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的实践中,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老师都从以往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以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凡是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可及之事,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在其中只是创造条件,指导帮助,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
  而作为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也已经当起了学习的主人,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地感知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积累数学经验,并把这种经验提炼为数学,促使自己在取得一份知识行囊的同时,掌握学习的策略,学会学习。
  活动一: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内容:《角的认识》。
  过程:
  师: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得出4种做角方法:①剪角;②折角;③画角;④搭角。
  师:请你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学生小组活动:先每人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再在自己的小组中交流自己做角的方法。(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可供学生自由选择)
  师:你的角是怎么做的?
  学生边演示,边说自己的做法(教师从旁边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
  生1:我用剪刀在纸上剪出了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生2:我用纸折出了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生3:我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了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师: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学生接着说(教师从旁边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
  生4:我的做法与上面的都不同,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生5:我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拉出了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生6:我用积木螺丝和两根积木条,钉出了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
  师:这些不同的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它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活动二:搭配衣服和裙子
  内容:《找规律》。
  过程:
  实践活动:搭配衣服和裙子。
  (1)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星期天,小红准备和妈妈到公园去玩,她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于是,她拿出了自己的3件衣服和2条裙子。请你猜一猜:3件衣服和2条裙子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2)、学生利用实物图,动手搭配。
  在动手的基础上,学生交流。
  实践活动后:
  (1)交流。
  师:你们是怎么搭配的?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搭配方法。
  A、无叙的搭配:
  B、有叙的搭配:
  (2)讨论:
  师:你认为哪一种表达方式比较合理?并说出理由。
  学生交流自己认为合理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一次动手搭配,验证这种表达方式的合理性,并说给同桌同学听。
  学生归纳得出:搭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生:共有6种。
  师:你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生:衣服件数×裙子条数=搭配方法的种数。
  从活动一中可以看到,学生虽然只有二年级,但老师却确确实实地让他们当起学习的小主人,让他们自己寻找做角的方法,自己动手做喜欢的角。在这样一个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里,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的剪角,有的画角,有的折角,还有的搭角,还有的拉角,还有的钉角,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学生的动手实践,虽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但是,学生在整个做角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了角的形成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在做角的基础上,老师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你的角是怎么做的?”,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给了学生一个实践后的反思空间,在这样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意见的反思空间中,学生心理上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又因为他们在实践中做出了自己想做的东西,于是,他们踊跃发言,纷纷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提炼成数学:“我用剪刀在纸上剪出了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我用纸折出了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我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了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等等。此时,教师并不作旁观者任由他们发展下去,而是在他们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这些不同的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学生自己动手做了各种各样的角,充分的实践使他们再一次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成功地提炼出这些角的共同特征: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在活动二中教师成功地创设了学生自己搭配衣服和裙子的活动场景,“请你猜一猜:3件衣服和2条裙子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把学生引入了经验与新问题的矛盾之间,学生在其内在需求的驱使下积极开展探索研究活动,在利用实物图动手搭配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每一件衣服都可以和2条裙子中的任意一条搭配。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的问题“哪一种表达方式比较合理?为什么?”又一次巧妙地策划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有的学生拿出实物图再一次搭配,研究到底哪种方式比较合理;有的学生则在刚才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他们自由地支配着自己的这一段“空白时间带”,用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去自悟自得。
  第一次的搭配活动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具体行为,感受、观察、分析、思考、实验,吸收知识,寻找规律,在活动中获得经验:每一件衣服都可以和2条裙子中的任意一条搭配;再一次的实践活动,学生则以自己的个体经验为基础,对知识主动建构,搭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其实,学生在这过程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不仅仅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是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因为有了这丰富的数学事实与经验,所以,他们才会成功地得出衣服件数和裙子的搭配规律是:衣服件数×裙子条数=搭配方法的种数。
  俗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真正会。从上述三个教育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学生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背数学,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实实在在的探究,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改革,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淡化形式,注重实际。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实践时间、空间,让他们大胆去想,放手去做,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积累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并把这种经验提炼为数学,促使自己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他文献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让课堂充盈生活气息,是新理念下转变中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  《数学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
期刊
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因为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期刊
摘要:计算教学也有值得探究的内容,开放的教学情境,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探究式的巩固应用都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计算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会让计算教学的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自主探究 计算教学 应用  新课程改革掀起了一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所倡导,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一直以来计算教学都在某种程度上回避着自主探究式的学
思维始于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功,只在每事问.”因此,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导体,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使之养成”问”的好习惯.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谈点看法。  一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  尝试能使学生成功,一味地责备只能使孩子失败.有些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教
期刊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首要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首要的。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中国网络媒体的定位:定义、市场格局与特征从传播功能与社会效益定义中国网络媒体两大类网络媒体构建市场格局中国网络媒体的明显特征中国网络媒体经营研究与实践发展1999
湖南幕阜山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平江县北境。本文根据9次对湖南幕阜山叶蜂类昆虫进行取样调查情况,采用东亚叶蜂区系分析方法对湖南幕阜山的叶蜂区系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Sha
【摘要】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激疑和操作的内容和程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灵活激疑 优化效益 培养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二者密切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恰当而科学地组织教学过
印度哲学家奥修说过:对人的一生来说,知识是重要的,但仅有知识还是不够的,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只有智慧才能使你真正活得幸福。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地方,笔者认为:数学的课堂不应该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应该让数学的课堂充满智慧。如何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大家知道:思维是智慧的核心,是人成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数学课堂教学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要得到进步和发展。如何使学生的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新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