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与实践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cao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校及教师应响应教育部精神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同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挖掘出爱国主义精神、团队意识与合作、创新思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课堂过程,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工科;立德树人;挖掘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9-0081-04
  Abstract: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universities and teachers should respond to the spiri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college engineering 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moral quality, and explore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such as the patriotism, team consciousness and cooperation,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 should reasonably design the classroom process, combin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ith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and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political education; emerging engineering; moral education; excavation and practice
  教育是國家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设目标和内容[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内容的传授与实践,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是包装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包装容器的设计方法及制造技术。我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时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着眼基础知识,关注前沿热点,紧扣时代脉搏,创新课堂教学。课程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内容融入课程的各个环节,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塑造学生和谐、健康、积极的人格。
  课程思政内容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一门课程上,应该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属于工科专业课程,该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可以为工科其他课程所借鉴并得到进一步推广。课程思政内容的成功挖掘并实践,对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高等学校教书育人效果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专业课程思政内容成功挖掘的重要条件
  (一)提高教师自身道德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点的讲授上,更重要的是教师以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书育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个人行为规范和准则[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即使其知识再渊博,也无法培育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育人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刻把育人作为授课的主要任务,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关注时政热点,把握时代脉搏,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
  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导者和引路人,仅仅依靠满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教师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礼记·文王世子》中讲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要想让学生具备谋事之才、明白立世之德,教师必定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这就要求教师关心天下大事,关注时政热点,认真学习并领悟当代前沿思想,能够对当今世界形势进行正确的分析和预判,引导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起报效祖国、勇担时代责任的伟大理想和信念[4]。   (三)熟悉课程内容体系,建立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的有机结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实现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的有机结合,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工科教师要熟悉工科相关专业的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熟悉自己所讲授课程的内容,具备课程知识点融会贯通的基本能力。只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够成功挖掘出课程思政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内容教育的无缝衔接,使同学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的洗礼,汲取前进的动力[5]。如果缺乏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把握和理解,则无法将课程知识体系完整地传授给学生,更无法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工科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与实践案例分析
  (一)提升民族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授课过程中要积极挖掘课程内容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6]。
  在讲授包装材料的发展史时,我们意识到现代包装所需要的纸、陶瓷、金属(铁、铜)等包装原材料均由中国发明创造,被称为现代包装标志的油纸包装也是最早出现在中国。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包装文化。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图片、文字的结合,很容易使同学们产生民族自豪感,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自然过渡和衔接。类似的思政内容素材在整个工科课程体系中是很容易挖掘的,中国制造影响着世界各行各业,中国文明也影响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程,在任何一门工科课程中都很容易挖掘出值得我们骄傲的产品和案例。
  另一方面,中国仍有很多技術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我国的易拉罐成型技术、液体灌装效率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同学们讨论目前我国包装技术落后的原因及解决策略,增强学生对行业发展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中国包装行业快速发展努力拼搏的决心和意志。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技术的赶超才能实现行业的赶超,行业的强大才能体现出祖国的强大,使同学们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并自然而然联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上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关键词在工科课程体系中很容易挖掘,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增强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已成为人才评价的重要衡量指标。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高校教师要积极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队伍。
  四色印刷是彩色包装图案最基本的印刷方法。印刷前要将彩色图案分解出黄、蓝、红、黑四种单色图案,印刷机的四个色组将分别完成这四种单色图案印刷,四种颜色叠加便形成最终的彩色图案。通过工艺的学习,使同学们明白最终的彩色图案效果是四个印刷色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防止四种颜色叠加错位,要求四个色组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如果没有其他色组的协助,任何一个色组即使拥有非常强大的印刷能力也无法实现彩色图案的印刷。这正如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人的共同努力、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成员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完成所有工作,正如仅仅依靠一个色组无法完成整个彩色图案的印刷一样。
  工科课程体系中,与团队协作相关的知识点和内容非常多,一个零件的制作离不开选材、成型与加工、表面处理等工艺的配合和合作,一个机器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各个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一条生产线的高速运转离不开机械系统、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相互配合与合作,一项工程更是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各种软硬件设施相互配合与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工科专业课程中很多的知识点可挖掘成为思政内容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7]。
  (三)科学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与锻炼
  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是创新。当科技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只有创新才能突破其瓶颈,才能推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创新思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我们应当积极培养并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学习塑料容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的过程中,可以从几个典型的塑料包装创新设计入手,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薄膜的收缩性包装开创了一个包装新时代,引发了一场包装革命;牙膏管口的改进设计,即著名的1毫米效应,既是市场营销学的经典案例,更是包装创新结构设计的典范;塑料包装袋撕裂口的设计、防窃启结构设计等一个小小的改动将引起市场的轰动和技术的革命,可谓创意无限、惊喜无限。然后鼓励同学们用创新性思维对几种常见的结构进行优化,并进行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同学们意识到创新性思维在包装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将创新性思维模式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鼓励同学们积极运用创新性思维,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得到具有创造性的结果。将创新性思维运用到包装容器的结构设计中可以设计出独特甚至能够引领包装发展趋势的产品,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工科课程的很多内容都会涉及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而任何一个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改进都是创新性思维作用的后果。因此,在进行各项理论和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跟同学们探讨这些理论和技术革新的过程以及创新性思维在其革新过程中的作用,从而鼓励同学们勇于创新,并将创新思维应用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8]。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局势复杂、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其对于促进国家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覆盖面广,在工科课程体系中很容易挖掘出与其相一致的教学内容。在纸盒盒面错位结构特点及成型原理授课过程中可以将纸盒的结构与“和谐”价值观相对应。在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位向关系和角度关系阐述过程中,利用纸盒动态成型软件对该结构的成型过程进行多视角多模式的动态展示,使同学们明白结构的最终成型是因为各结构要素处于一个和谐的大环境。任何一结构要素出现设计的偏差和失误都将会使和谐的成型条件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整体结构无法成型。一个好的包装产品离不开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共处,我们人类社会更是如此。在和谐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但如果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每个人难以实现自身价值,整个国家也难以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和谐的社会,人民的安居乐业需要和谐的社会。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了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中的其他价值观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也很容易与知识点衔接,实现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的完美过渡和结合。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通过对课堂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挖掘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政内容,并付诸于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9]。
  三、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一)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的衔接与过渡还需进
  一步优化
  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内容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将二者有机衔接起来形成知识点到思政内容的自然过渡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并优化。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是在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引入相关的思政内容,并将思政内容自然地与知识点结合。知识点与思政内容之间切入切出应该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不要打断学生的正常思维,不要让学生产生猝然、突兀的感觉,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也不用让学生感觉这是一堂思政课,而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进行了思想的洗礼[10]。如何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内容进行有机衔接与过渡需要每一位教师思考并不断实践。
  (二)思政内容所占比例权重难以形成统一标准
  教育部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一线高校教师也都意识到课程思政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方式迥然相异,课程思政内容在整个课程所占比例权重难以形成统一标准。这需要教师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扛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担当,灵活设计课堂教学过程[11]。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育人教育,根据知识点和挖掘出来的思政要素合理进行课堂设计,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漫长的过程,教育的成效更是需要时间的检验。很多高校、教师都在努力寻求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法,但将课程思政效果进行量化仍存在很大的困难,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评价体系目前尚不完善[12-13]。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性质、专业特点进行各种不同评价方法的尝试,评价的原则更应注重教学的过程而非结果,相应的评价标准应该侧重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我们应该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比例,积极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掌握专业知识点的同时,精神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为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高校应该加大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目标。工科高校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具备教书育人的基本能力。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思政内容,并在授课过程中将挖掘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团队意识与合作、创新思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与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我们应该进一步优化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内容的衔接和过渡,把握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6-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冯惠芳.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6):79-84.
  [3]周立斌,王希艳,曹佳琪.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规律、原则与要点探索[J].高教学刊,2020(25):179-182.
  [4]李有桂,吴祥,朱成峰,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J].高教学刊,2020(31):169-171,176.
  [5]尹金萍.高校成果导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44-45.
  [6]靳芳菲.大学思政课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5):123-125.
  [7]陈丹,褚琳琳,邵光成.基于课程思政的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进展,2020,10(4):414-419.
  [8]王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管理观察,2017(30):138-140+143.
  [9]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2-34.
  [10]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11]张岩,宋京津,关福远.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阻力与对策[J].高教学刊,2020(29):174-177.
  [12]陈丹,陈菁,王薇薇.面向工程教育认证和课程思政的中国水利史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创新教育研究,2020,8(3):361-366.
  [13]朱秋.高校“課程思政”体系化建设的标准[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82-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2020年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专题项目“技术、艺术与家国情怀在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中的有机结合”(编号:202030)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佃刚(1977-),男,汉族,山东日照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课程思政建设。
其他文献
摘 要: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新闻传媒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符合融媒体发展的需要,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电视摄像》课程应该与时俱进改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传媒技术进行课程改革。《电视摄像》课程应该建立以实用为主的授课体系,采用案例法、任务驱动、角色设计、实战运营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新闻现场,构建全新的新闻采编实战环
期刊
摘 要:文章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分析如何结合行业企业需求,为社会培养既有过硬的技能本领,又有扎实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作者首先概述了产教融合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剖析了当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最后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本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为例,提出了“1234”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联系行业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聚焦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层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学校、企业、学生(简称校企生)三方达成一致意向,在“校企生”三方契合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主要包括物色学徒、构建课程体系、建立评价体系、打造双师队伍、不强制限定学徒毕业去向、建设“校中厂”、开发“课证岗融合”综合实践项目等。  关键词:校企生;三方契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采用邵光华、张振新主编《教育研究方法》改编而成的学习调查问卷量表,对某大学海洋系学生施测,调查内容为学生选修海洋科学课程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经验,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讨论了如何激励本科生的学习动机及如何开展理工科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6-0
期刊
摘 要:以桂林理工大学思政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渗透情况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大学生体育课程项目选择、观看体育赛事的感受、参与体育课程(体育赛事)的感受及参加学生会体育活动的感受进行调查,从中分析出思政教育在体育课程渗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思想认识的误区、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重视程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辅导员要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体育教师思政觉悟及提高体育教师思政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和
期刊
摘 要: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统一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实践进程中,党建工作引领并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保障高校高质量的育人工作。基于高校院系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融合建设的现状,要以完善和落实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和议事规则为抓手,完善班子建设工作机制;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为抓手,健全完善支部建设工作机制;以实施常态化师生党员先锋引领行动为抓手,健全完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以实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餐饮专业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以需求为导向,以“痛点”“刚需”为切入点,用特色的激励机制凝心聚力,企业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学校和专业为学生创业提供关键要素支持,助力学生创业成功,其示范效应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创业梦想;专业在服务学生、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把“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全过程,创新“双元”育人机制,逐步形成了“需求导向——校企联姻——定向扶持——能力跃迁——共生共长”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摘 要:通过收集、整理和预处理,获得较为完整的计算机类毕业生信息数据;分析专业、性别、社会实践与政治理想、获取精准扶贫助学金、违规违纪处分、毕业情况等各种因素对学业的影响,进而得到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学科教学管理的若干有意义的指导与建议,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做出预测性的评估与预警。  关键词:数据分析;学业预测;计算机教育;地方本科高校;SPS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基于移动端的在线学习已逐渐成为新时代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在总结课程特点及线上教学意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微信的混合教学模式探析与设计,促进衔接课堂内外无缝学习空间的形成,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逐步建立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完善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微信
期刊
摘 要:金课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基于OBE理念,文章从课程目标、达成途径和评价机制三方面介绍了弹性波动力学课程有关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其探索与实践过程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核心,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的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课程的互动性和探究性,优化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和评价体系,推动进行基于评价的持续改进,切实提高课程水平和教学质量,有针对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