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主体 多元互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激活问题意识、营造互动氛围、培养数学思维等方法促进多元化的互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 互动教学 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困囿于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有问有答,看似热闹,但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无益.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不应沦为被动接受的工具.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展,在师生对话、生生交流中获得很大进步.
  互动是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交往活动,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等之间产生的能激发兴趣、激发思维的和谐共生的教学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提问简单,缺乏价值性,学生不经思考便可回答;轻质重量,问题提问过频,学生机械回答,课堂气氛活跃,但学生的思维却过于局限.低效、无效的互动困扰着数学教师,如何构建有效互动的数学课堂?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谈些看法.
  一、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1.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把握重难点,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想象,让他们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真至抓住本质,从而构建高效互动的数学课堂.
  2.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探究中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确定圆的条件”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提出问题:构成一个圆的两个要素是什么?圆形成后,圆上这些点到圆心的距离如何?既复习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铺路架桥.又问:经过一个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两个点呢?学生经过画图、分析,发现过一点、二点都可以作无数个圆.而在过三个点画圆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可以确定一个圆.这时有一个学生发现了反例,当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无法画出过此三点的圆,经过交流,得出结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二、营造积极的互动氛围
  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放下自己的“话语权”,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让他们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讲“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块正方形铁皮,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4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子.已知盒子的容积是400cm3,求原铁皮的边长.有学生从问题入手,设原铁皮的边长为xcm,则盒子的底边长为(x-8)cm,根据面积列出相等关系,即4(x-8)2=400;也有学生从无盖盒子的底面积入手,若边长为xcm,根据底面积列出相等关系,则有x2=400/4.教师从简单的生活问题出发,让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相等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三、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灵感来源于经验,而这些经验的获得不依赖于机械灌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中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方法.
  总之,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社会各界都不断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教师必须树立“以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互动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推动互动教学不断前行.
其他文献
在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再纯粹是为了考入高中,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培养并升华学的应用意识.  一、以生活为基础,掌握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生活的经验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出完整的学习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案例多是以生活为基础,辅以学生的课堂知识,对于某一类型的习题将完全贯通
三阶幻方都有哪些填法呢?你认真研究过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传统物理作业的弊端  传统的物理作业虽然已形成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模式,在培养学生有效识记策略方面,功不可没.但它已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传统物理中,作业“统一”所占的比率很高.统一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难度,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这种作业方法
初中数学分式部分,是整个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等,这些知识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和方程等知识的基础.分式运算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运算能力之一.  一、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  分式的四则运算是本章的重点,它是以前所学整式内容的继续,同时是今后学习分式方程、函数等内容的基础知识.而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职业教育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教育,衡量职业学校质量的标志就是其毕业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我们要
新课程改革关注和重视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数学学科来说,情感教育能够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枯燥无味的“题海战”里解脱出来,帮助学生加强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很多数学教师都需要合理的高中数学情感目标体系来实施情感教育,这种情感目标体系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必须要与高中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实际情况相符合,
人生来从无知到有知,时时处处都充满好奇、诱惑。人的天性里并不包含“听话”的因素,因为认识和认知的每一步都需要去尝试、去冒险、去体验。而大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得细致入微,希望作为金科玉律来框定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孩子对大人的好意牵引往往很不情愿接受,甚至感觉痛苦、压抑。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会出现“卖力听话”的孩子呢?在一线教书20年,我从“听话”的孩子身上梳理了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种情况是家长
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师生、生生互动探究未知事物的过程,那么情境创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则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成败.高中数学学习非常注重理性思维,情境创设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文就该话题谈点笔者的看法.  一、教学情境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起点,也是教学的中心,数学教学情境也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切忌刻意为了情境的“奢华”而制造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
我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认识了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知道它们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在使用这几种光学仪器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不同,会导致成像的性质不同,同样都是凸透镜,为什么物距不同,成像情况就各不相同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教育改革的中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师生发展的主阵地,而效益和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因此,有