师免费为考生家长答疑解惑:9月份大学生入学前,开展关爱贫困大学生的“金秋助学”公益活动:年底,举行“畅通返乡路”活动,让外来工安然踏上返乡路。这一个个活动,就像一座座连心桥,将泉州晚报社与读者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互动是《泉州晚报》品牌建设的主要途径。2007年起。泉州报社党组把每年的4月1日定为“读者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读者参与到活动的每一环节。增加了情感交流,分享快乐。2008年,“读者日”启动“拍你笑脸”活动,与奥运会和农运会相结合。报社摄影记者深入泉州各个地方,为上千名读者拍下笑脸。并精心挑选2008张笑脸做成“笑脸墙”,在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召开的海峡体育中心展出,成为献给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一样特殊礼物。受到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品牌是具体的。它可观可感;品牌是抽象的,它是人们心中的一种评价。我们相信:始终把读者放在心中,把读者置于第一位,泉州晚报社的品牌经营将不断深入,报社的品牌价值将更加提升。
  作者系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泉州晚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其他文献
<正>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后,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72亿辆,这一庞大的数字足以为今后汽车后市
期刊
<正>在世界上每一个重要经济体中,重型车辆运输业都成为碳排放量最大或第二大的来源。这些车辆消耗的燃料和C02排放量可以通过开发新技术和制订政策来消减。美国于2009年开始
期刊
长宁县位于宜宾市腹心地带,幅员1000平方公里,总人口44.4万,森林覆盖率50.2%,是盆南丘区农业大县、经济欠发达县。
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市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先进集体的合江县合江镇龙潭村,土地肥沃,属准南亚热带小区气候,
知道崔砺金,是从他的新书《中国之一角》开始。这本反映中国改革进程中大小事件的调查报告合集,是作者历经多年深入基层,走沿海下矿井的思想凝练。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这样评价崔和他的这部新作:“那是一个热血昂扬的年轻人,不计成本地钻进生活,用诚实的笔调写下自己对改革的每一点思考,让历史以真实的面貌留存下来”。  崔砺金,现任《市场导报》总编辑,年仅38岁却已在广播电视、通讯社、报社等不同领域历练17载。他先
6月19日,正值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一周年之际,人民网在北京举办了“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媒体论坛。一年前的6月20日,胡锦涛总
近年来,沿滩区委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和群众工作的各项要求,积极探索群众工作新途径,并率先在全市推行干部“六下访”和“信访代理”制度,有效化解了诸
2005年3月4日,在上海电视台开播的《真情实录》这档情感类的新闻专题节目,以“小人物,大情怀”的视角讲述百姓身边的真情故事,努力弘扬百姓生活中的人性光芒。由《真情实录》专题
谈及2004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业界至今仍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北京青年报》在记录和见征新中国成长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四次机遇,今天的《北京青年报》已由当初的4开4版小报、两间木板房,发展成为拥有十报五刊两网、六家下属企业、总资产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传媒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传媒业高于一般行业的投资回报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资本的目光,并多半选择期刊作为切入点。然而,期刊与资本怎样才能更好的联姻?能否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期《期刊透视》为您解答。   ——编者    回顾20多年业外资本介入期刊的经历,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类期刊探路;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时尚生活类期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