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中,专业建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建设单位以来,通过努力得出了一些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和课程设置的思路、理念,在此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3-0099-03
【收稿日期】2013-12-26
【作者简介】曾方(1966-)女,成都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专业建设。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中,专业建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从2006年我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以来,将示范院校建设与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紧密结合,探索出了校企合作建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圆满完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形成崭新模式。
在专业建设中,专业方向和服务面向的准确定位尤其重要,专业的定位一方面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另一方面则需按照工程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来进行,还要不断按照地区、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式及时优化和调整,使专业能在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下不断建设和发展。因此,在专业建设,专业调整第一步的论证阶段,我们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企业调研、毕业生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由此获得了一些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和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路、方法。
一、坚持优良传统,建设特色专业
职业教育的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并不是全盘否定学科体制的系统教育,相反,对于像我院电子工程系的各专业,通过调查,一些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加强加深。
成都飞亚公司是一家民营性质的企业,主要从事民用飞机的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维护维修工作。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在成都甚至在整个西南地区已是小有名气。从2000年以来,我院电子工程各专业陆续有几十名毕业生在该公司就业。
从该公司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我院毕业生中了解到,毕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的需求非常高。
对于从事维修工作的他们来说,曾经学过的本专业的任何一门专业知识在进行故障判断,故障维修时都非常适用,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不是太多太难,而是太浅和太少。这无不在提醒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术工人除了具有较高的技术技能还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支撑,传统的知识传授是不能放弃的。
学生的知识不够,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对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以来,我们一直提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即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穷尽的,而在学校短暂学习期间收获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建立。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行动。帮助学生获得一生受用的学习能力,是每一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师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这也是教育的核心是必须坚持的。
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了希望我院的专业设置要充分体现“航空”特色。这种特色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地开设一门航空概论理论课程和一些通信专业的专业课程,而是要具体到航空领域中那些不同于一般通信的高可靠性、先进性的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例如:航空系统的收发机、通信导航、交通管治、自动驾驶、总线系统等,负责人强调,航空专业的通信技术标准高于同行业的其他领域,所以即便是来自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本科院校的通信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未必能胜任该公司的工作,他们曾在全国相关的大专院校进行调研,几乎没有一所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他们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
企业对专业和课程设置有着强烈的针对性,与我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定位正好不谋而合。源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本位的课程设置一直就是我们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而我院的办学定位则是,坚持面向航空与国防科技工业,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坚持培养服务航空事业、服务国防事业、服务区域经济急需的应用型“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办出有地方特色的专业。
如果只是听从一家公司对某种人才的急切需求就贸然设置一个专业这显然有违常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航空事业也随之发展壮大,特别是西南经济中心的成都地区,针对目前国内热议的中国自主创新大型客机项目,成都将抢到客机直升机产业高端。成都已规划未来几年航空航天与核能产业发展重点,将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航空维修基地。抓住我国低空空域逐步放开,未来通用飞机和直升机需求量将大幅上升的市场机遇,利用国航西南维修基地、海特集团、航利集团等已形成的民用飞机发动机维修能力,借助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航空枢纽的优势,大力发展民用飞机维修业务,争取扩大国外相关公司在华维修飞机和发动机的业务量。
调研的一个数据可以充分体现这种发展趋势:电子工程系2002年毕业的学生,刚进入公司的月收入是人民币300元,可到了2006年他们的收入已经直升到5000元。而那些毕业更早些,又是技术骨干的毕业生,他们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五位数。这让我们立刻意识到应该果断地不失时机地推出航空维电气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电一体设备维修等方向的相关专业,建设出这些特色专业,从而充分体现我校依托航空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
二、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注重技能培养,形成核心竞争力
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的技能培养。职业教育具有源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突出技能、经验和工作态度的特点。以我院电子工程系各专业为例,其岗位特点是即要求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又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这些岗位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也没有只需技术操作就能完成的单一岗位,只有那些既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才可能在这样的岗位上得心应手,施展个人的技术才能。从毕业生的工作体会中可以感到,他们对岗位工作感到不适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能力不够,往往是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面对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原因,从而无法做出正确地判断,当然就不可能找出解决的方法,更没有下一步的实施解决方案了,他们拥有的技术能力无处展现。 企业负责人和毕业生都提到要加强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由于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岗位针对性不会是单一的、具体到某一个工种,所以这种能力的培养更希望学生具有专业基本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后,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所有这一切能力的获得,都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之上的。
以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的调研为例,更能说明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也就是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九所。该所创建于1965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从事电子对抗系统技术研究、装备型号研制与小批量生产的骨干研究所。目前能够设计、开发和生产多种平台的电子系统,能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向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实时而富有创新的解决方案。
设计所既要进行产品研发又要生产产品,因此对于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都很需要。由于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和产品,所以其产品的研发周期非常短暂,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往往在技术上很不成熟,这对下一级进入生产环节进行调试的技术工人在专业技术上要求较高。而在这个环节上的恰好是我院电子工程系各专业的毕业生。从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和毕业生的工作体会中对电子工程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得到了很多详细而具体改进方案。
刚毕业的学生都工作在设计所的生产第一线,他们有的做模块调试、有的是总体装配,还有的是接待协调工作的。电子系各专业所开设的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对他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对所用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电工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中的高频、低频等知识,不是学校没有讲到而是学习时没有掌握好,使他们刚开始工作时感觉非常吃力,希望以后应提高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要求。这一点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任何一个专业,如果毕业以后要真正从事专业工作,扎实的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
对专业技术知识毕业生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他们现在的工作中远远不够,特别是对新知识新技术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如果有机会,他们甚至愿意再回学校接受这方面的技术培训。这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专业课程的设置如果与现代企业的工作岗位相结合,在专业教学中既要传授成熟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新技术、新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适应工作的时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电子工程系各专业从大三起开设了一些专业最新技术课程,具体内容是近两年来本专业最新的技术知识,最新的专业发展方向等。这种课程是没有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可以依据的,只能是任课教师根据最新专业知识收集整理的自编内容甚至是手稿,我们借鉴了高等院校里的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了一种获取最新科技咨询的方法和手段。
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只是针对某一个专业设置一个实训基地或加强实训环节,还增加了一些较为完整的系统学习,既讲授工作原理,又设置问题让学生亲自解决。有些实习在工业实际现场进行,给学生下派硬性任务,必须完成,让学生先亲身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和他们将来的工作过程。
三、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决定一切
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工作时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即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二者缺一不可。企业对职工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对其技术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时应该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和学习态度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思想沟通,获取信息、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培养,是所有企业给我们提出的共同要求。
被访的所有企业均将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作为一个异常严肃的问题提出来。他们希望学生要有较强的互助合作精神,与人相处与人沟通能力。具有安心本职工作,努力认真、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这就促使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并且将其落实到了实处。
经过十几年高职教育的探索和近年来国家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实践,在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我们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符合行业、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完整方案。从市场调研的结果看,我们的毕业生广泛获得用人企业的一致好评,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
【参考文献】
[1]王 晓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2,(8).
[2]刘 红 企业办学:育企业英才 促职教发展[J].中国职业教育,2011,(1).
[3]杨文明 专业学习共同体:缘起、内涵及运行策略[J].高教探索,2013,(4).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3-0099-03
【收稿日期】2013-12-26
【作者简介】曾方(1966-)女,成都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专业建设。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中,专业建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从2006年我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以来,将示范院校建设与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紧密结合,探索出了校企合作建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圆满完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形成崭新模式。
在专业建设中,专业方向和服务面向的准确定位尤其重要,专业的定位一方面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另一方面则需按照工程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来进行,还要不断按照地区、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式及时优化和调整,使专业能在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下不断建设和发展。因此,在专业建设,专业调整第一步的论证阶段,我们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企业调研、毕业生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由此获得了一些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和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路、方法。
一、坚持优良传统,建设特色专业
职业教育的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并不是全盘否定学科体制的系统教育,相反,对于像我院电子工程系的各专业,通过调查,一些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加强加深。
成都飞亚公司是一家民营性质的企业,主要从事民用飞机的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维护维修工作。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在成都甚至在整个西南地区已是小有名气。从2000年以来,我院电子工程各专业陆续有几十名毕业生在该公司就业。
从该公司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我院毕业生中了解到,毕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的需求非常高。
对于从事维修工作的他们来说,曾经学过的本专业的任何一门专业知识在进行故障判断,故障维修时都非常适用,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不是太多太难,而是太浅和太少。这无不在提醒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术工人除了具有较高的技术技能还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支撑,传统的知识传授是不能放弃的。
学生的知识不够,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对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以来,我们一直提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即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穷尽的,而在学校短暂学习期间收获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建立。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行动。帮助学生获得一生受用的学习能力,是每一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师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这也是教育的核心是必须坚持的。
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了希望我院的专业设置要充分体现“航空”特色。这种特色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地开设一门航空概论理论课程和一些通信专业的专业课程,而是要具体到航空领域中那些不同于一般通信的高可靠性、先进性的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例如:航空系统的收发机、通信导航、交通管治、自动驾驶、总线系统等,负责人强调,航空专业的通信技术标准高于同行业的其他领域,所以即便是来自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本科院校的通信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未必能胜任该公司的工作,他们曾在全国相关的大专院校进行调研,几乎没有一所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他们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
企业对专业和课程设置有着强烈的针对性,与我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定位正好不谋而合。源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本位的课程设置一直就是我们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而我院的办学定位则是,坚持面向航空与国防科技工业,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坚持培养服务航空事业、服务国防事业、服务区域经济急需的应用型“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办出有地方特色的专业。
如果只是听从一家公司对某种人才的急切需求就贸然设置一个专业这显然有违常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航空事业也随之发展壮大,特别是西南经济中心的成都地区,针对目前国内热议的中国自主创新大型客机项目,成都将抢到客机直升机产业高端。成都已规划未来几年航空航天与核能产业发展重点,将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航空维修基地。抓住我国低空空域逐步放开,未来通用飞机和直升机需求量将大幅上升的市场机遇,利用国航西南维修基地、海特集团、航利集团等已形成的民用飞机发动机维修能力,借助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航空枢纽的优势,大力发展民用飞机维修业务,争取扩大国外相关公司在华维修飞机和发动机的业务量。
调研的一个数据可以充分体现这种发展趋势:电子工程系2002年毕业的学生,刚进入公司的月收入是人民币300元,可到了2006年他们的收入已经直升到5000元。而那些毕业更早些,又是技术骨干的毕业生,他们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五位数。这让我们立刻意识到应该果断地不失时机地推出航空维电气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电一体设备维修等方向的相关专业,建设出这些特色专业,从而充分体现我校依托航空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
二、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注重技能培养,形成核心竞争力
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的技能培养。职业教育具有源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突出技能、经验和工作态度的特点。以我院电子工程系各专业为例,其岗位特点是即要求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又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这些岗位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也没有只需技术操作就能完成的单一岗位,只有那些既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才可能在这样的岗位上得心应手,施展个人的技术才能。从毕业生的工作体会中可以感到,他们对岗位工作感到不适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能力不够,往往是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面对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原因,从而无法做出正确地判断,当然就不可能找出解决的方法,更没有下一步的实施解决方案了,他们拥有的技术能力无处展现。 企业负责人和毕业生都提到要加强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由于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岗位针对性不会是单一的、具体到某一个工种,所以这种能力的培养更希望学生具有专业基本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后,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所有这一切能力的获得,都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之上的。
以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的调研为例,更能说明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也就是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九所。该所创建于1965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从事电子对抗系统技术研究、装备型号研制与小批量生产的骨干研究所。目前能够设计、开发和生产多种平台的电子系统,能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向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实时而富有创新的解决方案。
设计所既要进行产品研发又要生产产品,因此对于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都很需要。由于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和产品,所以其产品的研发周期非常短暂,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往往在技术上很不成熟,这对下一级进入生产环节进行调试的技术工人在专业技术上要求较高。而在这个环节上的恰好是我院电子工程系各专业的毕业生。从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和毕业生的工作体会中对电子工程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得到了很多详细而具体改进方案。
刚毕业的学生都工作在设计所的生产第一线,他们有的做模块调试、有的是总体装配,还有的是接待协调工作的。电子系各专业所开设的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对他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对所用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电工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中的高频、低频等知识,不是学校没有讲到而是学习时没有掌握好,使他们刚开始工作时感觉非常吃力,希望以后应提高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要求。这一点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任何一个专业,如果毕业以后要真正从事专业工作,扎实的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
对专业技术知识毕业生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他们现在的工作中远远不够,特别是对新知识新技术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如果有机会,他们甚至愿意再回学校接受这方面的技术培训。这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专业课程的设置如果与现代企业的工作岗位相结合,在专业教学中既要传授成熟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新技术、新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适应工作的时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电子工程系各专业从大三起开设了一些专业最新技术课程,具体内容是近两年来本专业最新的技术知识,最新的专业发展方向等。这种课程是没有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可以依据的,只能是任课教师根据最新专业知识收集整理的自编内容甚至是手稿,我们借鉴了高等院校里的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了一种获取最新科技咨询的方法和手段。
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只是针对某一个专业设置一个实训基地或加强实训环节,还增加了一些较为完整的系统学习,既讲授工作原理,又设置问题让学生亲自解决。有些实习在工业实际现场进行,给学生下派硬性任务,必须完成,让学生先亲身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和他们将来的工作过程。
三、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决定一切
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工作时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即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二者缺一不可。企业对职工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对其技术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时应该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和学习态度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思想沟通,获取信息、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培养,是所有企业给我们提出的共同要求。
被访的所有企业均将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作为一个异常严肃的问题提出来。他们希望学生要有较强的互助合作精神,与人相处与人沟通能力。具有安心本职工作,努力认真、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这就促使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并且将其落实到了实处。
经过十几年高职教育的探索和近年来国家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实践,在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我们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符合行业、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完整方案。从市场调研的结果看,我们的毕业生广泛获得用人企业的一致好评,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
【参考文献】
[1]王 晓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2,(8).
[2]刘 红 企业办学:育企业英才 促职教发展[J].中国职业教育,2011,(1).
[3]杨文明 专业学习共同体:缘起、内涵及运行策略[J].高教探索,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