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变形我创意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体验活动课上,同学们都玩出了新花样。特别是王梦洁同学的“火柴变形我创意”,更是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只见她不紧不慢地拿出一盒火柴,先数出5根,然后把每根火柴从中间对折,摆成一朵花的形状。看到这儿,同学们都欢呼:“这我也会!”于是大家的桌上迅速地開出了朵朵小花。这时王梦洁同学发话了:“刚才只是毛毛雨,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还有更精彩的?”同学们半信半疑。
  “谁有水彩笔?借我用一下。”晨华急忙递过一支水彩笔。只见王梦洁把讲台前面的半盆水捧了过来,然后用水彩笔的笔杆蘸了一些水,滴在“火柴花”的中央。
  奇迹出现了,火柴棒慢慢动起来了,“火柴花”竟然开放了!是王梦洁用笔杆触碰的吧?没有,笔杆离“火柴花”远着呢。那“火柴花”是怎么动起来的呢?谁在帮助它移动的呢?太神奇了!教室里迅即又沸腾开了。
  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老师揭晓了答案:火柴之所以会移动,是因为火柴被折断后,水从折断处迅速渗进火柴棒里,使火柴棒发生了膨胀。怪不得“火柴花”在慢慢“开放”呢。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多观察,勤思考,我们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学到很多知识。
其他文献
都说吴荷芬是女强人,50多岁,往那儿一站,风头绝对盖过30岁的年轻人。她给人第一感觉是爱笑,笑得真诚灿烂,笑容里写满了自信、干练与永不服输。多年来,从车工、统计员一直到园长兼党支部书记,“干什么就要把它干好”是吴荷芬一直坚守的信条。      天生的强者    吴荷芬天生就是一名强者,兄妹5人中,她排行老三。从小“古灵精怪”的她,把哥哥妹妹使唤得服服帖帖。小学当了3年大队长,初中当了3年班长。初中
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才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固然,有梦想才有坚强的理由,但若是坚守不住心中的梦想,岂不等同于放逐了自己的心灵;反之,若是坚守住了,心灵便有了栖息的地方。  还记得汨罗江畔那位头戴花冠、气宇不凡的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他坚定的信念;“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是他昂扬的斗志;“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
你是否见过父母舍不得买一套急缺的地摊西装,却为你花哨的名牌买单?你是否见过父母舍不得吃名贵的菜品,却供你独享山珍海味?你是否见过父母已经捉襟见肘,还为你准备婚款、房款的场景?  作家龙应台说过,如今中国的家长对子女的谋划,是一种金钱谋划,建立在对子女的金钱支出之上。爱子是父母的天性,但不断为子女掏钱并渴望用钱来为子女铺路,真的是在为子女计深远吗?他们留给子女的究竟是金钱,还是制约子女的一把铁钳? 
所谓“微数据”,主要是有别于维托克·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大数据”一词。之所以“微”,一是暂时只能初步以一个教学班为数据点,开展教育评价的实践和探索;二是受限于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暂时无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当然,笔者最终还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师生和班级参与其中,使各班的各项数据能连成线,形成面,从而成为教育的大数据,发挥实际的效果。
人类一定会面临很多的难以选择、两难甚至多难的境地,而不是简单的“Yes”或“No”  人类思维经过几千年的进化发展,到了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现代科学训练得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1 1=2”,必须要把得数告诉别人。但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有明确得数的,有些是没有的,有些算式后面可能不是等号而是问号或者省略号。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大家形成这样的认知,认识到人生中“没有得数”是很正常的
周瑜着急忙慌走进我的房间,开口就说:“孔明兄,我与那曹军水上交战,用什么神器最好?”这问题小儿科,我想都没想道:“用导弹呗。”周瑜一脸茫然:“什么导弹?没听说过。”哦,三国没有导弹。我连忙改口:“自然用弓箭最好。”幸亏我熟读三国呀,知道你周瑜小子要为难我造箭,心里有了底。周瑜说:“对,弓箭最好,先生十天可否造十万支箭?”我不紧不慢地说:“三天就可以了。”等周瑜走后,我便对仆人说:“给我手机,我打电
大家好,我叫宋雨笛,今年 7 岁。我喜欢画画儿,喜欢运动,还喜欢诵读唐诗宋词。我的脑子里总是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有时我会把它们画下来,或者用文字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  今天这个故事来自上学路上。我其实也是个小马虎,总要站在 家门口数算一遍,才能保证每样东西都带齐全。于是走着走着,我就开始想象,如 果我忘了带这个东西怎么办,忘了带那个东西怎么办,这样一直想下去,就成了 今天这个故事《马大虎和
2 月 16 日这一天,我目睹了一場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一天,我下楼锻炼,不经意间抬头一看, 发现树枝上有两只小麻雀正在惬意地晒着太阳。突然,一阵风吹来,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份宁静。这位不速之客长得着实壮实——厚厚的羽毛, 粗而有力的爪子,尾巴处还有撮白毛,甚是特别。我临时给它取了个应景的名字叫“一点白”。与比安基《森林报》中的情景相似,原先那两只麻雀中较强壮的那只,见到这“大胆狂徒”, 立
“798”,这个由北京西北部几个工厂的闲置厂房形成的艺术中心,几年前成为北京的看点,如今落户这里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则成了“798”的地标性建筑。    “中国艺术品仓库”    第一次寻访“尤伦斯”,适逢该中心场地年末对外出租,吃了闭门羹,也算好事多磨,第二次再来,心里的期盼值已然升高许多。  2007年11月5日,“尤伦斯”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国外基金资助的第一个艺术中心,总面积达8000
1.老宅里的奇怪声响  11岁的这年夏天,桑妮乘飞机跨越了半个地球来到太爷爷家过暑假。  桑妮对这位“中国的太爷爷”没有太多的印象,只知道他生活在地图上一个叫作“嘉兴”的地方。汉字“嘉”好难写,桑妮还是觉得英文更简单。  太爷爷是桑妮爸爸的爷爷,他满头白发,戴着老花镜,看上去好像肯德基老上校。听说他已经86岁了,每天清晨还能骑着三轮车到镇上吃早点,大家都说他一定能活到100岁。  太爷爷家的老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